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科研团队实施科研反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4-03-27乔明锋戢得蓉袁灿范文教肖猛

高教学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科研团队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乔明锋 戢得蓉 袁灿 范文教 肖猛

摘  要:在国家双一流、新工科高等教育改革框架下,科学研究反哺教学是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四川旅游学院为例,利用学校创建的科研创新团队在人才、项目、平台方面的优势,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设置科研项目子课题,培育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学科竞赛等,并将科研成果及时地纳入学生综合实践课程和毕业论文,达到科学研究与教学有机地结合,促进协同发展。

关键词:科研团队;科研反哺教学;四川旅游学院;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7-0081-04

Abstrac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national double first-class and new engineering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scientific research feedback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Taking Sichuan Tourism School as an example, the advantages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eam created by the school in talents, projects and platforms were combin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teaching of students. By setting up sub-topic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projects,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 industry competitions, etc.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was time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ractial courses and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to achiev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omot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scientific research nurtures teaching; Sichuan Tourism University; talent training; teaching mode

双一流、新工科背景下提出专业建设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实践[1-2]。应用型高等院校将成为推进新工科建设的中坚力量,需要应用型高等院校加强科研创新、自主研发,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挥工科科技创新及产业创新主体优势。对于新晋升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四川旅游学院而言,面临较大的挑战与机遇,既要改善新晋应用型本科学校薄弱的科学研究条件,又要拓展工科教学中的实践性教育研究方法[3],如果两项工作各自发展,对地方院校更是一个难题,且此类学校往往面临着“重教学、轻科研”的实际,相当意义上是“跷跷板”式失衡的状态[4]。

利用科研反哺教学,可帮助应用型高校培养更具行动力、创新力、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并且可帮助应用型高校深入开展教学实践,拓展教学内容,发挥科研资源在教学中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可帮助学生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勇于探索的实践认知,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意识,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和科学认知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学生未来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帮助。另外,科研反哺教学的开展,可加强产业、企业、高校及应用型人才的联系,构建以科研为纽带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可帮助高校及时了解市场动态、调整教学目标,双向互联,共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已产生不少以“科研反哺教学”的教改课题和部分出色的课堂教学个案,但大多数都是把科学研究工作渗透到理论教学活动之中[5-8],而怎样在提高学校科学研究整体能力的同时,开展应用型本科学校的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为探索如何将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本文以四川旅游学院近年来推动成立的 “科研创新团队”平台为基础,探索了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力量相对薄弱的大背景下,怎样提高科研与教学互长。在2018—2022年,学校通过成立的各级各类科研创新团队,进行以科研团队带动教学的“科研反哺教学”模式,带动了一大批学生科研实践活动和一系列的教学实验项目,尤其是在烹饪与食品特色实验教学、毕业论文、大学生科研、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等方面获得的较好成绩,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教师教學能力,有效促进科研和教学协同发展。

一  科研团队反哺教学模式探索

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科研素养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旅游学院属于新办本科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参差不齐,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科研团队的运行和建设,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教学效果的改善。以科研团队为支撑,践行科研促进教学的理念,加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与技能训练类课程的建设,加强教师能力培养,强化人才培养效果,最终形成科研和教学的良性循环。

(一)  主要思路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重心是理论知识,部分学生忽略了科研实践能力。大学生科研课题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①科研项目指导教师一般是由科研教学岗的教师担任,教师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又要从事科学研究。学校的考核任务较重,教师分身乏术,难以兼顾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指导教师需要合理分配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②高校科研教师与本科生之间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学生对学校已有科研团队的科研方向、实验平台及可以参与的课题了解甚少,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无法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合适的科研方向[3-4]。而教师的科研课题往往不止一个,需要更多学生参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借助科研团队反哺教学是一种有效方法。

为达到科研团队反哺教学模式的“双赢”目标,实现应用型本科与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共同愿景,通过多渠道、立体化的思路与途径,进行各类科研成果转化及实践教学上的不断开拓。以科研项目探讨的主要问题和所获得的成果为基础,针对将所要解决的问题融入到大学生科研项目和毕业论文选题中,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整合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当中,以及把一些好的成果融入到创新教育当中三个方面开展研究。总体方法和途径如图1所示。

(二)  具体措施

科研团队致力于科学研究及实践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改革,依托科研创新与学术研究,以科研项目为学术支撑,将科研过程融入大学生各阶段的教学培养中。

1  问题融入学生课题及毕业论文选题

畢业论文(设计)环节对于实践性教学而言,具有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尤其是毕业班的知识背景更加广泛和坚实,有机会和有条件就带有相当问题的学术性领域展开研究。根据实际课程体系建设过程,将同样的科研子课题划分成若干细小子课题之后,再按照兴趣特点在其中选择拟定一个科研选题,并指导学生实施,为毕业论文(设计)提供带有一定学术性的实践性问题,最终孵化出毕业论文选题。对于应用型学生而言,存在相当的挑战性,但由于项目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与老师从这里都受益良多,因为拥有相应的研究基础,项目研究易于落地,写出的学术论文也较为容易言之有物,理由论据较充足,提升了大学生科研项目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2  解决问题思路融入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实践教育实训系统,对研究中的科研项目进行划分形成若干子项目,从其中选择若干可行的子课题,根据课题特征对子课题进行分类,在学生参与并完成过程中将对应子课题孵化为创新创业项目、学生科研项目、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和学科竞赛参赛题目等,并将部分子课题孵化为实践教学案例。同时,利用在科研团队的基础上成立课题小组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研究,优秀作品即可推荐参与各类各级学术比赛或获得创新性课题研究成果,从专业的高度丰富了实践课程的信息,增强了对学习者进行实践的学术性与应用性。实践体系构建如图2所示。

