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年话龙:你所不知道的龙的秘密

2024-03-26深海水草

小学生学习指导·爆笑校园 2024年2期
关键词:龙族青龙儿子

深海水草

龙在中国可以说是存在感最强的文化符号了,它是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图腾,也是神圣和祥瑞的象征。凡是跟龙搭上边的概念都会自带几分高大上的气质,比如古代的皇帝都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还有成语里的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凤呈祥……无不有着吉祥美好的含义。

可能大多数中国人都觉得,自己对龙已经很了解了,但其实龙在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里积累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关于龙的小秘密,保证有你不知道的!

●山寨龙?平替龙?到底哪个是真龙?

在中国人的认知里,有水的地方八成就有龙。龙的种类让人眼花缭乱,蛟龙、青龙、应龙、烛龙,叫什么的都有。就连龙王也像搞批发似的,好像每一处江河湖海里都有个龙王。《西游记》里更是夸张,连井里都有个井龙王,可见龙在传统神话里的出镜率之高。

那么,这些龙究竟有什么区别?有没有混入真龙的“山寨”和“平替”呢?

这个问题,古人很早就思考过。从各种典籍的记载里可以看出,龙族是个十分庞大的家族,有些成员是毫无争议的龙中大神,有些成员则只能算是龙的不完全体或者近亲,所以才会给人一种时而神通广大、时而平平无奇的印象。

要说龙族里公认的大佬,主要有这么几位:应龙、烛龙和青龙。

应龙是一种生有双翅、鳞身棘脊的神龙,光看外形就知道它拿的是绝对的主角剧本。它是上古时期的战神,曾经协助黄帝在涿(zhuō)鹿之战中打败了蚩尤,后来还用龙尾划地引导水流,帮大禹治过水。这么一位功勋卓著的龙中楷模,自然得到了人们无上的敬仰和尊重。古人常向应龙祈求风调雨顺,也喜欢把应龙的形象应用在建筑物和艺术品上。

烛龙又名烛九阴,也是上古神话里的始祖神之一。《山海经》中记载,烛龙是钟山的山神,它人面蛇身、浑身赤红,吹气是寒冬,呼气是酷夏,睁开眼睛是白昼,闭上眼睛就是黑夜。之所以叫烛龙,是因为它口中衔烛,在西北不见光明之处为天地照明。曾经有专家猜想,烛龙也许是古人看到火山或极光展开的生动想象,代表着人们对光明的向往。

青龙则是很有国民度的一位龙神,每当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就能看到它。因为青龙对应的正是四象中的东方七宿,它和另外三种神兽——白虎、朱雀、玄武经常一起出现,称得上古代最火的神兽组合。古人认为星宿和降雨相互关联,因此把青龙和行云布雨联想在一起,青龙也由此成为农耕社会最重要的图腾。

除了这些自带光环的上古神龙,龙族也有很多“新手村选手”,可以看作是龙的近亲或者幼年体。

比如南朝任昉(fǎng)在《述异记》里,就从进化的角度做过考证,他认为虺(huǐ)经过五百年可以化为蛟,蛟经过千年可以化为龙,龙修炼五百年成为角龙,再经历一千年才能觉醒为应龙。可见龙族的晋升至少是以五百年为单位才能升级的,虽然广义的龙族会员门槛并不高,但想成为真龙,却要突破重重关卡,付出巨大的努力。民间还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讲述了跨种族化身真龙的可能性。说的是龙门这个地方常年水浪滔天,许多黄河鲤鱼会来此逆水而上,在龙门奋力腾跃,跳过龙门的鲤鱼就能化身为龙,跳不过的额头就会留下一道疤痕。

●龙生九子,居然有的长得不像龙?

中国民间一直有“龙生九子各不同”的说法,说的是龙的九个儿子都和龙长得不一样,而且各有各的性格癖好。所以说,“望子成龙”这事儿往往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毕竟,连龙自己的龙娃都很难做到“成龙”。

关于龙生九子之说,历史上有不少解读,相对流传较广的版本出自明朝文学家李东阳的《怀麓堂集》。看完他的考证结果,很多人都得大吃一惊:龙这一家子,也太有个性了吧!

龙的长子囚牛,生得龙首蛇身,是个有超级乐感的音乐迷,能辨别万物的声音。它喜欢蹲在琴头上欣赏音乐,沉浸在艺术世界里不能自拔。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传统乐器如胡琴、月琴、三弦上都会雕刻龙形,就是打这儿来的。

龙的第二个儿子叫睚眦,就是“睚眦必报”的那个“睚眦”。传说它是龙首豺身,天生好斗,喜欢用打架来解决问题,所以在冷兵器时代,很多武器会以睚眦的形象作为雕饰。

龙的第三个儿子叫嘲风,这孩子要搁在现代就是个极限跑酷爱好者,它最喜欢待在险地,哪儿高就往哪儿攀。龙爸一看:你这么爱爬高,就安排你上屋顶镇宅吧!于是人们就看到很多宫殿的殿角上有嘲风的形象。

龙的第四个儿子叫蒲牢,它是个大嗓门的家伙,可胆子却很小。据说蒲牢住在海边,平生最怕鲸鱼,一看见鲸鱼就吓得飙海豚音。后来人们就把蒲牢的形象做成洪钟的钟纽,把撞钟的木头雕成鲸鱼状,据说这么造出来的钟撞起来特别响亮。

