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打造大众认可的精装图书
——以《张文木战略文集》为例

2024-03-22崔业双

新闻传播 2024年2期
关键词:精装书稿图书

崔业双

(山东人民出版社 济南 250003)

图书是文字和图像的重要载体,图书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记录历史、保存知识、传承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职责。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图书经历了简牍、帛书、手抄纸书、活字印刷书等各种形态,终于在近代有了质的飞跃,出现油印、石印、铅印、胶板彩印、影印、静电印等成熟的形态。[1]而步入现代社会,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成熟,图书的形态又一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子图书兴起,传统纸书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在一部分出版人的预测中,相较于传统纸书,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更适应线上阅读,理论上讲,线上的文字内容更易于获取,阅读起来也更易于实现“一目十行”,甚至有人在网络刚刚兴起时,就断定“图书已死”。而实际情况是,伴随图书市场的消费升级,一些文质兼美的精装图书的势头不降反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读者不满足于普通的图书装帧,希望能收藏一些内容精良、装帧精美的精装图书,也就是说人们越来越愿意为知识和价值付费。精装图书的收藏价值成为人们购书的重要原因。

所谓精装书,是一种装订模式。精装是书刊装订加工中一种精致的装帧方法,通常指对书芯和封面进行精致造型加工。精装书通常具有造型美观、挺括坚实、翻阅方便的特点,一般配有具备保护性质的硬底封面(普遍采用硬纸板,外覆织物、厚纸或者小牛皮等皮革制造),普遍附有精美护封,通常缝有富弹性的书脊,使得书本被翻开时也能够平贴桌面,现今书脊多采用黏合制取代传统的缝制。[2]精装书大多以无酸纸印制,而且比平装书耐用及久存,但是成本较高,因而价格上比较昂贵。早在2010年,韩寒长篇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就推出精装收藏版和平装本,精装本仅推出100本,每本定价达到了400元。现如今,精装图书定价几百元甚至千元已经稀松平常。当当网上,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年版《楹联》(2册)售价898元,而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20年版《艺术之书》6折后售价更是高达1050.83元。

《张文木战略文集》于2020年5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套书共10卷,策划源起于2015年左右,到2020年正式出版,其间历经5年。这套丛书是作者张文木先生二十多年战略研究的主要成果集结,其内容涵盖国家安全利益、国家海权、国家地缘政治等诸多专业领域,可以说包罗宏富、体大思精。把这套书做成精装书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作者的特殊性。作者张文木是我社多年合作的资深作者,是业界很有影响力的战略学家。1997年张文木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就中国安全战略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有广泛影响力的文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外学界称他为“真正的中国战略家”。张文木先生以其“实事求是派”的踏实研究和战略视界在中国战略学界告别“言必称希腊”的语境后,形成具有中国气魄和中国风格并扎根于中国实践的战略理论。他有一大批忠实的具有一定文化追求的高质量读者群和拥趸者,这些读者更愿意收藏精装书。二是这套文集直面时代,直面问题,历史地总结提炼出世界大国利益拓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旨在从全球政治的视角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一番“资治通鉴”式的研究剖析。文集最终落脚点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深入阐释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理念,对于实现我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我们有必要把它做成一套经典的,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精装书。

如何做好这套精装书?作为年轻编辑,我们从前辈手中接过这一项目,并受领导嘱托时深感惶恐,幸运的是我们编辑团队能够紧紧团结在一起,在领导的带领下、在前辈编辑的大力帮助下、在各兄弟部室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这套精装图书的出版工作。截至今天,已有《人民日报》客户端、求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站、中国军网等20多家权威媒体对文集的发售进行了报道,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文集正式发售半年以来,已正价销售2000多套,实现码洋200多万,在比拼折扣力度,比拼低价的市场行情下,文集逆势而行创造了图书以质取胜的新气象。

陪伴这套书五年的时间,我深深地感受到《张文木战略文集》之所以能够顺利出版,并形成较为理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质量是图书的生命线

