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创新提质量,培根铸魂育新人

2024-03-19王春彦

教育家 2024年6期
关键词:教研育人评价

王春彦

北京市大兴区第七中学(以下简称“大兴七中”)坚持现代治理理念,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生教育”办学思想,坚持“润土培根、成人之美”的教育理念,贯彻“务实求真、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近2万名。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求真、崇善、唯美”的校训,稳步落实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队伍建设激活力

学校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心怀“国之大者”,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了新进展。围绕教师队伍培养与发展规划,领导班子带头树立“忠诚、干净、担当、服务、引领”意识,发挥“头雁作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多元协同,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坚守育人定力、增强发展动力。

加强师德建设,传承教师优秀文化。学校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推动实施师德师风涵养行动,老中青教师踔厉奋发,传承优秀文化。

实施强师计划,构建梯队成长机制。学校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围绕“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教学高效、学术优长”教师发展目标,实施强师计划,推进青苗计划、英才计划、卓越计划落地;健全立体式评价机制,推进多维度研修活动,搭建多元化展示平台,引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课题组、教研组、学科基地校、名师工作室等学术研究共同体建设,不断提升教学效能、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教师梯队发展势头良好。

加强教师培训,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学校聚焦“新课标、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实训为主要载体,联合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学校的教育领域专家,以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为抓手,探索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教学评价等教学实践,在全区范围内多次进行研讨交流、课堂展示、案例分享活动。举办系列教育教学智慧分享活动,加快实施云端教学资源建设行动。

加强团队建设,实现教师抱团成长。学校以组长和骨干教师为资源,加强团队建设,以“人人吸纳、个个分享”的理念,培养共生型教研团队。通过坚持多年的“青青教研”活动,带动教师进行深度研究,丰富精神生活,形成4C“青青教研”文化,4C即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批判性思辨与问题解决)、Communication(有效沟通)、Creativity(创造创新)和Collaboration(团队合作)。通过系列“青青教研”活动,大兴七中人在研究的道路上勤于思辨,在求索的过程中乐此不疲。

发挥骨干作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面对大兴七中的队伍建设需求,学校组建了以正高级、特级教师、市级骨干为核心的学术指导委员会。积极发挥5个名师工作室、4个学科基地校、1个班主任工作室、61名学带骨干、25名兼职教研员、金帆联盟、科技联盟、集团校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带团队、带项目、带课题、带师德、带师能、带特长,形成骨干牵头、学术引领、奔赴卓越的发展势头。

为教师发展服务,彰显教师人生价值。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的评价导向。一是突出业绩管理;二是彰显教师价值,让教师心灵充盈幸福;三是激励教师创新;四是突出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信息化素养,开展专业素质提升行动;五是鼓励争做名优教师,为教师增勇气、拓空间、强自信、搭舞台、树形象;六是关心教师生活和身心健康,开展暖心工程等。

创新德育求实效

学校持续完善德育领导机制,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通过管理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等多种途径,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充分挖掘区域教育资源,有序推进校本德育课程系统化建设,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管理育人重“内涵”。学校成立了市级班主任工作坊,推进“三全”育人。开展培训、实践与研讨交流活动,促进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开展带班方略制定、教育叙事研究、主题班会设计、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家校协同建设等主题活动。促进不同层次班主任的发展,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课程育人重“导向”。我们紧紧围绕“党建+德育”,守正创新推动“大思政”课程建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实现知识和道德、教书和育人、教学和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科德育价值回归。

文化育人重“融入”。学校以首都文明校园创建为契机,打造仁爱、书香、平安、文明、活力校园,同时加强校史、校训、校徽等精神内涵的凝练和宣传,充分展示学校文化积淀和文化追求。结合入学、毕业、重要纪念日、重大时事等关键节点,开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教育活动。

聚焦教学提质量

重构教研体系。学校推进深度学习实验校、名师工作室、学科基地校、学术指导委员会、教研组建设。全方位立体式推进集团校联合教研、学科教研、项目教研、问题教研、主题教研。重点开展“大单元教学课例研究”“大单元作业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命题考试”“基于数据的学习诊断分析”“基于线上场景教学模式”五个研究项目,落实提质增效。

推进课堂改革提质。聚焦“双新”落地,践行“六以”课堂教学思想,即以核心素养、深度学习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为前提,以情境问题和思维发展为导向,以三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线,以两导(导思想方法、导人生生活)为关键,以达标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思想,进行教与学方式变革,探索形成学科特色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开展了以“单元教学促教改,深度学习育素养”为主题的教学节活动,课堂教学公开课300余次。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转变评价方式,强化表现性评价,素养导向评价改革,进行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进步。转变评价导向,通过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和荣誉体系,让学生阳光自信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为他们搭建多元展示平台,让他们在不同领域获得自信。

优化特色树品牌

全面培养时代新人。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完善人生教育课程体系,完善课后服务课程,落实学生全面培养体系。打造“求真、崇善、唯美、健体、力行”的特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多元发展成果显著,学校的科技、艺术、体育、人文教育特色凸显。

擦亮学校教育品牌。2023年,学校承办区级美术联盟、科技联盟、曲棍球推广交流活动,承办区级课后服务先进校交流活动、课程嘉年华成果展示活动。学校持续开展学生社团建设,其中智能控制社团荣获大兴区课后服务“一校一品”特色社团,模型社团被评为大兴区“中学共青团优秀社团”。學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航空特色学校”“京城基础教育百强学校”等。

打造集团办学特色。探索集团化办学,我们以“融通美好、追求卓越”的集团理念为核心,重点推进“双一流”建设,即一流学科、一流学部(校区)建设。通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实现管理互融、教研互通、师资互派、学生互动,打造大兴七中教育集团教育教学特色,为整体推进大兴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教研育人评价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