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03-31高宏

唯实 2024年2期
关键词:泰州党校干部

高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高质量发展是自身建设的题中之义。结合泰州市委党校的发展现状,我们把铸牢魂、提振神、聚焦人、致力成作为“四梁”,把育才、献策、教学、科研、人才、党建、后勤、管理作为“八柱”,加快构筑起泰州市委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持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校工作,奋力迈入全省党校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

一、铸牢魂——立足育才、献策,

探索主责主业的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回顾历史,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校的职责定位。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揽党校工作,胸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立足党校职能定位,不断探索担牢主责、做优主业的新路子,切实把党校姓党根本原则落实到党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持续深化教学改革。近日,中共中央相继出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为高质量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条例》明确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培训和知识培训。党的理论教育是根本,党性教育是核心,履职能力培训是基础,知识培训是保障,四者共同构成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坚持聚焦政治引领,强化培训实效,紧扣《规划》中量化指标要求,逐项对照,提出“4个70%”标准,即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不低于总课时的70%,沉浸式、现场式、情境式、案例式教学占总课时的70%,外请的高端教师、领导干部占主体班师资的70%,小班制的培训占整个培训的70%,并严格加以落实。通过教学方面的全方位改革,实现教学质量变革和教学效果变革,让党的理论和党性教育更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新思想的实践伟力更加浸人心田、生根大地。

创新干部培训理念。中央政治局在审议《条例》《规划》时指出:“要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更好满足组织需求、干部需求、岗位需求,不断优化教育培训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这为创新干部培训理念、提升干部培训质效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坚定把牢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向盘”,坚持三个“把准”,努力构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高地”。一是把准“组织需求”固本培元,突出教育培训政治性。始终把提高干部政治素质作为第一要求,按照“党的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把强化党性教育、理论教育、作风教育贯彻教育培训全过程,充分发挥智慧校园系统在学风建设和学员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数字化技术强化干部培训管理,建立健全“班主任+政治辅导员+联络员”管理体系,真正把党校“学在前列、严在日常、干在实处”的形象树立起来,让学员一进党校就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严格的纪律要求。二是把准“干部需求”因人施教,提升培训内容针对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干部特点,充分利用问卷调查、走访座谈、日常了解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深入了解受众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意见建议,寻求干部培训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同时,加强模块化课程设计,注重课程体系构造,为不同层级、不同需求的干部群体“量身定制”培训“菜单”,实现基于“精品课”课程体系的精准“配餐”,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提质提效。三是把准“岗位需求”靶向发力,注重培训方法多样性。紧跟时代步伐,突破以往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被动式、突击式的“学”的传统模式,科学做好培训规划,创新丰富教育管理方式,合理区分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生态文明、产业发展等不同领域实际情况按需施教,找准靶心,不断优化讲授教学,嵌入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沉浸体验式、实训教学式,实现基于“参与式”教改的学用结合。同时,坚持能力导向,注重数据建库,依托云上平台,拓展云上讲堂,推进混合教学,构建学习端口,推动持续学习,实现基于“云平台”赋能的干部能力提升。

打造品牌文化矩阵。党校的初心使命和目标定位,决定了我们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校工作置于“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市之重点”之中,围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这一目标,研究好、讲透彻重大部署、目标所指和重点举措,努力为党委政府育良才、献良策,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上接天线”的基础上,还要把各项工作深深植根于泰州大地,做出泰州风格、泰州特色。泰州是“三个不相信”特级英雄杨根思的家乡,是“陈毅三进泰州会二李”的谈判地,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作者郑板桥的故里,是黄桥决战的发生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是胡锦涛同志的出生地,红色资源丰富,海军文化独树一帜,统战文化别具特色,历史文化悠久灿烂,妥善整合和运用相关资源,能够为党校教学、科研、咨政、管理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泰州市委党校将聚焦本地特色,提炼出红色文化、海军文化、统战文化、历史文化标识,打造“四位一体”党校品牌文化矩阵,打造更具泰州特色的现场教学线路、声情并茂的现场教学样板课、更具温度更可落地的科研决策咨询成果,坚持党校系统上下联动,兄弟单位共襄盛举,进一步探索打造融教学、科研、咨政、管理于一体的高水平学术智库共同体、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平台,更好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使命,同时,以“四位一体”的党校品牌文化矩阵打造为契机,进一步讲好泰州故事,扩大泰州影响,提升泰州城市首位度。

