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导读方法探索与实践

2024-03-26聂盛坤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4年2期
关键词:原著孙悟空名著

聂盛坤

与2011年版相比,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将“学段要求”中的“阅读”改为“阅读与鉴赏”。“整本书阅读”不仅被郑重写进了课程标准中,并且首次以具体内容描述的形式明确了目标、内容及要求。

在第四学段(7~9年级)中,新课标明确要求:“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但现实是自2017年秋季学期全国开始使用统编版教材,面对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12部必读名著和推荐阅读的24部名著,我們的一线老师犯了难:这么多的名著,该怎么读?具体要读些什么?其实,让老师们犯难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很多老师自己都不读书,现在一下子要让他们去引导学生读这么多的名著,这当然就让老师们无从下手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的这些困惑不解决,让学生去谈“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和“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去“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简直难于登天。

因此,针对目前部分学生对于整本书阅读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和部分教师不读书、无规划、无指导、无方法的现状,我认为首先我们的教师自己一定要先读书,然后在自己的教学中规划阅读、统筹内容、分散难点、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我曾经用过以下导读方法来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

一、影视对比法

对于大部头的名著,学生们总是觉得没时间读,不知道怎么读。更有甚者,学生们觉得自己已经看过由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再去读大部头的原著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根据此种现状,我利用影视作品和原著进行对比,打消学生的疑虑,让学生对原著产生阅读兴趣。

比如七年级上册必读的第二部名著《西游记》,已经被拍成了很多影视作品,特别是1986年央视版的《西游记》,每到寒暑假更是各家电视台必播的剧目。学生总觉得自己对《西游记》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已经如数家珍,了然于胸,因此不用再读原著了。我在设计陌生状态下的读前导读课时,出示各种影视剧版本的孙悟空图片,让学生进行对比,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孙悟空形象,然后说明理由。在这一环节中,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央视版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形象,有的喜欢央视动画版的孙悟空形象,有的喜欢动画版《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形象。这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那你知道这些影视剧形象谁最符合原著呢?这一问题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然后我给出答案:是周星驰版的《西游降魔篇》里的孙悟空最符合原著。学生们这时感到非常惊讶,因为《西游降魔篇》里的孙悟空又瘦又小还丑。这时我PPT上出示原著中作者描写孙悟空长相的语段:第二回“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原来那猴子孤拐面,凹脸尖嘴。”第三十一回“公主道:‘……你这般一个筋多骨少的瘦鬼,一似个螃蟹模样,骨头都长在外面……”第三十六回“真个是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像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第四十四回“磕额金睛幌亮,圆头毛脸无腮。咨牙尖嘴性情乖,貌比雷公古怪。”……看了这么多的原著中的语段,学生们才信服地点点头,原来孙悟空真的是又瘦又小又丑啊!通过原著中这么多语段和大部分影视剧作品中的孙悟空形象对比,学生才明白,原来孙悟空的形象是被大部分影视剧美化了,真正的孙悟空形象根本不是六小龄童所扮演的那个形象!

其实,此种导读方法适用于已经被拍成影视剧的名著,比如上文列举的《西游记》,还有《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等。通过影视剧和原著的对比,让学生主动发现影视剧和原著的区别,继而明白:影视剧不能代替原著,名著的精髓是在原著中,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二、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同时又很高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形式,它适用于很多学科,以九年级上册必读的第二部名著《水浒传》为例:

《水浒传》全书内容庞杂,人物众多,要想把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理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就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理清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在理《水浒传》的故事主线时,我带着学生一起分析故事情节,发现《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大致可以分为八个节点,分别是:(1)108个好汉中的重要人物鲁智深、武松、林冲等好汉上梁山前的个人经历;(2)108个好汉中的核心人物宋江发配途中的各种遭遇以及最终被逼上梁山的经历;(3)宋江上梁山后带领众兄弟的几场战役;(4)梁山的第二任首领晁盖去世后,宋江确立梁山首领地位的故事;(5)大聚义排座次后跟官军的几场战斗以及接受招安的故事;(6)受命征讨辽国的故事;(7)征讨王庆、田虎等人的故事;(8)征讨方腊,死伤惨重。于是据此让学生画出《水浒传》故事情节思维导图。

另外,《水浒传》中有108位梁山好汉,这些人物大都个性突出,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我还让学生给小说中重要的人物绘制思维导图,并提醒学生可根据人物经历来绘制,也可根据人物性格来绘制。学生们有的绘制出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经典故事;有的绘制出林冲的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等经典故事。有的学生则根据人物个性来绘制思维导图,在绘制时他们还关注到了相似人物的共性和个性。比如鲁智深和李逵,两人相同的个性都是脾气火爆、嫉恶如仇、侠肝义胆,但是鲁智深不同于李逵的头脑简单和直爽率真,他比李逵细心、豁达、明理。

其实,绘制思维导图的导读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名著,关键是教师要提前设计好绘制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下兴致勃勃地绘制思维导图,绘制好后和同学互相比较补充,相信学生一定会喜欢名著并最终爱上名著。

三、细节整理法

细节,是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它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同样,整理好名著中的细节描写,对于理解文章主题,分析人物形象或者分析艺术特色是一个很好的抓手。

