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要有文体意识
2024-03-29苗文娟
苗文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天气转凉时,父母总会叮嘱孩子赶紧加衣服,千万别着凉。有三个孩子分别是这样回复的:“好的,妈妈(爸爸),我马上加衣服,谢谢您的提醒!”“有一种冷是您觉得冷。”“我冷暖自知,冷了我自己会加衣服的。”
以上三种回复,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该怎么做
不知你是否认同一点,父母每天总是唠唠叨叨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父母的唠叨总能极大地帮助我们,让我们少走弯路。可在生活中,我们却总是难以理解和认同父母的观点,并且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开头阐明父母的唠叨是一种普遍的生活现象,但没有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天晚上放学回家,我感觉头有点疼,便告诉妈妈自己可能感冒了。妈妈一听,马上开始给我找药,并叮嘱我要多喝热水。我跟她说:“只是场小感冒,不必太在意。”言语中尽是对她唠叨的嫌弃。妈妈见我不听,只能回了句:“如果明天烧起来就是自己吃亏喽!”我却依旧我行我素。到了第二天晚上,我果然同妈妈说的那样发起了高烧,只能去医院挂水了。(这是一段记叙性文字,但根据作文题目及开头来看,应是一篇议论文,即面对父母的唠叨,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因此,有关自己的经历应该略写。)
我们常把父母的唠叨当作耳边风,却不知其中包含了多少沉甸甸的关爱,久而久之,便无法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面对父母的唠叨,如果每次都充耳不闻,冲突便会时常发生。虽然有时父母的话未必都是正确的,但他们的生活经验远比我们丰富得多,他们提出的建议也大多是从我们的立场出发的。
两代人之间肯定会存在思想和观念上的差异,这是正常的。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呢?比如,天冷了,父母讓你添加衣物。此时,你如果直接板下脸来一句“烦死了”,这无异于用一把匕首扎进父母的心脏;但如果能微笑着说:“妈妈(爸爸),冷暖自知,冷了我自己会加衣服的”,听了这样的回答,我想父母也会理解的,他们要的是你对他们关心的回应。说到底,还是在乎你对待生活的态度与能力。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当有一天我们长大,而父母老去时,我们是否也会像儿时父母对我们唠叨一样,也对父母嘘寒问暖?不过,我相信,父母肯定不会甩下一句“烦死了”,面对我们的唠叨,他们的脸上肯定会露出幸福的微笑,犹如秋风中绽放的金菊般美好。(这一段运用了抒情性的语言,写了长大后的我们对父母的关怀,但依旧是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我想,往后余生,面对父母的唠叨,我要珍惜并温柔以待。因为这唠叨里包含着浓浓的爱意,会成为我们共同的甜蜜回忆。
升格指导
作文根据所给材料,紧扣“青少年该如何面对父母的唠叨”这一话题展开论述,结合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具有普遍性,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但作文最大的问题在于文体意识不清晰:第一,从题目来看,“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该怎么做”是一种家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涉及到亲子关系,适合写议论文;第二,从开头与结尾来看,开头表达的观点不明确,结尾又回到自己的表达上,这明显是记叙文的写法;第三,中间部分结合自己的经历来写是可以的,但没有必要详写,而是需要概括性地进行表述,作为材料引出话题。
修改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明确提出观点。一篇议论文,肯定要有明确的观点,可以在开头提出,也可以在引出材料后分析得出。结合本次作文训练,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应该积极回应,用平和的态度去对待。
2.明确议论结构。议论文的结构可以是并列式,即从几个分论点展开并进行论证;也可以是递进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像这篇作文采用的就是递进式结构,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问题——如何面对父母的唠叨,然后分析问题——为什么要听父母的唠叨,最后解决问题——我们应怎样去面对父母的唠叨。
3.充实论据材料。要想让议论有说服力,就一定要做到言之有据。论据一般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时,要选取典型且具有说服力的材料,可使用名人名言,如“尽信书不如无书”“和为贵”等;也可借助道理论据,用比喻的方法进行论证,使作文更具说服力。
4.结尾发出呼吁。议论文结尾往往是在解决问题后发出呼吁,旨在点明中心,启发读者深度思考;记叙文则围绕自身经历,表达内心情感。由此可见,具有总结性、规律性的结论是议论文写作必不可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