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生产过程中消毒药的合理使用

2024-03-20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1期
关键词:过氧乙酸消毒药圈舍

王 美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安顺 561300

1 消毒药的选择原则

畜禽生产过程中消毒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消毒作用、使用方便、经济实惠,还有使用的安全性,以下是选择消毒药要遵循的原则。

1.1 高效原则

畜禽饲养管理者选择消毒药的时候需要明确使用场所以及现阶段养殖场流行的疾病种类,依据现阶段养殖场畜禽流行病病原微生物种类、消毒场所等来选择使用合适的消毒药。一般广谱消毒药可以预防细菌、病毒、真菌等疾病并阻断其传播。消毒药作用时长也是考虑范围,因为消毒药要满足高效持久的效果。消毒药的选择不可过于单一,只用一种消毒药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因此,要选择对病原微生物高效且作用最快的消毒药,并交替使用。

1.2 安全性原则

长期在饲养环境中使用毒性作用较强的消毒药,会导致有毒物质在畜禽养殖场空气和环境中蓄积,对养殖场人员造成威胁,也影响畜禽肉制品产品质量。不仅如此,具有刺激性、腐蚀性消毒药不能带畜禽消毒,例如苯氯酸钠、甲醛、过氧乙酸等,因此,畜禽饲养管理者会选择对生产没有影响的、对消毒对象没有损伤或损伤较小的消毒药。此外,养殖场几乎不会选择易燃易爆的消毒药。

1.3 使用方便性原则

消毒药使用方便原则体现在消毒药保存和使用操作方面。一方面,养殖场为了节约成本会选择成批采购消毒药,成批地存放消毒药需要消毒药具有稳定性高、易保存,保质期长等特点;另一方面,使用消毒药的方法一定要简单易操作,如直接使用或者用水按比例配制使用,不需要购买额外机器进行加工操作,以免增加养殖场成本。一般选择易溶于水,消毒后好处理的消毒药。

1.4 经济性原则

消毒药的使用贯穿于饲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用量很大,因此,性价比是养殖经营管理者首选考虑的条件,饲养者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应选择来源广、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消毒药。

2 畜禽养殖中的消毒方式

养殖场内的消毒工作覆盖整个养殖环节,不仅是对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而且也是对饲养者的保护。全方位消毒包括器械、圈舍、粪污、车辆、人员等。

2.1 器械消毒

养殖场常用器械有注射器、剪子、镊子等。通常采用煮沸消毒、高压蒸汽灭菌或药物消毒。煮沸消毒前将器械清洗干净,然后分类包好并标记,最后放在消毒锅里消毒,时间为持续煮沸15 ~30min。此方法适用于注射器、手术器械等;高压蒸汽灭菌法是使用高压蒸气锅对消毒对象进行消毒,适用于各种器械、敷料、工作衣帽的消毒;药物消毒是使用消毒药浸泡洗净的器械,养殖场常用75%酒精和0.1%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时间根据污染情况而定。

2.2 畜禽圈舍消毒

畜禽养殖过程中,当一批畜禽出栏离开圈舍后,要对空圈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才可以进下一批畜禽。畜禽圈舍的一般消毒步骤有:①清扫。清扫原则是“至上而下”,先清扫畜禽舍屋顶、墙壁,再清扫水料槽、围栏等饲养设备和用具,最后清扫地面。清扫一定要全面彻底;②水洗。水洗顺序同清扫一样,先用高压水枪冲洗清扫干净的屋顶、墙壁,再冲洗水设备、用具和地面等;③灼烧。用火焰喷灯对圈舍的水泥地面、墙壁、耐热金属的饲养设备用具进行灼烧,灼烧时要注意时间,以免时间过长烧毁设备,消毒一定要有条理,避免遗漏,消毒不彻底;④喷洒消毒药。根据场内常出现疫病情况选择合适消毒药,对畜禽圈舍的屋顶、墙壁、地面、设备用具等进行喷洒消毒。一般喷洒顺序为“从里到外、至上而下”,常用消毒药有0.3%过氧乙酸等;⑤熏蒸。熏蒸消毒要在密封环境中进行,所以消毒时关闭门窗。常使用甲醛、福尔马林、高锰酸钾或者过氧乙酸溶液进行熏蒸消毒。

