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道路上,我仍在成长
2024-03-25伊春德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各自不同的足迹。就像爬山虎留在墙壁上的触角,会真实地展现出他(她)生命的过程。
从业以来,我合作过很多优秀的电影人。每一位电影人就像我的导师一样,在创作过程中给予我很多帮助,促进我不断成长。
与霍导结识的机缘巧合
在我第一部电影创作完成当年,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通知我被提名金鸡奖,组委会邀请我参加金鸡奖颁奖典礼,获奖结果将在颁奖典礼上公布。这是个莫大的惊喜——在电影《国歌》中,我的戏份微乎其微,凭借有限的空间闯入评委们的视线何其幸运!当时没有高铁,从北京到沈阳需要乘坐将近10个小时的列车。硬卧车铺是敞开式的,一个隔断分为上、中、下三层,床铺相对,可容纳6名乘客。一节列车至少有10来个这样的隔断。上了火车安顿好以后,发现刘烨也在同一节车厢里。校友相见,自然会有几分亲切。他也是前往沈阳参加金鸡奖颁奖典礼,因创作电影《那山那人那狗》里的儿子一角获得提名,而饰演父亲的滕汝骏老师获得了金鸡奖男主角提名。一部作品中,男主和男配同时被提名比较少见。他兴奋地告诉我,剧组还有一位电影人在同一个车厢。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靠近车厢尽头的车窗位置,安静地坐着一位垂发微分,形象斯文儒雅,着装朴素大方的男士。随着窗外风景的转换,洒在他脸上的光忽暗忽明。我好奇地问刘烨:是剧组的男演员?刘烨笑得开怀:他是电影的导演。第一次见到霍建起导演时,由于矜持,我并没有贸然打招呼。
而后回到北京,在电影资料馆里,我欣赏到了《那山那人那狗》。这部电影表达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隔阂的化解相得益彰,将人物的情感延伸到观众的内心深处。人物的情感在递进,景物也越发动人。电影结束了,身边几位朋友问:“电影好看吧?”我斩钉截铁地说:“太好看了!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和这位导演合作!”
2003年10月,在电影局领导的率领下,霍导带着电影新作《生活秀》,而我作为电影《惊涛骇浪》的主创代表,共同赴港交流。活动期间在一辆商务车上,坐在汽车最后一排角落的霍导和另一位导演聊起了电影投资的困境,坐在一旁的我鼓起勇气说:“霍导,您的戏找我吧,我不贵!”另外几位电影同仁说:“有小伊这样的演员支持,低成本也能拍电影!”车内的气氛不再沉闷,转而变得欢快起来。
《情人结》:制造角色反差
2004年,我终于如愿接到霍导的邀请,参加电影《情人结》的拍摄。学习过剧本后,不禁对人物浮想联翩。做造型时,造型师尝试着给我编了两个符合那个时代的麻花辫,霍导端详少顷,温和地对造型师说:“李子蓝的定位是嫂子,这个造型会显得太小了。”过后造型师重新为我做了大波浪的造型,霍导轻声细语地说:“这个造型就非常好,要让造型看起来不是刚烫过的,自然松动,稍有一点凌乱,但又不是蓬头垢面……如果加个发带会更好。”就这样,李子蓝的形象被确定了。
在拍摄第一场戏时,初次到男朋友家的“我”显得局促与羞涩。导演走完戏后来到我身旁低声说:“你可以看看这个房子,有几间屋子,有什么陈设……”导演说完便回到监视器旁。我思量着,一个对新环境左顾右盼的人,是务实的。于是,我对这个人物的定位做了调整。电影中的角色屈然是一个精神至上的姑娘,那么在她身旁的李子蓝,就与她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犹如一幅画里面的色彩,如果都是同一个颜色,就没有层次感,没有反差。
接下来拍摄另外一場戏,我和屈哥、屈然一同包饺子,我接过屈哥递来的糖果,放进嘴里,顺势将糖果皮塞给屈哥。这个小细节是剧本里没有的,从霍导前一个镜头的指导下,我将人物的气质延续出去。吃着糖果,一边轻轻撩动着刘海儿,一边说着话。这场戏顺利通过了。我和屈然的一场戏,我们都坐在休息室静静地等待现场布光,霍导来到演员休息区,手里拿着一个VCD机器和一张光碟,交代任务给我们:“现场在布光呐,你们看看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这部电影,从1小时27分开始看,只看这几秒,可以反复看这段。”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个电影的前后剧情,只看这短短的几秒,能受到怎样的启发呢?遵照导演的指示,我们反复学习这段戏。现场布好灯光了,我们来到摄影机前。一开机,我从阴影中走到镜子前,显摆着漂亮的耳环,而屈然满眼伤感……电影里李子蓝的戏量很少,还没有过足戏瘾,我的拍摄便结束了。
