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2024-03-30郑春红
郑春红
(舞阳县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河南 舞阳 462400)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迅猛发展,养殖密度的增加,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速度逐年上升、感染范围逐年扩大,已经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养殖户需掌握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防控。
1 流行特点
1.1 病原特征。链球菌是兼性厌氧细菌,是由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该病菌在显微镜下观察,无鞭毛、芽孢、夹膜。链球菌的血清类型较多,按抗原类型可分为19 种,其中C 群链球菌的致病力最强,感染后多数病猪呈败血症,是造成猪场链球菌病传播和死亡的主要病原。D 型链球菌发病率较低,多数呈现点状流行。另链球菌主要侵害动物的淋巴结,使其肿胀,热疼,最后导致淋巴化脓,溃疡,流出浓汁。
1.2 流行病学。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刚出生的仔猪自身抵抗力弱,若母猪携带此病菌,该病可由母猪传染给仔猪,其他生长阶段的猪群,断奶、换季、降温等情况下发生应激反应,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被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养殖场养殖密度大,猪群相互接触,体表损伤的部位接触病原后感染此病。猪群在进行断脐、去势、打耳标、疫苗接种时,操作过程消毒不严,也给病原菌侵入提供了条件。夏季蚊虫叮咬皮肤是链球菌病传播最快的方式。链球菌病一年四季任何季节都有发生,只是高温、潮湿的夏季发生率较高。目前,猪链球菌病呈地方流行,主要的原因是猪群整体的免疫力、抵抗力低下,以及养殖场的环境卫生较差造成。该病的潜伏周期在1 ~3 d,发病高峰期在5 ~7 d 后。
2 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2.1 急性败血型。急性败血型链球菌病发病周期短,发病时间一般为3 ~5 d,此类型的链球菌病占比最大,占猪场患病猪的30%~40%,一般急性病例病初会出现破行,随后精神沉闷,发热,食欲颓废,少部分猪体腹部有红斑。急性败血型链球菌病发生在流行初期,突然体温升高发病,48 h 内死亡。经解剖可见皮肤黏膜、鼻腔黏膜有出血痕迹,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黏液和凝血块,肺部、肾脏、肝脏和脾脏异常肿大,是正常体积的2 ~3 倍,颜色呈紫黑色。严重的脑膜下积液甚至出血。
2.2 脑膜炎型。脑膜炎与水肿病症类似,发病初期,体温高烧,鼻液呈黏液性或浆液性,无食欲,大便干结球状,大部分会出现神经失调,转圈,磨牙,口吐白沫,倒地四肢抽搐呈划水状,严重的麻痹死亡。关节炎型是败血型和脑膜炎型的后遗症,其症状表现为腿部关节肿大,卧地不能行走,无食欲,身体消瘦,最终衰竭死亡。
2.3 淋巴结脓肿型。淋巴结脓肿型主要表现为淋巴结发硬形成脓肿,用手触摸热疼,肿大,采食和呼吸困难,伴有咳嗽、流鼻涕症状,数天后肿块皮肤坏死变软成熟,脓液自行破溃流出,脓肿变软,此时症状会减轻好转,逐渐痊愈,该病一般不会引起死亡,一般病程2 ~4 周都能痊愈。
3 防治措施
3.1 治疗方法。一般需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对症用药治疗,对于出现高烧,呼吸困难,需用退烧药和支气管扩张剂,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必须遵从兽医医嘱,避免滥用抗生素药物导致病菌出现抗药性和药物残留。对于症状较轻的患病猪,可选择使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一日2 次,连续3 ~5 d 一个疗程。对于淋巴结化脓的病症,应按照外科方法,先用碘酊清洗消毒,然后切开淋巴结排除脓液,一般一周即可恢复进食。
3.2 预防措施。养殖场应加强日常环境卫生工作,发现病猪立刻隔离,对圈舍做到全方位消毒,对于死猪要深埋或者焚烧,加强日常圈舍通风换气,保持舍内干燥,空气流通清新,及时清除圈舍粪污,避免细菌滋生传播。其次是增加维生素用量,提高猪体免疫抵抗力。另外,可在猪群中接种猪链球菌疫苗,降低疾病的流行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