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长宽比全剪力墙结构高层楼房定向爆破拆除

2024-03-29陈鹏郑文富杨志红张文龙郑文辉

重庆建筑 2024年3期
关键词:网路雷管楼房

陈鹏,郑文富,杨志红,张文龙,郑文辉

(1 广东中人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40;2 湛江市矿大爆破有限公司,广东湛江 524000)

1 工程概况

1.1 环境概况

昆明市某待拆楼房地块内有11栋全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需进行爆破拆除,其中,A4-1、A4-2楼为长宽比近似相等的平面尺寸结构。场地内A4-1、A4-2楼的西南侧39.3 m处为新售楼部,需进行保护控制,其北侧51.6 m处为待拆楼房A4-10,41.3 m处为待拆楼房A4-11,西侧45.9 m处为待拆楼房A4-3,东侧为空地。具体周边环境如图1所示。

图1 楼房周边环境

1.2 结构特点

A4-1楼、A4-2楼为22层全剪力墙结构楼房,长27.39 m,宽25.54 m,高77.6 m,层高均为3.5 m,楼房内无砖砌体,未进行装修。楼房整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完整性好,其楼层标高对应混凝土强度等级如表1所示。

表1 楼层标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应

楼房内剪力墙主要为20墙、25墙及30墙,其约束边缘转角墙及约束边缘暗柱钢筋配比高,箍筋密集,楼层转角墙及边缘暗柱分布如图2所示,典型尺寸剪力墙钢筋配筋如图3所示。

图2 楼层转角墙及边缘暗柱分布

图3 典型尺寸剪力墙钢筋配筋

1.3 难点分析

1)周边环境复杂,距新售楼部较近,需严格控制爆破危害效应造成的影响。

2)结构复杂,全剪力墙结构侧向刚度大,定向倒塌难度较高。

3)钻孔施工难度大,转角处及边缘暗柱钢筋及箍筋密集,需加大单耗,才能使转角墙及边缘暗柱内混凝土脱笼。同时,因剪力墙体为薄壁长条状结构,在其短边处钻孔容易出现钻孔偏差,导致出现孔底自由面过小或过大的情况,造成偏炸的现象。

2 方案设计

根据周边环境特点,考虑到待拆楼房南向处有新售楼部需要保护,选择楼房平面结构中心线北向作为定向倒塌方向,通过开设单切口方式,对切口范围内预处理后剩余的剪力墙进行钻爆,以实现定向倒塌的目的[1]。

2.1 爆破切口

由于待拆楼房平面尺寸为长宽比近似的结构,因此,根据以往施工经验,需要增大爆破切口高度,取切口高度h为14 m,切口高度为4层,定向倒塌切口闭合角为45°,倒塌距离估算为52 m左右。爆破切口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爆破切口

为简化爆破作业,更直观地进行钻眼、装药及网路的连接,将楼层内平面区域剪力墙进行划分,分为①②③④四个块域,爆破切口块域分段如图5所示。

图5 爆破切口块域分段

2.2 预处理

拆除爆破预处理是在爆破实施前,通过机械或人工对待拆建筑物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以降低钻孔工作量,提高爆破施工效率,减少火工品的消耗,节约成本,还可以提高定向爆破拆除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本次爆破预处理范围为4层,通过长臂炮机从北侧破碎开口进入,拆除电梯井部分结构和一侧梯段,并对楼房外围剪力墙非约束边缘或转角暗柱部分进行破碎,化墙为柱,同时通过人工风镐将步行楼梯梯段打断两处,以形成三铰链结构,楼梯梯段处理范围为1—5层。预处理后楼层平面结构如图6所示[2]。

图6 预处理范围及位置

2.3 爆破参数设计

采用YT28气腿凿岩机钻凿炮孔,炮孔直径为42 mm,在底板标高+50 cm处向上,在剪力墙长边处进行布孔。垂直于倒塌方向的剪力墙,上下各布置3排炮孔,平行于倒塌方向的剪力墙,布置6~7排炮孔,炸高为1.8~2.1 m;倒塌后排铰链部分布置2排炮孔,装填φ32乳化炸药药卷,采用φ32型锚固剂进行堵孔。

单孔药量根据体积原理,对单孔药量按式(1)确定[3]:

式中:Q—单孔装药量/g;q—单耗kg/m3;a—孔距/m;b—排距/m;B—剪力墙厚度/m;

各类型尺寸剪力墙参数汇总如表2所示。

表2 各类型尺寸剪力墙参数汇总

2.4 起爆网路设计

由于拆除爆破雷管用量巨大,当选用数码电子雷管时,一次激发起爆全部雷管难度非常高,因此,本次采用普通导爆管雷管起爆网路,孔内采用单发半秒延时雷管,孔外通过双发Ms1段雷管簇联,连接成复试起爆网路[4]。

1)层间起爆网路设计

A4-1楼层内①②③④四个块域孔内分别采用Hs2、Hs3、Hs4、Hs5半秒延时雷管,A4-2楼层内①②③④四个块域孔内分别采用Hs3、Hs4、Hs5、Hs6半秒延时雷管,孔外通过双发Ms1段雷管簇联,通过四通连接件将层内、层与层之间雷管脚线连接成多通道复试起爆网路。层间网路连接如图7所示。

