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材的高考真题备考探索

2024-03-31贾莹辛万祥

甘肃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特征

贾莹 辛万祥

【摘要】高考真题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绝不仅仅只有知识的考查意义,更应理解为不可或缺的补充教材。作为教材,它具有权威性、精准性和导向性等基本特性。文章在重视真题教材属性的前提下,以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试题分析为例子深入探索,挖掘高考真题的深层价值,深度开发,提升高考真题的利用效率,为高三师生科学精准备考、提升教学实效提供可借鉴的路径。

【关键词】高考真题;教材属性;特征;备考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4—0121—04

2019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工作方针,同时明确了高考命题原则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明晰了高考命题内容应包括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和学科价值,确定了高考命题方向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兼顾融合。2021年甘肃省全面进入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实践,关于新课标与新教材的讨论层出不穷,关于新高考试题的命题研判方兴未艾。在甘肃省2024届师生全面迎接新高考之际,我们理应立足备考实际需求,深刻理解高考命题原则,全面挖掘真题在复习备考中的价值意义,从而实现科学精准备考,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一、深入研究,把握高考真题的基本特性

1.权威性。高考试题作为高考选拔人才的文字材料载体,是相关学科专家持续研究的结果,相比较其他各种类型的试卷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典型性、示范性和权威性,它往往最能直观地反映国家教育方针策略的基本导向与变化,反映国家人才选拔的基本意志。这种权威性决定了它作为高三复习的补充教材,在高三复习尤其是一轮复习的第一阶段,应该被师生重视并最先了解分析。

2.精准性。高考试题的命题周期之长,理念之新颖,试题结构之严谨,命题语言之精准,题型之灵活多变是大部分模拟试题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对真题进行科学精准的分析研究并从中总结出知识、能力等考查的方向和规律,对于高三师生复习效率的提升作用远远大于模拟题。深入解读高考真题能够帮助我们找准高考命题的基本尺度,并且能够运用这把尺子去衡量高三阶段遇到的所有模拟题,从而准确研判模拟题目的使用价值[1]。

3.导向性。高考命题组在把握课程基本要求及如何有效考查这方面的意图往往通过历年的高考真题全面、集中、直接体现,且高考命题遵守教育改革的基本规律,循序渐进,“稳中求进”,这就使得高考试题往往成为新高考改革基本意志的最先体现,在高考备考中有着风向标意义。它通常最直观地体现了新课标的新变化,具有其他模拟试题无法比拟的导向性。可以说,高考真题的最典型意义不在于试题本身,而在于其示范性、导向性和创新性。

二、深切解析,明确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试题具体特征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命题导向。《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要求:“高考一定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全面彰显高考的育人功能。”[2]高考试题命制必须全面彻底实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的核心功能,也必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命题导向。2023年全国乙卷试题命制确实在内容上全面呼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基本思想。尤其是作文的命制,直面热点,大胆取材,选择了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与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为素材来源,引领青年人积极思考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体悟真理,探索“合作共赢”“多元共生”道路,打破旧局,开辟新局;激发青少年的家国担当、时代思考;引导青少年将个人成长投放到世界变革的大势中来。可以说,高考作为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转变的关键一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强化考试育人功能,坚定不移加强价值引领下的思想教育,这是高考命题的核心要旨,也是坚定方向。我们的日常教学和高考备考要始终牢记这一宗旨,积极聚焦学生的价值教育,聚焦时代重大变化,聚焦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关键事件,顺势而为,为国家培养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内容。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在内容考查上全面落实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积极推动“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不断突破传统考试的“知识立意”,加强“素养立意”和“能力立意”。《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明确要求高考命题要着力考查符合考试评价规律的几个关键能力群:“以认识世界为核心的知识获取能力群,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操作能力群,涵盖各种关键思维能力的思维认知群”,这些要求落实在语文学科学习上,可以具化为文字信息的综合获取与解读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运用、写作能力,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认知能力等具体能力。联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可以对标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高考对语文学科的考查正是将《普通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核心素养具化、细化为具体的关键能力和学科必备知识的过程。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的命制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内容,以能力为重、以知识为基的综合查考模式。

一般论述类文本,立足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充分链接学生的学科学习体验,通过对“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的辩证论述,考查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素材难度适中、篇幅合理,题型稳定、不偏不怪,作为开场试题非常适合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考试状态;实用类文本没有采用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而是采用了一则文质兼美、篇幅完整的科普素材,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引领学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指导下,深入思考、解读文本;文学类文本阅读则紧紧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取材,小说中“德贵”的形象媲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凸显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知其不可而为的进取精神,同时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人定胜天”思想的朴素再现,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古代诗文阅读板块注重语言基础,准确链接课内教材,巧妙过渡新旧教材,将文言、文常、文学融合为一,是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其中断句题型的新变,更是回归了能力本质,避免了投机答题,加大了区分度;语言文字运用则打破常规,以文学类文本为语料,明确考查现代汉语中词语、句式、修辞等语法的基本内容,旗帜鲜明地将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带回备考视野,表现出对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精准考查;语言文字运用Ⅱ选取“拖延症”的表现及解决途徑为素材,一拖二命题,全部都选取了主观题的考查方式,朴素的设问方式贴近连贯、语病考点在生活中的真实运用,排除了选择题型投机推断的可能性,落实了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考查。其中,第21小题的题型与中国高考报告委员会编写的2023年《高考蓝皮书》全国卷标准样卷(二)语病考查题型一致,备考得当的师生会更得心应手。

