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结构设计中转换层设计的应用研究

2024-03-23李天楹周浩丛玉莎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梁式剪力墙抗震

文/李天楹、周浩、丛玉莎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筑工程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转换层是建筑物中的一个特殊结构,其目前主要应用在高层建筑中。为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筑结构设计中,应高度重视转换层设计,确保转换层的使用性能。

1.转换层

转换层是建筑中的一个特殊楼层。当下,高层建筑、大体量建筑、复杂结构建筑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很多建筑的上、下楼层在使用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上层居住或办公、下层商用等。上、下楼层的使用功能不同,通常情况下建筑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例如,上层居住或办公一般是小空间结构,而下部商用一般是大空间结构。为确保上部结构、下部结构之间的承接,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需要采用转换层,从而实现有效转换。

建筑中,转换层起到了“承上接下”的作用,对于上部结构来说,转换层是基础,而对于下部结构来说,转换层是封顶[1]。从这一角度考虑,转换层是上部结构、下部结构之间的联结关节。对转换层的功能与作用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是用于对建筑的外力荷载进行转换,鉴于此,转换层既要承受来自于建筑物本身的重力荷载,又要支撑建筑物下部的悬挂构件荷载。

在建筑物中,可以把转换层当作是一个垂直转换结构,其主要特征包括:第一,构件截面积相对较大,这就使得转换层有着较高的强度、刚度;第二,转换层的内力很强,可以同时承受下层悬挂力、上层重力;第三,转换层的跨度相对较大,可以增加垂直挠度。

2.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转换层类型

2.1 箱式转换层

建筑结构设计中,箱式转换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转换层,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单箱托梁与双向托梁。对箱式转换层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的优点包括可以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可以提升结构受力的均匀性、可以增强转换层的刚度。但是,箱式转换层有着较多的缺点,主要包括:第一,箱式转换层的内力构成较复杂,同时箱式转换层垂直向构件剪力墙,容易与各种设备、管线等发生重叠,从而增加施工难度、施工成本;第二,上层结构复杂程度较高的状况下,如果使用箱式转换层,则会严重影响到垂直方向的外力传递;第三,箱式转换层的楼层空间占用量较大,可能会给楼层的使用功能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由于箱式转换层有着上述一系列缺点,所以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2 厚板厚梁式转换层

厚板厚梁式转换层也是建筑结构设计中比较常见的转换层之一,其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中,如果只使用传统托梁,则很可能无法满足转换层的承托功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一些建筑的上、下层柱网分布均匀性较差,而且其轴线分布比较复杂,如果想要实现转换层承托作用的增强,便要将托承板的厚度适当增加[2]。厚板厚梁式转换层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研发出来的。在实际开展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如果使用的是厚板厚梁式转换层,那么在布置上层柱网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要求。但是,厚板厚梁式转换层也有一定的缺点,主要包括:第一,厚板厚梁式转换层的承力柱墙上通常情况下需要设置配筋,并要确保拥有良好的纵向承载力;第二,厚板厚梁式转换层在混凝土结构上的缺陷也很典型,如容易产生裂缝等,严重损害了厚板厚梁式转换层的使用寿命;第三,厚板厚梁式转换层的传力路径比较模糊,在对厚板厚梁式转换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难以采用有限元分析法进行计算分析。

2.3 梁式转换层

建筑结构设计中,梁式转换层也比较常见,其是借助垂直传递外力将墙转换为梁柱[3]。梁式转换层的主要优势是可以使结构的承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外力传递效果较好、传递路径较清晰,同时,梁式转换层的实际设计难度相对较低,内力分析和计算均比较简单容易。基于此,梁式转换层目前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梁式转换层的作用原理是,在建筑的下部设置转换梁,使上部剪力墙落在框支梁上,框支梁则是由框支柱支撑。建筑结构设计中,在实际采用梁式转换层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转换梁截面设计。不同的转换梁,对其截面的要求也不同。主要包括:针对承托上部墙体的转换梁,若是其为满跨不开洞的转换梁,那么上部墙体与转换梁两者是共同工作的关系,转换梁的破坏形态与受力情况均表现为深梁。在对托墙式转换梁进行截面设计的时候,可按照深梁截面、应力截面进行设计。针对承托上部普通框架的转换梁,在常用截面尺寸中,其与普通梁的受力情况是一致的,应根据普通梁截面,来对转换梁截面进行计算。第二,上部框架设计。做到强柱弱梁,梁端必须能够产生塑性铰,针对受力比较复杂的部位,即应力集中点,如转换梁上层框架的梁柱,以及主要薄弱点,如梁式转换层与转换梁相连接的柱,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模拟计算。第三,转换梁构造设计。对剪压比进行准确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转换梁截面积进行合理确定;无必要的情况下,不可在转换粱上开洞,必须开洞的情况下,则要严格控制开洞的位置,以梁中、轴处为宜,并要在洞口上、下弦杆处进行加密箍筋,以提高开洞位置的抗剪能力;转换粱有接头,则接头部位应机械连接,但需要注意,接头不可存在于受力集中位置、梁上托柱位置以及上部剪力墙开洞位置;非抗震设计的情况下,上、下主筋的配筋率应≥0.3%;转换梁的混凝土等级要在C30 以上;钢筋接头面积在同一截面的情况下不可超过主筋截面面积的50%[4]。