2.3 带畜禽消毒

带畜禽消毒是指在畜禽饲养期内用消毒液对畜禽圈舍、畜禽机体进行消毒。定期进行带畜禽消毒,使用高效低毒消毒剂定期对饲槽、地面及动物体表进行洗刷,喷洒在空气中,能有效杀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净化环境,减少畜禽疫病发生。带鸡消毒是最常见的,一般可以选用无刺激性和腐蚀性的季铵盐类、碘制剂进行消毒,具有刺激性的甲醛、过氧乙酸,次氯酸钠一般不建议用。

2.4 环境消毒

养殖场环境消毒中,圈舍周围环境消毒通常定期用2%~3%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消毒,周期为15d/次。养殖场周围、沉淀池、污水池、排水排粪沟等定期用漂白粉消毒,周期为30d/次。还需在养殖场、圈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并定期更换消毒池内消毒液。

2.5 车辆消毒

养殖场大门入口处修建消毒池,大小与门同宽,或一般设置为长4m,深0.3m 以上消毒池,以便进入养殖场车辆车底和车轮消毒,消毒池内放2%~3%火碱溶液,或者来苏尔溶液,定期更换,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周。

2.6 人员、养殖场饮水和空气消毒

人员进入养殖场后先进行鞋子消毒、洗手消毒、彻底淋浴洗澡、更换衣物鞋子,再进行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时间不能低于15min。然后进入生产区,进入生产区要按规定路线行走,要严格消毒。养殖场饮水消毒一般会采用添加漂白粉消毒。

3 影响消毒药作用的因素

影响消毒药消毒效果的因素有:环境温度、消毒药的浓度、接触的时间、消毒药的酸碱度、剂型、有机物等。

3.1 环境温度

一般而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消毒药的作用效果越好,每增加10℃消毒效果会翻倍。养殖场在寒冷的冬季消毒,一般会采用比夏季更高浓度的消毒药,并添加抗冻剂。

3.2 药物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消毒药浓度和作用时间与消毒效果呈正相关,消毒时间短,消毒药配制浓度低,则达不到杀灭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消毒药浓度过大,有的时候也起不到良好的消毒效果,例如酒精,只有浓度在75%时消毒效果最佳。因此,使用消毒药时应配制适当浓度消毒药,不能仅靠人为的估量来配制消毒药。消毒时间也要够,养殖场在进行墙壁栏杆消毒时优先选择泡沫性消毒剂,增加消毒药与消毒棉接触时间,达到消毒效果。

3.3 微生物的种类

不同种类病原微生物对不同消毒药的敏感性程度和作用时间不一样,因此,进行消毒时要具有针对性。如病毒对碘、溴、过氧乙酸敏感,对酚类耐药,细菌对双链季胺盐类消毒剂敏感,因此在病毒疾病流行季节选择含碘、溴、过氧乙酸类消毒剂,在细菌病暴发时间段使用双链季铵类消毒药;生长繁殖旺盛期的细菌对药物敏感,具有芽孢的细菌则对药物具有较强抵抗力。针对不同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病原微生物要选择合适的消毒药。

3.4 酸碱度

消毒剂的作用受酸碱度影响,如本身呈酸性,其水溶液也是酸性,那对芽孢不具有灭杀性,再加入碳酸氢钠才有杀菌作用。含氯消毒剂在酸性条件下杀菌活性最强。

3.5 其他方面

药物的剂型等都能影响药效,如石灰直接撒在干燥地方就没有消毒效果,只有将生石灰加水后变成熟石灰,其有效成分氢氧化钙才能起到消毒效果,或者消毒地方是湿的,也能起到消毒的效果。

4 养殖过程中常见几种消毒药

4.1 酒精

酒精是最常用的广谱消毒剂,呈无色透明液体状态,具有易挥发、易燃烧性、不导电。其作用机制是酒精分子穿过细菌表面的膜,能使细菌蛋白分子结构改变,引起蛋白变性,从而失去活性。一般配成75%溶液杀菌力强;浓度高于或低于75%时,消毒效果会降低。养殖场常用于畜禽皮肤及小件器械消毒。