比如,在阅读《西游记》中我们都发现猪八戒是一个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但是看完整本书,我发现在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猪八戒的搬弄是非可谓到了极致。在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变成的村姑时,猪八戒说孙悟空怕唐僧念《紧箍儿咒》,故意地使个障眼法儿。在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变成的老妇人时,被唐僧“念《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时,他还跟唐僧说,孙悟空要和唐僧分行李呢!而最后孙悟空终于把白骨精打死时,猪八戒却说“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这时我带着学生分析,为什么在这里猪八戒会一直不依不饶地说孙悟空的坏话?通过学生阅读原著的前后文,才发现原来一是猪八戒见白骨精变化的村姑年轻貌美,动了凡心;二是猪八戒见孙悟空把他正要吃到嘴里的香米饭、面筋变成了长蛆、青蛙、癞蛤蟆。眼见一个年轻漂亮的美女和已经到嘴的美食突然不见了,猪八戒才会怒火冲天、气急败坏。通过这一细节的分析,学生们对猪八戒贪吃、好色的个性印象更加深刻了。

还是在《西游记》中,我发现作者在艺术手法上设置了很多伏笔和照应,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比如师徒四人遇到的火焰山是当时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他把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蹬倒时落下的几块砖带下的余火。在孙悟空大闹金兜洞时,青牛精使用的法器“金刚琢”是当时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太上老君用来打中孙悟空脑袋的武器,当时孙悟空对“金刚琢”无计可施,到了金兜洞时,孙悟空等人的武器都被“金刚琢”套走了,他对“金刚琢”仍是无计可施。再比如在通天河,老龟让唐僧到西天问佛祖一声,看他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结果唐僧忘了,这就构成了他们后来的第八十一难。在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中,孙悟空尾随者牛魔王赴会的地方是“乱石山碧波潭”,而到了第六十三“二僧荡怪闹龙宫,群圣除邪获宝贝”中,偷盗敕建护国金光寺舍利的万圣龙王住的地方就是“乱石山碧波潭”……在阅读课上,我让学生们找这些伏笔和照应看谁找得快,整堂课大家你来我往,兴致盎然。

其实这样的细节在名著中很多很多,只要我们老师静下心来认真读书,一定会找到很多精彩细节,然后带领学生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去理解名著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或者艺术特色等,一定会比只让学生做试卷有趣得多。

四、分类整合法

在新课标中,新增“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在教学名著閱读时,我们可以借鉴数学学科“分类整合思想”,采用分类整合法来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

比如在教学《儒林外史》时,我告诉学生,小说中出场的人物有三百多个,儒生不少于百人。作者从生活、境遇、仕途、思想等方面写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我把这些儒生根据他们不同的思想境界分为真儒和腐儒两类。真儒代表人物有王冕、杜少卿、庄绍光、虞育德、萧云仙等。然后让学生归纳真儒的特点:不热衷科举,鄙弃功名,内心自由淡泊。腐儒的代表人物有周进、范进、王玉辉、严贡生、匡超人等。他们的特点是热衷科举,为人虚伪、善于钻营。通过分类对比,学生们明白:一方面,科举制度使一部分读书人腐蚀了思想,迷乱了心智,他们视科举为唯一的正途,在读书进仕后,他们要么变成了贪官酷吏,要么变成了人性被彻底扭曲的无耻之徒;另一方面,真儒名士们不热衷于仕途,他们淡泊明志,自在潇洒,乐观旷达,为保持个性的自由不惜隐居避世或对抗世俗。通过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物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作者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人,他通过对儒林群像的刻画,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同时作者又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再比如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遇到各种各样的妖怪,我让学生给妖怪分分类。学生们通过小组分析讨论,发现可以把妖怪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有天庭背景的大妖怪,如黄袍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青牛精、玉兔精等。第二类是有灵山背景的大妖怪,如狮猁怪、黄眉怪、赛太岁、灵感大王、青狮怪等。第三类是无背景的大妖怪,如黑熊精、白骨夫人、九尾狐、蝎子精、牛魔王等。第四类是小妖怪,如有来有去,刁钻古怪、古怪刁钻,奔波儿霸、霸波儿奔等。学生们发现,妖怪最后的结局取决于自己的背景和自身的实力:有较硬背景的全部可以保全性命,如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烧炉的童子,黄眉怪是弥勒佛的童子,他们最后都被主人救走了。没有背景但是自身有实力的也可以保全性命,如黑熊精、红孩儿、牛魔王三个妖怪是比较有本事的,最后都被灵山的神仙们救走了。没有背景也没有实力的最后只有死路一条,如玉面公主、有来有去,刁钻古怪、古怪刁钻以及其他不计其数无名无姓的小妖怪。从这样的分类我们明显看出作者把这些妖怪分成三六九等,说明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严重,特权主义盛行,因此作品讽刺批判黑暗现实思想的主题就更加明显了。

其他的导读方法还有考点归纳法、笔记摘抄法、课本剧表演法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其实,只要是能让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又能提升自己语文素养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每一本名著,根据新课标要求、作品特征、本班学情等确定阅读目标任务,做好教学安排,并创设情境、设计问题,争取让“整本书阅读”教学给予学生们更多知识能力与情感体验上的收获。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整本书,并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原著孙悟空名著
读原著学英语(三)
秒变孙悟空
快递来了个孙悟空
漂流瓶
我和孙悟空的一天
拔牙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水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