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3-20李芸
李 芸
在新媒体融合的时代,网络技术已全面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新时期,“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传播也是一种驱动力量。因此,如何把高质量的信息资源聚焦于重点内容之上,同时又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人才的培训中,必须立足于现实,根据专业训练课程的学习目的与设置调整的需要,使之与新媒体时期的市场发展及人才需要相匹配,在人才培养方式与方法上进行创新。
一、新媒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新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构建良好的人际网络,以达到个人和团队的共赢。新媒体冲击着传统媒体,新兴的媒介平台,以微博为代表,凭借其海量的信息和及时的特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互联网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对信息来源与信息接收方式的认识,并对社会的发展趋向与价值导向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中,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以传统媒体为基础,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创新运用,使信息传播的方式、内容、渠道发生变化。新媒体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新媒体人才不但要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巧,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以满足网络环境中信息迅速传播的特征与需要。
二、新媒体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新媒体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数字化和互动性。从用户的视角来看,国内的新媒体平台主要有微博、抖音等平台,以及短视频、直播等内容和方式,在范围上讲,也应该涵盖了“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账号与平台。新媒体是一种影响力大、发展快速的行业,对员工的整体能力和工作的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符合以上新媒体特点与范畴的人才,必须具有下列基本素质:一是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法治观念、道德修养以及社会责任心;二是具有健全的性格、健康的心理及身体素质,具备较高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有克服困难与挫折、乐于学习的精神;三是具备良好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和劳动素养,能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四是在新媒体工作中,要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确的舆论引导以及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具有一名新媒体工作人员所必需的基本专业素养。
三、新媒体人才的现状
1.新媒体人才缺乏
在新媒体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等专业上。尤其是对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专业的需求更大,这也表明,媒体单位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与专业素养的专业人才。在新媒体从业人员看来,诸如责任感、公平感和洞察力这样的个人素质,在新媒体新闻业中常常被视为至关重要的核心要素,这既体现了新媒体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又体现出他们对新闻的敏感度和洞察力。新媒体时代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具有丰富知识和技能储备上,更是体现在复合型人才需求上。
2.新媒体人才培育方向和需求
目前新媒体人才的培育方向应该是以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重点,同时也要根据新媒体的发展而作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对教学的准确定位,对教师的发展进行制度化、系统化的保障,真正做到校企的交叉与融合,以适应目前新媒体人才的需要与人才发展的要求。新媒体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个人等多方参与。新时代下,网络新媒体课程的构建与发展,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新媒体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四、新媒体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传统固化
互联网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技能外,还要具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共同知识”。“共同知识”的目的在于既要注重所学科目的有关知识,又要注意其他科目的知识的累积。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开设网络与新媒体课程时,仍然采取了传统新闻传播学等基础性专业课程,并且与其他一级学科下的学科重合,缺少了自己的专业特点,这与多学科、宽领域的“共同知识”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从课程形态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缺乏创新的“精细化”教学以及课堂互动,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实现自主学习的终极目的。
2.培养方案设定缺乏弹性
自网络时代开始,社会传播和媒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有关行业的市场因素。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沿用传统的“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实践性较弱”“缺乏弹性”等问题。在校期间,学生只注重理论的开发,而缺少实际操作和与外界市场相结合的机会,造成了理论和实际结合不紧密、培养与工作不适应、学业规划与行业人才需求相悖等问题。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出现应用型人才匮乏,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强等问题,从而影响到新媒体行业的良性发展。
3.师资建设质量流于泛泛
在教育与社会发展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事网络与新媒体教学人员,在知识结构、培训方式、课程设计等方面,都必须与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师有所不同,立足于传播学一级学科,对互联网与新媒体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但是,从当前的学科建设状况来看,拥有博士学历的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专业教师数量偏低,高素质人才相对匮乏,在学科实践方面,新媒体从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力量薄弱,缺乏实战经验,导致了网络与新媒体教学质量的不理想。
4.无法满足行业用人标准
从市场运行上看,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当前行业招聘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反映出新媒体人才的整体质量较低。当前,我国高校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水平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专业教育不强。目前,我国高校对新科技、新事物的敏感性不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消极的态度。二是缺少优秀教师。师资力量不足、观念陈旧,使学生的知识不能及时更新。三是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薄弱。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比例偏低,缺乏相应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就造成了实践与理论上的匮乏。
