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问题设计策略

2024-03-23龚恒雷

家长·下 2024年1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设计

龚恒雷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设置要体现艺术性,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展开深入剖析,通过经典案例进行问题引申,体现文本、生本思想的有效互动。教师要从各个视角、各种层面提出教育问题,给学生创建适合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问题设置既要体现趣味性,又要考虑相应的难易系数,为学生创造挑战自己的平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学问题设置层面必须重视其层次性,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在知识、能力、情感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问题,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在问题的分析、解决中优化所学,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在对问题进行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到知识内容之外,教师还要创新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有更多收获。另外,教师还要满足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需求,在问题中优化所学,在深度学习中提高教学效果。

一、明确主题,创设教学情境

(一)以问题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性,很多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存在困难。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层次地挖掘其中的知识并进行整合,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契合点,以此发挥数学学科的作用和价值。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等,以此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数学学习中。为此,教师要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使教学的开展更加有的放矢。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提出梯度的课堂问题,给各个学生定制课堂问题,体现因材施教理念。此外,课堂的设计必须具有启发性。因为“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优秀的问题设计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认知行为。

例如,在学习“数轴”有关知识点之后,教师先引导学生读课本,接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用点表示数,怎样分步操作画好数轴?很快学生便产生了认知共识,得出重点是画数轴的操作步骤,要求画得详细。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分步骤在黑板上完成操作,不一会几何轴就画出了。接着,教师提问:“能不能用数轴代表任意有理数呢?大家可以举例来说明吗?”学生的好奇心已经得到了激发,纷纷举出有理数例子加以证明。从问题处理过程不难发现,学生对数轴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这时候,教师再通过课题指导,通过具体操作,使学生形成几何轴观念,并经过实际的操练,对数轴建立了深刻的理解,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良好。

(二)合理设问,创设情境

课堂问题的展示方法有很多,但教师往往需要针对学生的课堂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智慧选择。在传统课堂中,教师给出的提问由学生个人解答或是学生集体解决,这些问题的设计都过于机械化,不利于突出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主体性。因此,在为学生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做好多重考虑,掌握提问的技巧,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口头、书写、纸条、多媒体等方式为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融合知识所学解决问题,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活力。

初中数学教材中包含很多实例,能够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绝对值”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案例情境:两辆汽车,一辆向东行驶5公里,一辆向西行驶6公里。为了让学生明确行驶的方向,东方向为正,西方向为负,并用数字表示具体的行驶路程,以此让学生进行回答,深化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然后,为学生设置问题,如绝对值是如何进行表示?怎样确定其中的绝对值?以此让学生探索绝对值的概念、特点,并能够灵活地应用数字进行表达。这既让学生习得了知识,也能够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优化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有更多收获,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认知对知识进行探索,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加强创新,培养思维品质

初中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对问题进行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探索,深化对知识的认知,便于学生深层次地挖掘生活中蕴含的知识,优化所学,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数学知识本身涵盖的内容比较多,为此在对问题进行设计时,教师要注重实现跨学科的设计,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结合,促使学生灵活地对知识进行应用,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此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素养,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角的比较”知识时,教学目标是厘清角的倍、差、分的计算方法与运算,还有角的平分线概念。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两种角∠a和∠b。提出疑问:“怎样比较这两种角的度数呢?用什么办法?”学生回答:重叠比较法和度量法。这时候,教师要求学生使用手中工具进行实践操作示范。学生主动参与了起来,教师巡视学生检查情况,对发现的错误进行了指导纠正。在学生操作结束以后,教师又提出一个疑问:“如何平分一个角呢?”与学生交流以后得出了结论。目前情况下,学生可以使用度量法进行实际操作。教师通过案例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问题的同时逐步建立相关意识,整个教育过程由问题串起,学生思想线索清晰,知识过程轻松和谐。

数学课堂的问题设计关乎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重视课堂问题的内质特点,对课堂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对每个学生的接受特征加以综合考虑,以提高课堂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优秀的课堂问题设计,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对开阔学生的读书眼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促进作用。当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所提升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对问题进行探索,深化对知识的感知,进而优化所学,提升教学效果。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并在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掌握深度学习的方式方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三、问题导学,活跃气氛

