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2024-03-29乔治强邹翠华黄玉林
乔治强 邹翠华 黄玉林
湖南平安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100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排水系统施加了极大的压力。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排水需求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这已经超出了既有排水系统的承受能力。同时,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如城市扩张和土地覆盖改变,使得排水系统的规模和布局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此外,城市化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对排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基础工作不够夯实,城市规划设计不够全面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不完善的基础数据。缺乏准确、全面的城市基础数据,如降雨数据、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限制了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缺乏基础数据的支撑,可能导致排水系统设计不匹配实际需求,容易出现排水不畅、水体污染等问题。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需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确保排水系统的合理布局和管网结构。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城市规划和排水系统设计之间存在协调不足的问题。城市规划可能忽视排水系统的需求,导致排水系统建设与城市发展脱节,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城市发展趋势、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要求等。然而,在实践中,缺乏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和考虑,导致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局部性和片面性。这可能导致系统容量不足、排水管网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需要具备长远的规划视野,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变化。然而,许多城市在排水系统建设中缺乏长远规划,往往只着眼于眼前的问题,导致系统无法适应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需要频繁改建和扩建,增加了成本和工程难度。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基础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建立全面、准确的城市基础数据系统。同时,加强城市规划和排水系统设计之间的协调,确保排水系统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趋势、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考虑,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方案。同时,加强长远规划,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和变化,避免频繁改建和扩建的问题。只有通过综合解决以上问题,才能实现城市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1.2 排水设施工程建设费用不足,排水管理力度不足
1)建设费用不足: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需要巨额的投资,包括管网建设、泵站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然而,许多地方政府在排水设施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建设费用不足导致建设进度缓慢,设施更新和扩建不及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排水需求。
2)排水管理力度不足: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强有力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然而,存在排水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缺乏全面、定期的巡查和维护,导致管网漏损、堵塞等问题未及时发现和解决。同时,对于违法排水行为的监管不力,使得水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
3)缺乏资金来源和可持续性: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运维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然而,缺乏可持续的资金来源是一个挑战。现有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但由于其他紧急需求的竞争,排水设施建设往往优先级较低。此外,缺乏适当的资金回收机制和运营模式,导致排水系统的运维难以持续。
1.3 排放污水水质及排水设施不符合标准
在大多数情况下,城市排水系统主要用于城市排放污水处理。城市排放污水包括一部分化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即使经过城市排水系统的处理,污水的水质仍然不符合排放标准,将不达标的污水排放至河流,将会对河流造成一定污染,进而对城市用水链中的必要生活用水造成污染,污染物质依附在水生动植物以及靠岸动植物上,最终经过食物链的循环影响人体的健康。
1.4 排水体制选择不合理
1)划分不清责任边界:在一些地区,排水系统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但缺乏明确的责任划分和协调机制。不清晰的责任边界导致问题处理的滞后和推诿,难以形成协同作用。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可能导致信息不畅通、决策滞后、资源浪费等问题。
2)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涉及城市规划、建设、运维、监管等多个环节,需要协调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合作。然而,存在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的问题,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不够密切,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和问题难以解决[1]。
3)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需要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存在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的问题。一些地区缺乏具备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运维和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影响了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和管理。
1.5 管材和接口形式不正确
1)管材选择不当:在排水系统建设中,选择不合适的管材可能导致管道老化、渗漏、破裂等问题。例如,使用低质量的管材或不符合标准的管材,容易导致管道质量不达标,短期内就出现漏水和损坏[2]。
2)接口形式错误:管道接口是排水系统中的关键部分,正确的接口形式能够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然而,存在接口形式错误的问题,如接口设计不符合标准、施工质量不达标等,导致管道连接处漏水、渗漏等问题。
3)未考虑材料的耐腐蚀性:排水系统中的管材应考虑到排水液体的特性,如酸碱度、含盐量等,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材料。然而,一些地区在材料选择上忽视了耐腐蚀性,导致管道容易受到腐蚀,减少了系统的使用寿命。
1.6 建设程序不正确
1)缺乏规范的前期调研和规划:在排水系统建设前,应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和规划工作。这包括对工程所涉及的地质地貌、土壤条件、水资源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通过科学依据进行工程规划和设计,可以准确把握工程需求和风险,避免后期出现问题和变动。
2)建设程序不符合工程规范: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工程规范和要求,确保建设程序符合规范标准。这包括按照正确的施工顺序和方法进行施工,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的正确性。同时,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和验收手续,确保工程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3)缺乏监督和检查:为保证工程建设程序的正确执行,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监督和检查的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合规性和质量控制。通过对工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质量问题,防止工程进度延误。这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加强对建设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力度。
通过加强前期调研和规划、确保建设程序符合工程规范、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可以有效解决建设程序不正确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提高排水系统建设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使用。