二、提振神——立足后勤管理,激发从严治校新动能

把全面从严治校作为实现质量立校的必要前提,坚持“管要管得有道理、管要管得有办法、管要管得有活力”的管理思路,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坚持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两手抓、两手硬,大力弘扬清朗之风、朴素之风、过硬之风,把党校建设成一个“有品格、有情怀、有温度、有担当”的“四有”校园。

加强后勤保障。一是聚焦设施升级强建设。对学员公寓、屋顶进行维修保养;对学员公寓进行深度内部改造,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增设会议室、阅览空间,進一步优化房间功能布局,维护或更新房间基础设施。积极营造宽敞明亮、整洁舒适的就餐环境。对办学所需电子设备进行维护升级,并明确专人跟踪服务。二是聚焦管理升级强机制。创新模式增活力,探索“购买服务+自主运营”方式,优化食宿管理服务,节约行政成本,实现互利双赢。健全机制保质量,完善工作制度,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服务项目综合评价机制,对校园运行管理进行全过程巡检,从征询意见到梳理问题、整改提升、信息反馈形成工作闭环,确保服务质量。三是聚焦环境升级树形象。以环境带作风,以环境提效能,切实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同时,加强党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环境中注入更多“红色磁场”“无声教材”,让每一位来党校培训的学员和全体教职工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教育,不断汇聚起在新征程上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的强劲动能。

深化制度建设。对党校的三重一大、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同时做到“五扎口”,即培训扎口、宣讲扎口、师资扎口、科研扎口、后勤扎口,不留死角、不留缝隙、全面覆盖,推动各项工作上规范、上水平,充分发挥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作用,着力把党校办成正气充盈的红色学府,激浊扬清的精神殿堂。

强化程序管理。坚持倡导“唯实唯勤唯才干、在岗在位在状态”,不断汇聚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数字管控促提升,秉持绿色校园理念,充分运用“智慧校园”系统,进一步推进无纸化、智能化办公,打造低碳、环保、节约型校园,做到所有工作流程都有痕可查、有迹可循。强化分类管理,对参公人员和事业编教师进行分别管理,注重人文关怀,明晰各自的职业发展路径;推进集中管理,对校园采购和合同工实行统一管理;注重关爱管理,提升食堂就餐环境,保证食堂餐饮质量;关心尊重合同工,使其参与校园管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三、聚焦人——立足人才队伍,

点燃自我赋能新引擎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崇高使命。肩负着推动党校事业步入全省第一方阵重任的泰州党校人,更加责无旁贷,必须自我砥砺、自我赋能,点燃争先恐后、万马奔腾的干事创业新局面。

以“人岗相适”激扬工作状态。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把“岗位匹配度”作为选人用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内容,根据事业发展、岗位需要合理选人、择优用人,充分发挥人岗相适的“乘数效应”。一是考准考实“家底”。坚持好干部标准,注重把考事和考人统一起来,通过平时调研、平时考核、季度测评、年度考核、述职述廉等渠道全面掌握干部日常表现、平时作为、私下口碑,考出干部“有多少能耐”“哪里不行”“干了哪些实事”,真正把人选情况考准考实。二是提高人岗“匹配”。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才,以全面的视角看长处,坚持人岗相适、以事任人的工作导向,坚持“通才”和“专才”有机结合,看人看主流、观大势,既不拘一格、又不降格以求,反复甄别,用人所长,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确保人岗相适、人尽其才,逐步解决人员混岗问题。三是广开进贤“门路”。涵养“五湖四海”的宽广胸怀,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进一步加大外聘师资队伍建设、特约研究员队伍建设、导师队伍建设。积极加强与组织部、编办的沟通对接,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力争短期内引进一批与党校事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高层次人才。坚决打破因循守旧、论资排辈的思维习惯,广开进贤路,不拘一格选贤任能,真正立足岗位选干部、敢为事业用人才,最大限度地盘活干部人才资源。