4.2 苛性钠

俗称火碱或烧碱,学名为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晶体,易溶于水,溶液呈强碱性,能破坏细菌和病毒正常代谢机能,导致细菌病毒死亡,具有强大杀菌作用。养殖场一般使用浓度为2%~4%的烧碱溶液进行畜禽场地、圈舍、路面、用具的消毒;3%~5%的烧碱溶液用于有炭疽芽孢养殖场地面消毒。使用时对溶液进行加热,可以提高消毒效果。烧碱对金属具有腐蚀性对动物的皮肤黏膜具有刺激性,一般不能带畜禽消毒。如要用其消毒需先将畜禽暂时转移出圈舍,消毒人员做好防护措施,再进行消毒,消毒6h 后,用清水冲洗设备圈舍,以免造成腐蚀和损坏,然后再将畜禽转入圈舍。

4.3 漂白粉

漂白粉为白色粉末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有明显的氯臭气味,不稳定,吸湿性强。遇水、热、光易分解,保存时应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通常用浓度为1%~10%的溶液可用于圈舍环境、饲养用具、饮用水、污水等的消毒;浓度为10%~20%的溶液可杀死细菌芽孢。漂白粉对金属具有腐蚀性,因此消毒后要及时用清水清洗。应及时通风,防止畜禽中毒,影响生产。

4.4 洁尔灭

洁尔灭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苯扎溴铵,淡黄色固体或胶体,对细菌病毒都有杀灭作用,对细菌芽孢无效。其消毒原理为表面活性物质使细菌胞浆膜通透性增加,菌体胞浆物质渗出,阻碍细菌代谢,菌体蛋白质氧化,从而起到杀灭作用。常用浓度为0.1%溶液进行饲养人员手部消毒、动物创面、器械以及环境消毒。其对粪便污水消毒效果不好,通常不用,遇见肥皂效果会消失。

4.5 福尔马林

福尔马林是甲醛水溶液,通常含甲醛在37%左右,为无色透明状,具有较强挥发性,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福尔马林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药物,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结核杆菌、寄生虫及病毒均有较强杀灭作用。养殖场常用2%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器具、衣物、皮毛;5%的溶液用于畜禽圈舍、地面、墙壁、用具、地面消毒;还可以搭配高锰酸钾用于熏蒸圈舍。

4.6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是氧化剂类消毒药,具有高效、迅速、广谱杀菌消毒特点。消毒机制为高锰酸钾遇有机物即释出新生态氧,氧化细菌中的蛋白活性基因干扰酶的功能,使蛋白失去活性,从而起到杀菌消毒作用。常用冲洗创伤、溃疡、脓肿的动物皮肤、口腔、胃、阴道;也可用于家畜饮水消毒,预防消化道疾病;高锰酸钾还可以加速福尔马林的熏蒸。

4.7 来苏尔

来苏尔,煤酚皂溶液的俗称,是一种消毒防腐药,为无色或者黄色浓稠液体。对细菌、真菌、病毒具有杀灭作用,但对细菌芽孢无效。常用1%~2%的来苏尔溶液进行人员手部的消毒;3%~5%的溶液通常用于饲养用具、器械消毒,5%~10%的来苏尔溶液用于环境、畜禽粪便消毒;因刺激性气味很大,不可用于禽舍消毒。

4.8 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是一种酸性氧化剂同时具有较强的消毒灭菌能力的高效消毒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真菌、芽孢、病毒各种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消毒后不残留毒性。通常配置为0.5%浓度的溶液,喷洒在畜禽圈舍地面、饲槽、车辆和粪便上,此浓度可用于鸡舍带鸡消毒;0.2%过氧乙酸溶液可用浸泡于塑料玻璃器具进行消毒;3%~5%的溶液可加热用于熏蒸消毒。

5 注意事项

在畜禽生产过程中消毒药的使用量较大,消毒药的购买根据消毒药的本身消毒效果、养殖场流行疾病特点及病原微生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消毒药。成批采购的消毒药保存是需要注意的,一般通常消毒药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有的消毒药具有挥发性、腐蚀性,因此,要选择密封保存,具有易燃易爆的消毒药,保存时远离动物圈舍及员工宿舍,远离火种,避免聚集性堆放保存。有的消毒药具有刺激性对人员有伤害,在使用过程中消毒人员要戴防护面罩、手套、胶鞋等防护设备,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猜你喜欢

过氧乙酸消毒药圈舍
电化学活化过氧乙酸灭活水中大肠杆菌
畜牧生产中消毒药的种类及使用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利用具有过水解活性的乙酰基木聚糖酯酶催化制备过氧乙酸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四种消毒药对犬蛔虫卵的杀灭作用试验
啤酒工厂发酵车间过氧乙酸消毒测试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适用于地面平养的可防暑降温的禽类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