2 城市排水系统中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是应对城市排水系统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措施。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能够提前考虑排水系统的需求,减少排水压力。首先,加强城市规划是保障城市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趋势、人口增长预测、土地资源利用等因素,确保排水系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一体化。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合理布局排水设施和管网,充分考虑城市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水资源情况,减少排水系统建设和运行的风险和问题。其次,土地利用管理对于城市排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合理的土地利用管理可以减少土地利用冲突,避免排水系统被迫适应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通过科学规划和控制城市扩张速度和密度,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居住用地、绿地等功能区域,减少对排水系统的压力。此外,还需要加强土地利用政策的执行和监管,防止违法占用排水用地,确保土地利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2 提升排水设施建设和改造水平
提升排水设施建设和改造水平是应对城市排水系统中存在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大投资、优化设计和加强施工管理,可以改善排水设施的性能和功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首先,加大排水设施建设投资是提升水系统的关键。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包括管网建设、泵站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此外,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公私合作等方式筹措资金,加快排水设施建设进程。其次,优化设计和布局是提升排水设施建设水平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应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趋势、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优化排水管网布局,确保排水能力和覆盖范围与城市发展相匹配。同时,注重降低排水系统的运营成本,提高系统的效益。
2.3 加强排水管理和维护
建立健全的排水管理机制是加强排水管理的基础。需要明确各部门和机构在排水管理中的职责和协作机制,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加强跨部门、跨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形成联防联控、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同时,加强与社区居民、行业企业等相关方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共治共建的合力。其加强巡查和维护工作是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定期进行全面的巡查,发现并记录管网漏损、堵塞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加强管道清理、疏通和维修,保障管道的通畅性和安全性。
2.4 推行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
推行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可以减轻排水系统的负荷。传统上,城市雨水被迅速排放入下水道,导致排水系统过载和水体污染。通过收集雨水,将其用于绿化、冲洗、工业用水等方面,可以减少雨水流入排水系统的量,缓解排水系统的压力,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雨水收集和利用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雨水是一种可再生的水资源,通过收集和利用,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合理利用雨水可以替代部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使用,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依赖,从而实现节水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推行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有助于减少洪涝灾害风险。在城市建设中,大量的硬化地表和不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通过收集雨水并将其储存和利用,可以减少降雨时的径流量,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3]。
2.5 加强污水处理和水环境保护
加强污水处理是确保水环境质量的关键环节。城市污水是主要的水污染源之一,如果不加以处理,将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影响。通过建设和改造污水处理厂,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和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提高水质达标率。同时,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和控制,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环境标准。
推动水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加强水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制定并落实相关的水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评估和管理。加强污染源的减排工作,推动工业和农业排放的减量化和清洁化,控制城市雨水和污水的混合排放,遏制非点源污染。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
加强水体监测和评估是实施水环境保护的基础。建立健全的水体监测网络,监测水体的水质状况和污染物浓度,及时发现水体污染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推动水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
2.6 提高排水系统的抗灾能力
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准备是提高排水系统抗灾能力的基础。进行充分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了解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频率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方案,包括加强防洪、防涝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排水系统的容量和抗洪能力。
建立健全的抢险和修复机制是提高排水系统抗灾能力的重要保障。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任务,加强抢险队伍的组织和培训。及时响应灾害事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险和修复。
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排水系统抗灾能力的重要手段。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远程监测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降雨情况、水位变化等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及时预警灾害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灾害。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协调合作是提高排水系统抗灾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与气象、水利、环境保护等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排水系统挑战。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交流灾害信息和应对措施,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
加强公众意识和参与是提高排水系统抗灾能力的重要方面。开展灾害防范和应急教育,提高公众对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的抗灾减灾工作,建立居民自救互救的组织和机制。
2.7 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加强技术创新是推动排水系统发展的关键。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智能化监测系统、模拟仿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可以提高排水系统的管理和运行效率。研发新型材料和设备,提高排水设施的耐久性和适应性。推动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推动排水系统的升级和改进。
加强人才培养是提高排水系统建设和管理水平的关键。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排水系统专业人才,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排水系统相关专业设置,提供全面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开展实践教育和人才交流,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结束语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分析,展示了提升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在城市化进程中,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环境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剖析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基础工作不够夯实、排水设施工程建设费用不足、排水体制选择不合理等,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提升排水设施建设和改造水平、加强污水处理和水环境保护等,可以为城市排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