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皮影艺术在沉浸式交互式展览中的应用
——以《采影—艺术展览》为例

2024-03-23刘佳琦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观展皮影投影

刘佳琦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沉浸式交互型手段目前在国内外展览中都被广泛应用,该技术可以理解为运用数字化模拟的方式打造虚拟数字场景,带给观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机械化或数字化交互形式带给观众强烈参与感,不同于传统展览中静态的陈列展示形式,通过动态的数字化机械化展示,实时场景映射算法的应用,让沉浸式交互展览的视觉效果相比传统展览形式具有巨大的提升。沉浸式交互展览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国家政策及时响应这一趋势,在2019 年七部委的联合发文“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中提到鼓励发展虚拟技术,鼓励运用数字虚拟体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中国传统的皮影元素在传统的展示中常出现静态形式或模拟皮影表演场景的形式,观众在观展过程中缺乏互动性。展览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将中国传统皮影文化和沉浸式交互展览相结合为观众带来更加强烈的观展体验,有助于提高中国传统皮影艺术的展示效果,本文对沉浸式交互展览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以《采影—艺术展览》为例,阐述中国传统艺术与沉浸式交互展览进行集合的路径,为运用现代化的沉浸交互展览手段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借鉴。

一、沉浸式交互展览的概念

沉浸式交互展览是一种集合了互动投影系统、虚拟现实系统、动态实时捕捉系统、多媒体互动装置系统于一体的展示形式,其中互动投影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数据处理中心,通过数字投影形式表达。按照不同投影媒介分为地面投影、桌面投影、墙面投影等形式,观众可以通过点击、移动等形式与投影内容实时产生互动,是一种独特的交互体验。虚拟现实系统是通过投影装置等形式为观众模拟一个高度真实性的场景,根据交互形式不同分为沉浸形式、增强形式、桌面形式。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通过头戴显示屏或者投影形式为观众打造设定的空间形式,通过环境的模拟达到心理和身体的沉浸式体验。动态实时捕捉系统是一种通过雷达或红外线技术达到的定位技术,通过捕捉形式不同分为位置识别、肢体关节识别、手势识别等形式增强观众在观展中的交互趣味性。多媒体互动装置系统是将艺术与机械装置相结合,计算机模拟实时场景映射计算,达到展品与观众产生实时互动。

综上所述,互动投影系统、虚拟现实系统、动态实时捕捉系统、多媒体互动装置系统各具特色,沉浸式交互展览就是通过将这些技术相融合,打造全新的观展形式和互动体验,这些技术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传递形式。通过设计展示内容选取合适的互动系统,通过数字化、虚拟化、沉浸式的展示方式,打造深度观展体验。

(一)沉浸式交互展览的应用体验

沉浸式交互展览让观众通过多种感官对于虚拟构建的世界达到完全的沉浸,让观众有处于真实世界的错觉,调动听觉视觉等信息传递形式,利用肢体识别等技术与虚拟场景进行多样互动,关于沉浸式交互应用体验层面的研究最早有2012年上海大学柴秋霞对数字交互艺术沉浸式展览的叙事方式以及实现原理进行概述[1]。通过构建临境系统代替真实环境,达到“沉浸式体验”的感受,而这一概念也常被用在游戏,数字艺术,展示行业,教育等领域[2],2013年北京林业大学李萌对沉浸式虚拟森林展示进行研究,通过肢体识别设备Kinect1.0 进行数据采集,传输至PC端通过在Unity3D 平台中搭建互动关卡进行实时效果输出,探索沉浸交互式体验的新技术流程,并且验证了沉浸式体验对于观众的高效可行性[3]。通过沉浸式感受,让我们脱离现实的世界和主观的时间感。沉浸式体验与数字交互艺术有密切联系[4]。2018年西北大学赵润泽对沉浸式虚拟现实交互的形式进行了探究,针对现有虚拟现实交互用户体验以及交互形式进行探究,对交互技术与艺术融合性进行分析,充实了交互艺术信息传递以及用户体验的研究[5]。

