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业化建造模式设计阶段的研究

2024-03-29谭剑锋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年5期
关键词:设计阶段预制构件工业化

谭剑锋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迫切需要在提升工程效率、节能减排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徐光苗等[1]认为,从组织管理模式、建造技术选型、标准化设计、智能建造等方面进行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综合策划,以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工地及数字化交付等实现智能建造。黄光球等[2]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及BIM等智能化技术,提出构建基于智能建造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模式。李磊[3]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用BIM技术的施工流程,研究该技术提升设计精度和提高全过程建筑的工期、环保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优势。

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分析工业化建造在设计阶段的应用方法与策略,通过对比分析传统设计方法和工业化建造设计方法的不同之处,明确采用工业化建造可以在设计阶段增强效率,节约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性能,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

1 建筑工业化建造流程与设计阶段的关联

1.1 工业化建造流程总体框架

工业化建造流程总体框架是建筑设计阶段应用的核心,它体现了设计与生产的深度融合。该框架以提高建造效率、降低成本、确保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调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工业化建造中,设计阶段的每个决策都直接影响后续的制造和施工,设计阶段的工业化建造流程尤为关键。

在工业化建造流程的总体框架中,首先是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市场调研、选址评估、投资分析和设计目标的制订。随后进入设计规划阶段,通过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将前期准备的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建筑方案。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前期的目标制订建筑的基本方案。详细设计阶段需要对建筑方案进行深化。设计完成后,进入技术准备阶段,包括设计的优化、生产准备和施工准备。设计优化主要基于模拟分析和成本控制,通过对设计方案细化,确保设计在技术和经济上均为最佳方案。生产准备则涉及制造工艺的选择、设备的购买和生产线的布局。施工准备则需要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核、施工队伍的组织及施工现场的准备等。接下来是生产制造阶段,这个阶段是工业化建造流程的核心。它通过预制构件的生产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预制构件的生产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贯穿始终,确保预制构件的精度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最后是施工组装阶段,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将按照设计方案快速组装。由于构件已在工厂进行预制,现场施工主要是组装和连接,这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由于预制构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施工现场的浪费得到了有效控制,工程的整体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1.2 设计阶段在建造流程中的作用

在建筑工业化建造的过程中,设计阶段不仅明确了项目的视觉和功能要求,还确立了建筑工程的技术规格和建造方法,是建筑项目从概念到现实转化的桥梁,是确保项目质量、成本控制和时间管理的关键环节。

设计阶段在建造流程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工程可行性评估上。在此阶段,通过对项目地点、环境影响、建筑材料和建造方法的深入研究,设计师能提出一系列既实用又创新的建造方案。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遵守当地的建筑法规和标准。

设计阶段还包括对建筑工业化建造方法的选择与优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已经逐渐采纳了如预制技术、模块化建造和数字化施工等先进方法。这些技术能够提高建造效率、减少现场作业的安全风险,并降低环境污染。设计过程中的技术选择对工程成本和进度有直接的影响。

设计阶段在确保建筑质量方面也举足轻重。设计师必须确保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得以精确实施,这需要设计方案在精确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上经得起考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于,一旦设计缺陷在建造过程中被执行,修正这些错误的成本将会远远超过设计阶段的投入。

1.3 设计阶段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首先是设计的复杂性显著增加。工业化建造要求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生产、运输和装配的各项要求,这导致设计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设计不仅要满足建筑物自身的稳定性和使用功能,还要考虑到构件的加工制造和装配的可行性。

信息的协同管理是设计阶段面临的重要挑战。工业化建造涉及的专业领域多,参与者众多,信息共享与协作变得至关重要。设计信息的不对称或失真可能导致生产和施工阶段的巨大损失。因此,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如采用BIM 技术,成为设计阶段必须克服的难题。

成本控制也是设计阶段必须面对的挑战。工业化建造的设计往往需要前期较高的投资来优化设计、购买专用设备和模具等。如何在设计阶段有效控制成本,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影响。

挑战之中也孕育着机遇。设计阶段的工业化应用促进了设计标准化与模块化,这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而且通过模块化设计能够实现快速装配和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化的设计模块可被重复使用,缩短了设计周期,同时减少了材料浪费和现场施工的环境影响。

技术进步也为设计阶段带来了新的可能性。BIM 技术的应用,让设计师能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建筑模拟,优化设计方案,同时促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通过BIM模型,可精确分析建筑物的能耗、结构稳定性等关键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前瞻性[4](图1)。

