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致斋书话(续)

2024-03-20卢周来

书屋 2024年3期
关键词:鲍曼江南伦理

卢周来

十一:中国的经济伦理

《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这本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试图解决市场经济中道德位置的问题,特别试图解决转型期中国改革进程中的经济道德问题。因此,我一直非常关注此书,但国内经济学界与经济伦理学界似乎还很少有人认识到此书的价值所在。

马克斯·韦伯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说法:一切有道德取向的行动,都可能受两种根本不相同的、不可调和的准则的支配,即意图伦理与责任伦理。我简单地理解,意图伦理即按照公正的观念解决“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而不去考虑结果如何。用韦伯原话说:“基督行公正,上帝管结果。”责任伦理则是解决“应该而且可能做什么”,因为责任伦理要求人们必须为其行动后果负责。本书作者、著名的经济伦理学家乔治·恩德勒认为,过去的经济伦理学重视“意图伦理”,常常从逻辑的角度讨论“应该怎么做”,而忽视了任何一个行为主体的经济决策都有其选择空间的约束。因此,他试图建立起一个“实践优先于理論”的“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以解决包括个人、经济组织以及经济制度在各种约束条件下“能去做什么”的问题。

在书中,恩德勒基于在中国一些商学院长期任教的经验,对构建起中国经济伦理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在他看来,妨碍中国构建起恰当的经济伦理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人认为,“中国在能够思考和关心伦理之前,必须先发展生产力使自己富裕”;二是有人认为,“市场力量是中国应当关心的头等大事,市场能自由发挥作用就能解决伦理问题”;三是有人认为,“中国必须首先建立起强有力的法律框架,经济伦理可以放在其次”;四是即使同意建立伦理的重要性,但对建立起什么样的伦理没有统一的意见。反思近年来中国主流经济学界的表现,不能不佩服恩德勒的批评非常有针对性。

恩德勒还认为,中国建立起经济伦理“必须从这个国家现在的社会文化情境出发”。他特别指出,这种社会文化情境是由“两千五百年来的儒学遗产、五十年的社会主义政权历史以及1978年以来主要由中国对外开放政策而带来的西方的和非西方的大量国际影响所决定的”。在一篇专门就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经济伦理问题进行探讨的论文中,他就鉴别了三套伦理传统即“儒家伦理、社会主义伦理和西方伦理”的不同影响,并指出,国有企业改革不能是简单的“效率取向”,还应该尊重国企职工作为公民的权利。

我不知道甘阳先生是否受其影响,有一点是显然的:甘阳先生主张的“通三统”,或可理解为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以及西方市场文化的优点统一起来,这与恩德勒主张的“三套伦理传统”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恩德勒这部书2002年在中国翻译出版,比甘阳先生提出“通三统”的时间还要早一些。

今天再推荐这本书,就是想呼唤中国学界重估其价值。

十二:根在何处?

我对台湾学者学术的重视,是因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潜意识里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近现代以降,中国大陆历经多场历史风云,传统文化根脉受戕害至深,或按钱穆先生的说法,已是“花果飘零”。相对而言,中国台湾反而因局面相对安稳,多少保留了一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特别是,包括钱穆、牟宗三、徐复观等老先生在内,从大陆移居台湾的知识人,所持的“新儒家”主张,更是让我觉得这为中国人回归自己的文化家园保留了可能性。

尽管现在看来,上述观念也未必完全准确,但无论如何影响了我的阅读。因此,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特别注意购买大陆版台湾学者著作。

当然首先是“新儒家”代表人物的著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广播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现代新儒学辑要丛书》,其中生活在台湾的学者占了大部分。丛书辑要了牟宗三的《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方东美《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唐君毅《文化意识宇宙的探索》、余英时《内在超越之路》、刘述先《儒家思想与现代化》、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徐复观的《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以及成中英的《知识与价值》等。这套书我买全了,亦携年轻之盛气精读并做了二十多万字笔记,从而以刚毕业的本科生身份,1994年就在某大学学报发表了关于牟宗三思想的一部长篇论文。尽管那时我专业在经济学,阅读与写作却全然没有学科概念。

