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
2024-03-25何苗
何苗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由它引发的极端气象灾害、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生态系统破坏等恶果,正在对全球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生态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气候变化还会直接或间接威胁人类健康。2023 年11 月19 日,全球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在北京发布了《2023 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1](以下简称《柳叶刀全球倒计时报告》),报告指出,迟滞应对气候变化正在使全球人类在当下及未来付出惨痛的健康代价。发布会上还同时公布了《2023 中国版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2](以下简称《中国版柳叶刀倒计时报告》)。本文以这两个报告为基础,系统综述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并进一步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健康威胁的策略,以期为人类科学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参考。
1 《柳叶刀全球倒计时报告》主要内容
气候变暖正在对人类社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危害,包括冲击全球经济,影响农业生产,加剧粮食危机,威胁人体健康。《柳叶刀全球倒计时报告》系统阐释了高温热浪、干旱等极端气象灾害对人类身体、心理健康的危害[1],其内容庞博详细,受篇幅限制,本文就有重要影响的方面进行介绍。
1.1 高温与身体健康
稳定的气温条件是地球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气候变暖所引发的极端高温天气却正在破坏这一条件。对人类而言,这一改变意味着致命的健康威胁。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陆地热浪天数正在持续增加。与1986—2005 年(基准线)相比,2013—2022 年全球热浪天数增加了94%,这导致每个1 岁以下婴儿遭受热浪的平均天数增加了110%(1986—2005 年为40 天,2013—2022 年为84 天),每个65 岁以上老年人遭受热浪的平均天数增加了96%(从50 天增加至98 天)。
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增加了人们应对极端高温气候的脆弱性,由此导致全球每年因高温死亡的人数迅速增加。报告显示,2018—2022 年,全球每年平均经历了86 天威胁健康的高温。考虑气候与人口结构变化,与1991—2000 年相比,2013—2022 年每年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率增加了85%。2023 年11 月2 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另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在所有的极端气候中,极端高温所造成的死亡率是最高的,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率可能比目前纪录要高30 倍[3]。该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2019 年,全球平均每年因高温死亡的人数约在48.9 万人,其中亚洲占45%,欧洲占36%。2022 年夏季的极端高温热浪气候导致欧洲约6 万人“超额死亡”[3]。
老年人是受高温气候影响的最主要人群之一。报告发现,如果保持气温与基准线不变进行模拟,仅人口结构变化因素就会导致2013—2022 年死亡率增加38%。报告指出,如果将全球温度升高上限设定在2 ℃,那么到2041—2060 年,全球65 岁以上老人与高温相关死亡率预计将比1995—2014 年高出370%。
高温气候会推高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病例,这是气候变化对老年群体最主要的健康威胁。2023 年10 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在《循环》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学术研究发现,2008 年5 月至2019 年6 月,极端高温平均每年导致1 650 例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4]。该研究还预计,到2036—2065 年,这一死亡数字会比现在增加1.6 倍,达到约4 320 例[4]。
此外,报告还指出高温也会对孕妇产生不利的怀孕和出生结果。已有研究也支持这一报告结论。2020 年3 月,《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孕妇暴露在极端高温天气中,会出现心血管应激反应或催产素分泌增加,这会导致孕妇妊娠天数减少,提前分娩概率大幅增加[5]。而已有的大量研究都表明,早产儿的身体健康状况一般都较差,童年后期的认知能力也相对较弱。研究进一步预计如果人类一直保持目前的高碳排放,那么到21 世纪末,美国孕妇的妊娠时间每年将共计减少25 万天,届时将对孕妇以及新生儿产生更为严重的健康危害。
1.2 高温与心理健康