离开剧组时,我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回到北京后,急忙找来塔可夫斯基的所有作品学习。霍导曾带给我们的那个故事片是塔可夫斯基的电影《镜子》。看完全片后,终于释然,我理解的李子蓝和霍导需要的人物是吻合的。在《镜子》里,有一段情节与《情人结》里我和对手的内心是非常契合的,我惊讶于霍导的细腻。用反差拉开两个角色间的距离。
《秋之白华》:细节填补空白
与霍导再次合作是5年后了。我在外景地拍戏,接到副导演的电话,霍导正在筹备电影新作《秋之白华》,邀请我一起创作。我高兴极了,急忙趁着拍摄空闲做功课——向警予,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之一,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看过人物简介,感到热血沸腾,那一批革命者的可爱早已深入我心,但完成她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脸谱化的形象不会深入人心,唯有进入人物的灵魂深处,才能真实地体现人物的特点。
入组后,导演早已将每个人物的造型选择好。我看着向警予的形象:女性的温柔里有刚毅。很快,我的头发被剪短,多了几分精干。拍摄的第一天,为了营造更真实的生活氛围,导演叮嘱道具师买来大葱。我来到现场,看到挺拔的大葱,哑然失笑,猜测着,导演是要我做饭吗?果然,他告诉我要切葱。开机了,我挺着大肚子将扒好外皮的大葱放在案板上,嘴里说着湖南话,话快刀快,只见葱头飞奔向镜头。副导演喊停。霍导忍俊不禁:“刚才你的大葱飞出去了吧?”我下意识地“啊”了一声。霍导说:“下一条来一个不飞的。”我心里暗想:“是温柔地切葱喽,湖南妹子似乎都比较辣脆,或许向警予是个温柔款辣脆型的……”还没等我的心理斗争结束,已经开机了,我动作轻柔了一些,但仍保持了利落,这场戏就这样结束了。
《秋之白华》剧照。本文作者伊春德在电影中饰演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向警予。
《国歌》剧照。本文作者伊春德在电影中饰演东北大学生林雪丽,并凭此角色获得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提名。该片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前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转天拍摄我与角色杨之华谈论革命的一场戏,此时向警予的肚子更大了。向警予与杨之华亦师亦友,向警予的成熟思想影响着杨之华的成长,但如果两个人的交流仅仅是对话,就会失去生活质感。我正在挠头该寻找哪些生活细节,导演似乎揣摩透了我的心思,在布置好所有的工作后,向道具师找来杏脯,装入一个精致的玻璃器皿,交给我说:“怀孕的女人喜欢吃酸口。”一个巧妙的细节填补了我对于孕期女性的认知空白,人物更加饱满了。孕期的领袖与众多怀孕的女性一样,都喜欢吃酸。开机后,我从抽屉里拿出盛装果脯的器皿,递给杨之华,自己也拿起一颗,两人一边吃一边交谈着。人物非常自然地有了跳动的情感脉搏。很多同行表示,演绎革命者太难了,搞不好就会脸谱化。但我坚信,当革命者落足于生活时,她的形象便是鲜活生动的。
创作过程是开心的,在导演的扶持下,我挑战了难度最大的人物形象,在拍摄最后一个镜头时,我请教导演:“这个镜头是向警予留给世界的最后一个印象?”导演说:“是的。”我又问:“这段话会用同期声吗?”导演说:“我只留下他们的影像。说什么不重要,只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就好。”我信心满满地告诉导演:“可以开机了。”当导演和摄影师都准备好,我对着镜头认真地说:“导演,您下一次找我拍戏,别再让我扮演一个大肚子人物了,我在您的电影作品里先后演了两个大肚子角色,我也想演一个身姿姣好的形象!”这个恶作剧,如此细心的导演一定会记下,我不禁心中窃喜。导演的笑声传了出来,接着是摄影师的笑声……大家笑成一片。我扶着门框,没绷住,也笑了起来。这个满脸洋溢灿烂的镜头被留在大银幕上,阳光、洒脱、自然,这是我心目中的向警予。我喜欢极了这个镜头!我相信,即使让向警予重新做一次人生选择,她依然会坚定地选择如此灿烂而短暂的一生!
通过与霍导合作的两次创作过程,我逐渐加强了记录与捕捉生活细节的能力。无论创作怎样的人物,她首先要经得住生活的推敲,才会展现给观众一个鲜活生动的人。
我在成长的路上,对于每一个交给我的角色,都会全力以赴。那些在生活中往往被我們忽略的人物细节,每一个都会延伸出人物特质。点滴成江河,行远必自迩。十分耕耘一分收获!
(责编: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