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技击功能弱化及其负面事件成因的深度剖析
2024-03-31钟凯强刘彤
钟凯强 刘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充分肯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沉淀和历代先民的文化创造与积累。报告中还提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预示着我们只有对历史和文化高度自信,才能继往开来,从而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武术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武术自信就是对传统文化自信。近年来,技击功能弱化的武术在一系列负面事件的影响下,使人们对武术的自信摇摇欲坠。那么何以自信?便亟需人们对其进行研究思考。
一、问题的缘起
近日,一段时长两分零三秒、标题为“某寺院罗汉精彩PK”的搏击比赛视频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由视频背景推定,此次比赛地点设在一所大型商场内,中心是一个标准的拳击擂台。除了裁判,两名选手正严阵以待。甲选手身穿专业的搏击训练服,而乙选手则是一身僧人装扮,显得与众不同。擂台下,围观的群众熙熙攘攘,举着手机正在记录这紧张刺激的一刻。然而,比赛开始仅仅八秒钟,乙选手便被甲选手击倒在地。尽管他起身时显得有些踉跄,但他拳掌并用、闪躲跳跃的动作依然十分灵巧。然而,由于他对攻击距离的把握不够精准,加上甲选手的灵活闪避,致使他所有攻击都未能奏效,反而多次被对方击中,最终被甲选手KO,比赛全程乙选手共被击倒三次。该事件与“徐雷之战”“马大师事件”等如出一辙,都对武术这一传统文化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它不仅破坏了武术在人们心中崇高而庄严的形象,也动摇了人们对武术的信心。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武术技击功能弱化及其负面事件背后的成因,共同助力武术走出当前的困境,故做如下分析。
二、武术技击功能弱化及其负面事件的成因分析
(一)知行难以合一:习武之人的困境
知行合一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所倡导的哲学理念,它深刻揭示了认知与实践之间紧密相连、不容分割的关系,即认知与行动必须相互协调,互为表里。若认知脱离实践,就如同纸上谈兵,虽然见解独到,却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取得预期成果。反之,若实践缺乏认知的指引,便是盲目摸索,不仅行动难以取得进展,面对突发状况也无法灵活应对。
在武术领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当前,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习武之人存在知行不合一的问题。一方面,有些人对武术理论了如指掌,经典拳论、武术名言无不精通,甚至开门授徒,传授武术技艺。然而,他们往往過于注重理论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导致在与现代搏击选手的较量中屡屡失利,甚至在武术界引发了一些负面新闻,譬如部分武术负面事件中的当事人。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过于重视实践而忽视了理论学习,他们将身体局部训练得异常强大,但在面对现代搏击选手时却难以击中目标,还有一些人过于迷信套路,结果练就一身花拳绣腿,终究无法在比赛或实战中发挥作用。譬如一些短视频中武者展示的铁砂掌劈砖或腾空飞脚跌叉动作,虽然看似震撼,但在技击实战中无法施展,因为技击实战是瞬息万变的,任何人都不会坐以待毙。综上所述,知行不合一是当前习武之人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缺乏系统训练:武术传承的短板
谈及系统训练,我们必须要走出一个误区,系统训练并不意味着日复一日的高强度或低强度锻炼,而是一种长期的、层次分明的训练模式。不同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训练阶段和制定不同强度的训练计划。在武术领域,系统的训练模式常见于武校、体校、武术馆以及各级别代表队中。
然而对于民间习武群体而言,他们的训练时间多是从繁忙的日常生活中挤出来的,因此显得尤为珍贵。当他们时间充裕时,可能会连续练习数小时甚至数天;而时间紧张时,训练则可能被迫中断很久。当他们重新拾起训练时,当初的感觉和节奏往往已经消失殆尽。少数习武者以习武传艺为业,他们的训练时间相对固定,但这一群体在武术界中毕竟只是少数。而且他们自身是否接受过系统训练,以及在传授技艺时是否会对学员进行系统的训练与培养,这些问题我们往往难以得知。古语有云:“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这句话深刻地告诫我们,任何事物的成功都离不开系统的积累和长期的坚持,不存在所谓的空中楼阁。
通过分析以往传统武术习练者与现代搏击选手的比赛视频,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武术阵营在系统的训练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包括基本功、套路以及实战训练等多个方面。为了推动武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并改进这一关键问题。