我购买的第二套台湾学者学术著作,是《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是在北京地坛书市购买的。购买到手后就泛泛读过一遍,觉得其学术价值极高。因此,十五年过去了,不少书买到翻过后就堆入书库了,这套书仍然摆在书房书架上突出位置,以备搞研究时参考。2021年我在《开放时代》发表的那篇长论文,内容是展望疫情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就参考了其中李建民主编的《生命与医疗》中的一篇论文,论文名为《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仅是看这个论文标题,相信读者就看出其一定不凡。

还有一套《中生代思想书系》(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则是我当年从“风入松”书店购买的,现在仍然放在书架上。其中,黄金麟那本《历史、身体与国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讲述的是近代中国接受西方思想后,对个人身体的形塑和影响。而《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的学者,不少亦属台湾的中生代,年龄与我不相上下。

但近些年来,我很少见到新生代台湾学者的学术著作了,尤其是研究中国问题的著作。即使偶然通过朋友带来几本,其对中国的研究,已没有了“新儒家”那代的厚重与中生代的细腻。

这其实是很可悲的事。一个事实是,近二十年,岛内有些人试图把台湾文化的根从传统中国拔出去。正如近期在一受高度关注的视频中一位台湾中学教师所痛斥的,这些人数典忘祖,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忘记了自己文化的源头在哪里。

但如果台湾学术真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切割甚至断根,没有了炎黄以降中华数千年文明的滋养,没有了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的皇天后土的承载,一个孤悬着的小岛之上,能生长出什么样的学术呢?

今日台湾学术越来越贫乏,很难再有能向大陆输出的像样成果,不就是明证吗?!

十三:不屈的靈魂

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谈及影响我人生的阅读经验,我提到了一本非经济学专业且知名度并不高的传记作品,就是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流放:尼克松不平静的隐居生活》。当时因时间匆忙,未及细说原因,这里补上。

1993年冬天,在一年之内连续失去两位亲人之后,痛苦与虚无如同赣江两岸刺骨的寒风,成天笼罩着我,躲无可躲。为了摆脱这种情绪,我常常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往于单位与五公里外的县城之间,在街道边破旧昏暗的录像厅里打发我的闲暇。不少时候,在屏幕闪烁的各色光亮中,瘦弱而苍白的我会在肮脏的沙发上睡死过去,直到被录像厅的老板清理出场。

某一天,亦是从录像厅被赶出来,推着车,漫无目的走在街边上,遇到一书摊,停下,目光掠过,发现在几乎满摊的情色小说与杂志中间,有一本印着尼克松头像为封面、名为《流放》的旧书。抽出来问价,大概这种书特别不好卖,老板很不耐烦,让我看着给,我就随手掏了两元钱给他,把书拿走了。

这是一部纪实体著作,曾任美国第三十七届总统的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从最高权力宝座上跌落,遭受了无数的背叛、冷眼、嘲笑与侮辱,但他不曾屈服,经过努力终于重新获得尊重与尊严。彼时同样处于人生最困厄阶段的我,为书里内容所折服,以至于这本书替代了县城小录像厅,伴我度过了很多个漫漫长夜。

最难熬的时候,我把书里的内容抄在纸上,贴满了我那弥漫着一股潮湿与发霉味道、不到十平方米的单身宿舍的墙壁。其中,尼克松与助手的一席话,现在我抄录下来,仍然觉得热血沸腾。

我的孩子,你明白了吧,你要顽强,不要气馁,哪怕就是到了一无所有的地步,也不能屈服。哪怕是只对你自己,也不能承认一切都完了。现在有一些我们共同认识的人,认为你应该站到斗牛场中央,大声地哭喊着:“我错了,我是多么地后悔!”而周围的人开心地起哄,在鄙视的唏嘘声中朝你吐口水。但是,做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是不会哭的,是不会选择这样的出路的。

多年后回想,让我彻底走出那段低迷人生的,肯定不只是这部书,还有时间,更有即使在我落魄时,仍然欣赏我的人以及爱上我的人。但在精神的意义上,这部小书是如此让我感恩终生。正因此,当这家媒体问我“印象最深甚至对你的人生产生影响的书有哪几本”时,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有一本译著在国内鲜为人知,但曾伴我度过人生一段最艰难的时光。这本书名为《流放:尼克松不平静的隐居生活》,美国人罗伯特·萨姆·安森著。这本书教导我,即使被对手击倒了,也不要站在竞技场上哭喊:“我错了!我输了!”因为那正是对手所希望的。要紧的是,抹掉嘴角血迹,赶紧站起来!

