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辩证法视域下当代青年“内卷”与“躺平”心理探析

2024-03-26罗馨瑶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6期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内卷躺平

罗馨瑶

摘 要:“内卷”与“躺平”作为网络流行词广泛流传,用一种悖谬而连接的方式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生存困境和亚健康心理。“内卷”心理表现为当代青年处于高竞争之下无意义的内耗中。“躺平”心理是对努力“内卷”无法改变结果的无奈与自我安慰。在唯物辩证法视域下,深入探析当代青年“内卷”与“躺平”心理表征与本质,分析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追寻本源,提出破解路径。对当代青年走出发展困境,培育积极心理,塑造健康人格,促进个人良性发展和争当时代新人有一定启发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内卷”;“躺平”;心理表征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6.047

0 引言

“内卷”“躺平”这两个热词的出现,流行于青年亚文化圈,鲜明折射出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不仅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内在演化,更表征一种社会心理结构的精神纾解或自我身心和谐与主体间性的和解历程。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而人口竞争的无限性,当代青年产生了“内卷”心理。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转型,部分青年出现了失落懈怠而“躺平”的心理。“内卷”“躺平”的相继出炉体现了当代青年怎样的心理困境?二者之间又有何逻辑关联?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客观分析“内卷”与“躺平”心理矛盾,探寻该问题的本质,寻找突破这一困境的路径。有助于引导青年一代减轻焦虑,培养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奋斗精神,肩负复兴使命。

1 当代青年“内卷”与“躺平”心理表征与本质

“内卷”,“躺平”等网络流行语的实质是自我抗衡与社会焦虑,二者以背道而驰且相互连接的形式传达了当前青年群体的生存困境和失衡心态。“内卷”显示出当代青年处于非理性竞争中,可能扭曲他们的心态,造成其焦虑、抑郁与沉沦的心理。“躺平”让他们有一种随遇而安的低欲望心理,以达到调侃,叛逆的目的。只有清晰明确“内卷”与“躺平”的概念及其心理表征,才能从本质找出现实的破解路径。

1.1 “内卷”与“躺平”概念阐释

“内卷”一词本只属于学术范畴,2020年却意外走红网络,成为广泛运用的网络热词。“内卷”(Involution),最早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就提出过。美国亚历山大·戈登威泽(Alexander Goldenweiser)曾用“内卷化”来描绘一种内部不断精细化的文化現象。美籍汉学家黄宗智也曾以“内卷”阐释中国古代农业,以及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伴随时间推移,这一概念已被运用到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泛指这些领域消耗性的、过度的竞争现象。这一学术概念从2020年开始迅速在大众中流行,被广泛用来形容现代人生活的一种状态:“人们渴望通过自我施压赢得竞争,结果却内陷于无意义焦虑中”“内卷”一词,成为透视青年心态的镜子,值得人们深思。

“躺平”,主要用来形容个体或群体在生活压力过大又难以反抗时产生的一种减少努力、随遇而安的低欲望心态或行为选择,以达到戏谑、反叛、解压等目的。在心态上体现为,当代青年对生活无欲望,不想工作、结婚与消费。“躺平”,既体现出当代青年在社会激烈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心理与无奈处境,又表现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向相对安定状态初现端倪之际,人们将要面临文化价值观上的重大转向。

1.2 当代青年“内卷”与“躺平”心理表征及本质

心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主要指外界事物在主体心理的主观反映和存在方式。“内卷”心理表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中低级到高级的过渡,体现为最高境界,即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将“内卷”作心理结构或行为模式上的分类,可分为“主动内卷”和“被动内卷”,也包括既不主动、也非被动的“内卷”。处于“主动内卷”下,青年往往主动追求更高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标准,有着异于常人的自我驱动力和抗压能力,会导致过度劳累。本质导致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异化问题。个人劳动与个人发展相排斥,个人奴役于劳动产品与技术之下,盲目陷入非理性竞争的漩涡中。“被动内卷”是个人在社会竞争压力下被迫参与竞争,以免落后于他人的心理,本质而言,被无处不在的内卷所折磨的青年人只能选择用这样一种娱乐化解读的方式消解内卷背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个人自信磨灭、丧失希望、身心疲惫。既不主动也非被动的“内卷”究其本源是介于“内卷”与“躺平”之间的辩证心理,个人心态相对平和,不过分追求成功与地位,个人能够更好平衡工作与生活,追求内心的满足,有利于维持身心健康。