(三)应用场域的缺失:武术发展的局限
武术自诞生以来,便广泛地应用于军事战争,战场是武术最为原始和核心的应用场域。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主要由备战、作战和休战三种场景构成。毋庸置疑,在备战和作战的场景下武术的实用性格外凸显。备战时需要习武强兵和以武练兵,通过练力、学技艺、习阵列势等手段提升士兵的作战能力;而作战时,武术则直接应用于实战,既是对士兵战斗能力的检验,也是他们积累实战经验的重要途径。
战争结束后,往往会迎来一段相对较长的休战期。在此期间,各国纷纷倡导“与民休息”,虽然偶尔也会有备战活动,但其规模远不及战时。此时,武术在民间更多地被用于自卫、娱乐和健身,虽然其应用场域从战场转向了民间,但技击仍然是其核心要素,武术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技击能力。
然而,随着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武术失去了最主要的应用场域。尽管当代军警训练中会涉及武术,但其主要目的已转变为强身健体和擒敌技能的培养,火器的使用与训练则成为主要训练内容。
现今,我国大力倡导和谐法治,除了正常的比赛和交流活动外,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使用武术对他人造成伤害,都很有可能身陷囹圄。由此可见,应用场域的缺失是导致武术技击功能逐渐弱化的根本原因。
(四)传承命脉的枯萎:武术文化的衰落
刘万春《河北武术》一书中指出“据1983年的调查统计,当时河北省有60岁以上的武术老拳师约计350多人”。然而,我们无从得知这些珍贵的“老拳师”中有多少人健在,即使他们在世,年龄最小的也有101岁了。当这些老拳师们行将远去时,倘若还有人不远千里前来拜师学艺,想必此时的他能留给徒弟的,恐怕只有一个传承人的名分和些许物品。但真正需要口传身授的武术技艺,又将如何传承呢?这一问题实属令人堪忧。我们不能否认,这些老拳师们后继有人,但关键的是,这些后继之人是否真正继承了老拳师们的全部技艺,并将其发扬光大。若承继不完整,推广不力,对于武术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日益增大,人们很难再抽出时间去拜师学艺。与此同时,社交活动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也占据了人们有限的休闲时间,这为人们拜师学艺又平添了几分难度。
曾有一位传承人感叹:“师父离世时,我功夫还没学到家,现在的我仅有他老人家一半的水平,而眼下我最得意的弟子也就勉强有我一半的水平”。如果我们以传承人师父的技艺为基准,设定其水平为100%,那么传承人的水平便是50%,其弟子则只有25%,长此以往,武术尚存,但灵魂与命脉何在?这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五)不良运作与宣传:武术行业的挑战
关于此次“某寺院罗汉精彩PK”搏击比赛,一身僧人打扮的选手是真正的出家人还是主办方找人扮演的,目前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比赛的背后,明显存在着以宣传和盈利为目的的运作者。而在擂台之下,那些手持手机全程录像并冠以“某寺院罗汉精彩PK”之名,将视频发布至互联网的观众,他们究竟是单纯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是企图通过此方式吸引流量、谋取利益,我们无从知晓。
著名主持人郭晨冬曾公开揭露,中国搏击赛事中存在“打留学生拳王”这类不正常现象。此类事件层出不穷,其根本原因无外乎一个“利”字。“大师”原本是对民间一些品德高尚、造诣非凡的武林人士的尊称,但如今,却被许多媒体人过度炒作。例如,他们为了博得巨大的流量,随意将“大师”的称谓冠予出场人士,然后有意无意把恶评、脏水与其冠名的大师相联结,以此嘲讽相关传统武术。
近年来,传统武术比武的笑料广泛传播,首先号称大师的当事人难辞其咎,其次在很大程度上也与部分媒体报道者的素养和用心关系很大。从民族大义的角度来看,此类事件的组织者和当事人虽然短期内通过不良的宣传和运作攫取了一定的利益,但他们对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伤害却是无法估量的。他们不仅损害了武术的声誉,更扑灭了人们对武术的信仰,这样的行为,又怎能让人们对武术和文化自信呢?
三、结語
武术,作为无数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推进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审慎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筛选之后,我们应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以传承武术技艺、弘扬武术文化为己任,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我们必须坚决抵制那些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武术形象、文化形象和民族形象的行为。尽管当前武术面临诸多困境,但我深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武术复兴和文化复兴的目标必将实现,文化自信也将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广东理工学院。基金项目:广东理工学院2022年“创新强校工程”科研项目项目号:2022GKJSK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