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2024-03-24黄熙童
黄熙童
裂缝中重生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牛钰和往常一样,与同学们在课室里上课。那天是她十一岁的生日,她还期盼着放学后参加母亲为自己准备的生日宴。然而,平静和谐的校园很快在一阵剧烈的摇晃中夷为废墟。
牛钰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处在一块预制板下的狭小空隙里。“我可以清晰地听到地上人们的呼喊,但自己再怎么声嘶力竭,也无法让声音穿透层层石板。”虽然近在咫尺,却如远隔天涯,牛钰在废墟中待了三天三夜。
在废墟中,牛钰摸到了一只手表,那是后桌一个女生的。几天前她刚过完生日,手腕上戴的就是这只崭新漂亮的电子手表。“她是个很好的女孩子,会借给我橡皮,会在很远的地方跟我打招呼,会因为一件小事连续跟我说一周的谢谢……”牛钰后来回忆。
牛钰被救出时,已是血肉模糊,奄奄一息。救援人员将她紧急送往医院,医生发现她气性坏疽,筋膜、腿部部分肌肉坏死,右腿必须截肢,左腿也面临截肢的风险。在接下来的治疗中,牛钰一共经历了三十几次手术,才保住左腿。但此后,假肢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
返校后的体育课,牛钰都是在课室度过的。谁能料到,她曾是一名校田径队队员。平日里,她总是用海绵包裹假肢,穿上长裤,尽力掩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我不想别人觉得我是另类,没有右腿,只剩下空荡荡的裤筒。” 牛钰说。
但她每天必须卸下假肢,哪怕是坐着的时候,否则就会被假肢割得难受。 “夏天长痱子,冬天生冻疮。”戴上假肢的生活十分艰难,牛钰却不想让别人发现自己的痛楚,每天默默地坚持着、忍受着。
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十年后,家乡汶川举办了一次以“新生”为主题的马拉松比赛。牛钰和许多在地震中获得新生的人一道,站在了起跑线上。与其说那是一场比赛,不如说是一场盛大的相会:劫后余生的人们在十年间被努力治愈,再试图自愈,然后一起站在蓝天下呼吸着最新鲜的空气。
由于海绵包在机械腿上,跑步时会有很大阻力,需要把海绵脱下来。那天的牛钰看起来有点特别,支着那只不加装饰的机械腿站在大众面前。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她一度紧张到全身发冷,不敢迎上别人异样的目光。最终,她还是努力挺直了背,看向前方……
比赛开始后,牛钰跑了三公里就已经气喘吁吁了,僵硬的假肢磨得她的肌肉疼痛不已。“再跑500米吧。”牛钰在心里对自己说。500米后,她虽然从慢跑变成了行走,但始终没有停下。十年间所经受的苦难,让她懂得了忍耐和坚持。
“妹妹加油!汶川加油!中国加油!”观众里有人用四川话向牛鈺鼓劲。这喊声给了她很大的力量。“我被埋了三天都没有死,经历了三十多次手术都挺过来了,为什么还要怕别人的目光?”牛钰心里的声音越来越清晰。
用时3小时53分钟,牛钰咬牙坚持完成了21公里的马拉松比赛。半路上,她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以后都不用海绵包裹假肢了!
当有人再把目光聚焦在她身上时,她不再自卑。“以前的我,是我的敌人,我只想着怎么逃避躲起来;而现在的我,是我的朋友,我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牛钰说。
发现生命更多的可能
卸下海绵的牛钰,也卸下了背负这么多年的心理包袱。她轻装上阵,开始探索生命更多的可能。她一个人自由自在地在沙滩上散步,留下一深一浅的脚印;她一步一步地登上海拔4500米的雪山,面朝南迦巴瓦峰,畅快地呼吸着冰冷清新的空气;她每年都会参加汶川马拉松比赛,感受流汗的滋味和心脏健康的跳动;她还去西藏墨脱支教,把坚强乐观传递给孩子们……
2019年,牛钰回到四川从事短视频拍摄工作。刚开始学摄影的时候,她受到了身边所有人的反对,因为她的身体不平衡,没办法扛器材,甚至没办法蹲下。但她买了一件雨衣,随时带着,有需要就往地上一铺,往上一坐,然后开始拍摄。
“人生不过短短三万天,当你足够热爱一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牛钰说。
2021年10月,牛钰还迈着她的小钢腿,出现在上海时装周的T台上。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也能得到在T台上展示自己的机会。起初收到邀请时,牛钰还比较犹豫,担心不被观众接纳,但主办方提到的“运动精神”打动了她。为了传递这份精神,她应邀来到了上海。
那天,牛钰穿着宽松的白色长袖衣,简约的短裤,出现在镁光灯下,自信地完成了T台走秀。虽然在台上只出现了一分钟,观众注意到的可能是她炫酷的小钢腿,甚至还没看清楚她的脸。但她觉得,自己站在上面时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代表一个群体——一个不愿向命运低头,努力抗争并活出生命该有的样子的群体。
后来,牛钰收到了一条私信:我们虽然不完美,但是我们依然很漂亮。牛钰十分认同这种观点,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完美的,也不会因为某个人身上有残疾而被定义为“不完美”。
接近星星,成为星星
接纳自己后,牛钰还想把身上的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从“春游哥哥”短视频账号开通到现在,她制作并推出了近200个公益类原创短视频,点赞量超过5000万,她还拥有了220万粉丝。传递积极乐观的精神,展示生命多样的可能,是她一直想做的事情。
她有一条短视频曾上了热搜。视频里,她给自己的小钢腿装上闪亮的彩灯,在黑夜里大摇大摆地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有网友称她为“闪光少女”,她的自信和她的小钢腿一样,散发着光芒。牛钰认为,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不过是少了一条腿的普通人,没有理由不快乐。
受到了牛钰的鼓励,不少残障人士也开始探索生命全新的一面:有人DIY(动手制作)自己的假肢,把它装饰得独一无二;有人克服种种不便,重新回到了篮球场、舞蹈室、田径场;还有更多的人,摘下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重新喜欢自己了。
除了通过舞台、镜头为残障人士发声,传播“残健共融”的理念,牛钰还作为四川省人大代表提交建议。她的第一份建议,是希望将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纳入政府的民生实事中。
2023年,牛钰出版了新书《黑暗里的星星》。这是她三年前完成的,书中写了爸爸、妈妈、姐姐、消防员叔叔、摆摊的流浪姐姐……这些普通平凡的人,是她至暗时刻的点点星光,他们陪伴着她走出黑暗。时间过得飞快,牛钰感觉自己“快要忘记一些东西了”,但她不愿忘记那些曾经给予她力量的人。
于是,她又成了星星,和那些曾经照亮自己的星星一样,给更多人带去微弱但恒久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