图1 某公建BIM 模型展示(来源:作者自绘)

2 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模式

2.1 标准化设计的原则与应用

标准化设计是建筑工业化建造设计阶段的核心原则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规范化的设计元素和模块化的构件系统,实现设计和施工的高效性、可重复性和经济性。标准化设计的原则与应用在实际建筑项目中体现为:

1)标准化设计要求设计者深入理解并运用统一的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如相关的建筑结构、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规范。这些规范和标准为设计提供了基本的标准,确保了建筑的基本性能和质量。

2)标准化设计强调构件的通用性和互换性。通过采用标准化的构件,如楼板、梁、墙板等预制构件,不仅可以实现快速组装,还可以在不同的项目之间进行资源的调配和循环利用,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在设计阶段考虑构件的通用性,可以促进构件的大规模生产,进而降低成本。

3)标准化设计还涉及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标准化的模块和构件易于拆卸和重组,有利于建筑物的改造、升级和循环再利用,减少了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有助于实现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标准化设计中设计信息管理非常重要。随着BIM 技术的应用,标准化设计信息可以被有效地管理和传递。BIM 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还可以在设计阶段进行各种模拟分析,比如结构分析以及能耗分析等,帮助设计团队做出更合理的决策[5],具体如图2 所示。

图2 采用BIM 模型对装配式构件进行拆分示意(来源:作者自绘)

5)标准化设计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还需考虑设计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标准化并不意味着设计的单一和刻板,而是要在满足标准化要求的前提下,发挥设计师的创造力,满足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例如,通过变化模块组合的方式,或在标准模块之上增加特色设计元素,既保证了建筑的个性化,又没有破坏标准化设计的整体框架。

6)标准化设计是建筑工业化建造设计阶段实现高效、经济、可持继发展目标的关键。通过遵循设计规范,采用模块化和标准化构件,以及有效的设计信息管理,可以提高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整体性能。同时,在实践中要充分考虑设计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以确保建筑既具有经济效益,又能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2.2 模块化设计的策略与实践

模块化是标准化设计的重要应用之一。模块化设计的概念是指将建筑分解为标准化的单元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固定的尺寸和接口,可预制,并在施工现场快速组装。例如,住宅建筑中常用的户型模块(图3),通过预制化的生产可以实现快速安装和精确的质量控制。模块化还可以降低设计和施工的复杂性,减少现场施工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图3 住宅模块化展示(来源:作者自绘)

模块化设计在建筑工业化建造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旨在通过预制组件的标准化和系统化,提高建筑项目的设计效率和施工效率。模块化设计的策略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模块的尺寸标准化、接口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技术以及后期维护等。

尺寸标准化是模块化设计最基础的策略之一。通过对模块尺寸进行标准化,不仅可以降低设计和生产的复杂性,还可以实现不同项目之间的模块互换和重复使用。这种标准化不仅提升了建筑零部件的通用性,而且有利于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

施工技术是实现模块化设计的另一项核心内容。当前,许多建筑公司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BIM,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设计的精确度,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显著提高了效率。据统计,运用BIM 技术的模块化建筑项目比传统施工方法节省的时间超过20%。此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非常关键,预制构件的生产应在严格监控的工厂环境中进行,以确保每一个模块都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

模块化设计还要考虑建筑的后期维护。模块化建筑的组件是预先制作和装配的,因此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模块的可更换性和维护性。为便于未来的升级和维护,模块化建筑应该设计成可以轻易拆卸和替换的结构。这种设计思想不仅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还降低了长期维护成本。

综上,模块化设计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关键。通过标准化、接口设计、材料的合理选择、先进施工技术和考虑后期维护的策略,可大幅提高建筑项目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变化,模块化设计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为未来的建筑工业化建造提供更坚实的基础[6]。

3 结语

本文综合探讨了建筑工业化建造在设计阶段的应用,展示了标准化设计、模块化设计以及信息化技术如何在实际工程中促进设计工作的创新和效率提升。研究成果明确了建筑工业化建造对于提高建筑设计的规范化、精确性和可持续性的积极影响,为今后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操作框架。

猜你喜欢

设计阶段预制构件工业化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BIM技术在PC预制构件工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
探讨基于设计阶段的暖通工程预算管理
决策及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