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2024-03-19谢永行

现代交际 2024年1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文明

□ 谢永行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1)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彰显了党中央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把文化建设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位置、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和谱写中华文明新华章的战略部署。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理论总结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要“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483的全新论断,这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文化实践的时代延续,融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体现在人类文明新形态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弘扬跨越时空限制、超越国界距离、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480。具体来看,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世界和平共存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天人合一”的哲理,彰显“协和万邦”的胸怀,展现“和而不同”的气度,倡导“以和为贵”的价值。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总体特征。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蕴含“天人合一”的哲理

1.传承“天人合一”人本思想,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理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2]15。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深刻反映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治理国家是通过礼和德来实现的,刑法和刑罚也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要求;德行要先于政治,要先于法律。孔子还说:“为政在于得人。”(《孔子家语·哀公问政》)从“天人感应”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符合天道、符合自然规律。古人常说:“天不变,道亦不变。”《周易·系辞下》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男卑女尊,老幼差矣;阴阳顺逆,鬼神居矣”。可见,“天地之性人为贵”等观点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哲学思想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吸收了“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例如,就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批驳“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1]90的错误导向时,使用《吕氏春秋·义赏》中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必须妥善处理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节制人类过度欲望的关系。在提出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1]90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使用明代丘濬《大学衍义补·蕃民之生》中的“天之所覆者虽无所不至,而地之所容者则有限焉”,用以说明要改变农业发展过度依赖能源消耗的发展模式,走绿色农业发展道路。这既展现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中华古文典籍之功底,又表征着习近平总书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释文说理之熟稔。习近平总书记用具体行动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把其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

2.坚持“天人合一”共生理念,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3]换言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社会治理方式以及生态环境治理方式的转变。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着眼现代化强国建设,聚力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统筹治理力量、治理效能、治理方式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质效,充分发挥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执政能力和定力,“推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4]。中国式现代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向世界各国展示了突破西方现代化人与自然之间对立的新图景。资本主义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无止境地追求利润和物质财富积累,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导致物质主义盛行。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转变为绝对的控制和被控制、绝对的支配和被支配的纯粹的工具性关系。虽然资本主义尝试探索了诸多的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量投入,但由于资本逻辑的规制,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对立至今难以根除,始终未能真正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危机。习近平文化思想融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必须无比珍惜地予以保护,因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2]434。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选取唐代诗人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中的名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强调人类要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善待自然、爱护自然,必定能接收到大自然慷慨无私的巨大反馈;否则,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伤害行为,也将反噬于人类自身。

3.坚守“天人合一”价值取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治理新格局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中包含的价值取向,转化为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取向,致力于构建互利共赢和谐共生的新型国际关系,体现出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了国家利益至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狭隘利益观念,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和“和而不同”的精神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全球稳定伙伴关系以及全球治理伙伴关系等伙伴关系,契合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取向,坚持世界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的新型国际秩序。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和驱动,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二、人类命运与共,彰显“协和万邦”的天下胸怀

1.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协和万邦”的智慧

“协和万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下治理的一种理想。这是对古代中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国担当、包容心态和天下为公的情怀的历史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中国共产党坚持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全球思维,将现实与历史纵深贯通,国内同国际内外联通,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中国范式”。中国共产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的理念,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48提供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价值理念,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深厚信念,认为这是适应自己社会发展和国民性格的最佳方式。在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上,文化自信是其精神内核,决定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走向和特性。

2.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凝练“协和万邦”的力量

在马克思主义视域里,全球视野理论源远流长,即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文明下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5]36。全球视野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即“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理念。中国古代哲学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强调人类命运的共享性和联结性,这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土壤,使中国能够在面对全球化的潮流时,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不同的文化和观点,而不是排斥和对抗。在国际上,全球视野的理论源流,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的全球化理论,那时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化的内涵不断扩大,不仅包含经济一体化,还涵盖全球性的社会、政治、文化交流与融合。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成果上看,中国共产党持续不断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即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解决中国具体实际问题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同时,中国共产党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党的建设理论看,中国共产党把自己作为一个先进政党来建设,事关如何把自身“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51。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历史演进的角度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回答和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自身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全新的文化现代化之路。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精神财富,也为世界各国解决面临的共同难题提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引领“协和万邦”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引领“协和万邦”的实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从世界整体视角看待国际事务,不仅立足于中国自身,还从世界的角度看待自身和世界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104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与其他国家关系时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作为一个解决国际冲突和矛盾的价值观,有助于消除国家、种族、文化、宗教等差异带来的分歧和冲突。其次,它提供了一个全球性问题解决的方法论,有助于全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再次,它提供了一个全球性治理的新思维,有助于构建公正、公平、包容、有序的全球治理体系,有助于推动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其影响力正在全球范围内显现。无论是在经济、政治、科技还是文化等多个领域,中国都在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坚决维护联合国的核心地位,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通过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等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助力世界各国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在推动全球共享发展理念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全球发展观,主张实现共同、综合、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国提出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目标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为全球治理体系提供新的发展动力。这种理念的推广,无疑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化和扩展。

