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困于“成功”的孩子们
2024-03-19王梓霖刘学兰
王梓霖 刘学兰
有时“失败”并非“成功”之母
厌学是学生因种种原因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直至逃避学习的一种表现。在我看来,学生的厌学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学习内容与个体需求的矛盾:教育内容难度不当或与现实生活联系不足,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二是人际关系的影响:亲子关系紧张、师生关系不佳,学生以厌学作为对抗手段,通过“你们让我学,我就不学”来对抗糟糕的关系。三是“失败”的学习体验导致胜任感不足:长期学业不佳,反复经历失败,导致学生产生自我认知偏差,认为自己欠缺足够的学习能力,为保全自我价值感,倾向于选择放弃学习。
如果重点关注第三种情况不难发现,当一些学生经过数次努力却依旧未能取得满意的学习结果时,他们不仅无法获得成就感,还会怀疑自我价值,认为自己是笨拙、无能的。然而,他们的内心又渴望提升并展示自己的能力。因为在他们心中,相较于无法带来确定结果的努力,能力是相对稳定且更有价值的内在特质,所以与其被别人评价为笨拙、无能,他们更愿意选择消极回避甚至放弃学习——这至少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外界对他们能力的质疑。我将这类现象称为“自我价值防御”。
因“失败”的学习体验而产生厌学情绪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只是面对相似的经历,一些孩子更容易陷入这样的困境。比如,高度关注他人评价的孩子。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对自我的认识又不太稳定,他们非常在意外界评价,害怕因成绩不佳得到来自师生的负面评价,使自尊受到损害,从而可能选择逃避学校生活。又如,为自己设定了过高学业标准的孩子。无论是“好学生”还是普通的学生,当他们发现似乎自己永远无法达成预期目标时,都有可能产生挫败感和抑郁情绪,进而选择放弃学习,以避免持续承受达不到自我标准所带来的痛苦。而这类过高的内在标准往往由父母和教师的高期望转化而来,这些外界的期望被一些孩子内化为自己唯一的目标。当学习成果与期待值产生较大差距,又面临过度的竞争压力时,他们很容易深陷自我要求与实际能力不符的困境,最终诱发厌学情绪。
当回归“正常”成为一种奢望
小A生活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一直对他寄予厚望,自小他便被灌输了一定要考入北大或清华的想法,父母甚至从清华带回一棵小草移植到他的书桌上,寓意他将在未来成为清华的一员。在学习间隙,小A每每抬头就能看到那棵来自清华园的小草。在不断的强化中,他渐渐将名列前茅作为自己的内在标准,也确信自己要成为清华或北大的学生。
小学时,父母就要求小A大量刷题、努力学习,那时他的成绩还算不错,但父母一直觉得还不够好。到了初中,他依然刻苦学习,成绩却开始不太理想,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父母变得更焦虑,采取更多措施去“鸡娃”,而小A也随之越来越焦虑,在学校的日子变得愈发痛苦……那种痛苦源于他深知那个清北梦正在逐渐远离,尽管清晰地看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却始终无法释怀。因为从小到大,父母始终告诉他必须考入清北。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似乎坠入了无边的苦海,于是开始抗拒回到学校学习,想远离那个让他产生无尽痛苦的场所。后来,他偶然接触到游戏,发现在游戏世界中获得的快感可以让他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烦恼。于是,游戏成为他的心灵栖息地,他整日沉浸在游戏中,白天睡觉,夜晚玩乐,昼夜颠倒。为了玩游戏,他可以一个星期不出门,甚至不愿下楼理发。他不愿与人交往,也不再与父母交谈,因为那个高不可攀的目标原本就是父母为他设定的,一旦回归现实、面对父母,痛苦的记忆便会被重新唤起。
进入高中后,小A完全放弃了学校生活,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任何接触。这时父母意识到了问题,他们只希望孩子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只要儿子有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每天按时上学就够了。父母告诉小A,不期望他能考入名牌大学,也不再要求他有优秀的学业表现。然而,小A感到自己已经无法满足父母的简单愿望了,他觉得一旦回到学校,便会重新体会难以实现的清北梦所带来的痛苦,那是他所无法承受的。他甚至认为,如果无法进入心仪的学校,那自己宁愿不读大学。显然,过高的期望不仅未能激发他的学习动力,反而成为他心理问题的根源。
小A的故事或许是不少厌学学生的写照,他们在早期承受着父母持续施加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难堪重负。而当这些孩子身处困境时,他们的父母却没有及时察觉。在孩子学习不佳时,父母鼓励、鞭策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却没能在孩子努力时,鼓励、认可他们的进步,也未能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当父母终于开始放下过高的期望,此时孩子们早已难以承受内心的压力,似乎再也无法放下已牢固内化的标准。
预防永远优于干预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与家长肩负着关键使命,双方均需积极探索适宜的方法,让孩子真切地体验成功的喜悦。问题的核心或许在于如何理解和定义“成功”。当前,很多孩子确信“考试成绩不好即意味着人生失败”,这导致他们在无法始终保持成绩领先,或是处于班级后列时,认定自己是“失败者”。实际上,我们要引导孩子建立多元化的成功观,而非片面地追求学业成绩——
拓宽对“成功”的定义,超越单一的学业标准。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单一的评价体系和成功标准。是时候重新诠释“成功”这一概念,告别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功利教育观了。教育者要与孩子一起重新定义“成功”,善于发现并指出孩子在各方面所展现出的潜力和优势,认可他们在不同领域的才华和进步,避免孩子因成绩不佳而对自我进行全盘否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
善于挖掘孩子的潜力,及时予以正面激励。当孩子的考试成绩未能达到预期时,教育者应引导他们寻找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领域,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比如,一名学生的总体成绩也许并不出色,但可能在某一科目上取得了好的学习效果,或者在某个知识点上理解透彻。教师和家长要引导他识别自身的此类优势,使其明确未来的进步方向。这种认知转变可以避免孩子们轻易给自己贴上“我学习不好”或“我能力不行”的标签。
尽可能创造条件,赋予更多成功体验。教育者在发掘孩子优点的同时,应提供实际体验成功的机会。例如,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降低起步难度、分阶段引导等。可以通过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方式,让孩子从小的成功开始,逐步积累自信。如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小目标,一旦完成一个小目标,就及时表扬和激励他们,随后逐渐加大挑战难度,促使他们不断进步。许多教师运用这种方法成功转化了学业表现不佳的学生。以写作教学为例,对于写作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不必等到他们写出高分作文才给予肯定,而应该通过阶段性指导,让他們逐步体验写作的成功。首先,从基础的格式和结构入手,确立一个易于达成的起点,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当他们掌握了这些基本要素,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以增强其成就感。随后,逐步提升要求,例如引导学生写出精彩的开头,或赞赏他们使用词汇的巧妙之处。虽然要求在不断提高,但因为每次的幅度并不大,他们很容易在一个个微小的进步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并生发出追求更高一级目标的意愿。在逐级提升的过程中,他们能积累丰富的成功经验,也会更深切地体会到努力的价值。
预防永远优于干预,要避免因“失败”体验带来的厌学问题,教育者应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坚持以上原则,尊重和接纳孩子的差异,注重培养他们的内在动力。同时,应关注孩子的情绪、态度和成绩波动,及时发现其厌学情绪的苗头。唯有如此,才更有可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潜能发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