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天里送温暖
2024-03-29王西军
☉ 王西军
2023年最强“寒潮”来袭,渭南市迎来了入冬以来最强雨雪、寒潮天气。流浪乞讨人员如何过冬,露宿人员的安全如何保障,临时遇困人员的生活问题如何解决?
每年冬季,我所在的陕西省渭南市救助管理站都会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面对2023年极寒天气,我们提出了“快、准、实”的救助对策,以爱心和责任心与救助对象一起温暖过冬。
“快”就是行动迅速,为了让有需要的人得到及时救助,我们第一时间实行“白+黑”、“5+2”街面巡查,增加巡查频次、扩大巡查区域;同时,专门组建5人救助小分队,增加街面巡查救助力量。每晚7点,21位党员轮流带头上街,在刺骨的寒风中,拿着手电筒认真巡查,街道、桥洞、车站、废弃房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流浪乞讨人员落脚的角落。
在临渭区小桥十字湭河公园的凉亭,一位40多岁的男子,身下铺着破旧的被褥,身上盖着棉被和军大衣,身体蜷缩一团。他接过食物和御寒的大衣,坚持“在这儿睡着挺好”。负责带队的李欣在救助管理站工作近20年,经验丰富,他说:“您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们说,咱们一起商量着解决。这么冷的天,您一直在外露宿,身体哪儿受得了啊。”经过一番耐心劝导,男子终于同意入站接受救助。“我来渭南三天了,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工作,也挣不到什么钱,就只能露宿街头了。”虽然工作暂时没有着落,但在这个寒冷冬季,他在救助管理站洗了热水澡、换了新衣物、吃了热乎饭、睡了安稳觉,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为了及时发现需要救助的人,我们还积极引导热心市民、环卫工人、公交和出租车司机、夜间安保人员等社会力量也参与到街面救助中来。现在,市区范围内发现有需要救助的人员,我们可在30分钟内响应处置。
“准”,就是根据救助对象的情况和需求,实行分类救助。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及时查找、联系家人;对危重病人、精神障碍患者等,送至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对智力障碍人员、查找不到户籍或临时无法返乡人员,实行保护性救助;对务工不着等临时遇困人员,提供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2023年12月22日上午,渭南市临渭公安分局杜桥派出所将一位老人送到救助管理站。刚进站时,老人因找不到家而焦躁不安,我们一边抚慰老人的情绪,一边开展人像比对协查。原来,老人家住杜桥街道附近,外出购物时,迷失了方向。当天是冬至,按照习俗要吃饺子。中午吃饭时,老人端着手中的饺子非常感动。吃完午饭,老人的家人也来了,高高兴兴地把老人接回家中。
在日常街面巡查中,我们发现,也有部分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意进站接受救助。对此,该如何提供实实在在的救助服务。一方面,我们为他们准备了“爱心温暖包”。其中,有救助引导卡,方便他们后期有需要时联系救助管理站;还有馍片、泡面、矿泉水等食物和棉衣、棉鞋、棉帽、棉袜、毛巾、洗漱用品、口罩、护手霜等衣物用品,方便他们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我们与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福彩销售点等合作,设立救助咨询服务点,构筑主动救助网络。我们就是这样把救助工作落在“实”上。目前,渭南市有60家福利彩票站点和18家商铺向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简易救助服务,救助网络更加健全。
2023年,我们站全年救助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566人次。在寒冷的冬天,每当为流浪乞讨人员披上大衣、递上食物、接回站内、送返回家,他们脸上的微笑、言语中的哽咽,都是对这份温暖的回馈。在寒冬送上温暖,这也是我们工作的职责和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