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北京创新向东而行
2024-03-27赵狄娜
赵狄娜
在北京向东不足百公里的天津市宝坻区,一座总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的科技新城加速崛起,吸引着创新种子到这里扎根发芽。这是企业落户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原本是一片阡陌村庄,如今满是现代化办公区和人才社区;原本麦浪翻滚,如今道路宽阔整洁,无人驾驶小巴来回穿梭……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坐落在天津市宝坻区的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尤为亮眼。
天津市宝坻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京津唐三大城市几何中心,西北距北京85公里,南距天津75公里,东距唐山85公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京唐秦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宝坻区主动谋划融入协同发展,与北京通州区、河北唐山市携手推动“京东黄金走廊”建设,力争让交通网络“连起来”、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生态环境“好起来”。而宝坻区集中力量建设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2+4+46”承接平台、《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目录》和滨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容区、天津市服务扩大开放示范区,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创业孵化类创新基地”,被写入京津两市政府工作报告、京津冀三地《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并位居唱好京津“双城记”的平台首位。
从阡陌村庄到科技新城
如果评选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具潜力区域”,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是北京中关村带品牌、带资金、带理念、带团队、带项目,在京外首个重资产投资项目;也是京津两市重点合作项目、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点平台,连续多年被纳入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完成了从阡陌村庄到科技新城的华丽蜕变。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间,作为“京唐秦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宝坻区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积极融入区域协同大格局,把建设好、发展好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高昂“龙头”,持续发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这里加速汇聚了一批重点项目、社会资本、科创资源,探索形成了“创新研发在北京,验证转化在宝坻”的“宝坻模式”。截至目前,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已培育25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雏鹰企业、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种子企业、2家瞪羚企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四条主导产业链,一座蕴含着“中关村”基因、“科里科气”的中关村·新地址加速成长。
张立健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有限公司企业服务部总监,也是这里的“1号员工”。他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科技城公司还没成立,自己就到了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公司,从前期筹备到开始招商再到现在的企业服务,他是全程见证者。“一开始,招商真是挺不容易的。最初带着有意向的企业看现场时,村庄刚刚完成腾退,四处是废墟,车开了一段,前边就没路了。我就带着客户下了车,踏过一片麦田,深一脚浅一脚地找到了客户想要购买的地块,向客户描绘着未来建厂的图景。”
招商启动的2017年,最终有5家公司成为在这里首批买地建厂的企业。博宇(天津)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宇)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考虑到公司未来发展,这家从事半导体材料制造的科创企业从北京通州辗转到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厂。近日,博宇副总经理徐孟俭在参加“瓣瓣同心 心相连”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时表示,对制造业来说,必须有空间放设备、做试验,到了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后,公司建起了漂亮的厂房,一批优质重点项目得以开展。目前,博宇形成了以北京通州总部为“研发大脑”、天津公司为生产基地的协作模式。在京津两地优势资源和便捷交通的加持下,公司不仅创新成果越来越多,产能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
用行动投下“信任票”
据悉,2023年,天津通过市场化机制引进北京资源在津落地协同项目331个、总投资1832.5亿元;京津共绘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北京研发、天津制造”创新转化格局加快构建。也是在同一年,宝坻区人民政府与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签署深化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合作共建协议,北京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随后整建制迁入宝坻,跨入发展的黄金期、蝶变期、上升期,一个活力四射的创新高地快速崛起。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不久前,由天津市宝坻区委、区政府和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共同主办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展论坛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天津举行。签约仪式上,包括单独签约项目和四个批次的整组签约项目共计43个,计划总投资额249.68亿元。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及现代服务业“4+1”主导产业,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打造“研发孵化在北京、生产制造在宝坻”的“中关村宝坻模式”,为宝坻的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注入了新活力。