“躺平“心理表征体现为主体参与劳动过程中的创伤记忆,它们会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主体在认知、情感甚至价值层面的消极反应。长期容易形成潜意识,造成个体对工作的负面记忆。“躺平”在心理结构上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式躺平”,另一种是“无奈式被动躺平”。由于现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贫富分化、阶级固化等现象,导致青年时刻处于焦虑中,升学焦虑、学业焦虑、求职焦虑、婚姻焦虑、生育焦虑等裹挟着每个个体。这种焦虑来源于对成功的渴望与上流社会的憧憬。所谓“主动式躺平”,就是当代青年选择了积极回归现实,放弃高欲望的方式,在浮躁紧张的社会节奏中,回归普通生活的开端。这种心理究其本质并不是对生活丧失了一切希望,而更倾向于自我内心感受与体验,避免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寻找精神的满足与愉悦,展现出一种辩证思维与智慧。“被动式躺平”则是青年努力无望后的无奈心理的呈现,是逃避激烈的竞争环境的选择,更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本质上看,可能磨灭青年面对困难与挑战的意志,助长逃避心态,不利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2 文献综述:当代青年“内卷”与“躺平”心理之成因

“内卷”和“躺平”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其实就是青年在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冲突和犹豫,表现了青年的焦虑和不安。这两种心态交织在一起,出现于当代青年的社会生活之中,构成一种焦虑循环。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文献综述,探寻该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

关于此问题的讨论众说纷纭,具体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综合对比分析当代青年“内卷”与“躺平”心理的成因。袁小平等从多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社会竞争运行机制加剧青年人心理失衡,网络媒体错误导向造成无序波动,教育环境导向偏差放大青年人焦虑心态,致使青年自身价值观偏离。王菲等则从影响青年社会心态的因素出发,认为社会层面激烈竞争,教育层面单一的评价体系,个体层面精神需求增加,同辈效应突出造成青年心理失衡,产生过度“内卷”或者“躺平”心理。赛俊彦、闫翠娟从经济社会转型与二者之间的运行逻辑角度进行讨论。认为“内卷”心理的倒逼是青年“躺平”的直接原因。在后现代主义时代背景下,青年的迷茫、疑虑等心理状态是其陷入“内卷”心理的直接原因。二是单独来分析“内卷”心理的成因。林修能从马克思主义劳动异化角度来分析。认为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个体产生异化心理,个体不再把身边的其他人看作是自己的朋友,而看成是异己的对手、敌人。在竞争的时候,个体必须尽可能多地压榨自身,将自身变成机器,从而获得竞争的优势。王琛认为,当前社会的“内卷”心理与现象,需要反思我们深层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内卷化人格”具有模仿与跟风、缺乏主体性、零和思维、悖论人格等特点。需要避免形成这样的人格。赵洁认为,从“内卷”的心理投射来看,它是当前社会中非良性的内部竞争。究其本质,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自我异化”“自我剥削”“自我压榨”的主动选择是导致“内卷化”的根本动力。陈阳等认为导致青年陷入“内卷化”怪圈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内耗性竞争、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和育人评价体系的失衡三个方面。三是单独分析“躺平”心理成因,陈友华认为,“躺平主义”流行的背后蕴含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时代特质。经济社会发展拓展“躺平族”生存空间,社会转型期不确定因素增多,社会多元文化与价值观转向,以及青年心态的变化都是“躺平”心理的形成因素。

3 唯物辩证法视域下当代青年“内卷”与“躺平”心理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随实践不断发展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从唯物辩证法视域出发,“内卷”与“躺平”心理之间不仅存在着辩证关系,二者对立统一。同时也呈现出唯物辩证法“原因与结果”这一范畴,正是“内卷”心理加剧,导致了“躺平”心理的产生。

3.1 体现唯物辩证法本质规律: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是反映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内卷”与“躺平”心理体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与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相互排斥与分离的性质与趋势。二者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推动着事物的前进与发展。当代青年“内卷”与“躺平”心理相伴而生。首先,二者具有斗争性,“内卷”心理和“躺平”心理有着截然相反的表现,一种代表传统意义的青年积极进取,努力奋进的心理,但是可能造成非理性竞争。一种则是与世无争、不积极、不作为的消极懈怠心态。其次,二者具有同一性,不管是“内卷”亦或是“躺平”,均非原子化个别现象,不仅其内在有各种样态,而且还互相交错,体现了转型时期年轻人复杂而多变的心理。“躺平”也并非真正意义的“躺平”,而是青年降低个人期望与欲望实现自我保护的方式。

