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路径探索
2024-03-20温啸宇林思成
温啸宇,林思成,彭 超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2208)
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塑形铸魂”的重大任务,其对于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及其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征和规律,为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与科学指南。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不仅要塑形,还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农村精神文明发展滞后仍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因此,积极探索新时代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研究综述
学界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广泛关注,始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将“乡风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之一,党的十九大将“乡风文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提出后进一步引发了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热潮[1]。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5个方面。
1.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马克思指出,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是构建精神生活的基础,而构建精神生活的目的是造就一批“自由的人”“全面发展的人”[2]。国内学界承袭了马克思这一经典论述,认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群众文明素养[3],根本目的在于为农民“打造精神家园”[4]、为农民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条件[5],核心目标是促进农民实现知识化、文明化与现代化[6]。
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研究者普遍认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涉及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两个基本内容[7]。具体而言,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形成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8]。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指的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推进移风易俗,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与文化服务供给,加强农民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教育,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9]。
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现有研究对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百年历程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过去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10];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出发系统谋划、整体部署,将国家发展需要与农民群众发展需要紧密结合,推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推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11]。
4.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部分研究者认为,最大问题是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平衡,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及其衍生制度和政策设计的不完善[12],表现在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文化产品与文化供给不充分等方面[13]。也有研究者从具体工作实践的角度提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人才匮乏[14],相关组织体系和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缺乏有效载体和资金保障[8],农村基层干部重视不足、工作方式脱离群众[15]等问题。
5.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方法与路径。现有研究普遍认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方法在于坚持以农民为主体[7],通过提高农村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15]。也有研究者从夯实物质基础、强化资金保障;加强制度建设、建强基层组织;创新载体形式,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16];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7];加快推进城乡融合,补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短板[18]等具体工作路径进行补充。
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涉及面广且内容丰富,但存在以下3个方面不足:一是以理论研究和对策建议为主,缺乏基于实地调研形成的典型个案与跨案例比较经验分析,尤其缺少对发展路径和规律的总结提炼;二是对新时代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趋势分析归纳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求;三是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很多研究局限于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单一领域,不能将其纳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大局中去探讨“物质”“精神”双向促进的机制机理。
