做好课前导入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24-04-01江苏省盐城市滨海港经济区中心小学赵晨春许为兰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港经济区中心小学 赵晨春 许为兰
在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随处可见,大到天文,小到微粒,都包含一定的数学知识,小学生虽然无法接触到如此深奥的数学领域,但是与日常密切相关的,如购物、算账等,是不可避免会经历的以数学为基底的琐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夯实数学根基。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过渡式教学模式,主要用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小学生的兴趣难以长时间保持,所以教师要避免课前导入方式过于单一,应用丰富的课堂导入策略,多管齐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悬念式导入,启迪学生智慧
(一)导入问题,推动新课科学递进
要想学生学得好,对知识掌握得全面,教师就不能循规蹈矩地依照教材内容教学,这样毫无新意的教学模式会给学生一种学习即照搬书本知识的过程,会使教学价值被错误地彰显。为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从教和学的本质出发,发现目前造成学生学习被动或低效的原因,对症施治,疏通问题症结,从而让学习真正变得简单而有趣。在教学正式开始前,教师提出与本堂课教学相关的数学问题,以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有效缓解课堂的沉闷感,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然后逐步深入教材,使教材知识与课前导入问题有效连接,这样不仅可以改观学生既往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状态,还能使最终的教学效果在无形中倍增。以《千克与克》的教学为例,千克与克是生活较为常见的数学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从学生层面入手,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自己有多重吗?思考一下自家一天最多能消耗掉多少粮食呢?”学生一一给出答案,教师再就学生的答案或给出反馈或继续提问,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对千克与克有一个总体认知。待学生的积极性全部被调动后,教师再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教材,层层递进地带领学生畅游“千克与克”的知识海洋,从课前导入顺利过渡到正式教学。
(二)导入对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内心其实是非常渴望教师认可和关注自己的,所以在研究课前导入策略时,教师可以从与学生的对话出发,以温和的话语、亲近的姿态来温暖学生的心,让学生在教师个人魅力的引导下,逐渐拉近与所导入内容的距离,让其以更轻松自主的状态进入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追赶”的优良教学环境。以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可能性》为例,关于可能性的话题无处不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及认知发展特点,从生活、校园或班级中找出有关可能性的话题,使对话导入成立。比如,可以就今日的天气展开交流,教师问学生:“现在天气阴沉,大家觉得晚些时候会下雨吗?”或者教师自带硬币、纸阄等物品,问学生:“大家觉得我手里的硬币是正还是反?”“摸到某字纸阄的概率有多大?”教师询问学生时态度要温和,像学生的朋友,避免学生因紧张和畏惧而导致思维发散障碍。学生回答时教师也要随和、耐心,并在学生回答后及时给出自己的见解,而不要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从而营造一种自由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为数学教学的高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导入游戏,促进优良教学氛围的营造
教学是否有趣是小学生能否全身心投入课堂的前提。小学生喜欢有趣的活动,愿意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这是小学生的特性,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着力改变学生的特性,而是顺应学生的特性设计教学策略,使教学最大限度地迎合学生的喜好,促进学生自觉自愿地汲取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导入一些有利于凝聚学生注意力的游戏,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有效促进学生进入教学。以《负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在课前导入时,教师可以引入这样的游戏: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各个小组的学生围站在一起,再以“萝卜蹲”的游戏方式喊出关于温度的口号,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对反应错误的学生予以惩罚,对反应正确的学生予以奖励,从而使课前导入氛围饱满有效。譬如,当教师喊的口号是32°时,学生就要做出很热的动作,而当教师喊出的口号是-15°时,学生就要做出很冷的动作。这种游戏简单、有趣味,能够让学生改变以往循规蹈矩的听课状态,全身心得到调动,从而在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思考问题时更加轻松灵活。
二、视觉式导入,调动学生感官
(一)导入媒体,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生喜欢新奇和色彩丰富的事物,他们喜欢什么,教师便要从哪方面入手进行课前导入教学设计,会使课前导入效果事半功倍。多媒体是教育教学中一个形式十分灵活、内容非常丰富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时可以应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语音、视频、图片等多种能够调动学生感官、启迪学生思想的内容,使学生在视听觉的影响下,激发对接下来教学内容的探究欲望,同时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了解,进而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良好地展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为例,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几个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思考题或趣味视频,让学生进入思考和运算中,形式可以设置成小组合作模式,一来为降低难度,二来能够拓展学生思维。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有一块长方形蛋糕和一块正方形蛋糕,长方形蛋糕的长为15 厘米,宽为10 厘米,正方形蛋糕的边长为11 厘米,妈妈让小明自行选择一块,但是小明看不出哪块蛋糕大哪块蛋糕小,大家可以帮他选择一下吗?通过丰富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接下来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导入实物,使学生认知更深刻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面对抽象的内容时常常会因为听不懂或想不明白而产生退却之意,导致学习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之前,借助与本堂课教学相关的实物,让学生清楚接下来要学的内容是什么,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小学生对新事物有着一定的探究兴趣,他们只要听得懂,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自然被调动,自信心和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而接下来的正式课程与课前导入内容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这种学习意识和自信心还能延伸到整节课,使课堂教学价值最大化。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物品和一些可供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的辅助性措施,然后将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实际的操作活动,每完成一个动作,教师都要与学生互动,问学生“看懂了吗?”“有没有在生活中看到过类似的情境?”让学生更加专注教师的实践,从而为后续高质量教学奠定基础。