(二)沉浸式交互展览的应用模式

沉浸式交互展示设计在展览展示中的应用,可同时满足观众多感官体验,实现人机交流互动以及信息数字传播的功能,增强观众对展览展品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共鸣与认可,对现代展览的文化传播形式具有深远的意义,2017年西安美术学院马寰对沉浸式交互体验技术与传统中国文化的融合方式进行研究,深入剖析了传统文化与交互技术的定位发展[6]。在沉浸交互式展示方式进行展示设计实践时要深入分析展览受众人群的定位以及展示内容的设计,将展示内容与大众接受程度结合、做到形式与内容统一,在展示技术层面也有许多方向可以使用,如投影实时互动系统、虚拟成像系统、多点操控系统、3D/4D多感影音系统、数字模型沙盘系统、全息环幕系统、动作捕获系统、多媒体互动装置等形式,将展示内容与沉浸式交互体验相结合,达到新型的沉浸式交互模式的合理应用。展览通过构建三维数字环境,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多维度交互技术或者实体机械装置技术来营造沉浸环境[7]。2019年2月,法国巴黎第一家数字艺术中心举办了以梵高画作和日本浮世绘为主题的沉浸式交互展览《梦见日本,漂浮世界》。展览使用沉浸式交互展览展示日本传统的浮世绘艺术,沉浸式交互展览中变化莫测的光影和新颖交互形式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打破了观众所熟悉的知识型展览馆的概念。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吴南妮对沉浸式交互式体验模式进行梳理,针对交互艺术特点和感知手段进行分析,通过VR 形式打造虚拟交互艺术作品《敦煌飞天》,其主题性是中国传统壁画艺术形式,为交互式沉浸展览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带来了新的方向[8]。2021 年北京林业大学孙跃桐对沉浸式交互装置艺术的形式进行了探索研究,丰富了沉浸式交互艺术的种类,为沉浸式交互展览提供了技术支持[9]。

(三)沉浸式交互展览的平台搭建

二、沉浸式交互展览的发展

沉浸式交互展览形式受到国家支持,相关政策出台完善沉浸式交互展览人才队伍培养,加强高校相关艺术与科技学科建立,增强其沉浸式交互展览相关人才建设体系。传统展览馆面临着转型,单一的、静态的展示方式需要作出改变,要顺应时代与沉浸式交互展览相结合。

(一)国家对沉浸式交互展览的政策导向

沉浸式交互展览相对于传统展览形式具有丰富性、动态性、交互性等优势,受到观众喜爱。政策导向也及时响应这一趋势,2019 年国家七部委联合发文“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中提到鼓励发展虚拟技术,鼓励发展数字虚拟体验展览,着力开发智能设备,以及智能科技的运用。

2019 年12 月第二届“策展在中国”会议中,范迪安指出2019 年的策展要注重当下艺术与时代的联系,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在艺术展览中的运用,在展览的中注重观参展互动以及沉浸式的感受,宣扬人文精神,展览的策划注重中国特色和国际接轨,讲述好中国故事。对于沉浸式展览的发展,中国沉浸式产业增长突飞猛进。从2016年到2019年,三年从20家增长到400家,其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分量的是数字互动艺术沉浸式展览。中国沉浸式虚拟现实市场规模也在高速增长,从2016年到2019年翻了近十倍,再加之5G技术加持,预计2023年达到1 500亿元。

(二)传统展览馆向沉浸式交互展览的转型

以传统历史,人文资源为载体的“传统文旅产业”逐渐转型成为以科技为核心的“展演文旅产业”。传统博物馆功能是满足大众最基本的观展需求,认知功能其实已经在慢慢退化,展示设计的方法在内外交织的因素下急需改变,不断地寻求新的出路。新冠疫情的影响加速了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展览馆通过新技术作为展示手段,如全息投影、交互装置、虚拟现实等,虚拟现实技术给用户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不仅可再现真实存在的环境,随意构想不存在甚至现实世界不可能发生的环境[17]。创造一种全新的观展体验,注重观众在展览中的体验性,生活在信息科技大爆炸的今天,有非常多新鲜有趣内容,刺激着观众。传统陈列式展览由于展览的形式过于单一常见,导致观众参展性互动性不高,观展体验差,面临着技术革新,观念革新。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用了多种新型的展示方式,通过沉浸式密室逃脱的形式达到普及知识的方式,全景虚拟投影,重现古代沉浸式场景,让观众倘若置身于历史之中。通过多维度的方式感受文化知识,让博物馆认知教育与娱乐游玩的功能融为一体。在我们生活中,交互方式一直在变化着,从文字信息发展到图片形式,从多媒体影像到现在智能穿戴设备、沉浸式体验,是科技的革新和观展体验的革新,使展示空间有了新的方法,传统的静态展览必将以沉浸式交互技术体验为核心朝着未来更加现代化的展示空间设计发展[18]。

