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生态混养技术试验

2024-03-26刘婧美费芳张志永徐晨曦白涛

河北渔业 2024年2期

刘婧美 费芳 张志永 徐晨曦 白涛

摘 要:为提高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探索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生态混养模式。结果显示,日本对虾精养试验投入产出比1∶1.63,日本对虾和斑节对虾生态混养试验投入产出比1∶1.87,两品种生态混养模式较日本对虾精养模式增产3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61.1%,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生态混养技术值得推广。

关键词: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生态混养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又名竹节虾、花虾、草虾、黑虎虾,且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称为大虎虾[1-2],是目前养殖产量最高的对虾种类之一。斑节对虾适应温度和盐度范围广,杂食性,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在对虾属中算个体较大的种类,养殖品质高,肉质鲜美,受市场欢迎[3-4]。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学名日本囊对虾,俗称花虾、车虾、斑节虾、竹节虾[5],属于广盐性虾类,耐低温、耐干能力强,喜欢栖息于沙泥底,具有潜沙特性,白天潜伏在深度3 cm左右的沙底内较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索饵,以底栖生物为主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且对饲料要求较高,要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达到53%~55%。日本对虾营养价值较高,肉质鲜嫩[6],是我国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5]。

近年来,随着对虾养殖技术创新推广和养殖设备的更新改善,技术人员研究探索出多元化对虾养殖模式,常用到的养殖模式有虾贝循环养殖、虾蟹混养、二季虾养殖、三茬养殖和虾鱼混养模式等[5],每种养殖模式各有利弊,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文根据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生活习性和生长差异,结合立体生态技术,探索一套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高效的生态混养模式,旨在提高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

实施地点为秦皇岛北戴河新区团林乡秦皇岛鑫海食品有限公司对虾养殖场,试验池塘面积66.6 hm2,其中33.3 hm2用于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生态混养技术试验,33.3 hm2用于日本对虾精养试验。

1.2 试验池塘

池塘为沙袋护坡的土池,深度1.5 m,底质为泥沙底,池底略微倾斜,排污口在池底中央且在最低点[3]。清理池塘,对池塘进行曝晒2~3 d,疏通注排水渠道,少量进水后用漂白粉化水泼洒,浸泡消毒。放养前加注盐度32‰左右处理好的海水[7],水深70~80 cm。放养前开增氧机打氧2 h,投饵施肥,培养饵料生物。

1.3 苗种选择

选择二茬日本对虾、一茬斑节对虾生态混养和日本对虾精养进行试验对比。选择的对虾苗种要求个体差异较小,规格整齐,体色透明,无寄生生物,体表清洁,个体健壮[8]。

1.4 养殖方式

由于斑节对虾苗种相对短缺,因此混养试验以日本对虾养殖为主,搭配斑节对虾进行生态混养。混养方法为:5月初进行日本对虾的放养,6月初进行斑节对虾的放养,7月底收获第一茬日本对虾,8月初放养第二茬日本对虾。日本对虾苗种放养规格及密度:平均规格1 cm/尾的日本對虾,每茬放苗密度30 000~45 000尾/hm2,333 hm2两茬合计投放苗种250万尾。斑节对虾苗种放养规格及密度:引进平均规格1.5 cm/尾的斑节对虾苗种70万尾,放苗密度21 000尾/hm2。日本对虾精养试验在5月初放苗,放苗密度75 000尾/hm2。通过两种养殖方式试验,对比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生态混养和日本对虾精养试验的投入产出比。

1.5 水环境控制

放养虾苗后随时观察虾苗生长状况,一周左右开始逐渐适量加水,始终保持水质状态良好。养殖过程中随虾苗生长和水温升高还需加深水位,养殖中期当虾长至8~10 cm时,水位保持在1 m左右;养殖后期虾长至12 cm以上,水位保持在1.2 m左右[3]。养殖过程中pH值保持在7.8~8.5,养殖中后期pH值8.2~8.5。使用增氧机保持水体溶解氧不低于5.5 mg/L,每隔20 d左右,泼撒微生态制剂(EM菌、芽孢杆菌等)[5],尾水减排30%以上,保持池塘良好生态。

1.6 科学投饵

日本对虾和斑节对虾对饵料的要求比较高,饲料中动物性蛋白含量要高,同时,根据虾苗生长阶段不同,饲料的粒径要随时调整,人工配合饲料的比例也要相应调整,以满足其最佳摄食条件和对蛋白质的要求。虾苗初期主要摄食池塘中培养的生物饵料(水蚤、桡足类)[3],虾苗生长至6 cm左右前可适当投喂对虾专用全价颗粒饲料,虾苗长至中后期虾长8~10 cm以上,可投喂人工饲料,日本对虾主要投喂颗粒饲料,同时可摄食池塘底部的有机碎屑及残饵,斑节对虾主要投喂大米蛤等小型贝类或者颗粒饲料等,投喂时间以傍晚为宜,投喂分三次进行,自傍晚开始每3 h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分别约为日投喂饵料量的50%、30%和20%,观察虾苗摄食情况,虾苗饵料摄食过快或残余较多说明投喂量不足或过量,每日可适当调整投喂量和投喂比例[5]。

1.7 病害防治

对虾养殖期间,要注重饵料营养的供应,提高对虾免疫力,积极预防虾病发生。全程使用生物制剂调控养殖池生长环境,坚持每天巡塘,及时清除池塘中敌害生物。注意观察对虾须部、肝脏、肠道和尾部,重点排查肝病、肠道病和弧菌病[9],一旦发现虾病,及时对症下药。

