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蛋白膳食对超重/肥胖医护人员体型及人体成分的影响
2024-03-30卞月梅游群芳李园园吕晓峰高海锋
卞月梅,游群芳,李园园,吕晓峰,高海锋,韩 硕
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122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1]显示,我国有一半以上成人超重或肥胖。而医护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工作任务繁重、饮食作息不规律等原因,超重/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检出率居高不下[2-3]。研究[4-5]表明,公立医院超重/肥胖医护人员占比达 25.37%,超重/肥胖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而且还是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心身健康。因此,寻找一种适合医护人员职业特点的体重管理方案至关重要。《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6]推荐多种膳食干预方法,常见的如限能量膳食法、高蛋白膳食法、轻断食等,但在临床工作中,具体选择哪种膳食一般取决于个人偏好、代谢目标和对给定膳食的依从能力。研究[7]表明,高蛋白膳食较其他饮食模式更能增加机体饱腹感,抑制食欲,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减轻炎性反应,可能在减轻医护人员饥饿感、维持其代谢稳态及提高其饮食依从性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高蛋白膳食对医护人员体型和人体成分指标的影响,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健康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于营养门诊就诊,由专业营养师对其一般资料、饮食行为习惯、慢性病患病情况等进行评估,形成电子调查问卷。营养师结合患者体检报告、人体成分情况等给予研究对象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建议,并负责全程营养指导工作。给予对照组常规限能量平衡膳食干预,试验组高蛋白膳食干预。为确保干预期间两组研究对象准确执行医学营养减重膳食干预方法,每名研究对象均被纳入由临床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组成的微信群,接受专业团队的小群化管理,专业人员对研究对象的饮食和运动情况进行跟踪和远程指导。营养师在群内分享各类营养知识,如怎样购买健康减脂零食、值夜班情况下如何安排一日三餐、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运动等,群内经常性分享成功案例进行同伴间支持。研究对象每日在群内进行三餐、运动、睡眠、体重情况等打卡,每2周营养门诊复查并及时调整干预方案。干预8周。如果研究对象每周超过3餐未能严格执行减重方案,则会被要求退出本研究。
1.2.1对照组膳食干预方法
行常规限能量平衡膳食干预。以标准体重[身高(cm)-105]计算一日总能量,每日总能量控制在25~30 kcal/(kg·d),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产能营养素占每日总能量摄入的40%~55%、20%~30%、15%~20%。根据食物交换份制定一日三餐食谱,每份食物供能90 kcal。以1 500 kcal为例,计算约16.5份食物,具体分配如下。早餐:谷薯类2份,肉蛋类1份,豆奶类1份;中、晚餐:谷薯类各3份,肉蛋类各1份,蔬菜类各0.75份,油脂各1份;加餐水果类1份,每日饮水量1 500~2 000 mL。
1.2.2试验组膳食干预方法
行高蛋白膳食干预。每日总能量摄入同对照组,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产能营养素占每日总能量摄入的30%~40%、30%~40%、20%~30%。核心是提高蛋白质的供能比,并平衡优质蛋白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达到1.5~2.0 g/(kg·d)。根据食物交换份制定一日三餐食谱。以1 500 kcal为例,具体分配如下。早餐:谷薯类2份,肉蛋类1份,豆奶类1份;中、晚餐:饭前各1袋高蛋白型营养棒(45 g/袋,每袋提供能量354~432 kcal,蛋白质28.8~34.8 g,脂肪11.1~19.1 g,碳水化合物30.4~34.7 g),谷薯类各0份,肉蛋类各1份,蔬菜类各1份,油脂各1份;加餐水果类1份,每日饮水量≥2 000 mL。肉类主要以鱼、虾、去皮鸡鸭肉、瘦牛肉等低脂且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为主。
1.3 观察指标
1.3.1体型指标
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营养师采用身高体重计测定研究对象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营养师采用软尺测定患者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比。
1.3.2人体成分指标
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营养师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研究对象人体成分,包括体内水分、蛋白质、无机盐、骨骼肌含量、体脂肪量、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基础代谢等。
1.4 质量控制
所有研究对象的人体测量和人体成分测定均由统一受过培训的营养师完成,所有营养师均严格规范操作流程,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测定和记录。由专人负责输入数据,并严格复核资料,确保资料真实可靠。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比较