为此,本文旨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经验分析,提出深入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与路径。课题组于2022年7-9月深入山东荣成、湖南平江和贵州湄潭三地,共召开了县级有关部门座谈会4次、镇村干部座谈会15次,深度调研了23个村、3家县级精神文明实践中心、4个志愿服务社会团体、3所乡村学校,通过线上问卷调研获得了1 167份乡镇和村组干部调查问卷以及367份村民问卷。通过大量一手资料,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与问题、先进地区的做法与经验,探索了一般规律与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二、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实践成效
1.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平台支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进行动员部署,在全国各地推广实施,深入覆盖县(实践中心)、乡(实践所)、村(实践站)各个层级,切实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得到了保障。截至2022年10月,全国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 8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8万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8万多个。
2.强化形势政策法律宣传教育,农民群众对国家前途命运充满信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面向农民的形势政策教育和新闻舆论宣传工作,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强舆情引导、组织主题宣讲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3.强化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农民群众精气神、凝聚力发生可喜变化。自十八大以来,各级党政部门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加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在农村社会大力营造重信守诺的良好氛围;强化典型模范引领,充分发挥道德榜样激励示范作用。
4.强化科学文化培育教育,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专业能力逐步提升。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行动,建设农村远程教育平台,每年组织“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持续推动农村科学知识普及,有效满足农民群众提升科学文化素质的需求。
5.强化农村法律宣传教育,农民法律意识、农村法治氛围日趋浓厚。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开展“送法下乡”等农村普法活动,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增强农民的法治观念与依法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能力。
6.强化农村移风易俗力度,农民陈规陋习、农村不良乡风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有关部门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和农民群众思想动态,针对农村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赌博败家等陋习,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找准工作载体抓手,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7.开展多种形式的乡村文化活动,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明显改善。通过创立并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创建开展群众性农民体育活动等,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为我国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赋予了时代风采。
8.强化文明村镇创建,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提供了一批示范样版。各级党委政府把文明村镇创建作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本任务,全国文明村镇由第五届(2017年)的1 493个增加到(最新)第六届(2020年)的1 973个,全面展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硕成果,激发了各地区各部门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问题挑战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社会得到极大发展,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因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利益格局调整、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一系列挑战,既包含长期性问题、也包含阶段性问题、更存在长期问题的阶段表达,其主要制约因素如表1所示。
表1 制约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 %