没有质量保证的图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更谈不上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套丛书书稿整体较为成熟。初审编辑对书稿进行了认真审读与编校:一是对书稿整体导向进行把控,严格落实重大选题备案意见,对涉及政治、民族、宗教等相关内容进行重点审读;二是对整套书的内容结构和体例规范进行了梳理和统一;三是对书稿中存在的各类微观细节问题,如少量知识性错误,语法、逻辑性差错,多字、漏字等个别文字差错,引文不准确,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行文前后不一致处等等,严格按照编校规范一一纠正处理。

作者行文间对各种文献史料旁征博引,各种专业知识信手拈来,为保证这10卷本、总计460余万字的丛书的质量,我们做了大量独创性的工作。

(一)发掘自身力量和团队力量,边学习边审校,克服专业障碍。我们分别在审稿前期、中期、后期组织多次编辑讨论会,及时汇总大家在审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初审记录中形成九大类基本问题,内容涉及严格落实重大选题备案意见;书稿结构问题;表述规范统一问题;参考文献格式问题;知识性错误,语法、逻辑性差错;观点不妥、表述不严谨等问题;引文和注释不准确问题;错字、别字、漏字、多字问题;标点符号错误等方方面面。为解决这些问题,编辑多方查阅资料,会上讨论解决方法,并反复跟作者讨论,向外审专家求援,最终形成经得起推敲的解决方案,并整理成文字材料。

(二)增加审校次数,实行初审三审、复审加审和双终审制。我们突破了常规的初审、复审、终审三审制,每一卷仅初审就进行了三次,熟读、精读、句句推敲,三遍初审完成后复审加审全书,在初审反馈的问题基础上,层层推敲,反复琢磨,给出处理意见,并提出“第4卷中,有关朝鲜核试验的内容均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国家权威媒体的报道,所述观点契合我国一贯以来对于朝鲜核试验的立场,建议可予以保留;第6卷中,关于台湾问题的表述符合历史且有正规出处,建议予以保留;第7卷中,关于莫卧儿帝国建立过程的表述是否严谨,建议查找官方文件,与作者协商进行修改;第8卷中,“道法自然”的论述较为绝对,建议做删除处理”等问题提请终审审核。在完成初审和复审程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了终审双审制,即由副总编和社长分别全部终审。终审给出如下意见:“一、对书稿和初复审意见的评价:初审落实了重大选题备案的批复意见;对书稿中的引文及出处进行了一一核查;对表述不严谨、材料陈旧之处进行了修改;对字词表述、条约名称、文件名称等进行了规范和统一;改正了书稿中的知识性错误及字词句错误。复审在初审稿件的基础上,解决了大部分初审时未能解决的问题。二、对复审所提问题的处理意见:各卷中复审存疑、说法不准确的地方经过多次核查、讨论,查阅参考官方文件,与作者达成一致意见后均已落实处理。第4卷中有关朝鲜核试验的说法参照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表述。第7卷、第8卷中,根据出版要求和重大选题备案的批复意见对莫卧儿帝国建立过程表述不严谨、‘道法自然’等作者论述较为绝对的说法等做了妥善修改。三、书稿的处理意见:书稿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高屋建瓴,思维开阔,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书稿中存疑问题已处理,可以发稿。”书稿完成三审后全部报送审读室进行印前审读,对部分卷册还约请了外审编辑,这样每一卷在出版前都经历了七审七校,并且在初审、三审、终审后三次发送作者审稿,就每次发现的问题逐一跟作者商量讨论,确保改之有据。

(三)严格工序复核,制作工序复核表,确保每一卷齐头并进。在工序复核表上,我们按序号列出了28道印前必备程序,提示大家再去检查自己是否认真完成了这些工作,包括检查定价、黑马、封扉是否一致、是否落实了作者的意见,复核是否落实复审终审意见等。

经历了这样一个长达三年的编校周期,终于完成了这样繁复、细致入微的内容编校。

二、装帧设计是图书的“精气神”

好的图书必然是“内外兼美”“形神俱在”的。装帧设计质量最直接关系到精装图书的“精气神”。相对于平装书而言,精装书的出版与设计关键在于一个“精”字上,并且还要美。

一般来讲,精装书主要由书壳、书芯,加入堵头布、纱布、衬纸等材料复合而成。

精装书的封面设计风格,要根据书籍类别和题材内容两个方面来把握,要突出与之相符的主体风格。精装书的封面设计风格要把握以“精”为先的原则,以最简单大方的设计手法,明确地、直接地表达主题和传达信息,并且要始终考虑对后期印制环节的把握。精装书的封面要以书名设计为主体,工艺有烫金、烫银、烫彩金、压凹凸等,要注意内外封面的风格一致,并且注意层次对比。[3]

