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疾病预防及常发羊病的防治方法

2024-03-20何朝隆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1期
关键词:羊只羊病羊舍

何朝隆

黔西市农业农村局畜牧渔业技术服务中心,贵州黔西 55150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为了确保羊产品的安全性,养殖户需高度重视对羊疾病的预防及常发羊病的防治工作。加大日常养殖中各项工作的管理力度,为其供给充足的营养,注重圈舍的消毒,保证环境的整洁,构建科学的免疫程序,从多方面考量羊病的防治工作。

1 羊疾病预防

1.1 羊疾病的成因

通常羊病分为传染性、寄生虫性及普通疾病。传染性疾病多因羊舍卫生不达标,缺少消毒设备,导致滋生病菌,同时入侵羊体致其发病。引进种羊的过程中由于检疫不当,易将病菌传入羊场内,引起传染病的蔓延。寄生虫疾病多是因没有及时清理粪便,或误食含有寄生虫的草料,导致其侵入羊体从而发生寄生虫病。普通疾病个体差异性较强,与饲料管理存在较大联系;羊舍内通风不畅,使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发,易使其出现中暑的情况;羊舍冬天保暖防护不够,易使其受凉感冒等[1]。

1.2 羊疾病预防措施

1.2.1 把握种羊品质

养殖户需重视种羊的质量,做好引进新羊的检验工作,保证羊只本身不带病原体,挑选身体强健的母羊及公羊进行交配繁殖,切忌近亲羊只配种从而确保羊体质量,降低疫病给羊群带来的损失。

1.2.2 提供充足营养

饲料储备工作在饲养过程中非常重要,将对羊只营养补给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充足的营养有利于提高羊只免疫力。在饲养过程中任何阶段都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尤其在羊只进入配种阶段时,需科学地进行合理配料,保证羊只营养均衡,为其生长及繁殖提供保障。

1.2.3 养殖场地规范化

在养殖过程中,羊病预防与控制的方法较多,但不同方法起到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做好消毒与检疫,确保能够及时排查出潜在的疾病,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治疗,以免因治疗不及时出现大暴发的情况。首先,要遵循科学选址的工作原则,在选择养殖场位置时,应选取交通便利,地势较高同时水源较好的区域,方便日常饲料的运输,并要选择远离人群的位置,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羊群频繁出现各类疾病,增加养殖资金的投入,还会增加后期养殖管理难度,降低养殖户经济收入;其次,羊舍规范化管理。做好日常工作,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饲料配料及饲喂量等,提高营养水平,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分区对羊舍进行修剪,以便开展针对性管理,科学饲养不同阶段的养殖羊,使其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最后,构建科学的防治方案[2]。制定防治方案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一味地根据以往养殖经验,盲目进行防治,使得常常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具体而言,应根据养殖羊日常饮食情况,系统性分析羊病特点,利用网络技术,积极借鉴其他区域防治方案和养殖经验,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制定一套完善地防治方案。

1.2.4 构建科学免疫程序

想要进一步提高羊只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就要规范免疫程序,细化免疫流程。针对潜在病原体但未发病的羊实施免疫,能够起到有效地防病效果,同时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疫病发生概率。尤其是对于规模化养猪场而言,其饲养环境比较特殊,因此需要做好相应地防疫工作。由于养殖场区域不同,在羊只发病类型上存在差异,对此应根据本地羊只常见疾病进行免疫实践,接种数量视疾病情况而定。

1.2.5 做好羊舍消毒清洁

为使羊只生存环境整洁舒适,养殖户应对羊舍周围环境进行优化,杜绝一系列病原体的侵害。在对羊舍进行清理时,应保证饲料器具干燥及草料的新鲜;其次,要做好羊只排泄物的清理工作,在选择清理方法的过程中,可优选使用“集中堆放、发酵处理”的工作模式,实现对粪便的有效清理;最后,还要定时定点对羊舍进行消毒。以消毒方式来杀死病菌,从根本上阻断病原体扩散,每周通过喷洒消毒水对羊舍进行消毒,其中氢氧化钠溶液使用频率较高,还要对羊圈周边环境进行打扫,防止出现病原体[3]。