天津市宝坻区委书记毛劲松表示,近年来,宝坻区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工业“标准地”出让、施工图承诺许可等改革举措,为企业量身打造“一企一案”,在全市率先实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特别是成立京津冀政务服务专班,开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专区”,实行“跨省通办+异地代办+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四维服务模式,并在科技城设立政务服务分中心,推行“首席审批官”制度,推动更多事项“跨省通办、一次办成”,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同时,实施“新时代人才奠基计划”,出台“中关村十条人才政策”等,区委人才办进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点对点服务,青年发展型城市加快建设,“年轻人·中关村”的形象深入人心,全国各地青年才俊流入持续看“涨”。
创新发展的关键是科技成果转化。宝坻区始终锚定京津协作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目标,用好京津市级层面会商协调机制,持续加强与北京中关村、天津天开园等合作联动,推动北大科技园天津分园总部、清华紫荆创新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入驻,高水平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中试基地等创新孵化体系。同时,推出人才引进、产业发展等40余项先行先试政策创新,吸引更多发展要素流入,一批具有带动性的龙头项目、产业链高端环节项目、延伸产业链的配套项目和制造业总部经济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奋力生长,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试验田、京津冀区域产业协作引领区、中关村创新成果转化聚集地、京东科创人才宜居宜业品质城”。
所有暖心、高效的服务,吸引了众多大项目、好项目用行动投下“信任票”。中冶迈克液压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联合验收只用了5个工作日,提前近2个月投产运营。德国波森商用车项目去年新增投资1.7亿元,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亿元。与中冶迈克和波森一样,越来越多新朋老友持续“加码”双向奔赴,彰显出对宝坻区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
而此前“驻扎”的“老伙伴”,更是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同身受。“很多员工都说,来了宝坻有了家的感觉,不少人都已经在宝坻安家落户——孩子可以到当地读书上学,家庭的快乐有了,身边的教育实现了,父母的养老解决了,企业的员工会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徐孟俭介绍,“还有,从博宇通州总部到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开车只需要45分钟,这给我们京津两地的协作增添了很多便利。”
智能网联,宝坻速度
早在2022年12月,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就已通车运营。宝坻区境内设宝坻站、宝坻南站两座高铁站,正式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从宝坻到北京,最快仅需18分钟。目前,宝坻站日经停列车21趟次,辐射秦皇岛、锦州北、沈阳等站点,为宝坻区融入更广阔的区域打开了一条“黄金通道”。
2月26日,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展论坛上云控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宣智渊发布宝坻区智能网联公交系统。他指出,宝坻区车路协同智慧公交示范线路建设项目无人驾驶汽车示范应用申领成功,这是天津市首条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线路。同时宣布宝坻区智能网聯汽车示范应用线路也于当日正式开通。示范线路全长 11.3 公里,连接京唐城际铁路宝坻站和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沿途设有中央公园、渔阳路、景苑街、建设路、北城西路5个站点,L2+大巴时速可达70公里,单程仅需18分钟,一举拿下车路云协同、开放道路驾驶、网联云控式智能驾驶(L2+/L4)方面三项“全国第一”。
据介绍,该示范线路构建了统一标准的云控平台,实现对智能网联公交车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协同规划以及实时监管,能够实时对道路突发状况做出反应,实现自动驾驶下的行人及车辆检测、减速避让、紧急停车、障碍物绕行、变道、自动按站停靠、车路协同等功能,并为后续扩展和更多应用场景接入提供支撑。此外,示范线路全线19个路口实现信控自适应优化及主动式公交优先通行,由原来的“车等灯”升级为“灯看车”,单程通行时间大幅下降,整体缩短47%。线路还实现了约车小程序、公交调度系统以及云控基础平台的全链路公交应用场景落地。
毛劲松表示,示范线路是宝坻区深度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围绕“十四五”规划智能网联产业战略目标,以及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快速连通宝坻站的现实需求打造的重要交通设施,推动“高铁+公交”模式进一步优化升级,打造城市公交“智慧名片”,提供高效、安全、舒适的公交出行服务,树立了智能网联时代公共出行新方式、新标杆。
京唐京滨城际铁路通车运营、天津市首条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线路开通、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快速连通宝坻站……这些都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继往开来再谱新篇”的一个缩影。“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是京津两市携手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重点项目,承担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唱好京津‘双城记的重要使命。一直以来,科技城不断推动体制创新、服务创新、政策创新等,着力构建‘一城引领、多点辐射空间布局。”宝坻区副区长、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王浩说,应借协同发展大势,持续擦亮自身金字招牌。“接下来,科技城将在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能级,打造京津创新联合体、激活创新活力,全面推动产城融合、完善城市配套,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产业生态四个重点任务上继续下功夫,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焕新,厚植营商环境沃土,让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更好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