以“多维培训”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强化教师能力培养,做到“上挂、下派、同级交流”层层递进。上挂,定期选派教师赴中央党校、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省委党校跟班学习;下派,选派年轻教师到乡村基层、工业园区挂职锻炼,担任副乡镇长、村居第一书记;同级交流,常态化选派教师到同级的部委办局挂职锻炼,不断拓宽教师格局视野,提升能力素质。另一方面,加强师德建设,涵养优良教风。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完善集体备课、课前试讲、专家评审、巡课听课等制度,确保“讲台有纪律、讲课无杂音”;加强党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引导党校教师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

以“敢为措施”推动万马奔腾。大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敢”重大要求和省市委会议精神,出台实施《“干部敢为”十条措施》,通过构建思想激励、政策保障、环境支撑、拓宽空间的“干部敢为”全方位激励体系,打出“干部敢为”组合拳,实现“政策做支撑、组织做后盾、干部争作为”。强化正反向激励,设立党校骏马奖和蜗牛奖,对获得骏马奖的,给予奖励,年终优先评为先进,对于获得蜗牛奖的,其本人和所在处室均不得被评为先进。认真研究制定事业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内部等级晋升相关制度,进一步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活力。

四、致力成——立足教学科研,书写开拓进取新篇章

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这就要求我们要开门办党校,跳出党校看党校,把泰州市委党校的过去、现实、未来贯通起来审视,着眼全局谋发展,上下联动求突破,努力以“敢创”的拼劲蹚出“新路子”,取得新成效。

以前瞻性思考“布局”。聚焦发展升级强规划。一方面,借助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泰州段建设的重大契机,依托泰州市正在筹建的“海军文化主题公园”,积极争取扩大党校占地面积,计划再建设一座新党校,力争把海军诞生地泰州打造成海军官兵入列培训的教育基地;另一方面,积极加强县级党校的统筹建设,在成立了泰州市委党校海陵分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实行“校地双重管理”和分校办学统筹运行的模式,持续拓展泰州全市党校的建设水平和事業发展空间。

以全局性谋划“开路”。强化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大培训工作格局,为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一是统筹协调全市党校系统教学资源。在校内,打通各处室工作壁垒,从教学配合、制度融合等维度,加强与市(区)党校协作,共谋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人员安排,不断提升培训质量、擦亮培训品牌。二是积极探索联合办学新模式。与国家级、省级、市级单位联合办学,推动泰州市委党校特色专题样板课纳入其培训课程体系,设立海军指挥学院教育基地、泰州市乡村振兴学院、泰州市河长制学校等,围绕“共享教学资源、协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展研究、推进党建合作”等方面工作,不断放大联合办学工作效应。三是持续激发“四库建设”新动能。建立师资库、课程库、基地库、培训机构库,及时更新完善基于专业大类划分的师资配备数学模型,可以随时为培训班次调配最符合培训需求的师资课程,不断提升培训办班的契合度。

以整体性推动“成势”。以科研这一基础性工作为抓手,积极采取上靠、下扶、中联的方式,大力构建实施上下联动的科研咨政工作机制,共同培育高水平的学术智库共同体,纲举目张推动党校各项工作质效提升。上靠,即上靠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和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组织教师参与其高端课题;下扶,即与县级党校联手开展课题攻关,解决县级党校有经费、有课题、没人做的困境,不断提高成果水平,做到市县二级上下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中联,即加强与兄弟部门合作,大力用好学员资源,进一步创新学员参与决策咨询的制度机制,推动学员以撰写文章、参与调研访谈等多种形式参与重大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和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打通学员学习与研究的壁垒,实现学员研究报告与决策咨询报告之间的相互转化。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校务委员,泰州市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泰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王秋爽

猜你喜欢

泰州党校干部
Taizhou Stinky Tofu泰州臭干
泰州行吟
幸福水天堂——泰州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