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024-03-28周淑红

种子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整地籽粒小麦

周淑红

(通许县练城乡政府综合执法大队,河南 开封 475400)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的1/4,总产量占世界的1/5。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发展无公害优质小麦生产、提高小麦质量已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无公害小麦是指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生产,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违禁物质,并按照特定要求生产,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经认定合格后获得认证证书,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小麦。无公害小麦不仅是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和优质专用小麦基地县建设等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1 选用品种

无公害小麦品种必须具备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逆等特性。目前,我国共有1 200 多个小麦品种通过审定,其中具有国家审定证书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约200 个。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种植条件及不同加工方式的需求,重点推荐以下品种。

1)郑麦136。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和抗倒伏等特性,一般产量为9 000~10 500 kg/hm2,最高可达12 000 kg/hm2。2)冀麦37 号。该品种适应性广,抗倒伏能力强,抗寒耐旱,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可适当增加播种量。3)百农4199。该品种抗倒性较强,耐低温,抗病能力强。4)百农4158。该品种抗逆性强,产量高,适于中低产田种植。5)中麦578。该品种适合中高水肥地种植。6)中麦598。该品种耐寒性较好,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可达11 250~12 750 kg/hm2。在生产上可以选择种植产量高、抗病性好的小麦品种[1]。

2 选地整地

科学选择地块是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小麦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前提。由于小麦的根系分布范围较广,需要在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和水分,选择地块时,应保证土壤肥力充足,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将农田耕作方式由传统的精耕细作转变为深耕细作,并结合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实现深松与深翻。土壤耕层中水分充足时,可以加快土壤微生物活动速度,为小麦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另外,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一定肥力和良好结构的农田进行耕种,可以为小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果是水田种植,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播种前对土地进行耕翻。同时,应加强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检测工作。一般情况下,土壤中重金属量小于国家规定标准时可以种植[2]。

2.1 科学选地

选择土壤肥沃、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避风向阳的地块作为小麦种植地。整地时,要做到地平、土细、疏松、上虚下实、无大土块。为了避免后期出现“三推”现象,要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特点进行整地。同时,耕翻改土,耕深20 cm 以上,达到深、松、碎、净、墒。深翻后要做到土壤细碎、上虚下实,并及时耙磨平整地面。特别是在耕翻前必须进行2 次镇压或镇压轮镇压1~2 次,达到“三平一实”的目的。播种前,结合整地施用优质有机肥45 t/hm2、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22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

播种时,可以施用磷酸二铵1 500 g/hm2、硫酸钾2 250 g/hm2。基本苗控制在450 万~600 万株/hm2为宜。

2.2 合理整地

2.2.1 整地质量

科学整地不仅能够实现土地的良好耕作,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还能够防止水土流失,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科学整地的方法有旋耕与深耕相结合、旋耕与翻耕相结合、翻耕与旋耕相结合和深松相结合等。因此,在进行无公害小麦高产栽培时,应选择科学合理的整地方法,提高整地质量与小麦产量。

2.2.2 深松耕翻

深松耕翻能够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促进土壤养分释放,为小麦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深松耕翻时,应采用开沟深松法,能够有效切断部分犁底层,防止土壤出现板结现象。此外,深松耕翻还能够破除土壤板结层,避免病虫害的出现。通过对土地深挖松土,可以利用旋耕机对土壤进行深耕操作,能起到良好的松土效果。

2.2.3 精细整地

精细整地是保障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和质量的关键所在。整地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状况,合理选择整地方式和施肥方式,对于土地不平整、土质差、肥力低等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良,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进行秋整地时,应在秋翻时采用旋耕和深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土壤深耕作业,以保证冬前耕作深度达到25 cm 以上[3]。

3 施肥及播种

施肥原则: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肥应以有机腐殖酸类肥料为主,如氨基酸、生物菌肥等。

施肥方法:1)基肥。在种植前,根据种植面积进行施肥。2)追肥。追肥原则以速效氮肥为主,在小麦出苗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3)种子处理。根据种子的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优良品种进行播种。4)合理密植。一般播种量为225~300 kg/hm2。5)适时早播。在播种时,一般在土壤耕层5 cm 内无杂草,播种量为150 kg/hm2左右,播种时要均匀,注意播种深度不宜超过3 cm。

3.1 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是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春性品种最适宜播期为10 月上中旬,半冬性品种最适宜播期为10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但具体应以品种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为依据,并结合种植经验确定。对于冬性品种来说,要以提高播种量和增加基本苗为主;半冬性品种要以适当提高播期和适当增加基本苗为主。对于春性品种来说,应根据天气状况确定播期。一般情况下,适当晚播有利于早出苗、早发棵、多分蘖。但也不能过晚播种,否则由于气温低,分蘖能力减弱,导致小麦生长进程推迟。适期播种的小麦具有主茎4~6 叶、单株3~4 叶、分蘖力强的特点。在播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播种期,一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6 ℃时播种为宜。但要注意防止冬前旺长,特别是早播情况下。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一般以10 月1 日—25 日播种为宜。同时要注意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一般情况下,在适播期内,播种时间越早,小麦出苗的时间越早,小麦生长所需的温度和光照时间越长。但是在冬小麦播种时也会受到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水分以及气候的影响。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水分,合理安排播期,确保小麦正常出苗、正常生长。如当地在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播种,播种时间过早会造成小麦灌浆时间短,灌浆强度不够,影响小麦产量;过晚则会造成小麦提前抽穗,影响品质。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水分、小麦品种以及种植模式来确定最佳播种期[4]。