三、“采影-艺术展览”设计实践研究

《采影-艺术展览》是沉浸式交互展览概念项目。皮影作为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艺术语言,通过将科技与中国传统皮影艺术交融。在沉浸式交互空间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手段,将中国传统皮影艺术与科技真正结合起来,使用多媒体/动态影音/VR/AR/体感/手势等技术手段,提高观展体验。大部分沉浸式展览或者现代新媒体艺术展览,没有特定的故事情节以及更注重光影上的体验感觉,展示的手法并不像传统的博物馆一样强的叙事性以及串联型,更多的是营一个开放的空间,让观众穿梭其中,更注重的是新兴的展示手法的展现以及对观众视觉冲击效果的注重[19]。引导观众参与其中,增强体验性,完成传统展览馆中展品为主导到沉浸式交互体验展览中观众为核心的转型,通过观众互动,观众创造的模式,满足观众个人交互需求,一方面达到观众情感价值的体现及展览知识价值的展现,从本质上看观众和展品是具有密切联系的,是沉浸式交互展览重要关系结构[20]。要构建一个全身心交融、知识与交互手段融汇的交互环境,使观众与展览可以双向联系、互利互生,打造更加自由的参展方式,运用声光电新媒体技术以及交互技术,感受到独特沉浸式体验。

对于以组织设备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制造能力,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设备的能力特点来确定其最终的组织能力水平。在这种类型的制造能力水平中,人员作为辅助参与该组织过程。

(一)“采影-艺术展览”的前期概念

采影-艺术展览是对于沉浸式交互体验与传统中国元素结合的一次大胆的创意设计概念方案,传统的皮影文化如何结合现代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展示,弘扬中华文化,结合现当代新型展示手段,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特色展览,融合文化环境为媒体行业创造出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新世界[21]。传统元素是有沉淀的,是有底蕴的,符合时代大基调的。要让传统元素在新媒体热潮大前提下传递好。结合沉浸式交互展览作为表现形式。是极具挑战性的,面临诸多问题,权衡传统技艺与新兴科技之间的关系,传统技艺具有极强的民族艺术特色,现代新媒体特性却恰恰相反,调节不好两者关系,展示效果很有可能会混为一谈。以皮影的魅力作为展示主体,首先将皮影的强烈民族特色展现出来,而让周围环境避繁求简,削弱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然后从皮影中提取某一单一元素将其融合到现代科技展示中进行表达。

(二)“采影-艺术展览”的特色定位

沉浸式交互式的展现形式与传统展览馆有很大不同,展览定位突出三个特点。“新、快、轻”。

1、新

(1)手法新,在展览设计的过程中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展示体验多以交互沉浸式体验为主。

(2)理念新,从传统的讲述故事展览到更加侧重观众观展的互动性,沉浸性,展现出独有的艺术表现力。注重人与物的关系。

(3)内容新,从传统皮影中汲取其特色和现代强有力的设计表现语言相结合,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设计理念。

2、快

(1)布展快,不再用大量结构造型,注重展览的“软实力”,将重心放在展览的互动内容和形式上,动画上,多媒体软件上。

(2)更新快,展览内容偏向于虚拟化,可以通过计算机更新换代,硬件以及场地的制约较小,快速完成新版本更替以及新交互展示。

(3)参展快,满足当下的快消费快时尚理念。让观众利用较少观展时间,感受到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相结合带来的难忘的视觉互动体验。

3、轻

(1)展览的轻量化,展览定位为可移动展览,不受到场地严格约束。

(2)展品的轻量化,因为展览虚拟性,从而让展品轻量化。也让展览布展自由度更高,展览形式有了巡展的特性,为快速高效传播奠定了基础。

(3)观展的轻量化,观众来看展览不需要有识知心理包袱,纯粹是为了体验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奇幻的交互理念,身体和心理双重沉浸式感受。

(三)“采影-艺术展览”的设计展开

在概念作品中分为VI 形象设计、展览主题设计、动态交互设计、实体互动装置设计、软硬件开发设计。对于形象设计中设计理念如下,从传统皮影形象中提取边线,因皮影丰富刀刻纹样,为后期设计提供丰富的视觉感受。皮影的形体夸张,独特理念的艺术形象。细节丰富,刻画生动。皮影极具特点的艺术表现力,色彩丰富,绚丽的色彩搭配,具有极强的艺术特色和视觉辨识度,与现代设计艺术相结合,通过对元素摆放阵列,结合皮影中丰富变幻的色彩特点,形成独特的艺术视觉系统。视觉系统应用于海报、宣传册、门票、衍生纪念品等展览周边产物的视觉形象。展览主题设计从皮影中提取光,影,色等鲜明的艺术特点,与具有民族特色的词汇相结合。从而衍生出名为幻境,竹影,彩斓,落花,青纱的五个展览,每个展览都有自己的特色,通过提取皮影中的几大特色,如光影、形体、色彩、动作等元素,结合交互装置打造沉浸式的展览模式。

第一展厅,幻境,采用投影为主要表现手法,结合皮影中平面动态特色,将传统在布面上展示的皮影转而用投影手法表现出来,通过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元素与皮影二维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营造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沉浸式投影展示效果,对应的动态影像可以随着中心控制器进行改变。地面采用悬挂式投影,将皮影中传统纹样展示在其中,让人深入沉浸在皮影环境中。

