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光明
2024-03-29祖国张帅韩东起
《祖国》/张帅 记者/韩东起
在后疫情时代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增长动能不足、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能取得5%以上的预期增速,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上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开辟了经济发展新赛道,取得不俗的成绩,展现出独有的发展韧性、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2023 年,全国日均发送旅客突破1000 万人次,创历史最好水平;人民币贷款增加22.75 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一个个新数据,一项项新纪录,生动展示着中国经济的活力。我们用实实在在的经济数据,向世界展现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
各项经济数据回升向好 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态势未变
央视网消息:春节假期刚过,各项经济数据公布,2023 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来华投资总体呈现净流入态势、中非贸易额达2821 亿美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逐年上升、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2004 年4月起试点……展望2024 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2024年2月23日,有500多年历史的前童元宵行会在浙江省宁海县前童古镇举行,这是舞龙队在古镇表演。来源:新华社
国家外汇管理局:2023 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18 日公布,2023 年,我国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顺差为历年次高。全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2023 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642 亿美元,顺差规模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5%;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6080 亿美元,仅次于2022 年顺差规模,为历年次高;外商股权性质直接投资全年净流入621 亿美元。此外,经初步测算,2023 年四季度,外商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规模达到近两年高位,2023 年9 月至12 月,外资连续净增持境内债券累计超600 亿美元。2023 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跨境资本流动趋稳向好,来华投资总体呈现净流入态势。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展望2024 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随着内外部环境总体改善,我国国际收支更有基础和条件保持基本平衡。
截至2023 年底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完成投资超1400 个。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截至2023 年底,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累计投资36 只子基金,投资金额达到478 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项目超过1400 个,其中投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金额占比达到70%以上。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今年4月起试点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 月18 日发布通知,从4 月起,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试点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离岸贸易。
根据通知,从2024年4月1日起到2025年3月31日,对注册登记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的企业开展离岸转手买卖业务书立的买卖合同,免征印花税。“离岸转手买卖”是指居民企业从非居民企业购买货物,随后向另一非居民企业转售该货物,且该货物始终未实际进出我国关境的交易。其中,“居民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或者虽然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但它的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而“非居民企业”是指在外国(地区)依照当地法律法规成立的,而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1 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24.41%。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 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91 万亿元,同比增长24.41%。其中,信用贷款余额7.35 万亿元,同比增长48.96%。近年来,信用贷款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中的占比逐年上升。
2023 年中非贸易额达2821 亿美元。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2023 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821 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中国已连续15 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非贸易规模屡创新高,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花卉生产国。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目前中国花卉种植面积约150 万公顷,从业人员超500 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国。按规划,到2035 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完备的花卉产业体系,力争年销售额超过7000亿元。
稳中有进,“稳”的基础更扎实,“进”的动能更强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提出“五个必由之路”,到阐释“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从明确“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到要求“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从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到叮嘱“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出台33 项政策聚焦扎实稳住经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做好高校毕业生城乡基层就业岗位发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切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阶段性措施与制度性安排结合,普惠公平与精准支持配合,各项政策靠前发力、协同出力、精准有力、形成合力,中国经济总体恢复向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从增量规模、贸易规模,到减贫贡献、降碳贡献,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全球创新繁荣的“发动机”、各国合作共赢的“助推器”。
“勉力中流击楫,直须连钓鳌头。”驰而不息,势之所趋,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充足,正奋楫扬帆,笃定前行。
中国经济在前所未有的三重压力下,正以“稳”应变,复苏向好,以“进”固稳,拔节起势,稳中求进的步伐坚实有力。
为什么经历过一次次冲击,中国经济却总能履险如夷、化危为机,在风雨之后更加茁壮?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
这就是中国经济,体量壮观潜力大。经济总量超过114 万亿元,堪称世界经济大海中的巨轮,吃水深、航行稳。逾14 亿人口、9 亿多劳动力、2.2 亿人才资源总量、64.7%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如此规模的市场容量、如此厚实的人才红利、如此广阔的投资空间,形成了巨大“磁石效应”。宝马集团沈阳里达工厂投产,诺和诺德在天津第八次增资扩产,松下集团将冷链设备生产、销售等更多业务板块转移至中国……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多家国际投行正在上海推进雄心勃勃的业务扩张计划,其策略不会因当前的新冠疫情而改变。
这就是中国经济,自愈力强韧性足。2021 年,湖北经济总量迈上5 万亿元台阶,重回全国第七位,整装出发跑出加速度。2022 年3 月,深圳从按下“慢行键”到产业链供应链稳步返场,历时不到10 天,强势回归。从田间到车间,从内陆到海滨,热腾腾的“中国创造”托举响当当的“中国制造”,困难面前,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供给能力、适应能力和修复能力。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环环相扣、并肩升级,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持续扩容、创新迭出,1.6 亿多户市场主体铆足干劲、竞相发展,中国经济在风雨砥砺下不断成长。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面对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和艰巨繁重任务,却连年交出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动力源引擎带动作用得到加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重要功能区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各地区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在全国改革发展的大局中,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案例。
我们最有理由自信。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一切,给了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强大信心和充沛底气。
向世界展现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
一份经济年报,记录着过去一年奋斗的收获,也承载着新年再出发的信心。日前,2023 年中国经济数据正式公布,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纵向比,2023 年我国GDP 增速比2022 年加快2.2 个百分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都有明显改善;横向比,世界很多经济体复苏乏力、物价高位,我国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我们用实实在在的经济数据,向世界展现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 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出口237726 亿元,增长0.6%;进口179842 亿元,下降0.3%。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7884 亿元。整体而言,货物进出口总体平稳,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整体保持积极向好的回升趋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克服内部困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经济大船持续破浪前行,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正如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表示,“尽管世界经济当下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拥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提振经济。”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红利逐步显现,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绿色转型和创新驱动等新政策的牵引下,我国将进一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为世界贸易和投资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
展望新的一年,中国经济蓄力待发,光明在望。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 年1 至11 月,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8902 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4351.5 亿元,同比增长8.3%。可见,随着知识含量高、技术含量高、创新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大且附加值大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结构步入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前进道路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方能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世界经济提供强大和可持续的动力。
1 月17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 年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过去的一年极为不易,中国经济顶住了外部压力、克服了内部困难,经济发展总体回升向好,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呈现‘稳’‘进’‘好’三大特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苏杜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来之不易。
刘苏杜表示,展望2024 年,我国发展仍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困难挑战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也存在堵点。
从机遇条件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我国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彰显,物质基础更加坚实,产业体系更加完备,政策空间依然充足。“总体上看,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刘苏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