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生态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究:整合性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

2024-03-31王铁成

职业技术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数字职业

王铁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职业教育作为支撑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重要基础,需要在“两个大局”中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把握数字化转型契机,加快高质量发展。新兴的数字科技革命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全方位和系统性的变革机遇,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王佑镁、孙思玉、张青山等学者探讨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趋势和推动力,提出了一些转型的关键控制点、建议和实践路径[1][2][3],但未提供具体的操作性建议。巫程成等学者探讨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4][5],但系统性和全面性不足。因此,本研究着重分析教学模式创新在数字生态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关注整合性课程设计在数字生态下的应用,强调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法的整体性,关注师生、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作,从而为数字生态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

一、数字生态语境中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探究

(一)数字生态概念辨析与特性剖析

数字生态是指数字时代下,政府、企业和个人等社会经济主体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技术,进行连接、沟通、互动与交易等活动,形成围绕数据流动循环、相互作用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6]。数字生态具有以下特征。

1.互联性

在数字生态中,各个元素通过网络紧密相连,形成一个高度互联的整体。这种互联性打破了传统的边界限制,使得信息和资源得以无障碍地共享和传播。互联性不仅提高了数字生态中各参与者的协同效率,还为跨领域研究和创新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一背景下,教育、产业、政府等各方能够实现无缝对接,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开放性

数字生态具有显著的开放性特质,这种环境下的创新氛围充满包容与开放,鼓励不同领域和层次的参与者开展跨界合作与交流,从而推动多元化发展。开放性有助于激发创新思维,推动科学技术及社会进步。在职业教育领域,开放性为教育机构、产业、政府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助于形成多元化、开放性的教育生态,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升级。

3.自组织性

数字生态中的信息和资源具备鲜明的自组织性。系统内各要素在网络互动中持续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求的演进。这种自组织性确保了数字生态系统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中保持稳定与和谐。在职业教育领域,自组织性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学生需求,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通过自组织性的调整,职业教育可以持续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输送更高素质的人才。

4.智能性

数字生态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为各类信息和资源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系统内各要素在网络互动过程中,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自我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求的演进。这种智能性保证了数字生态系统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中保持稳定与和谐。在职业教育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涵义与核心构成

高质量发展是指在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要素结构、特征、目标的最终实现均典型地表现为“高质量”特征,更加彰显“好”的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7]。其核心构成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知识体系更新

职业教育面临着知识体系不断更新的迫切需求,以适应数字生态环境中技术发展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挑战。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积极关注新兴产业和领域的发展趋势,针对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培养具备现代化技能和素质的职业人才。在知识体系更新的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使其能够在真实环境中锻炼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职业教育应着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技能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机构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与企业及产业界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模式,如实习、实训、项目式学习等,以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职业教育者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具备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8]。

3.教育质量提升

职业教育应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确保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教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9]。具体措施包括制定严格的教师招聘与选拔标准,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加强教育评估体系建设,确保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监控;推动校企合作,使企业与学校在课程设计、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形成有机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开展教育改革,鼓励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4.合作共赢

职业教育应注重产学研结合,实现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共赢。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为政府实现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目标提供支持[10]。具体措施包括搭建政府、企业与学校间的协作平台,推动各方资源整合和政策衔接;鼓励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和实习实训等环节,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强化学校对企业需求的敏感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产业发展趋势。

(三)数字生态对职业教育演进的启示与契机

数字生态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契机,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信息资源共享

数字生态为教育信息和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普及。借助网络平台、在线课程以及资源库等手段,学生和教师可以轻松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和资源,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从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全民素质提升[11]。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积极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2.教学方法创新

数字生态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机遇,推动个性化教育和智能化教学的实现。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教育机构能够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方案和实时反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同时,数字生态下的教学方法创新还包括在线互动、虚拟仿真实验、多媒体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在教学方法创新中的应用,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需求,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3.产业发展对接

数字生态助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更加紧密,为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职业教育能够迅速响应产业发展需求,为企业输送具备实际技能和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收集、分析和传递产业最新的技术动态和人才需求,使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培训项目更加紧密地与产业需求相契合[12]。此外,数字生态下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适应产业实际工作的能力。

4.跨界合作与交流

数字生态极大推动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资源[13]。借助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教育机构、企业、政府及研究机构得以实现无缝对接,共同探讨和应对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这种跨界合作与交流能够促进知识共享、经验传递和创新研究,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5.教育评价体系变革

数字生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构建更为科学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运用大数据分析、智能评测等先进技术,教育评价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果和能力素质,从而促进教育公平[14]。此外,这些技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职业教育部门应关注数字生态对教育评价体系的影响,不断推动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