2.4 桁架式转换层

桁架式转换层也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种常见转换层,其是在梁式转换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转换层,主要承重结构为榀量较多的钢筋混凝土桁架。桁架式转换层的上层,主要是设置上弦杆,而桁架式转换层的下层,主要是设置下弦杆,同时各层之间往往还需设置上腹杆。与梁式转换层相比,桁架式转换层的性能更加优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桁架式转换层的桁架十分之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下弦杆的截面积,因此有利于提升空间利用率和丰富转换层的使用功能;第二,桁架式转换层的整体性良好,且力的传播路径明晰,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实际设计难度;第三,桁架式转换层的重力较小而承载性能较高,因此可以大大增强管道安装后的抗震性能。但是,桁架式转换层也有一定的缺点,主要包括:第一,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采取强斜腹杆、强节点的设计方式,所以其节点荷载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第二,楼层不高的情况下,斜压腹杆容易成为超短柱,而无法有效满足抗震性能要求。

3.建筑结构设计中转换层设计的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中,在实际开展转换层设计的时候,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不同楼层之间的受力控制,采取科学方法切实保证受力结构的稳定性;第二,将转换层的位置设置在稍低处,其原因在于,如果转换层位置过高则容易导致下部悬挂荷载超重,进而导致转换层压力增加;第三,根据建筑结构形式和受力状况合理选择外力传递模式,并进行精准的应力计算;第四,要加强转换层刚度控制,既不能使其刚度过大、也不能使其刚度过小;第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转换层的形式,确保转换层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符合建筑实际需求;第六,提升建模工作质量,将详细设计数据及时上传,然后依据结构设计图纸按一定比例进行输出;第七,至少采用两种计算模型来计算整体结构,对结构弹塑性、抗震能力、载荷能力等参数进行合理分析。

4.建筑结构设计中转换层设计的要点

4.1 做好计算工作

建筑结构设计中,计算工作是转换层设计中的一个要点内容,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应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模型来进行整体分析,并充分发挥出现代先进计算机软件的作用。例如,在对转换层变形状况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采取反应谱法、动力弹塑性法两种方法,借助科学、有效的结构模型,准确判断转换构件的受力情况、变形情况。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参数计算中,需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在完成整体性计算后,还需对个别比较复杂的受力构件进行局部性分析,以相关公式来核实和验算其结构参数。转换构件不同,则要使用不同的结构模型,应根据实际情况、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合理选择相关方法,科学计算结构模型。例如,局部补充计算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是有限元方法,则至少要取两层上部主体结构进入结构模型,同时计及实际结构三维空间盒子效应以及所有楼层楼盖平面、梁式转换层的刚度,通过使用符合实际边界条件的计算模型,来提高计算工作的效果。除此之外,建筑结构设计中,一般情况下会涉及到裙房,在计算时要对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裙房与主体结构间的沉降差值来选取合理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规避不均匀沉降对转换层的影响。

4.2 剪力墙设计

为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刚度、延性、强度等各项性能达标,建筑结构设计中在对转换层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前瞻性地对上部结构进行弱化处理,对下部结构进行强化处理,从而使两者的变形特征、刚度保持一致,避免薄弱层的存在[5]。对于建筑来说,在切实满足建筑布局条件的基础上,应当尽量使上部剪力墙可以落地,以保证竖向构件的连续性。实际开展剪力墙设计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为实现下部结构的强化,可采取使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在周边布置部分剪力墙、提高落地剪力墙厚度等措施;第二,剪力墙不能落地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开洞、开口、减小厚度等处理措施,以此来弱化上部结构;第三,应对落地剪力墙进行合理设计,适当增加剪力墙厚度和减少其开洞数量,且要将洞口布置在墙体中部,保持均匀性,以增强下部结构。

4.3 结构体系设计

在建筑物中,转换层属于竖向不规则结构,为提升建筑的均匀性,要尽量使转换层的刚度对称。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确保转换层设计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充分考虑到抗震布置要求,对转换层结构构件进行科学布置,尽可能降低扭转对结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第二,应加强对框支柱的合理布置,结合实际情况重新分配地震力,确保截面尺寸>框支梁的1/12、楼板厚度≥180 mm、垂直方向钢筋配筋率达到1%,以增强转换层的抗震性能。第三,转换层的最终层数需根据实际抗震设防烈度来进行确定,抗震设防烈度为8°时,转换层不得超过地面3 层;抗震设防烈度为7°时,转换层不得超过地面5层[6]。