现在,我重提这部书,不仅是进一步交代清楚我重视它的原因,还因为我又处在一生中需要进行选择的阶段。我不知道未来我会怎样,但我也将永不躺平,并始终如这部书里主人翁所坚信的那样:

光荣属于这样的人:他们亲身站在竞技场上,脸上沾满灰尘、汗水和血污,他们在勇敢地拼搏。……在成功时,他体会到获得巨大成就时的荣耀,如果他失败了,他仍然是勇敢无畏的;因此,他永远不能和那些有着冰冷怯懦的灵魂,从来不懂得胜利的欢欣或失败的痛苦的人相提并论。

亦与在俗世中坚强拼搏着的人们共勉!

十四:江南阅读

整理书柜里的书籍,发现关于江南的书竟然有三十余本。

六年前的一天,在写完一篇近三万字的论文后,如同一个溺水者终于爬上了岸,突然之间,对日日与形而上的文字打交道心生厌倦,于是就想找一些感性的文字阅读以放松自己。找遍书架,发现几乎没有文学类图书。原因是此前刚换单位搬办公室,除把必用的学术书随身带上了之外,其他书籍都堆到仓库里了。没办法,只好跑到对面找搭档,他正好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我从他书架上随手抽一本散文集带出来,又随手一翻,正好是一篇关于江南的文章,当页引了韦庄那首《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目及此,口诵之,突然间万般思绪涌上心头,竟然不能自已,读词亦哽咽不成调……

我至今也奇怪当时为何如此动情。

就在那日,我在网上书店搜索关于江南的书,下了一笔很大的单。此后,又陆续买了一些。此次整理书,《江南三部曲》《能不忆江南》《江南风物》《何处是“江南”?》《江南草木记》《文化江南札记》《江南美学读本》《江南藏书史话》《江南民间社戏》《中国江南水乡》《江南文化诗学》《江南文枢读本》……一本一本映入我眼帘。看到这些书名,我仍然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亲近感,亦不似整理别的书那样,直接放进整理箱里,而是几乎每一本都会翻开,快速浏览一下,遇到情动处还会读上一会,整理完三十余本,竟然花了我近两小时。

现在写这篇小文,我仍然在想,“江南”到底对我意味着什么?

黄梅时节的细雨?夏日池塘的青蛙?秋日江边的芦荻?冬季温暖的炉火?

还是回不去的故乡?找不回的青春?唤不回的外婆?日渐老去的父母?

……  ……

不想答案了。

去追寻一个梦吧: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我一定要回江南,把这些关于江南的书带上,慢慢阅读,慢慢与故土的湖山共老。

十五:《传世藏书》及购买过程

我书桌对面几乎两个书架,整整齐齐地码着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的那套《传世藏书》,一共一百二十三册,中国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任总编,张岱年等任主编。据称先后有二千七百余名资深古籍整理专家参与整理编校,分经、史、子、集四库,总字数达到两亿七千万。我知道,这套书因有不少点校不认真不细致之处而受到一些学人诟病,但我个人仍然很珍视这套书,原因有二:

一是编印者的初心。在“出版告白”中,编印者说,如果说当年乾隆让编修《四库全书》是为了供皇室专享,那么,此继《四库全书》二百年来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起意是为了把官藏变为民藏,让中国历代典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我不知道编印者的初衷到底实现了多少,但我这样的寻常百姓至多算个读书人,肯定无缘全套《四库全书》,而有幸得到了一套《传世藏书》,亦满足矣。