2 结果

2.1 收获

日本对虾精养试验中日本对虾产量720 kg/hm2,产值12.96万元/hm2,效益5.01万元/hm2。

日本对虾和斑节对虾生态混养试验中第一茬日本对虾放苗密度45 000尾/hm2,在7月底前完成收获,个体规格达80头/kg,产量300 kg/hm2。产值3.6万元/hm2。进行养殖池消毒换水后,在8月初进行第二茬日本对虾苗种的放养,放苗密度30 000尾/hm2,根据生长情况,在9月底出售,第二茬日本对虾个体规格达到60头/kg,产量232.5 kg/hm2,产值4.65万元/hm2。斑节对虾个体达24头/kg,产量456 kg/hm2,产值912万元/hm2,效益6.21万元/hm2。两种对虾生态混养合计产量988.5 kg/hm2,产值17.37万元/hm2,效益8.07万元/hm2。

2.2 二种养殖模式效果对比分析

日本对虾精养试验投入产出比1∶1.63,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生态混养试验投入产出比1∶1.87,两品种生态混养模式较日本对虾精养模式增产3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61.1%。具体情况如表1。

3 讨论

3.1 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生态混养的优点

斑节对虾对养殖条件要求高,养殖水条件要非常稳定适宜,并且溶解氧含量充足,营养丰富[10],因此单纯养殖斑节对虾成本相对较高,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混养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养殖条件,增加对虾经济效益。

日本对虾具有潜沙习性,生活在池塘最下面,主要以颗粒饲料和有机碎屑为食,而斑节对虾活动水域较高于日本对虾,斑节对虾主要以大米蛤或者颗粒饲料为饵料,其吃剩的碎料可以被日本对虾食用,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的生活空间及食性互不干扰,因此两种对虾的混养既提高了饵料利用率,又有利于水环境的安全稳定,起到了互利共生的作用。同时,养殖过程中一直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控,控制换水量,养殖尾水的排放量降低30%以上,两品种立体生态混养比单一品种养殖的经济效益提高61.1%,值得推广。

3.2 生态混养的注意事项

生态混养要选择两品种对虾合适的投喂量和放养密度,注意苗种体质健康和水环境质量控制,避免病害发生。

生态混养的投喂量要适度,并通过观察对虾摄食情况随时调整投喂量,饲料的增减要少加少减,一般投喂后2 h左右,基本无残饵剩余,则投喂量合理。为保证在生态混养中两种对虾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条件,减少病害发生,两种对虾的放养密度不宜过高,相对于日本对虾精养试验的放养密度略小。斑节对虾对水质要求较高,生态混养要注意水环境控制,需坚持每天多次巡塘,随时掌握对虾活动、摄食和健康状况,必要时需进行水质检测,当遇到水色加深或水质条件不利于对虾生活时,及时调整,要保证水体中氧气充足,每天开增氧机不少于2 h,必要时中午和凌晨各增氧2 h,并且养殖中后期延长增氧时间。生态混养斑节对虾要适度补盐[10];为避免病害发生,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另外,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混养,斑节对虾生长较慢,日本对虾第一茬收获时,注意不要误捕斑节对虾。

参考文献:

[1] 罗茵,方琼玟.斑节对虾与淡水鱼池塘混养新模式[J].水产养殖,2020(9):39-41.

[2] 彭张明,蒲桂川.浅谈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概要[J].水产养殖,2021(1):58-62.

[3] 熊建华,方怀义,高旭东,等.斑节对虾池塘生态混养试验[J].科学养鱼,2021(11):61-63.

[4] 杨菁,管崇武,宋红桥,等.斑节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与运行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21(3):198-204.

[5] 徐丽平.北方地区日本对虾生态高效养殖技术[J].乡村科技,2018(10):107-108.

[6] 雷从改,林海城.日本对虾与青斑混养试验[J].水产养殖,2014(8):1-3.

[7] 彭张明,邢孔胜,周怀远,等.斑节对虾室内工厂化生态育苗技术的研究[J].廣东饲料,2020(9):29-32.

[8] 汪文忠.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9(24):43-45.

[9] 汪文忠.日本对虾的工厂化养殖[J].新农村,2020(5):33-34.

[10] 冯奇飞,丁锋,项张文.上海地区斑节对虾养殖试验[J].科学养鱼,2023(2):31-32.

Ecological mixed culture of Penaeus monodon and Penaeus japonicus

LIU Jingmei1,FEI Fang2,ZHANG Zhiyong3, XU Chenxi2,BAI Tao2

(1.Qinhuangdao National Aquatic Germplasm Resources Protection Center,Qinhuangdao 066000,China;2.Qinhuangdao Beidaihe New Area Aquatic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Qinhuangdao 066000,China; 3.Shilihai Aquculture Farm of Caofeidian District, Tangshan 06320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prawn culture, the ecological mixed culture model of Penaeus monodon and P. japonicus was explo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put-output ratio of P. japonicus intensive culture experiment was 1:1.63, and the input-output ratio of P. japonicus and P. maculatus ecological mixed culture experiment was 1:1.87. Compared with the intensive culture mode of P. japonicus, the ecological mixed culture mode of the two species increased the yield by more than 30%,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increased by 61.1%. The ecological mixed culture technology of P. maculatus and P. japonicus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Penaeus maculatus; Penaeus japonicus; ecological polyculture

(收稿日期: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