三、文明交流互鉴,展现“和而不同”的大国气度

1.秉持“和而不同”的基本理念

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2]229中国文化主张不同文明之间要有对话,但对话必须基于平等原则和互鉴精神,不能为了追求一种所谓的文明优越而损害其他文明的尊严,更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损害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就在于中国人在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精神的高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1]138这是我国几千年历史积淀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注重整体利益而非个体利益,强调“和为贵”“和而不同”,主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全球竞争在新发展阶段的时代凝练,既反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强权政治,又反对西方的“普世价值”,其所倡导的是一种坚持平等与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文明差异共存的认知,推动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展现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恢弘气度。

2.深化“和而不同”的文明交往

在当今世界,各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尽相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也有差异;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之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1]543“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1]543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对外交往方针政策相统一,反对各种形式的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对内对外,中国共产党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作为世界和平最坚定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坚持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与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外交方针相统一,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文化理念与独立自主、文明交流互鉴的文明方针相统一,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战略理念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战略方针相统一,坚持从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出发与维护自身利益相统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明层面上的伟大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文明成果。

3.昭示“和而不同”的广阔胸怀

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根本上超越了西方中心主义,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越了“文明优越论”,实现了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超越,彰显了中国人的天下情怀。在人类历史上,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文明。但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本逻辑之上的,是建立在对其他文明进行掠夺、剥削和奴役之上的。而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经济危机和社会革命就会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对外扩张过程中,其核心手段就是通过战争和殖民来实现对其他文明的征服。在这种扩张中,资本总是处于支配地位。在人类历史上,西方国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外扩张的脚步。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通过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来获得巨大财富的事例数不胜数,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重大战争就有800多次,在西方崛起为世界霸主的过程中发动了200多场战争。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又将资本扩张的触角伸向了世界各地。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更是通过对外侵略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历史终结论”把资本主义制度作为衡量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标准,把资本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现代文明视为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因此,必须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出发,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彻底革命和重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制度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过去一切旧制度。这种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因此,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了西方中心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文明优越论”所主张的那种以西方为中心、以资本为主导、以“强权就是公理”为逻辑起点和价值导向的“文明优越论”。

四、世界和平共存,“以和为贵”的民族智慧

1.“和”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底色

中华文明“以和为贵”的观念与西方文明注重“竞争”与“对立”的思维方式迥然不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人类文明新形态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为价值导向,实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新飞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力量,充分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等重要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取得新突破,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全面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服务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大局,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决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霸凌行径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始终以“和”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主张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和”才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下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合作共赢”理念为核心和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全新继承和最新发展。《共产党宣言》指出:“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5]50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将会导致整个社会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5]4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1]21。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和平发展为主题,同时坚持合作共赢。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体系。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在积极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努力帮助其他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3.“和”才能保证共同繁荣

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主张各国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制度保障。“共商”是指世界各国、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开展对话、协商,增进互信、凝聚共识。“共建”是指各国、各民族在开放交流中实现共赢,共建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共享”是指各国、各民族在分享发展成果中实现共赢,共享改革成果、文明成果和发展成果。“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开放精神和合作共赢的价值取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做出的伟大贡献。“共建”是为了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是以少数国家为中心的单向度合作;“共享”是为了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实现更大程度上的发展机会,而不是以少数国家为中心的单向度发展;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这三大理念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要求世界各国、各民族都要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断推进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交流合作,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在此理念下应运而生的。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同世界各国的制度优势相结合,既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了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制度保障。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279文化是民族最深层次的情感叙事,雕刻民族特性。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文化自信心极强的国家,这种文化自信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中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家国情怀、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等思想,是政治文明的民族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浸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融贯到国家治理体系里。中华传统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实现了由“百年蒙尘”转为“换羽新生”,人类文明新形态“应运而生”并“引领发展”。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文明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请文明演绎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漫说文明
命运秀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