包括热浪和极端降水在内的极端天气事件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报告通过对190 个国家和大约44 000 个地点的8.20 亿条推特(原Twitter,现改名为X)词汇内容进行分析后发现:2015—2022 年,极端降水天数对推特用户的积极情绪表达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且影响越来越大。2022 年,极端高温热浪天气期间,推特上积极情绪表达创纪录地减少了0.53 个百分点,极端降水期间,推特上积极情绪表达减少了0.31 个百分点。此外,报告还提醒,由于推特用户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少于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对热应激及其他极端气候的抵御和适应能力更弱,这意味着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人民造成的实际负面情绪可能要比在线测量数据更高。
报告中主要测量了极端气候对人们积极情绪的影响,其他学术研究进一步深刻分析了极端气候与人群心理健康关系。具体研究结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极端高温热浪会直接影响人们的主观情绪体验,进而直接诱发抑郁症、焦虑症。2018 年斯坦福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随着气温升高,推特上负面情绪词汇的频率开始显著增加,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时期,也是推特上负面情绪词汇频率最高的时候。2023 年2 月,《柳叶刀·行星健康》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气温升高1 ℃,人群患焦虑症风险就提高21%,抑郁症风险提高24%[6]。极端气候灾害,尤其是洪涝、干旱会严重破坏农业生产,这对农民生活会产生更为直接和严重的影响,2018 年,《自然》杂志上刊发的一篇学术研究就预测,到21 世纪中叶气温升高可能会导致美国、墨西哥自杀的农民数量增加至4 万人。
(2)气温升高还会诱发人类的攻击行为,增加社会暴力犯罪率。2013 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印度干旱时期的家庭暴力会显著增加,美国热浪天气期间,袭击、强奸、谋杀等犯罪事件也会显著增加,该研究预测如果全球气温升高2 ℃,那么全球个人犯罪率可能会增加15%,部分热点地区发生集体冲突的风险也会上升至50%以上。
总体而言,高温是焦虑症、抑郁症、自杀以及其他攻击行为的重要外部诱因。生物学家发现,人体内的激素、皮质醇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这会导致人体更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在这些负面情绪累积和驱使下,人类的厌世情绪、自杀以及攻击行为就会显著增加。
1.3 高温与传染病
气候变暖还为流行病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方面,温度升高提高了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速度,使其存活时间和迁移范围更长更大。这进一步导致病原体更容易传播到其他新的区域和人类宿主身上。另一方面,高温环境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下降,这又为病毒入侵人体创造了良好条件。最后,气温升高,各种传播媒介(如苍蝇、蚊子、老鼠、蟑螂、蝙蝠、蜱虫、跳蚤等)的活动能力和范围也会变大,这也显著增加了流行病传播风险。
报告主要介绍了气候变化背景下,西尼罗河病毒、登革热、疟疾以及弧菌病原体在全球的传播情况。西尼罗河病毒是一种对气候敏感的蚊媒疾病,它可以在鸟类间传播,也可通过库蚊传播给人类。受感染的人类,会出现罕见且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过去20 年,西尼罗河病毒已经在美洲、欧洲蔓延开来,并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发现,与1951—1960年相比,2013—2022 年西尼罗河病毒的年均气候适宜性(载体—病原体—温度的关系)增加了4.4%。
在气候变暖、城市化以及人口流动等多因素叠加影响下,自1990 年以来,全球登革热病例每十年就会增加1 倍。目前全球几乎一半的人口都面临感染这一病毒的风险。与1951—1960 年相比,2013—2022 年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的适宜性分别增加了28.6%和27.7%。不仅是登革热,其他虫媒病毒的传播适宜性也出现了增长,白纹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热的适宜性增加了27.7%,埃及伊蚊传播寨卡病毒的适宜性增加了31.9%。气候变暖使蚊蝇等昆虫的生存时间进一步延长,由此也导致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传播季节分别延长了13.4%和14.9%。报告预计,随着全球继续升温,登革热的传播适宜性还将持续增加,在全球升温2 ℃范围内,到21世纪中叶,埃及伊蚊的传播适宜性将比1995—2014 年水平增长19%,白纹伊蚊的传播适宜性将增加21%。
蚊子以及疟原虫寄生虫的生存环境与气候条件是决定疟疾病毒传播的主要决定因素。报告发现,与1951—1960 年相比,全球适合恶性疟疾传播的土地面积在2013—2022 年增长了9.85%,适合间日疟原虫生存的土地面积增长了17.34%。如果将全球变暖升温限定在2 ℃以内,那么,2041—2060 年全球适合疟疾传播的范围将比1995—2014 年增长23%。
