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广域电磁法的大红山铁矿深部找矿预测

2024-03-26吴秀红杨旭山周天贵

现代矿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电性广域测线

吴秀红 杨旭山 周天贵 吕 锐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

大红山铁矿以往浅地表勘探工作程度较高,已基本查明本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分布情况,但深部及外围边部工作程度较低,地物化等资料有限,对深部的找矿靶区预测有一定局限[1-5]。

利用广域电磁法精度高、探测深的特点,结合地物化资料、钻孔工程资料及异常区自身的特点,查明勘探区深部岩体的顶面分布形态及隐伏构造的分布范围,为地质找矿提供物探依据及优选靶区,扩大找矿空间,以指导将来本区的钻探勘探工作。

1 广域电磁法测试方案

1.1 技术概况

广域电磁法是基于不同岩性间电性的差异区分并预测地层分布、构造特征的勘查技术手段,于金属矿山、油气、空区、断裂等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广域电磁法的核心:①定义了“广域视电阻率”;②只需测量电磁场的一个分量;③可以在广大的、不局限于近区的区域进行观测。广域视电阻率的算法是直接从水平电偶源全区精确公式出发,不存在近似条件,目前最大探测深度已经达到10 km,比CSAMT 法探测深度增加5~7 倍;在相同或者更高分辨率的前提下,只测量电磁场的单个分量,突破了CSAMT 法必须测量2 个相互正交的电、磁分量的理论禁锢。广域电磁法与伪随机信号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人工源电磁勘探方法。针对深部微弱信号,电磁信号采集应注重效率与精度。

电流源广域电磁法野外工作模式见图1。

图1中A、B为供电点位置,M、N为信号接收端位置。数据采集时,供电A、B发射电流信号,接收端M、N接收记录电场分量Ex,根据广域电磁法电阻率计算公式,结合电场分量大小、电流大小及数据采集位置信息,计算广域电磁法视电阻率。

1.2 物性采集

本次工作,为了解矿区岩石的物性情况,共测定了102 块岩心标本的电阻率(Ω·m),包含地层、矿石标本共计10 类。测定结果见表1。不同岩性间电阻值差异较大,具备较好的地球物理前提条件。

?

1.3 地面高精磁剖面测量

矿区主要目标矿体为磁铁矿,具有较大的磁异常,为了提高后期的广域电磁法解译精度,在对应广域测线剖面增加高精度磁测,进行联合解译。

1.4 广域电磁工作方法

广域电磁仪器能够测量12 个频组,80 个频率(其中7 频组和3 频组,6 频组和2 频组,5 频组和1频组,4 频组和0 频组各重叠了1 个频率),频率范围(5/512)~8 192 Hz,各个频率分布及每条数据显示间隔时间见表2[6]。

?

本次野外数据采集11、10、9、8、7、6、5、4、3 频组共62个频点。

1.5 广域电磁法资料处理与反演

1.5.1 数据预处理

数据的预处理是对原始资料的一种再认识过程,是资料处理中必经的一步工作,后续的一切定性与定量的解释工作都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步骤有去噪处理、静态校正、地形校正等,剔除异常值后得到数据预处理结果[7]。

1.5.2 定性分析

频率-视电阻率拟断面图是根据各个数据采集点的视电阻率按等值圈定而得。根据断面图可得到沿垂向电阻、层位起伏、构造产状等信息。低频测深等值线分布与地层起伏呈正相关,而等值线突变则预示着断层的存在,在浅部犹为精准,故断面图上可有效读取断层的浅部起始点。各层位电性差异越大,断面图越准确[8]。

1.5.3 反演解译

通过对实测视电阻率的剖析,结合区内地物钻研究结果,设定基准地电模型并求出模型的理论视电阻率,分析实际值与理论值。不断改变初始模型直到实际值与该模型计算值偏差达到最小,此模型即为所求反演图,该模型可量化读取地下各个电性体的赋存特征。