图7 层间网路连接

2)楼间起爆网路设计

在楼栋四角布置4个引出点,每个点引出2根导爆管,通过四通连接器接入双导爆管主网路,连接成双导爆管双保险起爆网路,最后通过两个起爆器进行激发起爆。楼间网路连接形式如图8所示[5]。

图8 楼间网路连接

3 爆破安全校核

3.1 预处理稳定性校核

根据楼房平面尺寸结构,对预处理后剩余剪力墙尺寸截面进行抗压强度稳定性安全校核,校核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预处理稳定性安全校核表

根据上表复核结果及相关拆除经验,本次全剪力墙抗压强度安全校核值为6.05 MPa,远小于45 MPa,符合C45混凝土抗压强度要求,预处理不会影响楼房结构整体稳定性。

3.2 爆破振动安全校核

根据常用的爆破振动安全校核公式——萨道夫斯基公式[6]校核得:

式中:Q——最大单段爆药量(kg);R——爆心距(m);V——校核安全振动速度(cm/s);k,ɑ——与地震波传播地段的介质性质及距离有关的系数;k′——修正系数;本次校核取:k=160,ɑ=2.0,k′=0.2。

根据最大单段药量Q=52.6 kg,校核距爆破点最近39.3 m处新售楼部的爆破振速为0.29 cm/s。校核符合《爆破安全规程》中关于一般民用建筑物安全允许值2.0 cm/s。

3.3 塌落振动校核

本次爆破拆除塌落振动采用中科院力学所总结的公式[7]进行核算:

式中:Vt——塌落振速(cm/s);M——最先撞击地面且最大塌落物质量(t);g——重力加速度,取10.0;H——塌落构件位置高度,取45.8 m;R——构件塌落中心至观测点的距离(m);σ——地面介质的破坏强度,为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取10 MPa;Kt、β——衰减系数及衰减指数,一般为Kt=3.37,β=1.66。

取切口以上部位质量8572.5 t校核距爆破点最近105.49 m(重心触地中心与保护体之间的距离)处新售楼部的爆破振动振速:1.83 cm/s,校核结果符合安全振速标准。

4 爆破安全防护

4.1 减振措施

根据待拆楼房周边环境特点,爆破前通过地下室顶板既有的后浇带作为爆破振动的隔断措施,顶板边界处无后浇带的,利用炮机对地下室顶板进行破碎隔断出一个1 m宽的长条形隔断减振带。地下室顶板隔断及后浇带如图9所示。

图9 地下室顶板隔断及后浇带

4.2 飞石防护措施

采用直接防护与近体防护相结合的双重飞石防护措施,首先通过直接防护措施,对爆破剪力墙柱使用20层密目安全网进行包裹,并用12号铁丝捆扎结实[8]。然后通过近体防护措施,在爆破切口外侧三个面悬挂20层密目安全网,同时对倒塌方向背面墙体及窗户、阳台空间进行20层密目网封堵,以降低各方向飞石距离。根据类似工程经验,经过双重防护措施后,个别飞石一般不会超过20 m,直接挂网防护及阳台、窗台封堵如图10、图11所示,爆破切口范围外侧防护如图12所示。

图10 楼房内剪力墙挂网防护

图11 倒塌方向背面阳台、窗户封堵

图12 爆破切口外围正面及侧面安全防护图

5 爆破效果

爆破实施时,切口形成瞬间,楼房出现轻微下座,并形成铰链,向北定向逐栋倒塌。楼房解体破碎较好,解体部分侵入地下室顶板,竖向倒塌距离为45 m左右。对新售楼部进行的爆破振动峰值振速为1.62 cm/s,符合设计要求,爆破飞石及二次飞溅控制合理,距离最近的新售楼部未受到损坏,爆破前后效果如图13、图14所示。

图13 爆破前现状

图14 爆破后现状

6 几点体会

1)纵观当前楼房爆破拆除现状,通常其周边环境都非常复杂,包括:场地的限制、既有民房、各类型设施管线等,这大大增加了爆破拆除技术难度。同时,为保障爆破的安全顺利实施,爆破实施还应分别得到各有关部门和各设施、管线产权单位的批复及许可,并制定相关应急处置措施,同时成立爆破指挥部,并组织实施。这类大体量的拆除爆破实施,对于企业在施工组织与协调上,是重点,也是难点。

2)对于等长宽比全剪力墙楼层爆破拆除设计,提高爆破切口高度,能有效保证切口闭合时重心偏出楼房平面尺寸轮廓线,使其顺利定向倒塌。

3)剪力墙结构主要为抗侧向力的结构,在竖向的承载上,较于框架结构楼房,其支撑稳定性是相对较低的,因此在倒塌方向上用于形成铰链结构的后排剪力墙,可以采取后排部分剪力墙不进行爆破的方式或增加预留剪力墙范围,用以克服爆破切口形成瞬间楼体的下坐。

猜你喜欢

网路雷管楼房
关于旧楼房改造处理技术探究
无线自组织网路由算法研究
楼房
“楼房”与“平房”
电子雷管在矿业工程爆破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桩网路堤简化分析方法的参数研究
楼房魔方
基于炸药力和余容的引信中雷管爆炸气体压力计算
导爆管雷管网络应用研究
防爆箱试验条件对雷管半爆的影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