1.4 其他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
除高温外,《柳叶刀全球倒计时报告》还报告了其他影响人体健康的气候变化因素。
(1)山火。气温上升、干旱会显著增加森林火灾风险。与2003—2007 年相比,2018—2022 年,全球57%的国家面临高或极高森林火险天数出现显著增加,全球人类平均面临高或极高野火风险的天数增加了6 天。山火会破坏医院等医疗健康设施,其所带来的高温、烟雾也很会影响人体健康。此外,山火带来的焦虑、恐慌、抑郁等负面情绪和心理状态也会威胁人体的精神健康。
(2)干旱带来的水资源短缺,会直接影响生态脆弱地区的水安全,并会加剧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每年至少遭受一个月极端干旱影响的陆地面积,从1951—1960 年的18%增加至2013—2022 年的47%。2022 年全球每个大陆都受到了干旱灾害影响,其中非洲之角、撒哈拉以西地区以及巴西亚马孙南部地区的干旱尤其严重。
(3)粮食安全与营养不良。报告显示,与1981—2010 年相比,2021 年高温热浪、干旱共导致全球1.27亿人遭遇了粮食危机。粮食安全会导致营养不良,这对儿童身体健康发育会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2 《中国版柳叶刀倒计时报告》内容概述
2022 年,中国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危害呈上升趋势,其中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2022 年夏季,我国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遭遇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这些极端气候给我国人民的健康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中国版柳叶刀倒计时报告》继续追踪中国在人群健康以及气候变化方面的进展,其中关于气候变化与中国人群健康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与热浪相关的死亡率。2022 年,我国遭遇了自1961 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极端高温热浪天气。2022 年,每个中国人平均经历时长达21 天,比历史基准线(1986—2005 年)平均水平(15.6 天)高出293%。极端高温下,人体的体温调节和循环系统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下,这一方面会诱发多种与高温相关的疾病,另一方面也会加重潜在基础疾病,导致过早死亡。报告预计,2022 年全国与热浪相关的死亡率创历史新高,达50 900 人,约是2021 年死亡人数的2 倍多。过去5 年(2018—2022 年)年平均死亡率比历史基准线高169%。
(2)劳动能力变化。极端高温会给从事户外工作的工人带来严重的生理劳损,导致其生产能力下降。2022年,我国因高温损失的潜在工时达到38.30 亿小时,约为历史基准线的1.2 倍。农业以及建筑业工人因长期从事消耗较大的重体力劳动,因此更容易在极端高温天气遭受健康风险。
(3)森林火灾。极端高温、干旱气候也极大地增加了中国森林火灾风险。山火不仅会直接威胁人体健康,还会增加陆地碳汇,2018—2022 年,全国年平均山火暴露量比2001—2005 年增加了33.65%。
(4)极端降雨与干旱。与历史基准线相比,2000—2022 年,我国每年遭受极端降雨的国土面积小于受干旱影响的面积。2000—2022 年,我国遭受极端降雨事件影响的人口规模比历史基准线增加了23.0%,进入21世纪以后,甘肃、青海和四川极端降雨事件增幅最大,而西藏、新疆和四川干旱事件增幅最大。
(5)气候敏感型传染病。气候变化也会加速登革热等气候敏感型传染病的传播。报告发现,2004—2017 年,受气候变暖影响,我国17 个省份登革热传播媒介能力有所增加。与2010—2015 年相比,2016—2021 年我国17 个省份遭受严重登革热危害的平均脆弱性增加了10%以上。同时新冠疫情流行期间我国实行的严格边境管制和检疫政策,使登革热引发的死亡事件出现大幅下降,从2019 年的883 人下降至2021 年的2 人。
(6)海平面上升威胁。气候变暖的另一个重要威胁是海平面上升。区域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居民构成重大风险,包括洪水、风暴潮、海水侵蚀等灾害。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受海平面上升以及因极端海平面上升而遭受洪涝灾害的人口总数为42 071 641 人,预计这一数字会在21 世纪中叶达到峰值,此后随着预期人口减少,受灾害人口数量也会逐渐下降。我国沿海地区受海平面上升威胁最大的省份是江苏省,在极高预测情境下,到21 世纪中叶,江苏省将有22.4%的人口受到百年一遇的极端海平面上升引发的洪水威胁,到21 世纪末,这一数字将上升至34.9%。
3 以健康为中心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
面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重重威胁,世界各国政府应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为人类创造更安全、更健康的未来。