1.乡土社会失序,乡村文化失调。(1)群众集体观念日渐淡漠,乡村治理失序。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分”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出来,但“统”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期缺位的根源。集体所有权和处置权虚置,尤其是取消农业税费之后,村社集体组织越来越缺乏调节村庄公共事务的能力,乡村利益共同体解散,农民集体主义观念因此极大削弱[19]。加之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人口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精神文明和乡村文化建设长期缺乏人才支撑。(2)传统道德秩序弱化,基本价值失准。精神文明建设让位于物质文明建设和商品经济发展,是乡村道德长期性弱化的重要成因。传统乡村治理能力的衰退和农村发展落后的现实,使“拜金主义”盛行,家庭、宗族等熟人社会的集体道德秩序约束弱化甚至消散。与此同时,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也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精神文明的衰落和农民道德素质的滑坡[20]。(3)陈规陋习难以根治,乡村文化失调。移风易俗工作是兼具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其中新时代阶段性问题最显著的便是部分地区存在的高价彩礼现象,近十年间彩礼和婚姻成本普遍增加了2~3倍[21]。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长期性问题也有重新抬头的态势,两者往往互为因果,乡村原本的传统习俗、礼仪文化逐渐异化,农村红白喜事演变成“讲排场”“比阔气”的平台,彩礼份子钱逐年攀升,“人情味”变成“人情债”,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增加了群众生活负担。
2.干部缺乏认识,队伍建设不足。(1)基层政府缺乏足够重视,难以提供相关保障。部分地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财政资金投入和工作力量配备不足,“只要经济发展了,乡风自然会文明”等错误观点在乡村振兴阶段仍然存在,部分干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22]。一些地区仍未建立专门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管理机构,多为合署办公,工作开展多为运动式或“迎检”式推进,难以形成长期的社会治理规划,仍然存在着“热在上面、空在中间、冷在下面”的现象[8]。(2)基本工作队伍建设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目前,农村从事意识形态与文化教育等相关从业人员往往身兼数职,自身素质普遍不高,年龄结构老化。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属于乡镇管理,但乡镇任务重、人员少,精神文明建设又并非是优先级高的工作,难以得到长期重视。对精神文明和移风易俗干部队伍的管理、考核、晋升不重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保障精神文明工作的正常有序推进。
3.精神文明工作体制机制不畅。(1)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本阵地建设较为薄弱。当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心-所-站-点”多级体系越到基层存在感越薄弱,部分县市、乡镇机构职能仅限于志愿者管理和文艺工作服务,是政府应对时代文明发展阶段性体系不完善的新问题。经济发展较好的乡村会配套文化室、村史馆、文化广场等,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村则很少有能力配套相应基础设施,30.6%的受访基层干部反映农村缺少公共文化、图书馆等基础设施。有的村文化室只是挂了牌,没有活动器材和设备;有的村设立了乡村振兴讲习所、农民夜校等阵地,但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计划,缺乏实时的内容更新。(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关制度设计尚不完善。农村精神文明与移风易俗工作“条块分割”是体制建设中存在的长期性问题,相关工作责任涉及宣传、政法、教育、民政、文化旅游、宗教等诸多部门,权责不清、政出多门,各类规制时常存在重复或矛盾。县乡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通常是以自上而下的标准推广,往往不切合当地现实条件,多数地区仅开展志愿服务类组织业务,其他诸多制度设计流于“墙上挂挂”,难以落地。
4.农村精神文明基本活动开展成效较低。精神文明活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时代表达。村民调查问卷显示(见图1、图2),现阶段村民参与率最高的三类活动为传统节庆活动(71.3%)、政府宣传教育(64.2%)和村庄文艺演出(58.5%),农民最喜欢的三类活动为传统节庆活动(29.7%)、文艺演出(21.0%)和农业技术培训(11.5%)。需要注意的是,政府长期性的宣传教育虽有较高的参与度,但其推介形式与内容表达难以适应村庄治理结构和村民实际需求的变化;“送电影下乡”等传统文化措施已逐渐难以实现互联网时代农民的文化娱乐补充,专项经费使用效率低下但又难以改变用途;近年来新创设的农民节庆活动逐步异化为“招商引资”和“旅游吸纳”,好评率只有6.8%,农民参与率也仅仅只有37.8%。
图1 农村文化活动的参与度
图2 村民对农村文化活动的喜爱程度
三、先进地区的实践及模式
(一)案例样本选择依据和可研性
为全面系统地调查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工作“塑形”“铸魂”的典型做法与地方实践,课题组选取全国东、中、西部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调研。案例设计涵盖不同的地理资源禀赋环境(沿海、平原、山区)、文化背景(传统农耕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农业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人口比例等为核心指标),使基于样本进行的一般性抽样研究有充分的环境普适性和经验可复制性。
东部地区旨在选取地理位置沿海,乡村经济条件较为发达,市场经济体系较为成熟且已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先进地区。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2022年农业总产值达1.2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其威海市下辖的荣成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海岸线长487公里,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连续40年水产品产量位列全国县级首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 500元。同时当地兼具海洋渔业文化和红色抗战文化,具备东部地区的典型特征,相关实践被纳入中央文明办一局编辑出版的《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之中。
中部地区旨在选取地形以山地或平原为主,乡村经济发展程度适中且有较好的农耕文化传承的代表性案例。岳阳市平江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2022年农业总产值103.07亿元,农村常住人口占比46.3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2 601元,现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2.1万人,走出了52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100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是全国四大将军县之一,同时以乡村教育基金会为代表的各类民间促学助学体系完善,乡村传统耕读文化和红色革命氛围浓郁,是省级文明县城,在中部传统乡村地区中代表程度较高。