第二展厅,竹影,整个展厅从皮影中提取影的特点,将光影元素提取出来,纯粹提取出影特点,整个展厅造型结合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建筑,提取浓缩其顶部造型,将其墙面化为展示区域。其中交互手段运用到KINECT 体感识别技术,运用骨骼识别将面前的观众的关节空间位置数据提取出来,基于,UE4/UNITY3D 平台,再将其实时生成的影像通过投影或屏幕展现出来(如图1)。

图1 竹影展厅(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观众在其观展过程中通过控制皮影人物姿态与其投影中的道具进行互动,将中国画中水墨元素与其皮影相结合,让画外人物和画内人物相结合,产生互动。仿佛置身于画中。

第三展厅,彩斓,皮影戏剧中怪物形象,形态各异,夸张生动,充满丰富想象力,如历史中五彩斑斓印记一样。主要以变换投影,灯光为主题表现皮影中怪物形象交错变换,各式各样的皮影动物形象在布满繁星的空间中闪烁着光辉(如图2)。

图2 彩斓展厅(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装置内部分为多个部件,主要有外层类薄膜结构,内部有可变式投影灯具,震动感应接收器,观众通过触摸感应区从而震动产生实时反馈,震动感受器接收到信号,通过计算机改变光影色彩,以及投影样式。

第四展厅,落花。运用到机械装置互动以及投影展示,顶部为机械花朵造型以油纸伞以及自然形态中的牵牛花为元素。运用机械装置,从底部向上部装置区域投射皮影中提取的传统纹样构成的几何形图案,通过中心对称的设计语言,运用动态的展示效果,使得皮影纹样展示更加具有形式美感(如图3)。

图3 落花展厅(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当观众走在万花丛中,在底部有对应的互动装置,可以有多种同步或单独互动方式,当观众靠近花朵,装置便会落下盛开,并且底部的万花筒皮影纹样播放动画,展示千变万化的皮影纹样。

光影艺术展厅运用了多种交互模式,如KINECT2.0 体感识别,雷达定位,机械装置,LEAP MOTION 传感器互动等等。将其与传统皮影元素相结合展现出新的视觉感受,不同于以往的普通陈列式展示。通过运用光影,声音,触觉,营造一种沉浸式的体验环境,缤纷的色彩和形体让观众产生难忘的视觉感受。通过现代科技让传统皮影以一种新的光影、数字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是一种更符合当下时代需求的展示方式,其皮影的光、形、色也运用现代设计语言提取出来,融入展厅主题中,在交互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其传统技艺的魅力。

四、结语

沉浸式交互展览最重要的是展示功能,沉浸交互展览就是偏向于展示视觉效果,更加注重视觉以及新颖的展示手法。将展示主题与光影相融合是设计师在场馆设计中最关键的一环,尤其是沉浸式展示,更需要氛围感的营造。沉浸式互动展示设计简约而不简单,每个展厅都有自己的主题引导,通过合理运用展示手段,营造沉浸式的展示空间。

在沉浸式交互展览中设计观众与展览品的交互形式,建立引导观众的方式与展览核心建立链接,达到观众与展品的互动目的,通过这种方式让观众在沉浸交互过程中受到展览品的内核影响,在展厅设计理念上保持主题一致风格元素统一,通过展览传递好展览主题内容,如何在此基础上最大地发挥主观的设计理念,是需要探究的。在视觉上做到强有力的冲击,其次从观展体验上突破,观展要过程结合交互设计,营造生动的沉浸环境空间,为观众创造丰富的展览体验,增强互动性以及沉浸性的感受,也是沉浸式交互展览的关键。

沉浸式交互展览在展示方式上不同于传统博物馆,需要用到大量电子设备进行数据捕捉、运算、输出。如姿态识别、雷达定位、眼球识别等技术,这些技术在当下的沉浸式展示空间中应用时常出现精度不够,识别不准确,反应延迟等问题。对于核心技术还存在进步空间,科技的进步也带动着沉浸式交互展览的技术更替,沉浸式交互展览以其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展体验和新颖有趣的观展交互方向被人所接受,科技也是展示过程中重要一环。

沉浸式交互展览作为新兴的展览展示方式,无论是设计理念,展示形式,展览手段都与传统展览的方式有很大不同。作为新兴行业,相关行业产业建设不完善,在发展初期需要国家要积极推进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高校人才队伍培养、相关行业人才转型和资格证书考核制度建立。沉浸式交互展览以其丰富的趣味性,互动性的观展体验等优点是未来展览行业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观展皮影投影
观展指南针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月光皮影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参观美术馆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找投影
找投影
3天观展人数超过50万人次首届智博会发布多项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