(三)导入生活,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生活是学生最熟悉的环境,也是数学知识的来源。以生活为基展开教学,学生在自己耳熟能详的事物影响下,能够增加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度,使知识内容更加简单易懂,同时培养学生将生活中的知识融入课堂,或者将课堂知识迁移到生活中的意识和能力。导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生会更快速地进入课堂,更深刻地了解本课所要讲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共情能力,使学生从生活中人的角度基于他们的情感来看待数学问题,从而使数学知识不再抽象。以《折线统计图》一节教学为例,课前教师就可以导入生活中折线统计图被应用的一些情境,如小卖部以折线统计图计算一个月的各项收支、教师用折线统计图来展示班级学生的各科成绩等,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可以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产生一种亲近感,明白折线统计图并非只是一个图形,而是可以使数据更直观的一个生活小助手。这样,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将更深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能更积极。
三、听觉式导入,拓展学生想象
(一)导入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
故事是生动而诱人的,将故事作为媒介,围绕教材知识设置课前导入内容,会让静态的数学内容和晦涩的理论知识焕发出生命力,让学生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数学,并在此影响下逐渐缓解数学难学的负面情绪,使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参与的环境,让教学拥有更强的可塑性,使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有更广阔的提升空间。以《圆》一节教学为例,通过教材内容可知,本课主要讲解了圆的定义、相关概念、圆的半径直径以及如何画圆等内容,为了使课前过渡更有效,教师可以围绕这些内容讲一个1 ~2 分钟的故事,故事最好不要过于数学化,而是要贴合小学生的兴趣。故事讲完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由于这个故事紧扣圆的知识而展开,所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圆的印象,提升学生对圆相关知识的接受度,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课前导入效果更好,从而为接下来的正式教学更顺利地展开奠定基础。
(二)导入音乐,抚平学生情绪
小学生对很多事情处于懵懂的状态,还不能完全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用音乐来缓解学生的烦躁感,让学生在不同调子的音乐中使精神得到陶冶,在音乐的律动里实现思维的发散和智慧的增长,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一定的助力。以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观察物体》为例,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前为学生播放一首轻柔婉转的音乐,让学生闭目聆听,细心感受音乐中的各种情感,缓解他们在进入数学课堂时的不安和排斥情绪。教师也可以在音乐播放过程中向学生口述一些教材中现有的物体,让学生想象物体不同视角的形状,让舒缓的音乐与教学内容一同进行,让学生“未见真物先有情”。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则音乐与画面结合的视频,只是视频本身不要带声音,以突出音乐的作用。另外,视频最好是具有多维空间的VR 类型,带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在近距离观看和具有强烈震撼力的音乐中产生对本章内容的学习欲望,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效率。
(三)导入微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微课的教学价值日渐增长。在微课中,教师可以任意添加数学内容,将其作为课前导入,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学习。以《百分数》教学为例,百分数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较新的内容,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对百分数的兴趣,教师可以提前在微课中融入一些简单的百分数知识,如百分数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在生活中的运用、小学生能用百分数来做什么等,并辅以具象的实例,供学生深刻理解。教师则可以仔细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在微课完成后帮助那些理解不深的学生突破疑难点。这样的课前导入既可以给予教师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教学的优质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随机式导入,让教学轻松有效
(一)根据教学内容随机导入,增加教学的灵活性
生活处处是知识,只是需要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教师可以在开课前观察班级中一些有趣的事物,将其与教学内容相联系,让学生在身边事物的引领下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教师也可以转换角度,将课堂导入的机会让给学生,只点明一个主题,让学生通过联想或者在班级中寻找与主题相关的一些事物,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课前导入效果更明显。另外,教师可以从其他层面来考虑导入点,如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谚语、古诗词或知识的反面逐渐拨正等,来增加数学课前导入的灵活性,使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更浓厚,教学效果更优质。以《年、月、日》一节教学为例,为了使观察导入效果更佳,教师可以在课前随机在教室内放置一些写有年、月、日的事物,或用粉笔在隐蔽的地方写一些关于年、月、日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寻找,以神秘欢乐的游戏将学生代入课堂。为了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适时点拨,询问学生:“今天是几号?”学生回答:“15 号”,教师继续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然后层层引入月、年等知识,让学生对年、月、日有一个整体认知。
(二)注重跨学科导入,增加导入内容的丰富性
谚语和古诗词是一个很好的触发学生思维运转的运用点,为了使谚语和诗词有效契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师最好寻找一些此阶段的学生能够听懂的,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比如,当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在走神时,可以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当发现学生都在认真听讲时,可以引入一些比较有哲理性但学生能够明白的,如“时间,你不开拓它,它就会悄悄长出青苔,爬上你生命的庭院,把你的一生掩埋”“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等,让学生自行思考这些诗句的意思,逐步将学生引入即将学习的内容中来。这种教学方式跨越了学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数学课程的丰富性,使数学教学兼并理性与感性,带动学生情感与思 维共同发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妙趣横生,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教学的高效性,积极探索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认识到课前导入的优势,创新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导入方法,帮助学生激发兴趣,启迪智慧,为接下来的教学扫清障碍,为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