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大农业观

2024-03-22陈利根李天祥

群众 2024年5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产业链体系

陈利根 李天祥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农业是一种以农业为核心,跨越行业边界、多功能、开放式的大产业。大农业观超越了单纯的种植业生产和第一产业的范畴,强调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种养加一体、产购储加销贯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旨在将农业打造成为现代化大产业。这是党在领导新时代“三农”工作中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也是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指导理念和重点主攻方向。

树立大农业观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从世界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来看,普遍构建起完善健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以美欧发达国家为例,尽管目前其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足1%-2%,但农业、食品及相关行业产值占GDP比重却多数超过5%-10%,远高于农业对于整个经济的贡献。高度一体化和成熟化的农业产业体系,不仅创造了更高的农业产出效率、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带来了更大的国际竞争优势与话语权。相比而言,我国目前农业产业链条较短、综合效益不高,这也是制约我国农业大而不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农业只停留在种植业或第一产业,就会一直处于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底端。农业强国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优化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之上。

树立大农业观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产品较为单一、特色不够明显、融合层次较浅、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大农业观为农业和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从大农业的视角来看,农业不仅包括种植业、林草业、畜牧业和渔业,还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及上下游复杂环节;农业的功能也不止是提供食品和原料,还具有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重价值属性。多元化产业链条构成了农业产业丰富的内涵,多功能性也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机遇。发展多元化链条和多功能性“大农业”,把过去被忽视弃置的农业和乡村资源重新利用起来,让过去被隐藏的资源价值予以显化,有助于赋予农业农村新的發展动能。提倡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一个与农业发展有关、为农业发展服务的庞大产业体系,有助于提升农业和乡村产业的竞争力。

树立大农业观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农业是近2亿人就业的产业,农村是近5亿农民常住的家园。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依靠传统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无法让农民摆脱贫困,而且会使得农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大大降低。从“大农业”出发,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发挥三产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打造多种农业业态,促进多元农业发展,才能持续拓展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让农民共享幸福美好生活。与此同时,“大农业”推动乡村大振兴,还将重构农业同城市、乡村和农民之间的联系。将乡村和农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赋予乡村和农民在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和价值上的独一无二性,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内生动力问题。

总体上看,大农业观的核心逻辑是多位一体、多元共进。树立大农业观,就是要打造多功能、多元化、多价值农业产业。落实大农业观,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既有当下的紧迫性,更有长远的战略性。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大农业观,加快构建符合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需要的大资源、大产业、大市场、大空间格局。

一是推动思维转型,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打破传统农业的平面发展思维,重视现代农业产业链体系建构,将大农业产业作为一个既有品类与功能差异,又是接二连三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农业产业链体系建设。在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主要环节全面发力,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体系的整体性、协同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要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为方向,全方位多途径开发利用好各种农业资源,尤其是闲置资源、低效资源和潜在资源。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联动农林牧渔、融合农文旅、前后端延伸与上下游拓展,加速打造“六次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农业向深层次进军步伐,推动农业产业领域更宽、附加值更高、产业链条更长,不断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

二是坚持市场导向,立足优势与特色,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供给。产业发展一定要经受市场的检验,要让市场在提升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等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大农业。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序,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农产品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大流通体系建设。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与此同时,还应瞄准市场需求变化,向品质与特色要效益,向创意与服务要市场。积极开拓“农业+”特色新产品,培养新业态,营造新场景,释放新活力。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优质企业带动产业提升,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提升农产品价值承载能力和品牌溢价、品质溢价能力。

三是加强科技引领,推进技术创新与数智化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助推现代农业产业链体系发展,以学科交叉和跨领域协同创新破解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持续加强农业基础研究,瞄准农业“卡脖子”技术领域,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抢占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引导生物科技、材料科技、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拓展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新业态培育的广度和深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充分利用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智慧乡村、智慧农业、智慧仓储、智慧物流、数商兴农水平,实现精准化生产、互联网化销售、智能化决策和社会化服务,推动传统农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

四是深化改革驱动,强化制度创新与配套保障,完善基础支撑。要深化农村改革,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建立健全农村商品、服务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完善国家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产业发展基金。加大财税、金融和土地政策支持力度,执行好中小微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支持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农业企业,保障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在夯实现代化大农业经营体系的方向上,构建关系稳定、联结紧密、权责一致、利益共享、风险可控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苏胜利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产业链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产业链春之奏鸣
农业产业的改革与创新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