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鼻烟壶的多面光彩
2024-03-25魏伟
魏伟
始于明代、盛于清代的鼻烟壶,是一种具有独特东方韵味的手工艺品。鼻烟壶的材质分为玉石、瓷器、漆器、金属等多种类别,瓷雕、套料、内画等不同技法皆可施于其上。它“体型”虽小,却能在方寸之间呈现万千气象。
在中国琉璃之乡博山,有一位专注于鼻烟壶塑形的手艺人,他就是史长可。作为鲁派水晶玉石类鼻烟壶掏堂工艺开创者,史长可擅长运用玉石磨制工艺制作琉璃鼻烟壶,作品个性鲜明,风格独特。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多年以来,史长可在“以道御器”的思想指引下,以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精心打磨手中的作品。他制作的鼻烟壶“长相”清新俊逸,棱角分明,兼有神采,气质不凡。
“随着人们审美品味不断提高,对鼻烟壶器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玉石磨制工艺对琉璃鼻烟壶进行精加工,可以让作品变得更加精致,从而提升了鼻烟壶的档次。”史长可说。2022年,史长可设计的鼻烟壶(叉棱多面锥形)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其出众的创新能力令人称道。
从最初学习绘画,到后来熟练掌握雕刻、掏堂等工艺,再到如今将各种技艺融会贯通并成功运用到琉璃鼻烟壶制作上,史长可的匠人之路已走过了20多个春秋。不管哪个阶段,史长可都饱含着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热爱,因为这份热爱,让他一路走到今天。
“我现在致力于为琉璃鼻烟壺‘做加法,赋予它一些艺术性的东西,提升它的艺术品味。”史长可说,“做加法”就是在器形上增加一些细节,包括鼻烟壶的口式、颈式、肩式等,“瓶身上各部位过渡的地方是最难做的,比如肩做不好就会塌肩,颈部不能做成上下一般粗,它应有一个黄金比例。”
为了呈现完美效果,史长可的每一件作品都力求达到“满工”的程度。较之以往,他的作品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但质量却得到极大提升。不追求数量,只注重质量,这是史长可技艺日益精进的一大表现。
传统的工艺,现代的审美,史长可用老手艺表现新内容,赋予了鼻烟壶新的艺术生命力。多年来的匠人生涯,让史长可对鼻烟壶的研究日益深入,并通过手上绝活,将自己对鼻烟壶的理解表现于器形之上,而他自己也终成大器。
编辑/郭晓娟
史长可,艺名金石,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擅长琉璃设计和制作,是山东水晶玉石类鼻烟壶掏堂工艺开创者,为鲁派内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Shi Changke, alias Jinshi, is a member of the Shandong Arts & Crafts Association, skilled in colored glaze design and creation, and the pioneer of Shandongs crystal& jade snuff bottle craft, who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handong-style inner pain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