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灾害对我国玉米安全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2024-03-28王广维张鑫明

种子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雹灾风灾植株

王广维,董 琳,张鑫明

(1.通榆县气象局,吉林 白城 137200;2.蛟河市气象局,吉林 吉林 132500;3.镇赉县气象局,吉林 白城 137300)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气象灾害作为不可控的自然灾害,经常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干旱、洪涝、高温等,已成为我国玉米产业的主要隐患。面对这些挑战,应提出有效的对策,以保障我国玉米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1 气象灾害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影响

1.1 雹灾

雹灾对玉米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雹灾发生时,冰雹会猛烈撞击玉米植株,造成叶片破损、茎秆折断甚至植株死亡。雹灾可能对玉米果实造成损害,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为了减少雹灾对玉米的损害,农民可以在玉米生长期采取覆盖防雹网、选择抗雹性较好的品种以及及时修剪病损叶片等措施。

1.2 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不足

无霜期是指玉米种植区域从最后1 次春霜结束到第1 次秋霜出现的时间段。如果无霜期短,会限制玉米生长发育。此外,玉米生长需要一定的积温,如果有效积温不足,会导致玉米生长缓慢。农民可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期较短的玉米品种,合理调整播种时间,增加保温设施[1]。

1.3 风灾

风灾是影响玉米安全生产的重要气候因素之一。强风可能导致玉米茎秆折断,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稳定性。特别是在玉米生长期,如果遭受持续的强风,可能造成玉米植株倒伏,导致产量损失。此外,风灾还有可能传播病虫害,阻碍玉米生长。为了减轻风灾的影响,农民可以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如在田间安装风围网以加固茎秆、选择抗风性强的玉米品种等。

1.4 涝灾

与旱灾相反,涝灾是指降水过多导致田内积水严重。长时间涝灾会导致玉米根系缺氧,引起根部腐烂,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同时,涝灾容易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影响玉米吸收养分的能力。农民可以采取及时排水、选择抗涝性强的玉米品种等措施来缓解涝灾对玉米生产的不利影响。

1.5 高温热害

高温热害是指气温长时间持续偏高,超过玉米所能适应的生长温度范围。高温会导致玉米植株蒸腾过多,水分流失加剧,造成土壤干旱。高温还可能导致玉米花粉失活,造成授粉率下降,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农民可以采取遮阳、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保水性等措施来减轻高温热害对玉米的损害[2]。

1.6 旱灾

旱灾是玉米生产中另一个重要的灾害性气候因素。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限制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和吸收水分、养分,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在玉米关键生育期,旱情可能引起玉米萎蔫、减产甚至绝收。为了应对旱灾,农民可以采取节水灌溉技术、改良土壤、保持土壤水分、选择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等措施。

1.7 寡照阴害

长期的阴雨天气会减少日照时间,影响玉米进行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寡照阴害会导致玉米植株长势弱、叶片黄化,严重时可能导致玉米减产和质量下降。农民可以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增施有机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轻寡照阴害带来的不利影响[3]。

2 应对气象灾害的对策

2.1 防雹灾措施及管理

雹灾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气象灾害,会给玉米带来严重损害,因此采取相应的防雹措施及管理是必要的。在玉米田上方搭建防护网,阻挡部分冰雹的撞击,起到减轻雹害所造成经济损失的作用。同时,防护网可以适度增加光线透过的比例,保证玉米植株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确保玉米产量和品质。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也是预防雹灾的关键措施之一。农民可以在玉米生长期间合理调整施肥方案,确保植株生长繁茂,增强抗风雹的能力。在田间可以栽植抗风雹的伴生作物,如种植一些矮生的绿肥植物,以形成自然屏障,减轻雹灾对玉米的冲击。此外,农民还可以购买相应的农业保险来转移雹灾风险。在遭受严重雹害后,保险公司将会按照合同约定赔付农民损失,缓解其经济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综上,防雹灾措施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防护网建设、田间管理优化以及购买农业保险等。只有采取综合性防雹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的雹灾,保障玉米产量和农民利益[4]。

2.2 抗旱技术措施

干旱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尤其是在干旱敏感期,如拔节期和抽雄期。因此,采取有效的抗旱技术措施至关重要。合理灌溉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抗旱措施。在干旱季节,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度,是保障玉米正常生长的关键。农民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浪费,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选用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也是重要的抗旱措施之一。在购买种子时,农民应该查看品种的抗旱性能指标,并选择适应性强、耐旱性好的品种,这样即使面对干旱植株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另外,保持土壤墒情也是抗旱的关键措施之一。农民可以通过采用施用有机肥、覆盖保墒、深翻耕作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提高土壤抗旱能力。在应用抗旱技术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植株根系生长,提高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植株耐旱性。

综上,抗旱技术措施包括合理灌溉、选择抗旱品种、保持土壤墒情以及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只有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技术措施,才能提高玉米抗旱能力,保障玉米生产稳定,增加农民收益。

2.3 积温不足管理措施

积温不足是指在玉米生长季节内,气温持续偏低,导致植株无法获得足够的热量积累。这种情况下,玉米的生长发育会受到明显影响,产量和品质都可能降低。因此,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必要的。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是应对积温不足的基本方法。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农民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早熟或抗寒性强的品种,这样可以降低受积温不足的影响。通过调整播种期来适应气温的变化也是一种管理手段。在气温偏低的年份,适当推迟播种期,等待气温适宜时再播种,避免在低温条件下播种造成玉米生长不良。此外,加强田间管理也是解决积温不足问题的关键。农民可以在地面上覆盖物体,如秸秆或黑色塑料膜,可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量。同时,在田间可以加设风雨棚或保护网,形成小气候环境,有利于玉米生长。合理施肥也是提高玉米抗积温不足能力的措施之一。在气温偏低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抗寒性。