二是对于这套书可能导致的问题,编印者其实有言在先。在“出版告白”中,编印者说:“印行此书,本可取影印之巧。这样即使出了错也是原书,不背骂名。但考虑到给后世读书人行个方便,所以,有巧不取,重新点校排印,且不竖排而横排,不繁体而简体。”当然,编印者料想到了“重新进行标点、校勘、编辑,加之事大参与者多,错漏必有”。态度是“欢迎批评,欢迎指正,欢迎挑剔,以利再修订再改正”。

现在说说这套书的由来。

2013年10月某个周末,我到北京京西鑫谷市场旧书摊闲逛,遇一熟识摊主,刚拉来还未拆封的此套书一百一十二本,愿以五十元一本卖给我。我当时身上未带足钱,让她一定给我留着。第二天我去时,她说有人愿以七十元一本拿走,但她因事先承诺给我而未出售。我共给了她六千元钱。后来,为了配齐缺的十一本,我在网上书店下单,共花了近三千元。也就是说,这后来十一本的成本是先前一百一十二本的近一半了。

这位摊主,我也是一路追随。我刚到北京时,京西玉泉东旧书市场正值繁华时期;但到了2006年左右,就搬到稍远且地方较局促的青塔双盈市场了;2010年之后,随着城市的扩展,京西旧书市场又迁到西五环之外的鑫谷市场。我买过这位摊主不少旧书,亦送过不少旧书给她。有一次她对我很认真地说,她收了一些字画,但没有一幅够得上档次,让我给她找一幅当代名家真迹,价钱好说。我一直记着这事。但很快,五环外的鑫谷市场也没了,京西曾经非常热闹的旧书市场也随之风流云散,我也就没有办法与她再联系上了。

当然,我能遇到仅花六千元钱就买下近全套《传世藏书》的机会也几乎没有了……

十六:沈括是什么人

说起来一定会让方家嘲笑:我读沈括的《梦溪笔谈》,竟然是最近的事。

原因无他,是小学学历史常识后留下的“后遗症”:因为历史书里说,《梦溪笔谈》是一部描写中国古代科学的书,而作者沈括是一个科学家。有了这一“认识”后,我就不想读《梦溪笔谈》了,因为我原本就不喜读科学类书,且自忖即使读,也未必读得懂。

年初阅读《传世藏书》,其中“子库·文史笔记”第一辑,竟然把《梦溪笔谈》与《封氏见闻录》《容斋随笔》等九种放在一起。于是,我一路读下去,才知道我对《梦溪笔谈》误会有多深,也才知世人对这部书误会有多深。

这其实是一部笔记小说,里头记载的是沈括的见闻。所谓“科学”,无非是当时一些物件如铜镜、宝剑、鼎镬之类的制作技艺,其中的确有指南针。这类内容在书中所占分量不到五分之一,即使再加上一些天文、地理、水利类,也不会超过三分之一。再有,即使是关于物件之类的制作,也有不少怪力乱神的东西。

说到怪力乱神的东西,这偏偏是我看古代笔记小说时所偏好的。因为我向来认为,那才能代表古代乡土中國文化最为神秘也最为幽暗的一部分,其中深藏着理解中国文化的密码。《梦溪笔谈》以其所载怪力乱神事,加之沈括官家身份,甚至与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堪可一比:几乎都是以亲历或亲闻者身份记录。而且,其中人物与故事在历史上均有迹可循,兹举一例:

书中记载,尹洙这个人遇一佛者点化后得道。有一天,忽然给范仲淹写了封信,说自己快要死了,与老友告别。范仲淹颇不以为然,认为尹洙一定是因为贬谪失意,想不开,说了些消极的话,于是就让自己手下朱炎去见尹洙并安慰一下他。朱炎到后,尹洙已沐浴更衣。朱炎转达了范仲淹的安慰话。尹洙笑着回答:“我都是死人了,为何老范还把我当生人看呢?”话毕伏案而逝。朱炎急忙遣人通知范仲淹。范到后哀哭不已。尹洙忽然睁开眼睛,对范说:“我与你告别过了,何必再跑过来?”见范惊讶之至,尹洙又说:“死和生都是最平常的道理,你还不明白吗?”范赶紧问后事,尹洙答:“都托付给你了。”于是,再度安然而逝。过了一会,忽然又睁眼对范说了一句:“既没有鬼神,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此话说完,就再也没有醒来,真的彻底告别人世了。

