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第一次北京之行
2024-03-27刘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青年毛泽东立下了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在他“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革命生涯中,1918年8月的第一次北京之行,是青年毛泽东从湖南走向全中国的第一步。
来北京、入北大,结识新文化代表人物
为了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萧子升等20多名青年乘火车离开长沙,8月19日到达北京。毛泽东先是住在钟楼北侧豆腐池胡同9号(今15号)的恩师杨昌济的“板仓杨寓”。由于来京的新民学会会员居住分散,不便展开活动,不久,毛泽东等人就在景山东街三眼井胡同吉安所夹道7号(今吉安左巷8号)租了3间房,“隆然高炕,大被同眠”,生活十分清苦。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保安对美国记者斯诺说:“北京对我来说开销太大。我是向朋友们借了钱来首都的,来了以后,非马上就找工作不可。”
经老师杨昌济介绍、北大校长蔡元培书面推荐,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为毛泽东谋了份临时差事——图书馆试用书记,负责管理新闻纸阅览室(第二阅览室)上海《申报》、北京《晨报》、天津《大公报》及英文《北京导报》、日文《支那新报》等15种中外文报纸,每天登记前来看报人的姓名,月薪8块大洋。在图书馆所在的红楼里,他“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由于同在图书馆工作,毛泽东时常向李大钊请教问题,参加李大钊组织的各种新思潮研讨活动,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聆听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演说,阅读《Bolshevism的胜利》文章,开始了解俄国十月革命。毛泽东表现出来的非凡抱负、理想和才干,深得李大钊赞许,评价他“是湖南学生青年的杰出的领袖”。31年后,1949年3月,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途中,毛泽东深情回忆:“30年前我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而奔波,吃了不少苦头。还不错,在北京遇到了一个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好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在哪里呢!”
早在湖南一师学习的时候,毛泽东就开始阅读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他非常钦佩陈独秀的文章,以陈独秀为楷模,认为他是“思想界的明星”。进入北京大学后,毛泽东见到了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陈独秀,接触多了,影响自然也大了。1936年,毛泽东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陈独秀“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人才荟萃。在这里,青年毛泽东结识了许多在湖南只是耳闻其名的风云人物,除了李大钊、陈独秀,还有胡适、周树人(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邵飘萍等人。邵飘萍时任《京报》社长,还是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导师。毛泽东经常去听他讲课,如《新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并多次拜访他,还得到过邵飘萍在经济上的接济。1936年毛泽东深情回忆:“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
入学会、多读书,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
怀揣“新闻救国”梦想,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在北京前门外三眼井胡同创办了《京报》。为培养新闻人才,《京报》诞生9天后,也就是10月14日,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被聘为研究会导师的邵飘萍开始讲授新闻课。毛泽东加入新闻学研究会后,坚持听课,认真学习,获得了校长蔡元培颁发的听讲半年证书。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用其所学,创办了湖南省学联刊物《湘江评论》。
1919年1月25日,胡适、马叙伦、杨昌济、梁漱溟等人发起成立北大哲学研究会,以“研究东西诸家哲学,渝启新知”为宗旨,以讲演、编辑和调查等方式开展活动,介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派学说,如胡适讲过“中国哲学”、张颐讲过“康德哲学”、徐炳昶讲过“法国哲学”等。加入哲学研究会后,毛泽东阅读了大量东西诸家哲学著作,进一步拓宽了知识视野,提高了研究哲学的兴趣。1921年初,他谈到个人研究计划时曾明确地说:“文学虽不能创作,但也有兴趣,喜欢研究哲学。”1936年9月22日,他自延安致信蔡元培:“五四运动时期,北大课堂,旧京集会,湘城讲座,数聆先生之崇论宏议,不期忽忽二十年矣!”可见,毛泽东不仅在北大校内旁听,而且遇有名人在校外讲演,也是往听不放。
近水楼台先得月。毛泽东利用北京大学图书馆有利条件,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报刊,思辨各种学说,“找寻出路”。开始,毛泽东的“思想还是混乱的”,他和许多进步青年一样,“赞同许多无政府主义的主张。”他曾同北大学生朱谦之讨论无政府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前景。逐渐地,他对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感兴趣。后来毛泽东回忆,在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北京大学各种思想、学术争奇斗艳,毛泽东在这里参加了过去参加不了的学术活动、阅读了过去阅读不到的书籍,1920年第二次到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建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下工厂、搞调查,求索改造社会之办法
1915年6月,蔡元培等人在法国成立以“勤以作工,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的华法教育会,号召中国有志青年到法国半工半读,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华法教育会成立后,在北京、上海、保定、蠡县等地设立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或预备班,向全国招生。1918年夏,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将丰台长辛店德善里18号、京汉铁路局火车房总管郭长泰的小红楼,改做高等法文专修馆长辛店分馆工业科(又称预备班)的教室,设立铸造、机械、钳工三个班,开设法文、图画、科学、实习四门课程。当年暑假就有100多名学生入学,其中包括何长工在内的部分湖南籍学员。
毛泽东制定湖南学生留法勤工俭学计划后,和萧子升一起驻京主持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工作,联系学校、筹措经费、上下奔走。为了解湖南籍学员们生活、学习情况,1918年冬和1919年春,毛泽东两次来这里探望学员,还到工厂了解工人的生活状况。除了到长辛店,1918年10月6日,毛泽东还和蔡和森、萧子升等,到保定迎接由陈赞周、邹鼎丞带领的第二批准备赴法勤工俭学的三十多位湖南青年,同已在育德中学附设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学习的张昆弟、李维汉、李富春、贺果等聚会,并同湘籍全体同学合影留念。10月10日送蔡和森等三十多位留法预备班学員去蠡县布里村。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的组织者毛泽东,自己却没有去法国。因为他觉得“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至于到哪国去留学,毛泽东也有自己独到的主张。他在给周世钊的信中讲:“我不是绝对反对留学的人,而且是一个主张大留学政策的人。”“俄国是世界第一个文明国。我想两三年后,我们要组织一个游俄队。”
在留学成为时尚的时候,青年毛泽东坚持先了解中国实际国情,再学习研究借鉴外国,对中西文明都采取分析的态度,确有其不同流俗之处。正如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所评价的:“这也许是他以后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契机。”
因母亲病重,“不得不赶回服侍”,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从北京动身转道上海回到湖南。“三十一年还旧国”,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进入北平。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作者简介:刘岳,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 / 钟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