西部地区旨在选取乡村经济条件曾相对落后,乡村人口外流情况突出,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期,地理条件以山区丘陵为主,有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发端传承的一般地区。遵义市湄潭县位于贵州高原北部,丘陵占57.90%,2022年农业总产值90.36亿元,农村常住人口占比49.5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8 685元,是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诞生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重大农村改革成果,也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2018年9月退出)。集农村改革试验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浙大西迁文化、抗战文化等多位一体,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是西部脱贫地区中乡村治理与建设的改革样板。
综上所述,三地的选择基本涵盖了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和类型的精神文明乡村建设典型,既覆盖了东中西部的地理分布的全面性,又兼顾了高中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一般性,还兼具传统农耕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典型性。三个县(市)涌现出一批接地气、有活力、受欢迎的工作方法,形成低成本、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路径,其工作思路、做法、经验也将继续完善并形成常态,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借鉴。
(二)案例实践及模式
1.山东荣成:信用志愿积分构建精神文明标志。近年来,荣成市创新建立“志愿+信用”模式,突出志愿服务、信用建设的双轮驱动,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长效激励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荣成特色的文明实践道路。
一是民主制定积分评价办法,激发群众参与。早在2012年荣成便启动城市街道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5年开始将城市信用建设体系向农村地区延伸,次年开展村居组织、农村干部、农村居民三方面的征信管理。到2018年,荣成以清违章建筑和乱搭乱建、清废弃宅基地、清空中线缆、清乱贴小广告为主要内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此为依托正式在全市各乡镇推广信用管理制度。在制度推广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鼓励各村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群众参与、群众认可的村级信用评价分值标准和信用管理实施办法,从好人好事、公益事业、村庄管理、村容村貌、公共秩序、村居建设、文明道德等具体方面细化评价指标内容,将村民参与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慈善捐赠、见义勇为等26项文明实践活动纳入个人信用管理并转变为可量化的积分,制定切实有效的信息采集认定方法和管理制度。
二是打造信用积分体系,强化村规民约管理。针对村规民约约束力不强的实际,荣成市将信用管理与村规民约相结合,把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上升为信用管理的规范准则,推动“信用+农村”落地、落实、落细。依托村规民约制定信用管理办法,把大事小情都用信用积分进行体现,跟进相应奖惩措施,使村规民约的软约束变成了信用管理的硬要求。设立信息采集员,即时采集群众的守信失信情况,每月在公开栏、微信群张榜公示,还用大喇叭广播宣传,谁守信加分、谁失信扣分,第一时间让全村人都知道。同时推动乡村志愿“1+4+N”全覆盖,即要求每个行政村成立1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和党旗红、巾帼美、纾难解困、垃圾分类4支志愿服务分队,再因村而异成立“巧厨娘”“巧工匠”等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分队,就近就便满足群众需求。
三是提升物质精神激励,落实文明先进理念。首先,实行差异化物质奖励。将村民福利和村集体分红变成信用基金,依据信用积分差额发放,积分多就多发,积分少就少发甚至不发。70%的村居设立“信用超市”,守信群众可随时用信用分兑换生活物品,放大信用影响力。目前,全市778个村全部设立信用基金,总额2 500多万元,惠及40多万人次。其次,实施仪式化荣誉激励。每个村每季度至少举行一次大张旗鼓的基金发放仪式,由镇村领导亲自上台颁奖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让守信群众有仪式感、荣誉感。再次,打通城乡积分体系,实现农村信用“双重红利”。通过标准化的积分单位换算,打造城乡互通的信用查询管理平台,建立全域信用信息规范化管理,村民累积达到一定等级的信用加分后,不仅能享受本村奖励,还可以在城镇中享受到诸如免费公交、供暖补贴、公园免票、子女跨区择校等210多项信用激励,使得农村居民普遍树立起“信用有价”意识。
2.湖南平江:家风学风建设引领文明和谐乡风。近年来,平江县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弘扬传统美德,通过家风建设和学风培育,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精神面貌,提升了当地乡风文明水平,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
一是文明评比激发乡风建设新动能。在积极发动各村自主讨论、表决、制定村规民约之后,由村委牵头、党员带头,以年度为单位,在各村范围内开展家风等级评定,重点考察“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规守法、勤俭持家、和睦邻里、爱护环境”六个方面的表现,经过“组级讨论、村级评议公示、镇级审核”后,将村民家风评定为“优良、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对“家风优秀”家庭给予公开表彰并授牌嘉奖,对获评镇级先进的家庭,其成员给予一次免费体检奖励;对评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家庭,全村公示“亮丑”,以年度为单位,限期三年内经“本人申请、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村级公示”后方可“摘帽”,期间村内组织成立家风建设帮扶小组开展结对帮扶。“家风不合格家庭”在摘帽前,其家庭成员在资格审查(如公务员、参军等政审)、银行授信评估(主要针对诚实守信不合格家庭)、照顾性政策支持(如农业补贴项目申请)等方面受到严格限制。