(1)一维反演是假设大地电性结构为一维的,即电性水平方向始终一致,仅随纵向深度变化。将电性体纵向划分成多个小层,利用软件自动拟合得到最佳大地电磁响应函数,即可求取每小层电阻。

(2)二维反演是设电性体在勘探线水平垂向为固定值,在勘探线延伸方向及纵向上可变。二维反演可更真实地模拟实际地电特征。

(3)二维层状介质反演是基于连续介质反演的地质认知上,对连续介质划分成区,设定地电-地质模型,做二维反演,来校正初始地质分析;而综合信息建模就是基于实验结果与原有综合地质信息,重新定义电性层位与断裂的地质信息,得到最终的地电模型。

数据解译流程如图2所示。

2 综合地质解释

2.1 剖面综合解释

本次共布设3条广域电磁法测线,测线编号自西向东,分别为GY01、GY03、GY02,测线平行分布,朝向方位角为157°,GY01 与GY03 相间1 800 m,GY03与GY02相间730 m,点距为40 m。

以GY01 线为例,通过原始数据测深曲线,可以对数据质量进行整体评估,对于地层电阻率的横向和纵向变化也有较好反映。横向继承性较好的地段体现地层连续岩性单一,局部变化大的地段体现岩性及构造复杂[9]。

从GY01 测线的二维反演拟断面(图3)可以看出,垂向电性异常反映明显,横向电性层位较清晰。北西段的电性特征为浅部中低—中高阻,中部显示高阻,深部地层为中阻。南东段的电性特征为浅部呈中低阻、中部中高阻、深部低阻特征。

地面高精度磁测曲线(图4)显示,在40~120号测点间的磁场强度最高,此处位于深部熔岩铁矿赋存部位,与已知地质情况完全吻合。

结合矿石的物性测量电性特征,磁铁矿石为低阻高极化特征,但在含磁铁矿的断层带和地层,地面电法采集数据所得的视电阻率值却不是表现为明显的低阻。这是因为本区内磁铁矿完全被厚大且高电阻的辉长辉绿岩包裹,而电法往往会存在明显的体积效应[10]。

广域电磁法对构造有着灵敏的反应,表现在剖面图上有较清晰的电性差异。通过对矿区各类岩石的物性测量及测线位置的地质资料分析,得出GY01线反演解译综合剖面(图5)。

2.2 成矿分析

2.2.1 地层分析

大红山群是矿区的主要含矿地层,大红山铁矿主要产于大红山群红山组地层中,铜矿产于大红山群曼岗河组第三岩性段内,受地层岩性接触带控制。可通过在广域电磁法测深剖面上区分具有电性差异的地层和不同岩性的界面,标定有利含矿层位。

2.2.2 构造分析

EW 向的F1、F2、大红山向斜、底巴都背斜是本区的主干构造,也是区内主要的导矿、配矿、容矿通道。红山期的成岩成矿运动以及后期在本区叠加的龙川和晋宁运动,都对铁铜矿的富集起作用。查明EW 向构造在地底的形态特征及对成矿的影响,是指导圈定大红山铁矿深部及外围潜在成矿有利区的关键。

2.2.3 岩浆岩分析

岩浆岩尤其是辉长辉绿岩、白云石钠长石岩与本区铁矿成矿关系密不可分,由区内地质平剖面图可见,铁矿被辉长辉绿岩紧紧包裹。岩浆分异晚期富含碳酸盐的高温热液对岩体本身、接触带及围岩发生交代、钠化作用,置换出铁并富集,也对原有矿体发生熔融改造,使巨大的Ⅱl 等铁矿更加富集。由此可见,高电阻率的辉长辉绿岩与白云石钠长石岩附近也是寻找铁矿体的重要部位。

2.2.4 成矿有利区圈定

本次工作主要以寻找铁矿体为目标,圈定成矿有利部位及具有良好成矿可能的地区,以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环境和控矿因素为前提,利用以往地质资料结合本次广域地质综合解译成果来圈定靶区。