研究结束后完成随访共83人,试验组1人因意外妊娠中止干预,对照组有6人因依从性不佳、未能严格执行干预方案而中途退出。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体型、合并代谢综合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体型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体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水平干预前后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除腰臀比以外的其他人体测量指标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体重外的其他人体测量指标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体型指标比较
2.3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人体成分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人体成分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体脂肪量、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水平干预前后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体脂肪量、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所有人体成分指标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人体成分指标比较
3 讨论
3.1 高蛋白膳食更有利于改善超重/肥胖医护人员的体型
体重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及健康状态的有效、简便的指标,但判断体型常用的指标主要包括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即体重指数≥28 kg/m2为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为中心性肥胖,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为中心性肥胖[9]。其中,中心性肥胖体现腹部或腹腔的脂肪聚集程度,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更为密切,在预测肥胖相关慢性病风险方面比体重指数更有价值[10]。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限能量平衡膳食和高蛋白膳食均能有效降低医护人员体重,但与限能量平衡膳食相比,高蛋白膳食能够更加显著地短期内降低医护人员的体重、体重指数和腰围,在降低体重和改善体型方面优于限能量平衡膳食。这可能是试验组采用的高蛋白膳食模式摄入食物富含优质蛋白,医护人员整体饱腹感较强,更有助于增强超重/肥胖者的减重依从性和维持减重效果[11]。研究[12]表明,高蛋白膳食可促进多种胃肠道激素分泌,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胆囊收缩素和血清酪酪肽等,并将神经刺激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形成“饱腹感”信号,从而对饥饿有显著和持久的抑制作用,促进体重减轻。Santesso等[13]基于74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与常规蛋白质膳食相比,高蛋白膳食更能显著减轻体重、缩小腰围。另外,在干预过程中,营养师如健康管家一样的每日线上互动和监督打卡,利于医护人员结合自身职业特点和作息时间调整高蛋白膳食的实际可操作性,强化其自我认同感和减重信念,调动自身的减重积极性和内驱力,更有利于改变个体的不良饮食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良好的减重效果。
3.2 高蛋白膳食更有利于优化超重/肥胖医护人员的人体成分
评估体型的改变无法准确展示人体超重/肥胖的程度,利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人体成分才能更加准确、有效地评估人体的肥胖程度和营养状况[14]。体内水分、蛋白质、无机盐、骨骼肌等成分构成了人体的瘦组织,常反映人体的运动能力和耐力等;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是衡量肥胖与行动障碍的常用指标,体脂率及内脏脂肪面积高者更易引起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以及肌肉代谢异常[15]。基础代谢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能量消耗。因此,在减脂过程中,维持或增加瘦体重及降低体脂率、减少内脏脂肪,有利于优化人体成分,保持健康。本研究中,试验组干预后体内水分、蛋白质、无机盐、骨骼肌等瘦组织和基础代谢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但体脂肪量、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等指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说明高蛋白膳食减重有利于在维持机体瘦组织不变的情况下减少脂肪的蓄积,达到更好的减脂效果。研究[16-17]表明,与限能量平衡膳食相比,高蛋白膳食可以更好地保持骨骼肌质量并减少体脂肪、维持瘦体重及改善代谢机能,有助于在减重期间保持骨密度和质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高蛋白的代谢效应有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膳食诱导热效应率分别为20%~35%、5%~15%和0%~5%[18],机体摄入蛋白质后需要立即进行肽键、新蛋白质、尿素等合成,并消耗大量的腺苷三磷酸参与供能,因此,提高蛋白质比例有助于增加膳食诱导热效应,促进糖异生和合成代谢,增加能量消耗,加上胃肠激素分泌的促进及饱腹感的增加,能量摄入亦减少,对短期减重和改善身体成分具有明显优势。
3.3 本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出于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和可行性,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未能监测高蛋白膳食和限能量平衡膳食对研究对象体型和人体成分指标影响的远期效果;二是未能监测干预结束后研究对象长期的体重维持和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情况。未来的研究将围绕此类指标完善研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