二是教育基金改善学风营造新氛围。教育基金会的成立与推广是平江县学风建设的重要创造与突出亮点,通过吸纳社会力量协同参与构建文明实践合力,来源于贫困乡镇石牛寨镇的实践创造。2016年,面对优秀师资招不来、留不住的窘境和留守儿童众多、缺乏家庭陪伴与良好教育的难题,石牛寨镇中小学校友会、乡贤自发组织募捐活动,乡镇政府积极协调,广泛发动各界乡友募集社会资金415万元,以乡贤运作、政府指导、公众监督为原则,成立了石牛寨教育基金会。基金会资金主要用以奖励本地教学成果优秀的教师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取得了良好成效。随后在县乡政府的积极推广筹备下,全县各乡镇都成立了教育基金会。通过“真金白银”的物质激励和全校全乡镇评奖评优大会、各类平台大力宣传等的精神激励,一举扭转了长期以来偏远地区教育事业中学校校风不正、教师教风不严、学生学风不浓、家庭重视不足的风气问题,从根本上激发了当地“尊师重教”的文明学风,显著提升了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
三是家校共建实现家风校风良性互动。实施“小手拉大手”工程,实现文明校风学风与文明家风乡风的良性互促。一方面,号召中小学生开展“优良家风”共建每周一主题活动,包括每周做一次家务、干一次农活、主动和父母学村规民约一次、开展志愿服务一次等,要求学生家长每周签字监督。另一方面,创新“学生谏亲”,要求学生对父母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如抽烟酗酒、不爱护环境、不孝顺老人、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等,进行积极劝解。同时,大力推动家长学校建设,强化亲子教学,家长能够通过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学校运动会、监考、护学、陪餐等活动中来,与孩子们一起养成精神文明良好习惯。另外,学校积极与学生所在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志愿者,定期进村进行“优良家风大讲堂”宣讲和“家风文明”文化活动表演,组织优秀中小学生参与村组“文明家庭”打分评选,推动农村地区移风易俗新风尚。
3.贵州湄潭:群众会“一体两翼”实现移风易俗。近年来,湄潭形成了以群众会为“一体”,以寨管家和红白理事会为“两翼”的乡村治理新模式,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一是以农民为主体,坚持群众会制度。“群众会”俗称“院坝会”或“坝坝会”,主要以村(寨)民小组为单位,通常在晚饭后的农闲时间召开,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村庄公共事务治理的主角。湄潭县在群众会的基础上,整合农民夜校、道德讲堂、村民座谈会、听证会、调解会等形式,形成湄潭特有的“群众会+”模式。湄潭县以“群众会+”为载体,发动农民群众全过程参与村规民约制定、村庄规划建设和日常事务管理,让广大群众有了充分自由参与、讨论村庄事务的空间,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切实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坚持政府、村委会和农民群众共同谋划、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团结和带领群众共同推动社区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是下沉文明创建网络,发挥寨管家作用。“寨管家”是湄潭县农村精神文明和移风易俗的基本工作队伍,由过去村寨中红白事总管人员等演化而来,主要作用是填补基层公共事务治理“最后一公里”的空白,在湄潭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方面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寨管家”一般由当地有很高威望的退休干部、老党员、乡贤寨老等担任,实行“3+N”管理模式。“3”是指乡镇政府选派1名乡镇干部担任“指导员”、村选派1名村干部担任“包保员”、村寨推选1名寨长或副寨长担任“管理员”;“N”是指水管员、护路员、护林员、保洁员、安全员、调解员、红白理事会理事等,落实“定人定岗、定职定责、定点定向”责任,帮助村委会对集中连片村寨水、电、路、林、讯等基础设施进行包保管理。同时,湄潭县以“寨管家”为基础,结合基层网格化治理,实行寨长(志愿服务队长)包寨、志愿者包户的原则推进服务落实落地,在行政村一级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寨管家”志愿服务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确保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日常寨务和乡风问题有人管、管得好。
三是推动移风易俗改革,覆盖红白理事会。在基层推进村(寨)红白理事会全覆盖,让红白酒宴有制度、有人管、有人带,有效地抑制了铺张浪费、天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在组织体系建设上创建“寨管家”牵头的红白理事会,在移风易俗中抓住关键少数,组织发动乡贤寨老,整合村支委监委、婚庆司仪、道场先生、酒席总管等人员,强化理事会工作队伍,推动理事长、寨长、网格长“三长合一”;在镇级成立红白理事会工作小组和工作专班,以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双组长统筹调度,规范酒店、花店、车行等婚丧行业经营标准,配合村(寨)劝导和制止不文明行为,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在规章制度设计上实现社区自组织下的全流程管理,推行“事前商议、事中服务、事后公开”的红白事务监管机制,形成“村民监督、村民举报、村民劝阻”的防范机制,同时由当地政府部门建立实时反馈举报微信平台,促进移风易俗治理主体间的双向联动。
四、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独立孤立的,应该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生态建设、文化娱乐、休闲体验,贯穿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各领域、诸环节、全过程,实现具体化、形象化、日常化、生活化,将党的意志变成群众的自觉。改善村容村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与发展村集体经济是现阶段农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需要迫切提升的关键内容(见表2)。本文在三个案例的比较分析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问卷数据,总结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路径。
表2 农村精神文明最需建设的内容占比
(一)在狠抓基层党建中激发干部热情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村庄治理的核心主体,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出著名论断,“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动员干部是动员农民主体参与的前提,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步便是要重振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通过“亮身份、明职责、做表率、立承诺”等措施,激发其“党员身份”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鼓励其干事创业热情,加强相关能力培训和先进治理模式的考察学习。在具体操作中,首先要有序开展乡镇、村集中换届,坚决把存在思想道德问题、涉黑涉恶等问题的基层工作人员清理出去。其次,要善于挖掘本地有公心、有公德、有能力的干部人才,并吸纳进入基层党组织。再次,注重在返乡创业农民工和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持续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加大从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下乡企业家、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党员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的力度。
