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思政元素实践探索
2024-03-26刘越
刘越
摘 要:高校的课程思政改革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经济学原理课程蕴含众多思政元素,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了资源的稀缺性、效用和幸福、机会成本等几个知识点,深层寻找思政融入的教学点,提升学生的思政政治素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6.078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所谓教书是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传授于学生,而育人则需要将价值的塑造、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三者结合在一起,以专业知识案例为桥梁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最终目标。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各部分都要承担好教书育人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做好高校思政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构建“大思政”格局,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实现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
1 经济学原理的课程性质分析
经济学原理是高校经济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一方面要求学生在了解西方经济学总体概况的前提下,掌握西方经济学中微观和宏观两部分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运用到其他专业的同时也能与实际生活工作结合起来。经济学原理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每天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用到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它不仅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还能帮我们理性生活,甚至能够扩展视野,加深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学习,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其地位重要性显而易见。
在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普及的同时,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以及教育手段、教育的载体都在变革。但究其根本,还是以人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作为课程思政内容的接受者,学生是课程建设中的绝对主体地位,教师不过是通过更加高效的方法,以期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人文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不同的教师利用的教学方式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有的可能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基础层面,没有融入思政教育,有的融入了,但立足的理论知识不尽相同,对学生学习成长过程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这也使得我们课程思政有了“用武之地”。
2 经济学原理的课程思政元素探索
作为经济学产生的标志——《国富论》的问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各方学者各抒己见,观点各异,产生了多方流派,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很容易走向误区。在笔者多年的经济学原理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发展问题,学会用经济学的原理解释行业的发展规律,学会将“理性的思维”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学会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类挫折,学生反映较好。以下从经济学原理课程中选取几个蕴含思政元素的例子,分析在讲授过程中的逻辑和效果。
2.1 从资源是稀缺的,引导学生珍惜时光
资源是稀缺的作为经济学原理的第一个知识点,是整个经济学产生的基础和前提。这里的资源不仅仅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可再生、不可再生的资源,凡是能够投入生产都可称之为资源,而资源的稀缺并不是数量绝对意义上的少,而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这是我们经常所见未来还会存在的问题,无论哪个主体都无法摆脱这个客观约束。
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很自然地将资源的对象引入到“宝贵的时光”上,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是唾手可得,不需要任何成本,就可以在自由的时间里选择做自己的事,然而光阴似箭,白驹过隙。我们总是一方面感慨时间的不复返,但却很少能把握当下。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时间就把无情的一面展现出来,很自然地就把珍惜时间的思政话题引出来。这样就把经济学作为前提的初衷给表达出来了,相比长辈的老生常谈的教诲,这样不仅更易让学生产生共鸣,同时也是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论知识学到了,激励的作用也能发挥。
2.2 从幸福与效用,引导学生守初心、做自己
既然资源稀缺,人类欲望无穷,如何在有限和無限之间寻找契合点追寻幸福呢?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给出了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从定义上看,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一定量商品后的满足程度,这种满足程度因人而异,就像生活中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平淡生活是幸福,大江大河亦是爽朗。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追求自己效用的同时,一方面遏制自己的无穷的欲望,会知足,在学习工作中,要学会守初心、担使命,坚定信念,抵御诱惑,磨炼意志品格;另一方面“甲之佳肴,乙之砒霜”,效用有不同的判断标准,给我们带来的结果可正可负,教育学生要会明辨是非和对错,无须在意别人的眼光,坚定自己的意识品格,不随波逐流,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这样就把效用是主观心理感觉、是有不同的客观标准和效用的可大可小三层引申含义潜移默化的通过和思政的结合表达出来了,学生自然也能感悟到追求幸福的不易和坚定的决心。
2.3 从机会成本,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不易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角度研究的成本,而并非在会计账目上显示。以资源是稀缺的为前提,研究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获得了一定的收益,该经济资源就不能被用作其他用途了,此时的收益是放弃该经济资源从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收益作为代价的。那大学生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又是什么?作为一个消费群体,大学生的经济主要来源于父母,除了明面上大家都能看到的学费、住宿费这些教育支出外,还有看不到的机会成本。如果父母把这些支出都用在其他方面,哪怕是风险最低的银行定期存款,皆能获得一定的收益。所以大家的每一次消费背后都是父母的辛勤劳动所换来的不易。如果我们暂时没法避免这些成本的支出,那至少应该让每一分钱都花得值得。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在学习到机会成本的同时,深刻体会到父母的付出,感悟到父母的不易,从而培养他们养成勤俭节约、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
2.4 从国内生产总值,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GDP是宏观经济学中最为熟知的一个概念,往往用来衡量一国或一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的总产出,体现出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富裕程度,是目前国际中的通用的衡量标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从默默无闻到GDP的全球排名第二,并且与第一名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获得如今的成绩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结果,这个结果来之不易,作为中国人,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保持自豪感和自信心。