3.以具体生活情境为设计载体。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的又一突出特点是加强试题情境化设计,加大对知识与能力在时代语境、生活实景中具体运用的考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解题”与“解决问题”的巧妙融合。当今世界正处于又一次大变革之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汹涌而至,和谐与割裂共生,挑战与机遇并存,青少年正逢其时,不能不问世事,高考作为为国家选拔未来人才的重要考试,有意识地关注现实热点和生产生活实践,从而鲜明体现时代主题和生活情境是命题的必然趋势。

具体而言,实用类文本紧紧围绕“生态优化”“绿色发展”取材,开篇“我们”二字,就将考生带入情境,设身处地地展开思考,帮助考生激发思辨思维,构建“命运共同体”意识;古代诗文阅读第16小题第三问,积极设置生活场景,帮助学生体会古典诗词铸魂润心的现实价值,开放性的设计提高了考生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可能性,试题设计贴合中国古代诗文名篇教学的意义与本质;语言文字运用更是全部取材于生活场景,文本表达贴近生活本色,关涉考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在自然巧妙的场景中促成对语言基础考查的真实落地;作文试题材料清晰、立足生活、贴近时代、立意准确、便于破题,明确要求“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以强烈的时代性和包容性为不同层次的考生提供了自我表达的无限可能。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在平稳布局中开拓新局,在新旧教材的传承嬗变中巧妙实现考教衔接,充分体现了现阶段语文高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命题导向,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内容,以具体生活情境为设计载体的基本特点,是一套守正出新、与时俱进的优质考卷。

三、深刻理解,挖掘高考真题的深层价值

在全面貫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大背景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高中语文教育要抓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主线,引导学生全面、准确、深入学习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筑牢语言基础,厚植家国情怀,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审美能力。新一轮的高考备考也应在高考命题的有效引导下,紧握社会主义价值、核心素养、情境载体三条主线,打破题海战术、题型练习旧窠臼,遵守规律、回归基础、重视能力、教考衔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招生、创新人才选拔、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在深刻理解高考真题的基本特性和具体特征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高考真题是高三一轮复习第一阶段最好的资料之一。在备考实践中,师生要立足高考真题的特点,深入挖掘高考真题的深刻价值,用好高考真题的权威性、精准性和导向性。

具体而言,我们要重视权威性,通过理解高考真题的结构创新、素材变化、表述更新、情境更新,理解国家在教育教学改革上的核心立意,抓牢“立德树人”根本宗旨,深刻理解高考命题“服务选拔”的基本任务。我们要重视精准性,全方位吃透高考真题,找准高考命题的基本尺度,用真题这把尺子去衡量模拟题目的质量,指导模拟题目命制的难度和区分度,准确研判模拟题目的使用价值,科学、合理、精准地指导复习。同时,我们要重视导向性,从高考真题命制的变化中把握高考改革的风向标,从高考真题命制的细节中找准真题与教材的内在关联,从高考真题命制的具体方式中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路径,从高考真题在当年的使用情况和真实成绩中合理推断来年复习的热点与难点,进而将高考“导向教学”的任务落到实处。

四、深度开发,提升高考真题的利用效率

1.深入理解命题立意,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式。教师需要对历年来的高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真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厘清高考真题命题立意和命题思路,理解命题组选择素材、设置题目的初衷,并通过对题目命制形式的分析探索本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式。

2.全面梳理学科知识点,建立高考真题知识图谱。教师在研究高考真题的时候要全面总结核心知识点在真题中的分布规律和频率,建立细致、系统的高考知识图谱,分析高考对热点知识重复考查或者对冷僻知识点重新考查的可能性,从而在新一轮高考复习中有侧重点地对备考知识点展开训练。

3.串联总结典题、新题,合理研判未来考向、考法的变化。教师要深度解析高考典型试题,甚至可以串联不同省份、地区的考题,钩沉所有典题、新题,总结命题规律,并合理研判高考真题命题趋势。同时,为学生讲解要领,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掌握重点知识,科学精准掌握答题策略,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4.多元分析命题情境,科学指导日常教学情境化实践。教师在使用真题时,除了要重视基础知识、历史概念的突破和积累外,还要不断关注命题思路、命题路径和命题情境的新变化,发现日常的教学方式、内容、情境与高考考查的差距,从而立足于现实创设合情合理、丰富多彩的日常教学情境,实现对知识的灵活推导与运用。

总之,重视真题,并不是为了倡导应试,而是对高考作为人才选拔考试基本规律的尊重;分析真题,并不是为了投机取巧,而是“考教评一体”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体现;理解真题,并不是猜题押宝,而是对高考考向的科学把握研判。重视真题的教材属性,分析总结真题特点,挖掘真题的应用价值,是科学精准备考、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值得一线教师全面关注。

参考文献

[1]曾天山.教材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本文系2023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重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中小一体化德育体系构建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3]GHBZXZ118)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具有两个P’维非线性不可约特征标的非可解群
月震特征及与地震的对比
如何表达“特征”
被k(2≤k≤16)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詈语的文化蕴含与现代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21株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鉴定与特征
基于特征筛选的模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