6.职业教育品牌建设

数字生态为职业教育品牌建设带来新的契机。在这一背景下,职业教育可以借助数字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教育品质和社会影响力。通过线上展示、数字化宣传等多种方式,职业教育可以扩大知名度、提升声誉,从而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和社会资源[15]。数字生态还为职业教育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助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教育品牌。

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整合性课程设计的运用

(一)整合性课程设计的理念体系与基本原则

“整合性课程设计”模型是由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教授芬克提出,主要包括情境因素、学习目标、反馈与评估以及教学活动,见图1。与其他课程构建模式有别的是,此模式强调构成要素彼此之间的联系。当教育目的缺乏教学行为支持或评价方法评估时,相关的两个连接便断裂。若三个联系中有两个断开,课程构建便崩溃,教育成果可想而知[16]。整合性课程设计作为一种教育创新实践,旨在提升学生的真实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协同合作能力。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整合性课程设计的理念体系和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图1 整合性课程设计模型[17]

1.学生中心

整合性课程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紧密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个人发展。在开展课程时,教育者将学生的实际问题和生活经验融入课程设计中,使课程内容更符合学生的现实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教育者能更有效地因材施教,使教育变得更加人性化、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知识融合

整合性课程设计着重于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倡导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知识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从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知识融合,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强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在多元化的现实世界中应对各种挑战做好准备。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他们在不同领域中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情境学习

整合性课程设计强调情境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将学生置于真实或仿真的学习环境中,让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探究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情境学习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场景,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情境学习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自信。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实际应用,为在职业生涯中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协同合作

整合性课程设计关注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强调在小组内分工合作以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会有效沟通、协商解决问题以及化解冲突,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领导力。协同合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能培养他们在面对多样化问题时的创新思维,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他们适应职场需求的能力。

5.反思与评价

整合性课程设计关注反思与评价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不断对自身的学习策略、思维方式和学习成果进行反思,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同时,对课程进行评价,有助于发现课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和有效性。反思与评价机制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且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方法的有效手段。

(二)数字生态语境中整合性课程设计的执行策略

在数字生态语境下,整合性课程设计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资源,优化课程实施策略,以提高课程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1.利用数字技术支持个性化学习

数字技术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和进度,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通过数字平台,教师能够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针对这些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18]。这种数字化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育更加精准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机会。

2.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

数字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学生能够沉浸在真实或仿真的学习环境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教师可借助数字工具创建跨学科的项目,鼓励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融合和应用。

3.搭建协作学习平台

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教育者能够有效构建协作学习平台,让学生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团队合作。这种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线上讨论、分享资源、展示成果,从而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协作学习平台还有助于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根据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此外,通过协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跨越地域界限,与不同背景的同龄人互动,培养全球化视角和跨文化理解能力,为未来职场和社会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4.优化评价与反馈机制

借助数字技术,教育者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的实时评价与反馈,从而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为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通过运用数字工具,教师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此外,数字技术还支持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开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公正性[19]。通过这一优化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教师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发现并改进学习中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自主学习能力。

5.强化教师专业发展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技能,熟练掌握数字工具以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为提升教师在整合性课程设计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致力于提供多样化的支持和资源,如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培训、研讨会等形式实现,使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数字技术应用。鼓励教师参与专业交流和合作,以促进经验分享和相互学习,提高教师在数字环境下的教学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数字生态环境中教学模式创新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技术助力教学模式转型的紧迫性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技术助力教学模式转型具有以下三点紧迫性。

1.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挑战,职业教育亟需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传统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已难以满足这一需求。数字技术的崛起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利用数字技术,教育者能够实现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进而为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成功奠定基础。

2.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学生可以获得更为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进而提高学习效果。此外,数字技术还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与评价,为教师在调整教学策略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基于这些优势,数字技术有助于教育者更精准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促进教育公平

利用数字技术,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为不同地区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远程教育等手段,教育资源得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传播与共享。这种均衡配置的实现,有助于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数字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公平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动力。

(二)创新型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创新型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关键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通过项目化、任务驱动、团队协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创新和解决问题,有助于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优化课程体系

创新型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融合与交叉,有益于突破学科界限,改进课程结构。通过综合性课程设计,创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推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整合与应用,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此外,跨学科课程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跨领域协同能力,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教学模式创新与整合性课程设计的协同效应

教学模式创新与整合性课程设计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协同效应。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创新型教学模式与整合性课程设计紧密结合,采用情境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手法,有助于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20]。通过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需求,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通过搭建多样化的学习场景,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学习的价值与乐趣,从而在主动探究与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态度。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型教学模式与整合性课程设计紧密结合,强调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通过问题导向、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能力。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创新型教学模式与整合性课程设计相结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更新,深化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认识,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教育论坛等途径,与同行交流经验,吸收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提高将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技能也能有效传授给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数字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职业写作
答数字
我爱的职业
数字看G20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成双成对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