(一)以問题活跃气氛

不管哪一门课程的教学,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兴趣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要素,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时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使学生能够攻克众多的学习困难并抵达成功的彼岸。所以,初中教师在数学教育上更要认识到这一点,即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利用问题导学这一方法,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一种激励的效果,从而真正地展现出应用功能,并促进其对主要知识点理解、记忆得更为牢固。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或同位角”等与形状有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展示,把一个形状变化为另一种形状的步骤用动态展示的方法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观看中直观地感受到形状变化,让课堂教学气氛更加生动活泼、愉快。在这以后,教师也可以根据刚才的内容进行相应提问:“图像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你能通过口头描述的方法将图像的变换过程描述清楚吗?”让学生通过反思、剖析、说明,促使其在探索问题的同时把握知识重点,从而促使课堂教学工作能够不断、高效地开展。

(二)合作中问题导学

初中学生的直觉意识较强,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十分关键的因素,所以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专注力,保持学生的学习情绪,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十分重要。所以,在课堂导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这一方法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性,让学生收获更多。“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新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实现的一种追求。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转换自己的观点、思路,并恰当地利用问题导学这一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变得独立、自由,力求把这种方式的意义完整地体现出来。

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把问题导学案融入其中,并利用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自习,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富有针对性、方向性、使学习的效果达到最佳。然后,教师可以在问题导学案中设计出下列问题,如什么是完全三角?完全三角有什么特点?完全三角的判别因素有哪些?能否自己动手制造完全三角等,给学生留出了独立研究的余地,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对知识进行感知,以此融入知识所学对问题进行探索。同时,借此问题进行知识技能的训练,从而使问题导学的真正意义体现了出来。

四、设计理实问题,优化知识所学

在设计具体提问方案时,教师应注重于从最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具体内容出发设计具体提问,这既有利于迅速聚集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能给学生了解、回答问题带来一些便利。所以,教师应加强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把各种日常生活问题合理地转化成数学问题,在对学生进行透彻了解以后,再指导其从各个视角出发,进一步探讨、研究并妥善解决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办法,并在此流程中完成对有关数学基本规律、原则问题的总结,由此为今后对各种问题的进一步研究、解决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在“二数之和及二数之差的乘法”教学时,针对“如果有一片长正方形的大草坪,长30米,宽20米,现把这个草坪的长减少三米,宽延长至四米之后,现在的实际面积是多少?”这一问题主要是联系实际,分析修改以后的实际面积应该如何算。让学生了解到只有先把修改以后的高与宽度都计算了出来,才可以得出修改以后的实际面积,从而得出了有关计算公式的正确结论。随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点和方法更加正确、灵活地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和处理之中,由此让学生更加简单、有效地掌握了各种问题。此外,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在引导学生总结出一定法则和公式以后,应将它运用于对现实问题的剖析、解决中,或者直接实施于课堂练习教学活动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五、设置针对性问题,提升思维水平

课程内容是学生应该了解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意义、方法、性质、运算等,教师的工作便是将这些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不仅掌握它、熟悉它,还能灵活地应用它。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把握问题的实质,根据课程的要点设计问题。课堂问题要造成知识冲突,能够引起学生心智上的困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获取与探究。而且,问题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如果提问单一,没有引发学生思维发展,教学意义不大,如果提问太难,甚至超过了学生心智水平,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度。在新旧课程融合的区域设置难题、在学习难点中设置难题最容易引发学生的意识碰撞,更富有创造力,能够促使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索。同时要注意,学生也有不同的个性,学生的心理最近成长区也不同,因此同样的课题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心理差异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留出相应的余地,使不同学生都学有所得。另外,课题的难易有深有浅,但教学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在特定区域中设置一个高层次的课题,以便带动学生对课题进一步探索。学生在反复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内化,渐渐地产生了自身的见解,能力也有所提升。

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图像之后,教师提出难题:“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每个分支都在逐渐接近x轴和y轴,那么它何时会与x轴或y轴相交呢?”因为学生在学习正比例函数时非常清楚函数图像和坐标轴的交点,而其他的函数如何和坐标轴相交也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课题,但通过思索就会知道,图像与坐标轴并没有交点。这种问题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在知识探索中提高效率,感知数学知识的魅力,挖掘其中的内涵,掌握数学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更加深入,将所学习的知识融入已经构建的知识体系,实现对知识的深化认知。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重设计多样化的问题,通过对问题所提出的具体时间与方式的正确掌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探索求知欲。只有通过对题目的精心设计,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思维的发散,提高教學质量与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设计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