(1)进一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与研究,避免煤电的锁定效应。减少碳排放,降低大气温室效应,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甚至消除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而目前人为碳排放的根源在化石能源,因此,为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人类健康,我们必须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加大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投资、研究与使用规模[7]。世界各国一方面应加大可再生能源电网整合和能源存储研发工作,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可靠性与可负担性,同时加大电网整合管理力度,为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铺平道路、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大力推广光伏、水力、风力、潮汐发电,不断减少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建立和完善更清洁、更具可持续性的能源系统,为当代及子孙后代创造更为健康的气候环境。
(2)充分发挥碳减排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协同效应。目前不少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碳减排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双重挑战,但实质上这两大难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可以通过科学的治理政策,实现事半功倍的环境效益。具体措施方面,除上文提到的积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外,世界各国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改进工艺等方式提升各部门能源效率、建设更具可持续性的交通系统来发挥环境规制政策的协同效应。在微观层面,各国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情况,实施更为严格的工业排放标准,加强植树造林和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广生态农业,以减少碳和空气污染物排放。
(3)建立气象健康预警系统。精准、可靠的气象预警系统能帮助人们提前预知即将到来的气象灾害,为人们提前做好健康防护争取时间。面对气候变化健康威胁,世界各国应建立以人口健康为导向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帮助人们在气象灾害来临前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8]。此外,预警系统还应为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气候适应能力较差的群体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健康预警,以最大限度降低极端气候对他们的健康危害。
(4)加大极端天气事件复合连锁效应及高效应对策略研究。高温热浪、极端降水、风暴等极端气候背后有海洋、大气环流、地形、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复杂成因。目前人类对极端气候的形成及演化规律了解还不够深入,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气象预警能力。为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极大极端气候事件复合连锁效应的研究,提升气象预警的科学性和精准度,更有效的保护气候适应弱势群体、重要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安全[9]。此外,我们还应加强极端气象事件应对策略研究,极端气象灾害的应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层面的科学规划,也需要社会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需要宏观层面的气象预警与灾害研判,也需要微观层面的基础设施韧性提升与社区灾害应对。因此,我们还需要加强气候应对策略研究,不断提升气候灾害应对效率,增强全社会的气候适应能力。
(5)制定适合不同参与者的气候适应健康指南。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卫生医疗系统、社区以及个人在气候适应过程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各利益相关主体应根据自身职能提前制定好气候适应健康指南。中央政府,可以从国家宏观层面做好气象预警、救灾预案、资源储备等工作,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与当地气象灾害相适应的防灾救灾预案以及气候脆弱性地图。卫生医疗系统应根据地方气象灾害特点,提前制定健康救助应对预案,并做好医疗培训,不断提升应对与气候相关健康挑战的能力。社区层面,可以通过社区改造、基础设施维护以及多种宣传教育途径来提升社区应对气象灾害能力。个人层面,政府以及专业机构应为个人提供科学的气候适应健康指导,降低极端气象灾害中的个人健康风险。通过各方共同参与,我们可以有效提升社区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不断构建更具气候适应性和韧性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