矿体大致处于中高阻所包含的中低阻内。已知地质剖面内矿体产在大红山向斜核部,相同位置的广域反演剖面电性特征也明显表现为向斜形态,表明广域电磁法在此处探测的有效性。向斜位置与地面高精度剖面磁测成果对比,对应高异常位置,吻合性亦较好。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成矿模型,参考地面高精度剖面磁测,在3 条广域测线反演剖面图上划分3 类异常区,以此优选成矿有利区。

(1)甲类异常区。甲-B1位于广域GY01测线,为已知Ⅱ1 主矿体矿致异常,作为参照指导圈定成矿有利区。

(2)乙类异常区。乙类异常在矿权外围东边,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广域反演剖面图视电阻率变化趋势,圈定了2 个乙类异常。在GY02 测线剖面上圈定了乙-B2 异常区(图6),位于广域GY02 测线北西段(测点156~212,标高400~700 m)。在GY03测线剖面上圈定了乙-B3 异常区(图7),位于广域GY03 测线北西段(测点32~92,标高-200~100 m)。含铁火山岩(磁铁变钠质熔岩)地磁强度较大,背景值高[11],地磁强度在1 000 nT以上的多为矿异常,是指示铁矿存在的标志。这2 个异常区范围对应的磁异常强度都超过了1 000 nT。从视电阻率的变化趋势和形态来分析,乙-B2 和乙-B3 本身的电性特征都表现为中高阻内包含中低阻,与已知的矿致异常表现的电性特征类似,同时都伴随发育断裂构造带。通过电性特征的形态和切割深度推测,经过乙-B2 和乙-B3 的断裂带属于东西向构造。东西向基底构造既是控矿构造又是隆起构造,可作为本区找矿的构造依据。

(3)丙类异常区。丙-B4 异常位于广域GY01 测线北西段(测点140~200,标高-1 500~-1 300 m)。丙-B4 异常区位于矿区外围南边推测的红山组地层内,F1断裂为深部铁矿的南部边界。

3 结 论

(1)本次共完成广域电磁法剖面3 条,总长度16.080 km,物理点共402 个,质检点17 个,质检率4.23%,平均相对误差0.9%,取得了勘探深度3 000 m以内的成果:①根据反演剖面结合地质资料推断区内地层可分为9个电性体,并结合已有地质资料详细分层;②根据广域电磁法频率-视电阻率拟断面图、反演综合剖面图及相关地质资料等,本区共划分出18 条断层带,其中与工区已知对应的断裂构造4 条,未控制或隐伏构造14 条;③根据对该工作区已有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结合3条广域电磁法测线的成果和地面高精磁剖面测量成果,排除非矿致异常,圈定4处异常区为找矿有利区,并划分了等级。

(2)从现有广域电磁法测线测量成果来看,矿区南部中深部存在大面积低阻异常,推测为早元古代地层受热卤水的影响,整体电性特征显示为低阻,由于电法的多解性和其他勘探手段在深部的局限性,无法进行层位的细分,不利于对矿区构造格架进行整体把控。建议加强综合地质研究,厘定成矿构造期次及其控矿作用与地位,系统分析赋矿岩系的岩性、产状及其与控矿构造的匹配关系;综合分析各类地质体、地质构造的电磁学信息响应特征,为进一步找矿工作的开展提供直接依据。

(3)工作区地质情况较复杂,次级构造发育,部分断裂破碎带厚度小,再加上电磁法本身分辨能力的限制,这些因素都会对解释结果和精度造成不利的影响。电法勘探具有多解性,建议在利用此次工作成果的同时,综合考虑各种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电性广域测线
极地海洋多波束测量测线布设系统设计及实现
民间引爆网络事件的舆情特点——以“北电性侵事件”为例
用于燃烧正电性金属的合金的方法
广域雷达信息采集系统应用
色谱相关系数和随钻电性参数实时评价地层流体方法
BSR测线导航数据入库接口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多解问题
基于免疫算法的高容错性广域保护研究
被动成像广域空中监视系统综述
隧洞中雷达探测地质构造的测线布置与三维地质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