3.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为了便于田间管理,实现高产稳产,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基础,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播种时做到播期适宜、播种质量好、土壤墒情好。一般适宜播期为10 月5 日—25 日,10 月20 日最宜。根据地力条件,一般播种量为150~180 kg/hm2,高产地块可适当加大播量。1)种子处理。经过精选的种子必须进行晒种、选种,以提高发芽率和纯度。在播种前将种子晾晒2~3 d,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0.3%的种子质量比例拌种。2)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用种衣剂包衣后播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恶苗病等病虫害,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3)播种期和播量。在适播期内根据品种特性、地力基础合理确定播种期,做到适时播种,播种量为375~450 kg/hm2。4)提高整地质量,防止重播和漏播,及时进行镇压保墒,促进根系下扎、增加分蘖数,提高成穗率和千粒重,达到丰产丰收目的。

4 田间管理

4.1 查苗补苗,合理留苗

早春土壤化冻2 cm 左右,田间无积水,3 叶1 心时开始查苗,如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补栽。春季麦苗生长量大,要进行多次查苗补缺。一般补栽45 万株/hm2左右,补种在小麦返青后至拔节期进行。漏栽的田块要及时补栽;缺苗断垄严重的田块要及时移栽补种;晚播或缺墒的田块要及时追施速效肥;长势过旺的田地,在拔节前可适当控水蹲苗。

4.2 合理施肥,培肥地力

根据小麦的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结合使用氮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结合浇水施入速效氮肥1 500~2 250 kg/hm2;土壤肥力中等的地块,一般在底肥施用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不追施速效氮肥;土壤肥力较差或缺磷的地块,在小麦起身拔节期结合浇水追施磷酸二铵300 kg/hm2左右,也可施用尿素150 kg/hm2左右[5]。

4.3 防除杂草

早春土壤化冻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春季化冻前在小麦拔节期及时进行化学除草,用10%吡唑草酮乳油1 500~2 250 mL/hm2,兑水750 kg/hm2喷雾,或使用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0~225 g/hm2,兑水750 kg/hm2喷雾;如果田块较大或土壤墒情较差,在小麦返青期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900~1 200 mL/hm2,兑水450 kg/hm2喷雾;防治飞虱和蚜虫时,选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225 g/hm2兑水750 kg/hm2喷雾或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450 g/hm2兑水750 kg/hm2喷雾;对麦田杂草发生较重的田块,可以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结合浇水,用35%精烟恶草灵乳油2 250~3 000 mL/hm2,兑水750 kg/hm2喷雾。拔节期至孕穗期在小麦扬花期前后可用7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50 g/hm2兑水750 kg/hm2喷雾。

5 收获及贮藏

5.1 收获时间

根据品种特性及市场需要,应在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进行收获。在小麦收获时,要注意及时清除麦秆,将麦秆及时运回田间。若留茬过高,籽粒难以落干,则影响产量;若留茬过低,麦粒易霉变。收割后要及时脱粒、晾晒。

5.2 籽粒处理

在收获小麦时,要对籽粒进行处理,提高小麦产量。处理籽粒时,应根据不同的品种和水分确定处理方式。当籽粒含水量大于14%时,应采取烘干或晾晒等措施;当籽粒含水量在15%以下时,可采用机械脱粒方式进行处理;当籽粒含水量在15%以上时,可采用机械或人工脱粒方式进行处理。

5.2.1 晾晒

将收割的小麦及时晾晒,是保证小麦品质和防止霉变的重要措施。晾晒时必须选择在晴朗天气,使麦粒充分干燥,减轻发热和霉烂变质。晾晒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人工晾晒,即人工在晒场上或麦田中均匀地翻动麦子,使小麦均匀受热、散热。

5.2.2 精选

小麦收获后及时精选,可有效提高籽粒品质和商品性。精选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小麦收获时,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小麦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机械精选;小麦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机械精选,提高籽粒的纯度和商品性;小麦在脱粒前应进行清理、去杂、清选等处理。

5.3 入库贮藏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选择干燥通风、清洁卫生的库房或场地进行储存。贮藏前应做好库房和场地的消毒工作,确保不发生鼠、虫害等;入库前检查粮食的水分、品质以及其他质量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对不合格的粮食要及时处理;入库时先将粮堆平整并垫实,然后用苫布盖好,以防受雨淋;入仓后要经常检查粮堆通风情况并及时翻倒、晾晒等处理;在日常管理中还要注意防虫、防鼠等;做好库房通风降温、防雨防潮等工作;入库后要保持温度在15~20 ℃下,安全贮藏期为15~18 个月。

6 结束语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民提供了充足的粮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小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无公害优质小麦,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所以,应积极探索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整地籽粒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哭娃小麦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商麦1619 籽粒灌浆的特性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