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如何深耕体育报道
2024-03-19伊志刚
文_伊志刚
2023年举行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浙报集团潮新闻有70位持证记者在一线采访,写出了一批可圈可点的佳作。其中专职跑体育的仅六七位,剩下的几乎没有太多采访体育比赛的经验。一届赛事下来,有不少年轻记者说,跑体育挺有意思的。我觉得,那是他们现场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纯粹与美好。体育,就有这样一种能把人从庸常繁杂的社会事务中暂时脱离出来、体会人类最本真之美的魅力。但是报道体育赛事真的就那么容易入门吗?没那么难,但也绝对不简单。
所有的专业壁垒,都能靠两样东西去破除,第一是态度,第二是时间。这两者不是“或”的关系,你再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对新闻价值的意识和判断都要依靠经验来感知;但如果没有足够敬业的态度,从业时间再长也只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在垂直领域深耕,做优质内容的生产者,我以为,体育新闻报道很有代表性。
生活上可以粗糙,工作上必须很细致
杭州亚运会期间,如果田径4×100米接力比赛后,你为中国男女队的双双夺冠而欢呼,很好,但你基本还属于看热闹的。如果你多问一句:怎么苏炳添没跑?那么你大概率是个追星族。如果你再追问:为什么谢震业是100米亚运冠军,这么厉害不让他跑接力最后一棒?我觉得你会看门道了,但是作为体育记者还不够。如果有人再多问几个问题:为什么一三棒选手是右手持棒而二四棒是左手?4×100米每个人谁跑得多谁跑得少?我们与日本队的交接棒姿势是不是一样?如果能细到这个程度,我觉得才够资格进阶为一名合格的田径专项记者。
亚运接力比赛结束后,我写了一篇《接力比赛为什么这么好看》的稿子,普及了一些粗浅的知识。体育里的学问太多了,田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48个小项的各种纪录让你眼花缭乱。我们在亚运会之前做的功课之一是把所有的田径纪录都整理出来备用。也许有人说,为什么要费时费力去整理,要用时搜一下不就行了?我认为实际整理的过程就是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过程,这就是体育记者要做的案头功课。其中还包括搜集运动员资料,找各种视角的故事素材,以及提前家访,都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一届大赛前,这些都像是厨师先去菜场备料,精挑细选,洗净切碎;大赛开始,只不过是颠勺那几下,功夫其实都在平时。体育赛事采访,事先不打基础,光靠到时候抖机灵很难交差。做这些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这是应有的态度。
学会对赛场上的疑点发问,这也是一名体育记者的基本职责。我曾经在多哈亚运会水上项目赛场上碰到过一件蹊跷事,夺冠热门中国赛艇选手余华和严诗敏在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比赛中被乌兹别克斯坦组合打败,在另一些优势比赛中,中国赛艇队也接连意外失利。整体实力在亚洲占绝对优势的中国水上项目为何接连受挫?比赛结束后,感觉反常的我找到了当时中国赛艇男队的外籍教练伊格尔,这位立陶宛老人提醒——赛道有问题。他研究的结论是“潮流对比赛的结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原来,绝大多数赛艇比赛都在水流平静的湖面上进行,中国队平时的训练基地就设在千岛湖一块风平浪静的水域。但是多哈亚运会特殊,这个国家没有内湖,赛艇比赛只能设在波斯湾。海水会有潮流,使每个道次受到的潮流抗力有巨大的差别,最靠里的4道受益最大,最靠外的1道最不利。夺得冠军的乌兹别克选手虽然预赛成绩最差,但由于分在最里道,决赛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即使自身不能解释问题,这样的报道至少也具有了独特的视角。不对反常的结果熟视无睹,我想这也是做这一行的基本素质之一。
至于大家在赛场外看到的体育记者工作时的各种姿态,或坐在地上,或埋头在大巴车上抱着笔记本电脑写稿,或举着录音笔踮脚在混采区抢采访,都是跑体育的常规操作。每个人都要适应上车打盹、下车赛跑的工作节奏。多年前有实习生来问,体育记者要具备什么素质,有老记者总结了七个字:能吃能睡能干活。听上去好像很粗糙,实际非常实在,你要是不扛造,你可能就干不了这行。生活中可以粗糙,但在工作环节上,你必须力求细致,否则事后就只能在内心遗憾。
跟踪13年,用时间沉淀出一篇报道
2023年9月30日晚,杭州亚运会田径比赛当天的重头戏男子百米决赛即将打响,身在“大莲花”的我接到组稿的后方编辑提醒:无论谢震业夺冠与否,都可以着重写写。
这句话给了跟踪谢震业长达13年的我很大启发,既然无关结果,那么现在就可以动笔。
作为一名从谢震业16岁初出茅庐到成为亚洲飞人的全程关注者,我自觉有一定的底气来完成这篇稿件。只是这样一位有着丰富的运动员经历,却独缺一块亚运金牌的30岁“老将”,究竟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他这一次挑战亚洲飞人?如果以跑出第几名的结果来判断是否写他,这样的新闻价值取向太过狭隘。那么,他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这让我想到,在以中国田径短跑为代表的一部分不处于世界顶尖水平的竞技体育项目中,运动员事实上从未甘于平凡,而是一直在努力爬坡,即使无法接近博尔特这样的人类“珠峰”,他们依然穷尽一生为最小的胜负单位0.01秒而竭尽全力。也许他们一生都拿不了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但这种为每个0.01秒的微小进步而奋斗的精神,不就是伟大的运动精神吗?我们对伟大运动员的定义,一直是拿世界大赛金牌做标尺,那么是不是应该适度地纠偏?过往三个奥运周期以来,我积累的多个生活训练以及大赛采访内容此刻都转化成了鲜活的新闻素材,于是一气呵成写完了题为《一生爬坡,只为0.01秒》的2000字通讯,并刊发于2023年10月1日的《浙江日报》六版、《钱江晚报》二版以及潮新闻客户端,被评价为“以记者的专业度,写出了竞技体育中值得被弘扬的一种追求”。