当然,我们也需要用辩证的角度看问题,GDP这个指标不是万能的,它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外界环境带来的外部性,不能反映人们实际的福利情况,它是有局限性的,这是学习经济学过程中必须知晓的。同样,我们也应该客观认识到经济总量第二的同时人均GDP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离不开每位同学的努力和创新。要引导学生的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正确理解GDP这个指标的实质,才会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5 从宏观经济政策,坚定中国道路信念
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比如税收、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都是常见的国家调控经济的工具。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比如在2019年提出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调整经济结构,释放经济活力;比如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有效激励带动全社会的投资。让学生领悟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及其实践意义,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认可度与民族自信感。通过党中央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发展目标的定位和政策实施,培养大学生的大局意识和统筹观念,坚定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的中国道路信念。
3 教学效果反馈
为了评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对学生评价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大多数同学都能感受到思政教育对自己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对于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有正确的引导;二是对于思政引入的案例借鉴认可度较高,学生表示大部分的案例都是身边的,或是在网络热搜里出现的,感到很熟悉,在引起学习兴趣的同时很容易产生共鸣;三是对各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感到新奇,通过雨课堂小程序的课前导入,课上视频资料、图片的生动展示,以及课后小程序的细心反馈,都能积极应用最新的智慧工具,学生很乐意去接触新鲜的方法。从课堂互动的情况以及课后的反馈中可以得出,学生的认可度较高,实施效果较好。
笔者自己也会在每次的教学结束后,总结经验,分析不足。经济学原理的授课群体是00后的大一新生,年轻有活力,从大学的第一学期就树立正确指导思想,有利于未来3年的做出理性的选择。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理论相结合,学生既能对枯燥的经济学理论有了实践性的理解,还可以增强青年学生的学习动力。由此可见,思政工作和专业课之间不仅不是相悖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4 启示
教师是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课程质量的好坏、学生接受度的高低,主要还是看教师的水平,其自身的师德师风、科学研究水平、对学生的关注度和包容度都是不可缺少的,未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的学习和改进。
4.1 爱岗敬业、言传身教
爱岗敬业是对任何一门职业的基本尊重,教师有爱岗敬业、胸怀担当、保家爱国的情怀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言传身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耳濡目染,教育的作用自然就发挥出来了。师德师风教育本身就是思政教学的素材。教师若能以德立身,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会有育人的责任,身教重于言传,这样的教师会善于挖掘思政元素,更能主动的将思政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一个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基础,能够海纳百川的教师是哪个时代都不可缺少的。
4.2 提高知识储备,交叉相关学科
学科的发展在不断细化的同时,亦不断融合,将经济学和历史学、政治学结合,了解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变革总是息息相关的,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其历史背景是沙特等中东国家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禁止石油出口,造成全球石油价格猛涨,从而造成欧美多国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经济萧条,工人失业,这是对美国扶持以色列的报复。美国在意识到“石油外交”重要性后,吸取教训,重新和阿拉伯谈判,将美元与石油挂钩,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全球货币的美元体系。通过故事描述的方法,展现出美元演变的历史的同时,也学到了国际经济的变化。
经济学本身就是门理论性较强,模型较多的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积极性不高,将不同學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地传授出来,即术、道结合,时时关注热搜新闻,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对教师本身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广泛地阅读各类文献资料。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不断的提高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才会让课堂的内容更加充实有活力。
4.3 积极融入智慧化教学工具,改进教学方法
增加课堂互动,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通过各类新型的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判断力和创新力,比如视频图片、互动游戏、介绍扮演等,让学生在竞争和合作中去认识西方的不同价值观。推行混合式教学,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将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到教学中,做到课前导学、课中讲学、课后验学,发挥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优势,自觉与思政相向而行,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刘吉双.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创新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5):8994.
[2]王万光.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初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价值观导向问题及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大学教育,2019,(08):138140.
[3]刘文超,李辉.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逻辑起点、价值塑造与实践路径[J],对外经贸,2023,(07):115117.
[4]陈文静.基于课程思政的西方经济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J].教育观察,2021,10(37):4244.
[5]杨玉文.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的融合设计——以“发展经济学”课程为例[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1,23(5):468471+476.
[6]陆道坤.新时代课程思政的研究进展、难点焦点及未来走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3):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