3.2 蕴含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二者相互区别,没有“无果之因”,没有“无因之果”。当代青年“内卷”与“躺平”心理正是一对因果关系,“内卷”是青年“躺平”的直接原因。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人的需求的无限性存在着复杂矛盾,使得人们感到被逼迫,选择“躺平”的生活方式。刚步入社会的青年由于缺乏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阶层跃升。由此激起青年群体内部的无意义努力与消耗,结果就是以“躺平”的姿态回应无力挣扎的现实,对社会和组织带来的“规训”持抗拒心理。

4 当代青年“内卷”与“躺平”心理的破解路径

对个人来说,究竟应该选择“内卷”还是“躺平”,两者的抉择并非非此即彼,“卷”与“躺”存在着“光谱”,个体可选择的范围非常广泛,需要寻找个体最合适的地方。“内卷”“躺平”的产生与传播,同时也体现了当代青年对当下社会竞争压力以及未来生活的心理焦虑感。因此,要矫治“内卷”和“躺平”之疾,需多措并举,内外兼治。国家层面,需要加强宏观调控,营造积极的竞争环境;社会层面,应该增强对青年的身份认同和包容,优化育人体系;个人层面,需要塑造健康人格,铸牢精神之魂。

4.1 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优化经济环境

从国家层面看,首先,新时代背景下,应发挥“互联网+”优势,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行动中,提供青年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促进他们的发展与成长;其次,运用国家职能的强制手段,出台适合青年发展的福利政策;最后,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不同岗位的独特价值,制定合理的薪酬和晋升机制,使青年建立归属感并满足其心理需求,才能避免过度“内卷”或“躺平”。

4.2 社会:增强对青年人身份认同

从社会层面看,当代青年成长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应该给予青年一些包容与理解。倾听他们内心真实想法,学校应该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进行多元化评价,纠正唯分数论错误的教育观念,使教育回归本质。教育的对象是人,本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创新型人才。家庭应该形成和谐的氛围,家长要提高自身基础素养和共情能力,转变思想观念和做法,更重要的是从内卷焦虑到双向赋能的转变。

4.3 个人:提升心理认知,坚定理想信念,塑造健康人格

从个人层面看,当代青年担负着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加强对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当代青年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都前所未有,理应秉持健康的人生态度。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自己内心的澄明,不被外界杂质所污染。才能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抵御腐朽思想,避免在心灵的屏障和思想的迷雾中迷失方向;其次,应培育劳动技能,提升个人素质与能力。同时,加强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的广泛宣传,激发青年的内在动力和职业素养,引导青年人在劳动与奉献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最后,培养青年理性思维,塑造健康的人格,才能避免陷入“内卷”或“躺平”的漩涡中。

5 结语

当代青年心态的集中表现,即“内卷”和“躺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以便更好地洞察他们的精神需求。在新的历程中,我们必须秉持继承创新的唯物辩证法,以治理“躺平”和超越“内卷”为目标,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健康人格。踔厉奋发,砥砺前行,成为民族复兴的奋进者、实践者、见证者。

参考文献

[1]令小雄,王亚妮.“内卷”“佛系”“躺平”:概念演进、边界层序及矫治策略——基于文化哲学视域的诠解[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05):3.

[2]付茜茜.从“内卷”到“躺平”:现代性焦虑与青年亚文化审思[J].青年探索,2022,(02):81.

[3]李发根.创新还是延续:“内卷化”理论的中国本土溯源[J].史学理论研究,2017,(03):61.

[4]陈友华,曹云鹤.“躺平”:兴起、形成机制与社会后果[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9):181、186、187.

[5]马超,王岩.“躺平主义”的群像特征、时代成因及其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2,(04):108.

[6]袁小平,季天乐.当代青年学生“内卷”“躺平”心态的成因及教育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23,(08):3738.

[7]王菲,文梦飞.从“内卷”到“躺平”:对当代青年人心态的思考[J].郑州师范教育,2023,12(02):2425.

[8]赛俊彦,闫翠娟.“躺平”与“内卷”:青年心态的二重困境与超越[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2,38(06):3234.

[9]林修能.马克思主义视角下“躺平”與“内卷”现象透视及其破解路径[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2,(06):35.

[10]王琛.“内卷化”及其文化心理机制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05):182.

[11]赵洁.“自我异化”与人的复归:“内卷化”的实质、成因和纾解[J].理论导刊,2021,(10):101.

[12]陈阳,石展,黄欣格,等.大学生“内卷化”心理表征与破解路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01):70.

猜你喜欢

唯物辩证法内卷躺平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莫陷内卷空焦虑,有益努力最可取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躺平 花香自来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唯物辩证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双重视域下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
大热WOB发型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