从市场运行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现在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会,同时也给人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目前新媒体从业者的理念与工作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由以往仅注重专业知识与技术的训练转向了以职业道德、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领域;其次,就能力而言,从业人员要具备很强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并能在人际交往中解决问题。新时期的新媒体对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重视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网络新媒体人才,使之适应社会、工作等方面的高需求。
五、新媒体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1.聚焦建设师资队伍、创新教研方法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应改变教育观念,进行教学与科研方式的创新,教师要努力将媒体融合的观念和做法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独立探索热情,进而提高教学的品质。同时,将“融媒体”“互联网+”“智能+技术”等新观念融入教学之中,使教学方法发生变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高校应着力打造一支理论联系实际的师资队伍,针对校内全职教师,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并到一线新媒体岗位进行实践,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专业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方式的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制度,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设计;对于校外,高校应邀请国内新闻传播业务资深的导师参与学科建设及专题讲座,促进师资队伍的知识碰撞与信息交换,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紧跟时代发展的高层次新媒体师资队伍。
2.创新教学手段,改变育人思路
在传统媒体时代,通常以“单一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但在新媒体时代,通常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就必须进行教育改革。
高校教师要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媒体人才,就必须重视创新教学方式。这样的创新训练不仅限于每年一次的“创新创业”大赛,而是需要教师运用高度超前的理念把这一意识融入丰富多彩的教学之中,同时高校还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学分制度,并借助相关社会、企业力量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平台。高校既不能抛弃以扎实的教育训练理论为基础的传统新闻传播教学方式,也不能把学生带到与之相关联的实习基地进行盲目训练。教师、学校、企业、社会应该共同努力,转变原来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为课堂注入生机,开阔学生的视野,培育出具有创新性的新媒体人才。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就业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对学生全方位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高校可以搭建一个健全的实习教学平台。其实践技能培养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情境认知阶段。首先,要帮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在校企结合的基础上,教师结合高职教育的本质与特征,持续引导学生认识到企业的经营模式、工作内容、业务流程等各个层面,让学生对自身的定位有更深入、更理性的认识。其次,通过实习训练及基本运用训练,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该领域的各项技术问题,并为日后步入新媒体行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新媒体矩阵的各个教师要结合专业特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特征、学生兴趣特点,有目标地构建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团队以及实践工作坊,并在教师带领下,使学生自主地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②情景模拟运行阶段。此阶段继续延续情境认知阶段,并在实验教学设施完善的情况下,在校内进行多媒体仿真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首先,依据媒体自身的体制安排,结合学生的现实知识累积情况并且与专业特长相结合,突破年纪与课程的界限,实行职务指派,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信息传播中的角色分工与内容制作流程。其次,把校企合作单位的具体项目带入课堂,成立一个虚拟的媒体团队进行内容制作。在信息内容的生产和制作过程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使其能更好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还能对学生的理论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充实。
③媒体实操阶段。经过情景模拟阶段的媒体管理、内容制作等方面的训练,学生基本具备了在媒体中独立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在这一阶段,学生将会通过真实的媒体检验,利用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寒暑假等,将学生送到校企合作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实习,提前融入媒体行业,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校企政多方联动,提升人才市场供应量
从招聘单位的招聘情况来看,企业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是:具备网络数据调查、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等技能。但是,在当前的高校新媒体人才培训系统中,对这些技能的培养需要并没有明确的认识,由此可以发现,快速发展的市场与高校自身的教学水平相矛盾,而单纯依靠高校来培养新媒体人才,显然不能满足当代新媒体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想扩大新媒体的市场供应,除了高校要加强人才培养之外,企业、政府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高校在加强对大学生培训的同时,还应该对企业人才进行技能训练,定期举办各类技术交流与学术交流活动,了解产业的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人才培训计划。其次,要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进行系统性的培养模式。最后,行业协会要正确掌握企业及从业人员的需要,使行为规范标准化,并为有需求的人员提供教育与训练资源。
六、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新媒体技术日益更新的背景下,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因此,高校必须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反思与探索。要想跳出现有的培养模式,高校就必须通过重新审视媒体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优秀的师资力量等方法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媒体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针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对其进行优化与改进,培养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杰出传媒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