为设计出一版精美的、合适的图书封面,我们先后约请了四位美编设计,最终根据图书的内容,并结合作者、总策划、责任编辑的意见选定了其中一版设计。为达到满意的视觉效果,封面进行大的工艺的调整改版二十多次,最终确定了成品。书名为肃穆的白色,卷册数字压凹凸,并以书名篆刻印文作为装饰,稳重的黑色为主体颜色,以象征和平、力量的军绿色为外框,搭配同色系包封,整体简约大气,符合书的气质,效果图非常精美。为保证封面实际印刷效果与平面效果尽可能地一致,我们先后打印数码样二十几版,拿到印厂上机打样8版,并在封面定稿后,以实际印张数请印刷厂按照实际尺寸和印刷工艺制作“假书”。中间过程大费周章,但事实证明这种波折是正确的,很多读者拿到书后都对我们的装帧设计赞不绝口。

三、量身定做的营销预案为图书的发行保驾护航

“酒香也怕巷子深。”精装图书成本大,耗时长,投入高,为保证图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营销变得尤为重要。10卷书稿下厂后,我们一面紧盯印厂印装质量和工期,一面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营销系列活动。先前,我们调研了作者张文木先生历年来著作在当当、天猫等平台的市场销售情况和作者反馈的其著作在各个出版社的销售情况,做了详细的营销预案。我们营销的关键词是:签名版预售、新书发布会、权威媒体与专业领域宣传结合。

这套书从张文木教授著作完成交付出版社,到书稿正式下厂付印,中间历时5年,经历过无数次审稿会、通稿会、外审、改稿、设计等,无形中增大了图书的各项成本。看到预算成本的数字,编辑团队和市场部同样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但张文木教授是战略学领域内有分量的学者,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力。结合作者以往著作的市场表现,我们发现张教授有黏合度较为坚固的读者群体,且他的著作在二手书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他在2014年出版的未完本《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上中两卷,在二手书市场上炒到了2500元,单行本《重温毛泽东战略思想》二手书售价高达900多元。综合这些情况,我们更加坚定了市场信心,最终定下了个性化的图书销售方案。

(一)为最大程度调动读者的购书热情和回馈读者,经过跟作者充分的沟通,我们决定做一批签名版,并精心设计了签字图样,为字+专用章的形式。经过为期两周的签名版预售活动,根据市场反馈最终确定下签名版平装200套、精装300套,这一数字在实际的签字活动中,因读者预订数量而不断追加。实际签名版共580套、6380册。

(二)受疫情影响,文集的正式宣传确定在2020年11月初。为了抓住黄金时间,我们充分调动作者力量,又综合考虑书的具体情况和疫情,我们打破了以往市场书在实体书店和网店大面积铺货的营销方式,而是改为社会宣传为主,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的策略。11月4日到11月18日,两周左右的时间,我们的书讯和文案先后见诸《人民日报》客户端、求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站、中国军网等权威媒体,并且在全国各地引起较大反响,海南理论网“海丝想”、山西省直文明网、中国西藏网、中国云南网、中国甘肃网等四面八方的官方网站纷纷转载,《北京日报》《太平洋学报》等以纸媒的形式刊发。行业领域内的观察者网、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网站、红歌会、乌有之乡、昆仑策网等也纷纷转载,各自媒体更是纷纷转载评论。12月10日,《张文木战略文集》新书发布暨中国学派研讨会在京举行。12月12日福建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栏目以《张文木: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死生之地有真理》进行了专题报道,2021年1月1日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栏目进行了重播。

正如作者所言:“时间是作品的终极裁判,在公正的时间面前,任何虚浮和热闹的东西都会随风而散。真正有价值的作品会在历史的反复考验下愈显光芒。”《张文木战略文集》只是浩如烟海的精装图书市场之一种,未来,我们将在精装图书出版这一领域继续新的探索。

猜你喜欢

精装书稿图书
征订启事
征订启事
征订启事
征订启事
图书推荐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班里有个图书角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