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4-03-20项晓娟
项晓娟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2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但是,目前部分涉农人才不愿意返乡就业创业,乡村人才紧缺和人才断层现象一定程度存在。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有责任与义务承担起涉农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引导支持涉农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一、高职院校涉农人才返乡意愿分析
(一)涉农人才返乡意愿调查
乡村振兴需要科技、管理、服务等各类人才的参与。涉农人才不仅指农业专业人才,还包括与农村发展相关的技术、经营管理人才。笔者对河南省10 所典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进行了返乡就业创业调查,共906 个样本。其中,男生占比45.81%,女生占比54.19%;乡镇学生占比84.21%,非乡镇学生占比15.79%。同时,对焦作市孟州市桑坡村、开封市鼓楼区余店村、洛阳市孟津县平乐村等典型就业、创新创业、乡风文明村镇进行案例研究。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认知度不高,对乡村振兴战略了解并收集过相关资料的大学生占比17.11%;农业专业普及范围较为广泛,其他涉农专业宣传较少;有返乡就业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占比8.39%,返乡就业意愿行业主要有农产品直播、农产品微商和农产品消费升级等。
(二)影响涉农人才返乡的因素
基于样本调查和访谈数据,认为影响涉农人才返乡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制度保障、家庭支持和生活环境等方面。
第一,就业机会较少,收入水平不高。农村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投资环境有待优化、产业优势得不到进一步挖掘等,从而形成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农村市场用工成本远低于城市,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工资和福利待遇有待提高,生活环境和配套设施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许多涉农人才选择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不愿意扎根农村。
第二,对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家庭支持不足。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但是部分大学生对政策的理解不够深入,他们认为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医疗保障、学校教育、社会保险、家庭养老等各个方面的差距,这些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家长普遍对孩子返乡就业创业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让孩子读书就是为了“离农”,到城市打拼,光宗耀祖,过上体面的生活。在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下,学生、家长的“离农”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第三,村民思想观念落后,乡村治理水平不高。部分留守在农村的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思想不够开放、眼界不够开阔,且随着大量的农村青壮年人口外流,农村呈现出老龄化趋势,涉农人才返乡存在其思想观念与村民思想观念有分歧的难题。同时,部分乡村治理方式不够精细化、精准化,信息获取不及时,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教育、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不够智能化,办事便捷度不高等,这种生产生活环境让很多涉农人才望而却步。
二、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
(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在产业振兴上,涉农专业学生可以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农业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利用专业的管理知识指导乡村产业园区优化升级;客观进行市场调研,指导乡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二)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在文化振兴上,涉农专业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基层志愿服务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助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利用可视化技术保存乡村文化遗产,通过走访调研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品牌,最终实现乡村文化繁荣。
(三)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在生态振兴上,涉农专业学生可以将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引进乡村,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加强政策宣讲,使村民真正理解政府的一系列环保理念、政策、举措,自觉按照环保理念规范日常行为,从而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四)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在组织振兴上,大学生“村官”能够提升基层管理队伍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提高基层办公的电子化、规范化、简约化程度;加强宣讲工作,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不断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三、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困境
(一)涉农专业招生难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普遍存在招生难的现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社会对涉农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尤其急需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涉农人才。然而,部分学生不愿意学农,涉农专业招生较为困难;即使上了农业院校,毕业后很多学生也不愿意到基层农技部门和农业企业就业。
(二)专业设置不够合理
影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专业。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与中专院校的专业相似,缺乏针对性,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尤其在服务现代农业方面,未从根本上对专业进行改造,创新性不够,而且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能力的训练,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导致生源流失严重;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很难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专业特色不够明显,脱离了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三)教学改革力度不大
发达国家已积极发展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及3S 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融合的现代农业、智慧农业,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施策和可视化管理,且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我国农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农业教育的改革力度不大,知识更新缓慢,实训条件有待改善,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四)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当前高职院校虽然实训条件明显改善,但实践教学仍有待加强。涉农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比较重要,而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且容易受环境、季节影响。因此,实践教学组织难度较大,必须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才能解决问题。但是,受生源质量、教学经费、地域特点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偏少、质量不高,难以达到涉农人才培养要求。
(五)内涵建设水平不高
内涵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围绕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实训基地建设、质量管理、改革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校企合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招生就业等方面开展。涉农专业学生之所以不愿意返乡就业创业,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不高有很大关系。只有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力争使各项工作做到科学扎实、富有成效,让涉农专业学生看到农村市场的变化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才能以高度责任心和自信心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浪潮。
四、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策略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点在于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优化。要以专业群、课程群为抓手,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采取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调整涉农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的专业群建设,促进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合。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是为乡村振兴服务的,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广大农村或者涉农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要按照农业行业的职业规范制定涉农人才培养标准,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多元主体协同作用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合力,激发培养主体的协同功能。为了使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连接起来,必须加强政府、高职院校、职教联盟、企业、农民等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多元主体可以共建乡村振兴学院、乡村振兴产业联盟等,以高职院校为主要力量,构建适合不同领域的涉农人才培养机制,在联合培养、项目合作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借助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邀请相关部门对涉农人才培养成果进行监督和反馈。同时,要针对发展不一致的地区构建差异化的涉农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各地区乡村产业的特色,在涉农人才培养机制中融入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元素,使涉农人才有力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
(三)以建设实训基地为抓手,打造工学交替实训基地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抓手是建设设施完善、科学合理的实训基地,实现“课堂知识传授—农业生产现场实践—回归课堂学习或者创新创业”的交替循环。实训基地主要有校园、田园和创研孵化园等。在校园可以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需求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平台,完成涉农理论知识的传授。田园是涉农专业学生深入真实的农村生产环境,结合当地产业环境、给予一定资源的实际操作空间,能够让涉农专业学生真切感受到农村的变化和活力,从而激发他们研究、探索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性。创研孵化园赋予涉农专业学生更大的创造空间,对于有创业项目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创业项目孵化;对于有科研成果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转化、推广科研成果。田园和创研孵化园两个基地弥补了校园理论教学脱离“三农”实际的缺陷,使学习环境和学习平台更加多元化、立体化,促进了涉农人才的知行合一。
(四)改进人才培养方法,打通人才培养双向通道
在人才培养方法上,可以借助实训基地,采取云共享的方式,打通高职院校与涉农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双向通道,送教下乡。要走产教融合之路,深化与乡村涉农企业合作,以良好的就业循环带动人才培养;师生共组各种类型的技术团队,与乡镇开展一对一帮扶,让团队扎根乡村,根据当地种植养殖特色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增收;鼓励引导返乡创业就业的涉农人才带项目返校,实现人才反哺,让他们作为指导教师带领涉农专业学生在实训基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大力培养信息化涉农人才,创建电商物流平台、成立智慧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和大数据云平台,为产业升级赋能。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双导师制,努力实现涉农人才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要从“实践+理论”角度出发,加强对涉农专业学生的教育引导,推进乡村振兴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双导师指的是教师和农业技师,二者相互配合可以取长补短。教师虽然有教学经验,但毕竟未长期扎根农村,对农业产业、农产品交易环境等实际情况不是特别了解,需要农业技师辅助教学。农业技师在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技术培训、农业产业规划、农业生产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为实践教学提供多重技术保障与支持,能够弥补教师因为长期脱离农业生产实际而造成的教学短板。双导师相互配合,能够打破各自研究领域的壁垒,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构建一个学校与农业产业高度融合、理论与实践全立体、校内与校外可延续的导师指导体系,助推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