2 常发羊病的防治措施

2.1 传染病

2.1.1 螨病

螨病是传染性的疾病之一,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羊群大规模发病。药物注射和喂食是预防和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措施,通过使用该方法能够快速治愈病畜,并且不会对羊体产生影响。但在具体用药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例如:若是混合感染,需选用复方制剂。目前其他同类药物(如伊维菌素)对线虫病和螨病的治疗效果最佳,剂量为50 ~100mg/kg,每周一次,连用3 次即可;按500mg/kg 的浓度配制双甲脒药物涂抹在病羊体表面。药浴疗法:按照1:400 的比例稀释螨净,需注意药液温度应稳定在36 ~38℃之间,持续给药2 ~3 次,每次间隔5d。

2.1.2 羊快疫

羊快疫是由于感染腐败梭菌而导致羊只出现高度致死的传染性疾病,病羊食欲废绝或不食,精神不振,反刍减少或者停止;部分病羊出现神经症状,体温忽高忽低,通常在病后数小时内猝死。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发现病羊只应立刻将其隔离,同舍羊均需隔离处理,同时紧急接种疫苗,将羊疫清加头孢噻呋钠肌注2 次,持续给药3d。而同一养殖场不同羊舍的羊群均肌肉注射青霉素防治,持续给药3d,每日2 次。

2.1.3 羊炭疽病

这种传染病的病源体为炭疽杆菌,传染性较强,不仅会对牲畜有影响,还会传染到人体。发病羊通常为短时间内进行跑跳,同时头后仰晃动摔倒,数分钟内死亡。在每年的5 ~9 月份是羊炭疽病的高发期,主要的预防模式为,在每年春季注射一次炭疽,在秋季还要注射一次炭疽。针对部分炭疽病流行的地区,每天都要注射一次0.5mL 的炭疽芽孢,注射方法为皮下接种,这种预防模式的免疫效果在一年左右。针对病羊可用青霉素进行治疗,可用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注射,每日2 次,待体温正常过后持续给药2 ~3d。

2.1.4 羊肠毒血症

羊只患上这种传染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饲养不当,即饲养人员对水源以及饲料的管理不够严格,导致羊只食用有问题的饲料或者水源,这种疾病在各个年龄段的羊只均有所体现。主要的防治方法为:一方面要做好饲养管理,避免羊只食用不良水源或者饲料;另一方面要注射四联疫苗,其中包括羔羊痢疾以及羊肠毒血症等,进一步提高羊只的抗病能力。另外还要确保每天消毒及清洁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将定量磺胺脒添加至羊草料中。做好羊群疫病监测工作,对于患病羊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若羊只已患病,则需在使用火碱溶液消毒的前提下及时隔离病羊,养殖人员可利用磺胺药结合抗生素综合治疗,用环丙沙星注射液15 ~30mL 肌肉注射,同时喂食2g 链霉素,每日2 次,持续给药1 ~2d。需经常对病羊饲喂石灰水,同时控制用量,成年病羊的饲喂量按200mL 计算,羔羊按180mL 计算[4]。

2.1.5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简称胸膜肺炎)是由于感染丝状支原体而导致羊发生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危害严重。全年均有发病,以冬季及初春发病较多。成年羊比羔羊易感性强,病愈后易复发,具有地方流行性和接触传染性强的特点。本病在羊舍内多发,病后死亡率较高,一般每年2 ~5 月份为高发季节,6 月以后逐渐下降。1 年中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为3 月初至4 月底,以及10 月末至11 月初。当羊只患病后,其体温、呼吸道、肺脏以及胸膜等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传染病的致死率较高。本病常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造成大批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规模化的养殖场出现这类传染病的概率较高,并且在长途运输羊只的过程中,若管理不当,就会诱发羊支原体肺炎。即便通过治疗手段使患病羊只痊愈后,但也会影响到养殖的成长质量和效率,导致料肉比异常升高,为养殖者带来较大损失。在防治羊传染性胸膜炎的过程中,饲养人员要全面贯彻自繁自养的工作理念和原则,在运输羊只的过程中,尽可能远离疫区。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饲养管理机制,实现对外地传入羊的全面隔离,经过科学合理的检疫后,确保外地传入羊不存在疫病后,再采用混群的饲养模式。针对羊传染性胸膜炎的流行地区,要将免疫接种落到实处。