这可能是体育报道领域一个比较典型的“用时间积淀出来”的作品。它包含了记者对报道对象十几年的持续追踪,跟足球场上锲而不舍的“盯人”中卫职责差不多;同时也记录了这期间从省运会、全运会、亚运会到奥运会等无数大赛重要节点的成绩、语录以及个人性格变化和细节描写。更重要的是,提取了记者对竞技体育“成王败寇”等传统价值观的一些思考,该如何去评价那些项目影响力巨大、贡献巨大但成就还未到世界巅峰的运动员的努力。这,或许是从事体育新闻报道二十多年的记者用沉浸式体验悟出来的心得。
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多数是短暂的,当打之年转瞬即逝,幸运的是,体育记者的职业生涯可以是他们的好几倍,世界体育大赛上不乏满头白发还在奋力奔走的老记者。跟战场上的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一样,好的体育新闻作品,也是靠经年累月的时间投入,没有这点耐心和坚持,很难有自己的独到观察和见解。
要沿袭传承,又要跟随时代创新
体育新闻是一门靠积累的专业,但是哪个领域不靠积累,不拼勤奋?所以必须提到另一个重要的条件:给予养分的土壤,换种表述就是“传承”。
以原钱江晚报体育部为主力架构的潮新闻体育团队,有着光荣的历史。从1987年的创刊号起,“社会新闻多,体育新闻多”就写进了《钱江晚报》的宣传语。当时浙江还是体育小省,足球篮球在全国都还排不上号,游泳田径都还没崭露头角,但是钱江晚报体育新闻的老前辈已经破局织网,使得体育报道成为那个时期报纸最鲜明的亮点之一。
1990年北京亚运会闭幕式那天,周守瑾、陈青华、孙杰山三名特派记者在人困马乏的深夜构思最后一篇综述,对原稿不满意,写了半个月比赛了,如果还是盘点比赛,思路是不是被束缚了?三位记者在前方秉烛夜谈,商量应该怎样立体地看北京亚运,最后得出结论,以参与、拼搏和奉献这三种精神来概括中国的第一次亚运。一夜的灯火通明,诞生了一篇《弦歌不辍唱大风》的佳作。由此可见,33年前,老前辈们的站位和对新闻作品的要求已经很高了,领路人功不可没。
跨入2000年后,全民健身意识与日俱增,《钱江晚报》又极具前瞻性地开辟了群众体育专版,巅峰时期每天有八个版,其中一到两个版专做大众健身,当时在全国算是走在前列。
多年来,钱江晚报的奥运亚运报道和日常体育新闻报道都致力于一个标准:挖掘人物内心,讲述好的故事。因为打动读者始终是所有新闻人的共同愿望,任何报道领域都一样。
除了理念的传承,还有一代代体育新闻从业者职业精神的传承。老一辈体育记者现在还能清晰报出30年前国足打世界杯外围赛的首发阵容,或者当年浙江某位知名国手的身高体重弹跳等各项数据以及兴趣爱好生活轶事,这样的专业度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没事就泡在运动队里看训练,与教练队员交朋友,日常关注一切与体育相关的信息,甚至翻阅各种古今中外的资料,从中汲取营养得来的。部门里的老同事还长年保持着运动的爱好,练就强健的体魄,身体力行可以让记者对体育有超越普通人的认识。我曾经为了写好一篇马拉松人物采访而逼迫自己去跑了一次全程马拉松,这也是我自己对体育记者职业的一种理解。
体育新闻报道的成长周期较长,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打磨需要一定量的赛事来同步印证吸收并消化,这就更需要小环境能建立鼓励专业人才培养的机制,有宽容自由的空气,使得年轻人在相对狭窄的领域摸爬滚打不断试错提升,逐步进阶为资深乃至专家型记者。
过去十年,媒体行业风云激荡,体育新闻是受冲击较大的垂直领域之一。杭州亚运会上我与同行交流发现,各省市仍保留成建制体育报道团队的媒体已大规模减少。2002年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时,全国光足球记者就曾号称八千,这些年,中国竞技体育水平稳步上升,群众体育欣欣向荣,体育新闻报道队伍却严重萎缩,原因固然有整体面临生存困境的考验,另一方面也因为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让行业竞争更加残酷激烈。以往报道一届大赛,前方记者考虑的是如何写好现场稿、深度稿,现在的特派记者一人需兼出文字稿、视频拍摄、出镜口播等多重角色,充当记者队伍里的“六边形战士”。
在人单力孤的条件下,怎样打出自己的风格,怎样适应新技术时代的行业巨变,都市类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团队仍然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这些技能你get了吗?
■一份情怀:可能会有不喜欢美食的好厨子,不喜欢数字的好会计,但很难想象有不喜欢孩子的好老师,原因很简单,跟人打交道的职业,想做好就离不开情绪交互。体育记者也是同一个道理。这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业余时间,需要了解采访对象真实情感的职业,兴趣是第一位。
■一副身胚:体育记者是需要体力做支撑的,在赛场之间赶来赶去没有一副好身板不行,想有一个好体格的前提是自己参与体育锻炼,身体力行后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也会不一样。
■一门外语:应付国际赛事需要基本的沟通技能,一门以上的外语能让你如虎添翼。
■一点好奇心:永远保持求知欲,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让自己永远在学习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