(二)在村规民约制定中凝聚共识认同
在重振干部精神状态之后,便要着手破除村民冷漠、重拾集体信心,其关键在于真正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发动群众、动员群众、激发群众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村规民约是依据法律和乡村社会的交往原则,重新构建一套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乡民认可的行为规范体系[23]。内核在于“还权于民、还情于民、还信于民”,其作用在于凝聚村庄共识,激发精神力量,提升价值认同。这一套行为规范体系能够凝聚人心,通过道义整合利益,形成一套适应乡村时代发展要求的共享价值规范体系,进而为村民自治提供保障,最终形成村民自治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规范基础。所以,村规民约必须要体现“村民公约”的属性,必须要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讨论,表现为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日常化,形成的过程就是产生契约和统一思想的过程,需确保“群众讨论、群众制定、群众认可、群众执行、群众监督”。村规民约是手段,其目标在于激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和制定地方性的行为规范的热情,如果将手段和目标混淆,自上而下的统一制定则必然会产生“落在纸面上、贴在墙壁上、挂在嘴边上”的形式主义。
(三)在村庄发展建设中构建群众愿景
在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之后,需要赋予村民以共同的村庄发展愿景和目标蓝图来进一步明确集体目标方向、凝聚成员共同意志、激发村庄建设动力。目标管理理论认为,组织目标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目标确定后,由于它能使人明确方向、看到前景,因而能起到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和激发斗志的作用;二是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由于目标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挑战性,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在目标实现以后,由于人们的愿望和追求得到了实现,因而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这样就会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去承担新的任务以达到新的目标[24]。观察多个成功转变精神文明面貌的村庄,其领导者都擅长给村民“画蓝图”,使得村庄发展目标和村民个人需要相结合,从而激发动员群众参与进来,不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共同参与村庄的集体建设。在具体实践中,改善村容村貌、推动垃圾污水治理、土地综合整治等相关工作便是最好的抓手,村庄外在面貌的改善可以更加直观地给予村民信心和鼓励。同时,“画蓝图”不是“画大饼”,要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完成阶段工作,解决面临的问题挑战,争取政策支持、整合各方力量,扎实推进建设,实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四)在文明评比表彰中强化群众激励
农村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下的熟人社会。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的内核是发挥村庄熟人社会的“面子效应”和“示范效应”,给后进个人和家庭以内心触动,激起村民“不甘人后”的竞争之心,特别是不同家庭、不同网格、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文明实践氛围。一是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从各地的积分评比来看,通常是“政府领导站台、公开荣誉表彰、敲锣打鼓到家”的形式,由此带来的荣誉感和仪式感一般都胜过物质奖励带来的效果。二是注重对良好家风、校风的表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90%以上的受访干部都赞同“农村能出好的大学生就是最大的精神文明教育”这个提法,下一代的精神文明教育被视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三是需要特别重视后进个人和家庭的文明改造。文明评比的目标是激发群众向善之心,切不可将加分扣分手段和评比活动作为目标结果,而是要以柔性手段做通思想工作为主,硬性手段奖惩激励为辅,让群众从内心接受文明理念和移风易俗的要求,注重对后进个人和家庭给予鼓励和支持。
(五)在执行公正奖惩中树立规矩意识
激发群众参与、构建共同愿景之后,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奖惩措施来营造公平公正向善的村庄氛围。要同时发挥熟人社会“面子效应”的“软规制”作用和严格奖惩规矩意识的“硬约束”作用,要着力于弘扬新时代文明行为和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对不文明行为要建立基于内部惩戒的“红线”,增加其违约成本。一是奖惩要触及村民的核心利益。“富人要靠约束,穷人要靠激励”,单纯的罚款、扣分、上墙可能无法达到既有成效,必须将村集体经济的分红、国家政策的补助、家庭成员在入党参军求学贷款等方面的资格审查类的关键内容列入奖惩范围之内,让村民真正感受到制度的约束力。二是建立符合地方规则的措施。坚持以“限高”为主,把握尺度。对政府来讲“法无规定不可为”,对于乡村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要鼓励地方在法律之内、道德之上、经过民主讨论形成符合本地实际且群众乐于接受的管理办法,要用地方性规则去惩戒法律管不到、道德管不了的事情,树立规则意识和底线意识。