2.2 其他疾病

2.2.1 肠胃炎

饲料不清洁或霉变,过多食用精料、受寒、长期采食水分较多的青草或肠道寄生虫都导致羊只发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患病羊多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0℃以上,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者废绝,有时出现呕吐症状,排粪量增加,粪便呈稀质同时伴随恶臭。病重的羊只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脱水问题,同时还会表现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以及卧地不起等症状,一旦未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羊只衰竭而亡。在治疗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要口服多痢菌净液50 ~100mL,灌喂止泻痢粉,每次8 ~15g,持续给药3 ~5d。

2.2.2 羊球虫病

这种疾病属于原虫类疾病范畴内,属于典型的寄生虫病,当羊只患上羊球虫病后,其临床症状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不同程度的贫血,另一方面是羊只较为消瘦,若未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疗,会加重羊只的贫血和消瘦情况,最终导致羊只死亡。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不仅降低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还可能导致羊群大批感染发病,严重威胁到整个养殖产业。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对此,于该疾病而言,最为有效地预防治疗手段是适量氨丙啉和磺胺等药物混合在草料中,通过降低羊卵囊的排出量减轻病症。氨丙啉服食量50mg/kg,每日灌喂1 次,持续给药4d,氯苯胍用量20mg/kg,给药7d。

2.2.3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分为急性与慢性,该病主要为咳嗽、流涕等症状,老龄山羊、羔羊易在早春及秋末冷暖交替时节发病,死亡率低。发病初期为短暂干咳,3 ~4d 后持续湿咳,从双侧鼻孔排出痰液。体温正常或微升高0.5 ~1℃,听诊肺部呈啰音。通常病羊全身症状较轻,病重羊只则会出现食欲下降及精神不振等症状。对本病常用灌服感冒通3 粒,螺旋霉素4 粒,复方甘草片6 粒,每日3 次,同时还要服用青霉素以及链霉素,前者的药量为120 万U,后者的药量为50 万U,除此之外,还要辅助使用1 支鱼腥草混合肌肉液。

2.2.4 寄生虫

寄生虫病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体外寄生虫,第二种是体内寄生虫。这两种寄生虫病,对羊只的影响有所不同。第一种主要寄生在羊只的皮肤上,如疥癣或者蜱等,当羊只患上该病后,会出现瘙痒难忍、皮肤变厚以及皮肤红肿等一系列问题,对羔羊危害较大;内寄生虫病有绦虫病、线虫病及原虫病,这种寄生虫病可导致羊只发育不全,营养力消耗殆尽,体质消瘦而死亡。治疗时要经常驱虫,按月定时投服左旋咪唑或者丙硫苯咪唑等药物,外治选肥皂水毒性洗拭患部,刮净厚质结痂,取雄黄50g,苦参50g,蛇床子50g,白芷50g,百部50g,硫羊多黄400g,黄柏40g 共研成细粉,用植物油调成糊状,涂搽患处。

2.2.5 巴氏杆菌病

这种疾病的发病特征较为突然,当羊只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不佳以及卧地不起等症状时,就要考虑巴氏杆菌病,其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喷嚏不断、鼻液较为浓稠以及两眼流泪等。当羊只确诊患上巴氏杆菌病后,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一是在冬季要做好羊舍的防寒保暖,并定期采用化学药剂对饲养用具进行消毒,主要的消毒方法为10%的石灰乳+5%的漂白粉,或者3%来苏尔+5%的漂白粉溶液。

二是羊只确诊后,要采用3mL 新胞素+80 万IU 青霉素+100 万IU 链霉素的用药方式,展开肌肉注射,用药频率为每天注射1 次,持续3 ~5d。

三是当羊只的患病情况较为严重时,可利用新胞素+5%~10%的葡萄糖进行静脉注射,通过对羊只的观察,确定其患病症状有所缓解后,可利用青霉素等药物继续展开治疗,直到症状全部消失。

3 结论

羊疾病防治是保证羊群质量的关键,因此,养殖户应充分意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加大日常工作的管理力度,注重羊群常见疫病的防治,保证其产品的安全性,为我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羊只羊病羊舍
基于多角度Kinect v2的羊只三维模型重构方法研究
如何减少运输途中羊只的死亡
使用三法巧查羊病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秋冬常见羊病的预防和治疗
羊寄生虫病防治措施
阿尔梅勒羊舍
羊综合性营养缺乏症治疗体会
春季预防羊病的疫苗选择
羊舍建设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