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活态语文” 践行“以文化人”
——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教学实践为例
2024-03-19天津市第三中学
■天津市第三中学 吕 洁
“以文化人”的提法自古有之。新时代,文字、文学、文化,由点到面,最终落在化人养心、培根铸魂上。
高中语文学科处于立德树人的前沿,多少代人循着“工具性”“人文性”等方向不断探索着。大家明晰语文就在身边,却又不知如何放下课本,从学生的心里种出苗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活态语文”的构想,其教学便是“化”的具体形态与过程。“活态”是事物的鲜活状态或活动的形态,是一种“非仅限于文本与静态物质的”灵动自由的状态,具有艺术、科学与社会等综合价值,有交互性、独特性、发展性。“活态语文”是指在语文学习中,设置特定时空,让学习者身心在场体验鲜活,陶冶心性,提升核心素养。我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为例,谈谈对构建“活态语文”,践行“以文化人”的策略的认识。
本单元从属必修“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承载的课程内容是“古代诗歌审美鉴赏阅读与评论写作”。第七课选编了曹操的《短歌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诗歌展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状态。基于单元学习的整体任务与学情,我的教学设计以活动实践、自主学习为主线,围绕“诗意人生中的选择”这一人文主题,从积累鉴赏、诵读体悟、写作表达(写作体现在诵读脚本与评价表的创立,以及文学短评的创作上)三个方面落实学习任务。
按照从自主阅读到赏鉴诵读,再到各抒其志、尝试评价的认知顺序推动学习进程。形成“探(其人其事的发现)—一诵(其诗其情的感知)—赏(艺术魅力的挖掘)—二诵(出世入世的碰撞)—思(‘招贤榜’‘拒仕书’的选择)—再诵(涵咏提升文化传承)”的学习闭环。用“一诵”与“一赏”落实“知人论世”文学评论方法的应用;用“二诵”与“一评”来深化学生对两位诗人人生选择的理解;最后用“一写”来扣住学写文学短评的要求。
在教学中,我尝试将“活态”带到课堂,并力图以“活态”成就文化浸润。
一、诵读,求文字之活态
《孟子》中写到“诵其诗,读其书”。“诵”通常被认定是文字的另一种活法,也是当下日常教学中的要务。
(一)诵读中的层次性
“一诵”,初步体味曹操对时光、贤才、天下的忧思,揣摩诗韵;“二诵”,是完成诗文感知后,从声与情、内与外、诗与乐、诗与画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小组诵读方案设计,体会四言乐府与五言古诗在音韵美、文辞美、情感美的差异,尝试交流诗作魅力;“三诵”,涵咏诗歌,巩固提升。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是为“深味式”诵读。
(二)诵读中的音韵性
在实践中,我启发学生找寻诗文音韵上的特点:“舌根音与舌面音不同的表现效果?”“字音开口程度是否与诗人想表达的情绪有关?”“动手查查每一句尾字的古音,看看有什么收获?”“《短歌行》若为五言会怎样?”由文字而语音,由语音而回归文字,声与情才能达到“并茂”。
二、情境,求课堂之活态
“情”为经,即将情感、意志等心理要素的触发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构成;以“境”为纬,通过创设各种具体的语言、思维环境,拉近语文习得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现实途径。
很多人认为,情境存在于导入时,一定是“物化环境”或教师预设,但事实上,思维碰撞后的交流环境、学生在课堂生成的情感氛围等,都是有效情境、是活态的。
(一)抓住情境的稳定性