(六)在化解矛盾冲突中实现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要从群众深恶痛绝、有一定共识,但个人又无力去摆脱环境的现实突出问题入手,在与困难斗争中产生改革火花。平江县教育基金会创建的起因,就是为了解决当地学校优秀教师严重流失的难题。湄潭县提出不文明婚闹专项整治工作和“车不过十,礼不过百”口号,其直接原因是当地发生不文明婚闹造成人身伤害、人情负担导致村民自杀等几起影响恶劣的事件。一是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去推进移风易俗,坚持疏堵结合。精神文明和移风易俗是富有弹性和活力的,相关制度推广工作要避免上级下达的任务式考核和完全强制的手段措施[25];精神文明和移风易俗工作要顾及群众情感接受程度,而不是“一刀切”,最大程度上获得广大村民情感认同和行动支持。例如“车不过十,礼不过百”,更多是一种倡导,“礼不过百”也主要是针对邻里而非亲朋,只要合乎情理、不铺张浪费的行为都可以在执行尺度内得到许可,从而得以顺利推广。二是要认识移风易俗工作的长期性。改变农民的不良习惯、陈规陋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尊重历史习俗和地方特色,坚持发挥群众的主动性,认识移风易俗的长期性,要抱有历史耐心。三是灵活对待风俗文化。对地方性的习俗要客观分析、留有余地、差别对待、因地制宜。对于民俗宗教活动的考量,要重点关注三点原则:是否符合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方向,是否宣传激发群众遵守文明道德,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破旧立新之间要注重发挥传统美德作用。如果说移易旧俗陋俗是“破”,培育新风尚是“立”,那么,挖掘美风良俗则是一种“兴”,即在能够接续旧俗的前提下复兴传统美德、振兴新时代文明新风[26]。
(七)在文明志愿活动中充实群众生活
加快推进农村志愿者队伍规范化建设,既能有效推进乡村治理,也可助力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在文明塑造和志愿服务中,志愿者可以收获到来自共同体成员的认可和尊敬,获得精神上的激励和满足,有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志愿服务有助于提升诚信意识,诚信体系建设也有助于促进志愿服务。一是志愿服务构建村庄“新社群”。志愿活动等符合公共利益的集体行为是“集体归属感”的重要载体和增进彼此交流空间的平台,可以满足村民集体生活与村庄社交的需要。要善于抓住村民的“从众”心理,从先进分子开始、从党员干部开始,不断扩大组织范围和提升社会影响力,打造“新型村庄社交生态圈”,把原本被农闲时期传闲话、无事生非等不良行为占领的“精神阵地”抢占回来,最终吸引群众从“旁边看”到“一起干”。二是志愿服务打造精神文明新课堂。信用志愿可以视为村规民约的重要补充,要设计好相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活动中宣讲政策、教育群众。考虑到农村志愿者多数为妇女和尚能工作的老人,应注意工作的时间安排、频率与强度,将文明新风融入其中,寓“志愿”于乐,通过行动教育传播开来。三是志愿服务焕发乡村治理新气象。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是弥补行政村以下乡村微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垃圾分类、环境治理、矛盾调解、扶贫济困、助推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村庄储备后备干部打下了基础。但要注意的是,虽然志愿活动是无偿的,但不是无成本的,需要集体和社会的力量去保障其可持续运营,更需要表彰先进榜样,不断激励增强城乡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
(八)在因地制宜推广中延展基层创造
信用志愿积分、教育基金会、“群众会+”等颇有成效的地方特色精神文明实践方法,都是在乡村自发实践之后经过党委政府的总结与经验凝练向全域推广开来。首先要做到的是打消乡村干部的顾虑。加强对各级农村精神文明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允许其先干再规范,激发基层实践智慧,对可能存在的矫枉过正行为要及时予以调整,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同时也要注意坚持几点原则。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每一项制度创新都有其存在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基础,要允许地方进行灵活性调整和选择。二是防止组织制度泛化与盲目扩大化,“制度是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思想并不完全具备合理性,有可能会越做越大、越做越成体系,成为公序良俗;也有可能会渐渐变质,直到失去民心,被群众所抛弃。以志愿积分制做法为例,将生产经营环节纳入志愿活动中,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市场行为,从而造成“积分”变“工分”的倾向。三是坚持目标导向而非手段导向。制度推广的目标是要提升农村的精神文明水平而不是要建立某种机制,应允许制度推广与当地已有实践相结合,鼓励有更加丰富的实践创新,而非统一官方的制度规范。前些年某些地区已经经历过村庄建设的“合村并居”,不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再出现一场新的“合村并居”。
(九)在明确主体责任中打造协同体系
党领导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工作,广大村民是主体、乡村干部是关键、能人“五老”是依靠、群众组织是平台、乡村学校是助力,要协调各种资源、发动多方参与。一要强化党委政府的统筹。党委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是移风易俗等相关工作顺利推进的前提,在政策制定中要提炼基层智慧并提出可推广的方式路径;在体系建设上,组建城乡一体、镇村协同的移风易俗工作队伍,落实挂村干部指导制度等构建体系合力;在实际操作中,既要加强政策宣传、撬动村庄社会意识,也要整合各类资源实现集中治理,更要合理行使政府的强制力量打击严重不文明行为。二是要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村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要积极发动群众、动员群众参与到本村事务的建设中来,瞄准直接涉及群众安全、健康、利益相关的不文明现象,广泛收集意见建议,优先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避免自上而下提出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计划。三是要重点动员关键群体。充分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革命以及能人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其社会资本和地方名望更好地带动群众推广政策,着力解决能人返乡后“没地(宅基地和承包地)、没人(没有工作团队)、没条件(医疗保障等不到位)”的现实顾虑。同时发挥乡村学校助力作用,通过“小手拉大手”、中小学生“谏亲”等文明实践活动,以文明校风助力文明乡风建设。
