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精究微,无私奉献

2024-04-01

学苑创造·C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摩擦学两弹一星中国科学院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取得伟大胜利,能参与其中并为之贡献力量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荣耀,党鸿辛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两弹一星”有功人员,也是我国摩擦学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

广西孩子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9年6月15日,党鸿辛出生于广西北流市隆盛镇秧地坡的一个乡村医生之家。他自小勤奋好学,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党鸿辛特别偏爱数学课,在解答数学题时,总喜欢变换思维方式,力求运用多种算法,从中找出最便捷简单的解题方法。这种别人觉得头脑发胀的过程,他却认为是惬意的享受。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使他的逻辑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1949年,党鸿辛考上了广西大学化学工程系,后因院系调整,被调入广州华南工学院。1953年9月,由于国家急需人才,党鸿辛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润滑油室工作,一干就是5年。1958年,他再次服从国家需要,随润滑实验室迁往兰州,成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从1960年开始,他长期从事摩擦学及摩擦表面物理与化学的研究。

摩擦学就是研究相对运动的作用表面间的摩擦、润滑和磨损,以及三者间相互关系的理论与应用的一门边缘学科。世界上使用的能源大约有1/3~1/2消耗于摩擦。如果能够减少无用的摩擦消耗,既可大量节省能源,又能节省制造零件及其所需材料的费用。现代工业和高科技都离不开摩擦学研究的成果。

党鸿辛总结了一系列固体润滑及表面物理与化学作用的规律,这些规律都涉及我国军工和航空航天事业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由于掌握了这些规律,我国成功研制了数十种用于军工重点产品的性能各异的特殊润滑材料,此外还有民用齿轮润滑成膜膏及PEP润滑防腐涂层等,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贡献才智

20世纪60年代初,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我国大批科研人员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中,顶着饥饿,冒着生命危险,制造了中国的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作为我国材料及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党鸿辛从一开始就投身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

天线的导电润滑问题,是人造卫星升空的难题之一,如果不能解决,卫星的天线就会在超低温下或冻结在一起或在超高温下融为一团,卫星就不能正常工作。1967年,为解决超短波天线在100℃至-100℃的环境中正常工作的导电干膜问题,党鸿辛作为负责人带着他的团队到北京科学仪器厂边进行研究边改进。经过10年的时间,他们选择了一种以铜为基础的干膜,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固体润滑膜,成功地解决了卫星发射信号传递的关键问题。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胜利升空。当卫星周围4根两米多长的超短波天线迅速弹出时,党鸿辛和他的同伴们忘情地欢呼起来。这就是他和同伴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而取得的成果啊!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97年,凭借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方面的努力和卓越成绩,党鸿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评审中,国防科工委的专家们一致表示,没有党鸿辛的贡献,我们的卫星就上不了天!

党鸿辛常说:“搞科研最大的乐趣就是不断创新,每一次創新都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也正因为这样,在科研工作中,党鸿辛始终将创新放在首位,力求每项科研成果都体现出自己的创新思想。他认为搞理论研究,就是要指导实践,国防任务成功后,再用理论解决民用问题,才能显示出科学的力量,而这也是许多科学家努力的方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党鸿辛就把目光转向了民用研究。

2005年6月10日,党鸿辛院士因病辞世。他的家属将他生前所有资料赠予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一位院士为科学研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一生,沉甸甸地封存在那十余个档案盒里,而他的精神则深深地烙在了每一位摩擦学研究者的身上,推动我国摩擦学学科发展并走向国际前列。

猜你喜欢

摩擦学两弹一星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刊》新媒体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
论乔斯特的摩擦学学术思想
——纪念摩擦学创始人乔斯特博士诞生100周年
摩擦学分会再获殊荣
祝贺戴永久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央视《大家》栏目:摩擦学家雒建斌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