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知识产权检察改革探索“四部曲”
2024-03-22张宏羽
张宏羽
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服务保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23年11月末1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明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2024年伊始,结合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形势和新需求,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出台了《上海市检察机关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上海市检察机关关于全链条开展知识产权四大检察职能综合履行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在对全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要求的同时,为全链条全方位开展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综合履行工作明确任务。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上海检察机关奏响知识产权检察改革探索“四部曲”,不断优化专业检察服务保障机制,持续构建综合司法保护制度,为法治护航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创新路径。
知识产权一体化履职机制
早在2012年,市检察院在全国率先构建三级院知识产权专业检察构架,对该类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法律监督等实行集中办理。2014年底,结合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以下简称“三分院”)成立,逐步对知识产权犯罪二审、管辖请示案件办理等进行集中管辖……
当下,上海检察机关正逐步深化市分院、基层院纵向一体化、运转高效的检察权运行机制。建立完善检察机关各职能部门在服务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协作互动、涉科技创新案件联动办理、信息共享与线索双向移送等一体化工作机制,增强工作合力。
在办理销售破解医疗设备“加密狗”软件案的过程中,上海检察机关构建一体化诉讼格局,强化在证据收集、案件定性、事实认定、情节考量等方面的沟通。值得一提的是,该案与基层院办理的下游关联案件同日宣判,以确保关联案件法律适用的统一和量刑平衡。
除个案指导外,一体化履职机制在强化类案监督、综合治理上持续发力。
基于对相关案件的梳理分析,2023年底,在市检察院的指导下,普陀区检察院起草了上海首份《企业数字版权技术措施保护与合规指引》,并由市检察院知识产权办公室、市版权协会、普陀区检察院、普陀区文旅局四方联合发布。该《指引》围绕保护数字版权的技术措施、数字版权的确权、保护漏洞、合规风险及维权方法等场景,对计算机软件企业、网络游戏公司等的数字版权保护工作提出全面规范指引。
此外,上海检察机关将常态化专业培训及疑难案件研商覆盖至三级检察院专门办案人员,与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持续夯实检校合作,打造上海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化办案团队,其中多人入选首批全国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
“四合一”综合履职办案机制
上海是全国率先试点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的省市。早在2016年,三分院就设立了全国第一家分院层级的专业化知识产权检察部门,探索构建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办案机制。2022年,上海各级检察机关均设立了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或专门办案组,实现知识产权“四大检察”保护全覆盖。
根据开头提及的《实施方案》,各级检察机关将持续推进落实知识产权案件“一案四查”等综合履职机制,强调重塑理念,跳出仅就“保护”谈“保护”的思维限制,加强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检察履职,形成上海知识产权检察品牌特色。
记者了解到,上海各级检察机关根据各区域分别承载的功能和战略任务,出台与之相匹配的服务保障举措,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G60科创走廊、湾谷科技园区、东方美谷、西岸滨江园区等区域设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或服务基地,围绕商业秘密、合规机制建设等提供专项法律服务,目前全市三级院累计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站点20余个。
值得注意的是,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机制将更加完善。记者在曾经多个采访中发现,不少知识产权权利方对此都有较强需求。一名企业法务人员告诉记者,受“刑附民”可操作性影响,权利方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刑事案件结束后再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但在此之前可能出现侵权方财产转移的情况。未来希望可以出台相关指引,以供参考、借鉴。
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龚培华在介绍前述《意见》时表示:“今年我们将与市高院共同探索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机制,通过惩罚性赔偿或者赔偿和解,确保企业的核心利益得到保障!”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进一步加强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沟通协调,是检察履职融入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的基础。
上海检察机关不断加强与公安、法院就执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会商研判,并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常态化对接的工作机制。目前,上海已有国家级和本市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承担了部分专利快速审查及专利复审无效巡回审理等重要职能,前述《意见》要求,检察机关应当靠前一步,通过强化工作衔接,进一步实现在创造确权阶段就对影响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
2023年底,上海首家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实践基地在浦东新区成立。浦东新区汇聚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及国际知名品牌,不同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疑难复杂和前沿问题较多,这就需要检察机关通过能动履职探索一条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的创新路径。该实践基地正是搭建在检察机关和高科技企业集群之间的优质、创新、全面的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平台。
“有的权利方一开始被侵权时不知道该走怎样的保护路径,如果所有部门都跑一圈下来,几年过去了,甚至企业都垮掉了。”浦东新区张江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应悦告诉记者,该实践基地类似于医院“专家联合门诊”,将行政、刑事、司法等各方请过来,一站式研判涉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进路,让权利方在被侵权后能够“少跑路”,更高效地化解企业面临的现实困难。
知识产权专家辅助办案机制
知识产权案件往往涉及大量专利技术、商业秘密等被非法使用,这些技术信息一般与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重要产业紧密关联。检察官仅仅拥有法学知识储备不足以应对具体案件的审查工作,具有相应技术专业背景的特邀检察官助理能够助力厘清案件侵权的技术争议点,从技术语境和法律语境两个层面提升审查质效。根据不同权利属性及行业类别,上海三级检察机关聘请技术研发、知识产权实务与研究等领域的专家,构建“检察官+特邀检察官助理”办案机制。知识产权特邀检察官助理的作用,在长宁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新型疑难案件中可见一斑。
该案中,权利公司自主研发了一款车载智能助力器,行為人在该公司研发部门任职期间对样机进行研究,并将由此获得的技术信息用于新入职的公司生产相类似的汽车部件。案件审查过程中,行为人主张其系通过“反向工程”,即从公开渠道取得的产品进行拆解、测绘、分析而获知了涉案技术信息,不应被追究法律责任。本案的技术信息能否被轻易“反向工程”破解,成为主要的技术争议点。
办案过程中,长宁区检察院调用了具备汽车行业专业背景的特邀检察官助理,邀请其参与案件审查、组织多轮检察官联席会议研讨,研究分析涉案产品的构造组成、运作模式、技术秘点及贡献,结合公安机关提交的技术鉴定意见,明确涉案技术信息通过“反向工程”破解需要数年时间方有可能性。行为人离职后短短数月即为新入职公司开发出同类产品,应当属于直接使用了权利公司技术秘密的结果,所谓“反向工程”的辩解站不住脚。检察机关遂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