3  成果融入创新工程教育

随着创新创业理念融入高校教育实践,高校应用型专业教育管理改革创新也成为紧抓时代发展趋势、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必然举措[8-9]。将科研团队项目与大创项目进行结合,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可以由团队项目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实践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创新创业培育项目、思政教育项目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应用型专业学生与时代发展需求精准对接。

学科竞赛是强化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其在实践中更能理解科研活动的深刻内涵。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可以夯实专业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强化独立思考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10]。实践平台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科研团队必须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加强顶层设计,鼓励建设跨学科的学生创新团队,实施标准统一的管理制度,从而提升资源共享使用率,及时将科研成果融入产品比赛路演环节,参与各类学科竞赛。

(三)  四川旅游学院科研团队反哺教学案例

四川旅游学院作为新建的地方本科高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国内第一所以“旅游”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100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2018年学校被国务院侨办批准为“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计划基地”,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侧重于实践教学和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怎样协调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使科研反哺教学,用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将其应用到教学方法、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达到教学、科研二者互相协调、共同发展,是学校长远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四川旅游学院开始推进创建“科研创新团队”,目前学校建成了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地厅级科研创新团队5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10余个,覆盖学校烹饪、食品、旅游等优势学科专业。依托科研创新团队,把科研成果及时地运用到教学环节,形成多个实践教学案例,同时,团队老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进行大学生科研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科竞赛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分阶段培养学生能力,充分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1  川菜烹饪科学基础研究科研创新团队

川菜烹饪科学基础研究科研创新团队于2013年成立,为厅级科研创新团队,研究领域涉及川菜烹饪科学的化学基础、安全性、营养性和烹调方法创新等,团队平均每年指导食品烹饪类专业30余名本科毕业论文,迄今已有10余名学生毕业论文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大学生科研项目获得立项29项,优秀结题项11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立项13项,其中5项为国家级,优秀结题项4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各类行业竞赛40余人次,获得金奖、银奖、铜奖及优秀奖等10余项;累计承担36门专业课教学,5门被列入校级质量工程立项建设,3门获首批校级通识课程立项建设。所指导学生多人成功升学考取研究生,部分就业对口食品企业从事检测研发等工作或从事管理相关工作,学生实践能力强,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2  四川特色调味品开发及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科研创新团队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四川特色调味品开发及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自2018年立项以来,团队共获批科研项目16项,其中省部级3项,地厅级13项,横向项目2项,总经费近100.00万元,共发表科研论文33篇,其中2篇SCI收录、2篇EI收录、29篇中文核心,出版著作教材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7项。在科教结合与人才培养方面,团队本着科研促教学的原则,以团队项目为载体,共有50余名本科生参与课题的研究,极大地锻炼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为30余名本科生提供毕业论文支持,其中优秀毕业论文3篇;与哈尔滨商业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成都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5名;同时作为特色项目为学校食品科学、烹饪科学等特色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有力支撑烹饪与食品科学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等。

3  马铃薯深加工科研创新团队

2018年组建的马铃薯深加工校级科研团队,近几年共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50余人,其中4名学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成功指导本科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22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0项、校级7项,优秀结题2项;指导大学生科研项目24项;指导学生第一作者发表核心论文8篇;指导学生利用参与子課题“马铃薯杂粮发酵饼干”等多次参与学科竞赛并获奖;将科研项目“干燥方式对马铃薯片品质影响”成果引入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及“改性前后马铃薯淀粉的理化特性差异分析”科研成果引入理论课堂教学,获得学生良好反馈。

二  结束语

(一)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经验

针对目前科研反哺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建立科研创新团队,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为支撑,通过设置科研项目子课题,培育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等,并将科研成果及时地纳入学生综合实验课程和毕业论文,共同推动教学反哺科研和科研促进教学的“教研互助相长”的相关工作,达到科学研究与教学有机地结合,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四川旅游学院通过科研团队反哺教学的工作实践,将逐步扩大并持续改进完善,通过构建学术型师资队伍,凸显“科研服务教学”的团队建设作用,从而形成良性的科学研究与教学互长的氛围,全方位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

(二)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作为新晋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学校整体发展水平及环境等限制,专职科学研究型教师十分缺乏,科研团队协作不够完善,需大力引进科研型青年教师,完善团队内部协作,加强科研与教学的合作。对于新晋地方本科高校,在生源质量较弱的情况下,科研创新团队开展学生科研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有待提高,应加强对大学生科研、实践与创新的宣传指导力度,使其励志成为一名高水平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平,李玉红.科研反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法学学科专业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19(Z1):137-139.

[2] 别敦荣.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与建设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2(4):1-8.

[3] 孙丽.地方本科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定位及实现策略[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27):14-16.

[4] 李强,徐婉珍,沈洪锐,等.“科研反哺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9,41(S1):153-156.

[5] 刘慧,李雪婷.科研反哺教学视角下本科高校“金课”打造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5):31-32.

[6] 陈珠灵.以赛促改推动科研反哺本科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10):22-24.

[7] 吴音,刘蓉翾,李亮亮.科研成果转化为综合性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8):162-164.

[8] 陈子辉.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习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2):211-214.

[9] 吕好新,赵妍,李淼,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8(1):71-73.

[10] 李川,潘海.学科竞赛驱动的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5):96-98.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旅游类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研究”(JG2021-1424);四川旅游学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个性化培养视角下的合理‘增负实现路径探索”(JG2018002)、“基于科研反哺教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G2021008)

第一作者简介:乔明锋(1985-),男,汉族,山东梁山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食品化学。

*通信作者:范文教(1980-),男,汉族,福建三明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

猜你喜欢

科研团队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国内计算机领域科研团队结构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组织学习的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研究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