实践证明,当教师创设的情境恒久存在于整个授课过程中时,学生的学习串联度会更强,课上交流会更带有模拟性。第七课的教学中,我和学生化身穿越千年的魏晋“士人”,我们细心品读,知人论世,并思考在那动荡的年代,自己会选择“出世”还是“入世”?进而高声品读,领悟四言诗在曹公笔下焕发的生机。当全体同学为诗歌的艺术所折服时,我适时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曹操饮宴宾客,高唱本诗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演员的表演、背景音乐、布景以及导演对镜头切换的把握依据是什么。分小组从声与情、内与外、诗与乐、诗与画中任选角度,进行两诗诵读方案设计,并展示说明本组的“抉择”。就这样,“士子”的身份、乱世的选择始终贯穿在学习中,呈现出一致性、稳定性与深入性。学生的思维是活的,生成的阶段性反馈也是活的,整个教学过程是活态的。
当人与文本静态关系转换为人与“生动的活态”学习环境的关联,就能够达到物我相通,将过去“学生与书本”片面的、单向的、静态的关系转变为“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多维的、交互的关系。学习过程即变为一种立体式、体验式的认知活动。
(二)实现情境的生活性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沟通中外的“四方馆”开在校园;“上巳节”的欢庆活动办在校园;儒道辩士的“学宫”呈现在校园;外国诗的“诗评联合大会”也成立在校园。
个人的生活世界,由他们所属群体交织的文化力量组成,并由社会语境所构建。学习者进入一定的真实的、活态学习情境中,能够帮助他们了解特定时空人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融入本土化的社会生活,体察丰富性与多样性,间接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推动情境中的反思与评价
在第七课“二诵”与“思”的环节中,我将“情境中的评价”与“评价情境”融合了起来。我给了学生丰富的角色诵读设计建议与资源,并制成量表(见表1)作为在小组展示的评分依据。
表1 情境诵读评价表
这就是客观的“评价该情境”。同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作为魏晋士子,会揭下曹操的“招贤榜”还是会高唱陶潜的“拒仕书”?你是否还坚持自己前面的选择?说说是什么打动了你。这就是延续“情境中的评价”。
情境内与情境外的评价相融合,激发学生的直觉体验,并通过与其他学习对象的交流和碰撞,获得动态、活态的真实感受,形成认识,提升素养。
三、应用,求文学之活态
胡适曾呼吁创造“活文学”和“真文学”,消灭“死文学”和“假文学”。在我看来,活态的文学是可以辗转在生活中的,是学生可以实践、应用的东西。我大胆地将自己构思的实验技能划分为三种——探究延展性设计、实践体验性设计、模拟演练性设计。探究延展性设计是围绕课本内容继续推进,挖掘知识周边信息,将对文学作品的领悟落实到体验、总结上,自选篇目对比阅读、学写文学短评、尝试诗评、自主创作,浅浅接触文艺理论。实践体验性设计是指有目标性地在学中做,所学投映生活。在我班的语文周刊上有这样一个板块——“访谈录”,里面既有学生家长对某些作品、某些历史的记忆与看法,又有教师、校友的访谈笔记。孩子们会结合某篇文学作品,设定访谈人文主题,着实是鲜活的。模拟演练性设计更加具有主观创作性,是指学生自主安排语文实践课内容,模拟政协会议,谈国计民生;规划文学社团,安排作品推介;设计校内外采风,召开记者团联席会议;课本剧彩排;“有声文学”朗读亭的使用;“宝藏天津”公众号的维护……文学,在应用中找回应有的活态。
此时,学习的内容不再是静态的文字语言符号,而是生成性的,活态文学不断衍生新的意义,反过来又刺激学习者继续对话与创新,形成良好循环。
四、浸渍,求文化之活态
在该课小结时,学生说:“曹公与五柳先生均对内心坚守,有积极的人生观;我们亦当守持初心、心向家国。”于此,浸渍初显。
文化的浸渍是无声的、长期的。语文教师应挖掘课程资源,立足校本研修与校本课程,注重引进新生力量,拓展课堂影响。更多地挖掘“以文化人”中“化”的手段,更多地关注“化”的评价与反馈效果。过去我们经常讲“文化育人”,“育”的侧重点依然在育人者的主动性上。“以文化人”的侧重点则在于“被化者”是否成功地具备了持久的主动性、主导性,及最重要的输出性。这与我们新课改所一再强调的情境、浸润式教学目标也是相吻合的。学生是活态文化的接受者、传承者,也是文化活态的承载、显现标志。
构建“活态语文”,践行“以文化人”,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为实现高中生语文素养提升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