综上,应对积温不足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管理措施,包括选择适应性品种、调整播种期、加强田间管理和合理施肥等。只有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才能减轻积温不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保障玉米产量和品质[5]。

2.4 防涝技术措施

过度积水和涝灾会对玉米产量、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采取防涝技术措施是确保玉米稳产的关键。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是防涝的基础。农民应该确保田地排水畅通,及时清理排水沟渠,保证雨水和积水能够顺利流出田地,减少涝灾的发生。选择抗涝性强的玉米品种也是一种重要的防涝措施。在购买种子时,农民应该了解品种抗涝性能指标,选择适应性强、抗涝性好的品种,这样即使遭遇暴雨,植株也能够较好地适应水涝条件。此外,适当改善土壤结构也可以提高其排水能力。农民可以通过翻耕、添加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对水分的渗透和排水能力。在防涝技术中,可以采用土地整形和建设农田水利设施。通过合理整理地形,使田地的高低起伏适宜,降低积水的发生风险。同时,在田间建设水利设施,如田间小水坝、抗渗墙等,能够有效减少涝灾的发生。

综上,防涝技术措施涉及排水系统的建设、选择抗涝品种、改善土壤结构、土地整形和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等。只有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涝管理措施,才能减少涝灾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保障玉米产量和品质。

2.5 加大玉米种质改良与育种创新力度

玉米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人口和粮食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种质改良与育种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快玉米种质改良,可以提高玉米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在种质改良方面,科学家可以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选择具有优良特性的亲本进行交配,获得更好的遗传组合。同时,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可以更精准地改良玉米基因,引入耐逆性基因或优良基因,从而加快育种进程。此外,育种创新包括开展多样性保护、收集和保存野生或地方品种的遗传资源,这些资源可能含有抗病虫害、耐旱、耐盐碱等有益基因。通过与现有品种进行杂交,可以创造出新的优良品种。为了促进种质改良与育种创新,政府部门和农业机构应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更多的种质资源库和育种研究中心。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种质资源与先进技术是加快玉米育种进程的重要途径。总的来说,加大玉米种质改良与育种创新力度是实现玉米高产、优质、稳产的关键措施。通过不断创新和合作,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2.6 寡照阴害补救措施

寡照阴害是指玉米生长期受到日照不足或长时间阴雨天气的影响。日照不足会导致玉米植株光合作用受限,影响养分积累,从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增光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在发生寡照阴害时,农民可以在玉米田间增设遮阳网或反光膜,这样能够增加光线的反射率和折射率,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玉米植株生长。适当调整田间种植密度。寡照阴害会导致植株之间竞争加剧,光照不足会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因此适当减少种植密度、增加植株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营养积累。适当增加施肥量也是寡照阴害补救措施之一。寡照条件下会阻碍玉米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需要通过增加施肥量,为植株提供更多的养分,以维持其正常生长。另外,加强病虫害防治也是寡照阴害补救的重要措施之一。寡照阴害导致植株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保障玉米植株健康生长。

2.7 防风技术措施

风灾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的风灾往往会导致玉米倒伏,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采取预防措施对减少风灾所带来的损失至关重要。选择抗风性强的品种是预防风灾的基础。在种植时,农民应该根据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选择具有较短节间、抗风的玉米品种,这样能够降低倒伏的风险。适当调整播种密度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适度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可以使植株之间相互支撑,增强整体抗风能力,但种植密度过高也会导致植株之间竞争过于激烈,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因此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及时采取支撑措施也是防止玉米倒伏的重要措施之一。农民可以在玉米植株周围设置支架或支撑杆,使玉米植株得到额外支撑,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此外,及时排除病虫害也是防止玉米倒伏的关键。病虫害侵染会削弱植株的抗风能力,因此需要定期巡查田间,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植株。

综上,需要综合考虑所选品种、种植密度、支撑措施和病虫害防治等因素预防风灾。只有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风灾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和农民收益增长。

2.8 温度异常补救技术措施

温度异常是指气温在玉米生长期间偏离正常范围,如严重的低温或高温,这种异常的气温对玉米生长发育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遭遇低温时,农民可以采取保暖措施来帮助玉米应对寒冷天气。例如,搭建临时性的遮阳棚或温室棚,这样可以提高田地温度,防止玉米植株受到冻害。同时,增施有机肥和使用覆盖物,能够提高土壤保温能力,帮助玉米度过寒冷期。对于高温天气,可以通过增加灌溉次数,保持土壤湿润,降低田间温度。此外,可以考虑在高温时段进行喷淋降温,提高空气湿度,减缓高温对玉米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应对温度异常时,合理调整田间管理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高温期,适当减少施肥量和除草次数,以减轻玉米植株的代谢负担,提高其抗热能力。

综上,温度异常补救技术措施包括保暖措施、增加灌溉次数、喷淋降温以及合理管理田间等,以减少温度异常对玉米产生的不利影响,保证玉米正常生长。

3 结束语

气象灾害对我国玉米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威胁着国家粮食安全。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加强建设监测预警体系,优化种植结构,推广抗灾害的品种,合理采用农业生产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我国玉米产业抗灾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需要继续加大对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为我国玉米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气象灾害带来的挑战,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雹灾风灾植株
1990—2019年新疆不同等级风灾变化特征
北疆不同等级风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差异性研究
南疆喀什地区风灾时空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露地甜樱桃雹灾前后的管理措施
1644-1948年间河北地区雹灾的时空特征分布及分析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康平县雹灾发生规律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山西省明清时期雹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