这个故事够神奇的,但更让我们感到“逼真”的是,尹洙,字师鲁,这人在《宋史》里真有,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后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贬,与范的确是好友。

《梦溪笔记》中记载类似故事很多,不只是其中“神奇”“异事”二卷,亦散见于其他各卷。

所以,说这部书是一部科学史著作,说沈括是古代科学家,要说有问题倒也未必,但却引起了我的一个大误会。也因这个误会,我差点与这个有趣的人、这本有趣的书擦肩而过。

一部书好还是不好,必须展读;与一道菜一样,味美不美,必须亲尝!

十七:鲍曼的洞察力

在《致广大而尽精微:理解政治经济学时代》(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一书的自序中,我承认受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启发颇深。

2014年,我从事行政性工作近三年,心里突然感觉非常恐惧。那就是,越来越琐屑的生活,让我越来越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深度阅读与思考。有一日,我下定决心恢复我读研究生时的习惯:读书并做笔记。

亦是作为强迫自己的一部分,我从书架上抽出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的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就从精读这部形而上的著作开始吧。

没想到,原本以为有些枯燥的著作,竟然如此有趣,竟然如此深刻。它揭开了当今社会中诸多现象的本质,让我对资本统治社会造成的后果有了全新的认识。

简而言之,资本社会最大的现象就是一切都是流动的,都是不确定的。这种在永不确定环境下缺乏稳定预期的生活,是引发我们越来越严重焦虑的根源。我们害怕被弄得措手不及,害怕没能赶上迅速变化的潮流,害怕被抛在别人后面,害怕没留意保质期,害怕死抱着已经不再被看好的东西,害怕错过了掉转方向的良机而最终走进死胡同。生活在流动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就是被时限已到的恐惧左右,竭尽全力往前跑,好保住一片立足之地,免得像垃圾一样被扫向社会角落——那里是落伍者注定的归宿。

自媒体也配合着不断渲染这样的恐惧:“当社会抛弃你时,连招呼都不会打一声。”

也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流动性与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我们想抓住一切能带给我们安全感的东西。比如神秘主义,比如《易经》与算命,又比如沉溺于甜品与酒精带来的短暂愉悦而无视其长远毒害。

当然还有越来越流行的城市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我们都知道,这种耗油量大的运动型多用途汽车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追捧,竟然占到美国汽车销售量的百分之四十五。这种现象何以发生?在鲍曼看来,亦是一种寻找安全感的表现。这种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在不安全的社会中,成为乘坐者潜意识中的“安全胶囊”,能减轻穿行于城市这一现代恐怖丛林时的恐惧。即使是停下来,也能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私人独享空间,能让在流动性与不确定性中劳累不堪的心灵短暂进入无打扰的停驻。

读完鲍曼的这部并不太厚的著作后,我彻底折服于鲍曼无与伦比的洞察力:一切当代社会中我们厌倦而又“不得不”为之或从之的现象,都可以从资本造成的流动的时代、流动的生活带来的流动的恐惧中得到解释。

那段时间,我精读完了鲍曼的《流动的生活》《流动的时代》《流动的恐惧》三种书后,再加上阅读了行为经济学几种书,再度产生了写作的欲望。于是,我主动联系为我开设了几年专栏的一家报纸,将因行政事务而中断的专栏恢复。就这样,我又写了一年多。后来又因行政事务忙及身份不允许而再度放弃。

但即使如此,鲍曼对我的影响还在,他对社会生活的解释力仍然在启发我。后来我在《读书》《书屋》及《天涯》发的不少文章都引用了他的一些成果。

今晚想到鲍曼,是感觉这个社会越来越流行的浅阅读及短视频正一点点侵蚀人们的洞察力与思考力,需要有更多鲍曼这样的学者及其著作来矫正我们,来重振我们的写作与阅读。

猜你喜欢

鲍曼江南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噬菌体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综述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与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