综上所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是重塑归属感、仪式感、价值感的社区情感共享纽带和价值认同基础[27],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基层实践中要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塑形”,要抓住村庄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土地综合整治等关键切入点,不仅是因为良好的环境是农村精神面貌提升的最直接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让农民群众看到自身劳动和努力的成果,从而提振干事创业的信心;二是要“壮体”,发展并壮大集体经济能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组织保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回应需求、完善制度、聚拢人心、汇聚民力,实现“壮体”的目标;三是要“铸魂”,要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过程中,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传统道德与公序良俗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且富有时代特点的活动,打造新型村庄“社交圈”。
五、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精神文明的基本队伍
1.统筹乡村工作重心。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由县级党委牵头抓总、总结设计,乡镇党委具体规划、发现典型,村基层党组织落细落小、探索经验。各级基层党委政府需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完善相关政绩考核制度。
2.强化激励约束措施。重视对农村精神文明工作队伍和乡村文化专业人才的激励,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纳入县(市、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重点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以党风建设促文明乡风。
3.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发动各类人才参与理论宣讲、社区服务、文艺演出等志愿服务,扶持农村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支持乡土文艺团组发展。以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为抓手,坚持保护为先、合理利用相结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呈现新气象。
(二)夯实新时代文明基本阵地
1.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资源体系。完善“中心-所-站-点”多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系。用好用活文体广场、农家书屋、文化礼堂等,保护性激活革命遗址资源,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基地的作用。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纪念英烈、网上云旅游等活动,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秀传统农耕文化、革命文化的覆盖面和传播力[28]。
2.赋权信用志愿建设。探索推广信用建设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融合路径,有效整合涉农主体相关数据,逐步完善信用志愿等文明评定机制,探索向信用承诺、信用融资、信用赋能等应用性工作转变,建立数字化志愿和信用信息公布查询平台,优化志愿形式与强度,促进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3.创新文明传播平台。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官媒平台建设,积极利用“两微一端一号一抖”等新时代平台载体,引导网络短视频平台充分发挥传播力、影响力。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两条主线,不断引导公共参与,鼓励短视频与各类图文网评作品创新创作,对优秀社会创作者予以公开奖励表彰和宣传推介。
(三)打造喜闻乐见的基本活动
1.提升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群众“听得懂、愿意听、记得牢、用得上”的农村宣传教育活动,推动领导干部带头讲、专业人员深入讲和鼓励群众自己讲“三讲结合”,增强趣味性和形象化,与农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积极回应热点问题,做到观点简明、表达通俗、乡言乡音。
2.深化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事迹,完善地方性的激励奖惩手段。持续推进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活动,组建城乡一体、镇村协同的移风易俗工作活动组织机制。
3.打造文化娱乐精品活动。坚持农民主体参与,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鼓励家校社区多方合作,开展文化传承与文明实践等活动。县乡两级扎实做好规划行动,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力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村超、村BA等体现农民精神风貌的文化体育活动。
(四)推广行之有效的基本制度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构建以县域为中心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的制度体系。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中小学教育、文明创建和文化创作的全过程。
1.深化细化、充分挖掘、有效发挥村规民约、“积分制”等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中的功能作用。适当利用熟人社会脸面效应,在“扬善”的同时又要“亮丑”,完善村规民约奖惩机制。始终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制度建设和推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防止制度的泛化与盲目推广。
2.推广建立红白理事会等移风易俗的长期监督管理制度。鼓励吸纳宗教人员、殡仪和婚庆产业从业人员等利益相关群体加入红白理事会,结合农村婚俗、殡葬习俗改革,推进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监督约束机制落实落地,禁绝封建迷信活动。
3.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相结合。坚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发掘当地特色文化与精神谱系,深化文化治理。通过民办公助、宣传推介等措施,鼓励民办文化机构开展多种面向农村、面向社区的文化经营活动,规范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农村文化产业,促进农文旅融合,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向互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