龙的第五个儿子叫狻(suān)猊(ní),它长得像狮子,性格安静,不爱动,一坐就是一天。狻猊很喜欢烟火,所以大家经常在香炉的脚上看到它。

龍的第六个儿子叫赑(bì)屃(xì),又名霸下,长得像龟,擅长驮重物,古代给帝王或声名显赫的人物立碑时,基座都会做成赑屃的样貌,据说它的神力可以让石碑经久不朽。

龙的第七个儿子叫狴(bì)犴(àn),长得像老虎,天生正义感爆棚,能辨别忠奸、明察秋毫。所以古代的公堂和牢狱里经常会出现狴犴的形象。

龙的第八个儿子叫负屃,它是一众兄弟里长得最像龙的一个,热爱欣赏各种碑文。这个爱好让它跟六哥赑屃一拍即合,赑屃驮碑,负屃就盘旋在碑顶,尽情品鉴碑刻的艺术。

龙的第九个儿子叫螭吻,它是龙首鱼身,喜欢在高处张望,传说它有喷水灭火的技能,所以常常被匠人放在屋脊上,祈愿避火消灾。

虽说这九个娃对龙的特质继承得十分有限,却也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所以说,像不像龙其实是次要的,做龙最重要的是开心!

●龙的战斗力是什么水平?

在许多神话传说里,龙能行云布雨,法力无边,让人一看就觉得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物种。但有人不这么认为,理由是龙也有很多被别人收拾的时刻。比如《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四海龙王碰上孙悟空就吃瘪,不但打架打不过,还得给大圣赠送装备。还有东海龙王三太子被哪吒抽龙筋,也是龙族不堪回首的黑历史。

老话说得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中国神话如此庞大的体系之内,龙确实不是战斗力最强的,它也有自己的克星。很多古书中都曾描述过一种叫犼(hǒu)的神兽,据说它非常凶猛,能吃龙脑,和龙打架的时候,可以从口中喷火把龙击败。

南朝的《述异记》还记载了一场犼和龙的战斗实况,说康熙年间,有人在平阳县见过一只犼跟三蛟二龙打架,打了整整三天三夜,从海上一直打到天上,后来犼杀掉了其中的两蛟一龙,这个战斗力可以说是碾压级别的了。

●那些龙的目击者,究竟看见了啥?

作为一种被赋予了许多神性的生物,龙在历史上的话题度一直很高,经常被人蹭热度。就和近现代出现过很多关于飞碟的目击记录一样,古时候也有很多人声称自己见过真龙。当然,这些传闻绝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实证,但也有一些记载得相当有鼻子有眼,还被当时的“权威媒体”报道过。

举个例子,《左传》和《史记》中都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说夏朝的君主孔甲为君无道,某日有两条龙降世,大家都认为这是上天给孔甲的警示。孔甲拿这两条龙也没辙,决定先养起来,但他找不到擅长养龙的豢(huàn)龙氏,就找来了曾跟随豢龙氏学艺的刘累来负责饲养。

万万没想到,这个刘累不靠谱,没几天就把雌龙养死了,他的脑回路也很清奇,居然把死龙做成了龙肉料理献给孔甲。孔甲吃了龙肉大呼美味,要求再来几斤,刘累心想我总不能再把雄龙宰了吧,于是赶紧脚底抹油,溜了。

这件听起来像玄幻小说的事,为什么会记载在正经的史册中呢?实际上,从先秦出土的带有龙形的文物来看,那时的龙和后世有很大的差异,外形上更像鳄鱼。结合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生物有限的认知,有学者认为,那时很多史料记载的龙很有可能是鳄鱼。这样一来,所谓养龙、御龙,甚至吃龙肉的传闻就合理多了。

《太平广记》中也提过一个龙的故事:唐朝德宗年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镇守四川地区,资州有人献来一条小龙,身长一丈多,鳞甲齐全。韦皋用一个木匣子把龙养了起来,放在大慈寺的殿上。老百姓听说了都跑来看热闹,顺便对着龙上香祈福,结果一连看了三天,龙被香火熏死了……

这个带点儿黑色幽默的结局,打破了许多人对龙的滤镜:说好的祥瑞神龙,居然会被香火熏死?这能是真龙吗?

然而,这还不算最离奇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还有更夸张的经历:他不但见过龙,还亲手杀过龙!

《辽史》曾记载,有一天,大臣向耶律阿保机报告,说某地有人看见龙了,问皇上要不要去围观。耶律阿保机急忙赶到现场,果然看到一条龙在水上游荡,他一箭把龙射杀,还把龙骨保存下来作为收藏品。

这桩奇闻,在辽国的史料甚至宋朝的《梦溪笔谈》中都有记录,看来是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效应的一个大新闻。后来金国灭掉了辽和北宋,南宋大臣洪皓在被扣留金国期间,还提到了这事的后续,他说金国大臣完颜希尹的儿子曾经和他八卦,说自己亲眼见过这副龙骨,据说只有龙角被截去,肢体都保存得很完整,和宋人所画的龙形一模一样。

其实,这些记载不见得都是杜撰,可能只是当时的人对自然生物的一种误解。唐宋以后,龙的形象基本固化下来。龙与蛇极为相似的大众印象,往往会成为欺骗人类眼睛的根源。現代的专家普遍认为,古人看到的龙,很多时候可能都是一些比较罕见的蟒、蛇或者巨蜥之类的动物。随着人类对自然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关于龙的目击事件也就越来越少了。

龙代表着华夏先民对天地自然的奇特想象,也是古老中国翱翔于千秋岁月的辉煌与浪漫。龙的传说,其实就是中华的传说,未来还会有新的篇章等待我们去解锁!

猜你喜欢

龙族青龙儿子
龙族夏令营(上)
龙族夏令营(下)
打儿子
纸质书的味道
驯龙高手3
少林功夫拳(三)
小青龙说“角”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青龙现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