4.4 构件配筋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中,在开展转换层设计的时候,应高度重视构件配筋设计。转换层设计常常涉及到梁、柱、墙等多种构件,这些构件在受力方面具有不同的特性。梁主要受弯矩作用,因此其配筋应注重横向的受力性能;柱主要承受轴向荷载,因此其配筋应注重纵向的受力性能;墙体由于同时具有抗弯和抗剪的功能,因此其配筋设计则需要综合考虑这两种受力情况。在实践中,应当根据构件的受力性质,有针对性地进行配筋设计,以确保结构性能。具体来说,第一,应明确落地剪力墙的重要作用,通过科学的配筋构造方案来对其进行设计,确保水平与垂直方向的钢筋配筋率都>0.3%;第二,在垂直向负荷构件框支柱的设计中,要把握其延性要求,合理确定轴压比限值,从而提升配箍率;第三,在框支层楼板的设计中,也要提升配筋的合理性,充分发挥出双层双向配筋的优势,确保每层每向的配筋率都>0.25%[7]。除此之外,构件的受力特点也决定了配筋设计的方向。

4.5 竖向布置

在开展转换层设计的时候,应对竖向结构进行精细布置,从而实现上下结构传力途径的优化、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避免高位转换现象、保障建筑整体结构的可控性与稳定性。与此同时,应严格控制转换层的高度。不同功能区域的楼层高度可能存在差异,这涉及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空间需求。例如,办公区域可能需要相对较高的楼层,而公共区域可能需要更为通透和宽敞的空间。竖向布置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保持建筑的整体协调性,形成统一的建筑形象。如果转换层的高度过大,则可能出现刚度突变的问题,影响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途径,威胁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再者,对转换层竖向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对底部带转换层的建筑结构进行规范设置,避免竖向构件出现连续贯通的现象。但是,如果建筑结构的实际功能要求应用到高位转换,便要对剪切、弯曲、变形等结构的刚度进行仔细分析,在最大限度上控制层间内力,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此外,竖向布置还应充分考虑垂直荷载传递的效果。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来自楼板、墙体、设备等多个方面的垂直荷载,而转换层需要有效地将这些荷载传递到下方的结构系统中。为了保证稳定性,竖向布置要合理设置支撑柱或墙体,以确保垂直荷载能够均匀分布到底层结构中,减小结构的承载压力。

4.6 抗震设计

在地震频发的当下,人们提高了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要求,一些设有转换层结构的建筑物,如果没有做好抗震设计,则可能出现竖向刚度受力不平衡、传力刚度下降、承载力分布不均、结构变形等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应重视转换层的抗震设计。具体来说,抗震设计的第一要点是确定地震力的传递路径,确保这些力能够有效地通过转换层传递到地基,减小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其次,结构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是抗震设计的关键方面。在转换层设计中,通常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建筑材料,如钢和混凝土。这有助于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分散地震力。同时,还应确保转换层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延性,以避免因地震引起的裂缝和破坏。另一方面,适当的结构形式和几何形状也是抗震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转换层的形式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韧性,以抵抗地震力的作用。通常采用筒状或框架结构,以提供足够的刚度,并通过适当的几何形状分散地震荷载,降低结构的振动响应。此外,高位转换容易导致上、下楼层的结构受力不均,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出现水平地震,则会导致剪力墙的荷载过大,降低整体结构的支撑力;高位转换层的传力途径如果被堵塞,则会导致下层剪力墙的受力传递困难,引起刚度突变问题,甚至导致裂缝的出现,变成薄弱层[8]。鉴于此,转换层设计中,应尽可能地避免高位转换。在实践中,应充分考虑转换层类型、高度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如果必须选择高位转换层,应提高其抗震等级,重点加强支撑、剪力墙、框架的抗震性能,避免薄弱楼层的出现;转换层下层剪力墙主要通过楼板将受力传递到落地剪力墙上,应避免力堆积过大引起刚度突变问题。

结语:

综上,建筑结构设计中,应高度重视转换层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对桁架式转换层、厚板厚梁式转换层、梁式转换层、箱式转换层等进行合理选择,明确转换层设计的要求、做好计算工作并把握好剪力墙设计、结构体系设计、构件配筋设计、竖向布置、抗震设计等要点,从而保障转换层设计水平,为实现建筑整体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梁式剪力墙抗震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古建抗震有绝招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高层建筑工程的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步进梁式加热炉炉压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法
双塔连体高层梁式转换结构的模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