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大西路传统建筑风貌保护及文化再现要素特征探究
2024-03-18王钦钦赵心怡周昊璟
王钦钦 赵心怡 周昊璟
摘要:目的:文章基于“城市雙修”的政策背景,坚持实践导向,以镇江大西路传统建筑风貌保护设计为例,在考虑民国风貌再现、历史文化传承、地域文脉延续的基础上,试图以大西路为载体,以历史信息为媒介,以民国建筑风貌为立足点,探寻保护与更新、文化传承与现实需要的契合点。深入挖掘能够平衡民国风情与规划格局、宜人风貌与特色场景、镇江文脉与建筑符号的策略,实现大西路民国文化的延续、历史建筑的保护和集约化发展。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策略具有实用性和参考价值,以期为国内其他历史建筑风貌的保护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文章从历史环境外因、自主改造导向下的传统建筑、营造需要下的景观环境三个层面进行相关研究,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地域文脉与建筑风貌间的联系,建立建筑风貌保护体系,掌握城市风貌提升规律,以促进建筑风貌可持续发展。结果:为同类街区的建筑风貌保护提供解决方案。结论:系统剖析镇江大西路建筑风格表现要素,并提出基于人文重建的建筑风貌保护与传承策略,提倡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文脉的重要性,以合理的秩序结构和呈现方式来打造一个质朴生动、形象饱满的艺术街区,真正实现文化传承和永续利用的价值。
关键词:镇江大西路;传统建筑风貌;文化再现
中图分类号:K8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4-0-03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利用由增量向存量转变。2021年,镇江市政府办公室出台的《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彰显历史文化价值、塑造建筑风貌、提升城市姿态[1]。同年,《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明确[2],要从历史建筑、历史场景、历史街巷空间等多个角度保护传统建筑风貌,使其得以延续。
随着镇江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传统建筑风貌与城市化建设的矛盾得到化解。但目前的保护仍停留在建筑修缮、立面改造等层面,缺乏对历史的价值分析和定位[3],导致历史空间出现同质化倾向。
镇江大西路因通俗性、文化资源的特殊性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人文信息,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民国风貌和传统文化,发挥着商业老街的职能,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本文以大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和分析,形成基础资料库,提出传统建筑风貌保护策略,旨在深入挖掘传统建筑蕴含的历史价值,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形成地域特征,顺应文脉传承和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4]。
1 区域基础背景
1861年,镇江开商通埠[5],大西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迅速形成繁盛的商业景象,成为镇江乃至江苏省最繁华的商街。大西路上旅馆、浴室、茶楼等遍布,尤其集中了多个著名老字号,如鼎大祥绸布店、老存仁堂药店等[6],还有福音堂等标志性建筑[7]。可以说,大西路是多元文化荟萃的历史性商业街。
大西路位于镇江市西侧,全长约500米,东起宝塔路,西至山巷和宝塔路交会处。选取该区域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8]:第一,原是镇江最繁华的市中心,历史形态较为完整;第二,场地人流量大,有大量居民居住,小商业活跃;第三,周边历史旅游元素多,如西津渡、镇江博物馆、云台山等。由此可见,大西路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镇江旧城建设和空间发展的优质备用地块。
2 大西路建筑风貌缺失问题的要素表征层次
1930年初期至1970年中期[9],是大西路最繁荣的时期,与如今的风貌有着鲜明反差。笔者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建筑风貌缺失表征要素及流失原因。
2.1 外因作用下的历史环境
2.1.1 传统多元化业态和历史建筑
大西路沿街有20余幢建筑,以民国建筑为主,兼有清末建筑和现代建筑。其中福音堂为市级文保单位,有100多年的历史,当前仍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使用[10]。这些历史建筑和老字号都是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载体。
2.1.2 商铺建筑和整体环境现状
大西路上的建筑多建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部分以砖木和砖混结构为主,由于年久失修,长期受风雨侵蚀,墙体剥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沿街建筑多为2~3层,采用传统的上住下商模式,多数已经空置,利用率低,昔日繁华的老字号也寥寥无几。
2.1.3 整体环境改变的缘由
由于城市迅速发展,中心城区偏移,镇江大西路逐渐没落。经过几次拆建,居民大多迁出,导致二楼空置,沿街的门面也存在部分闲置的情况,一些老字号、特色产品、工艺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档次低的服装店,这使得大西路成为毫无特色的商业街。
2.2 自主改造主导下的传统建筑
2.2.1 传统建筑风格溯源
大西路建筑分为三种类型:清代建筑、民国建筑、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沿街建筑以民国特色商住建筑居多,这也是该地的主要建筑,同时兼有清代、改革开放初期历史风貌特征的建筑[11],具有多元化、历史性特征。
2.2.2 材料结构
结构上以柱网和开间为基本架构,以功能性为导向,注重空间的功能流线。沿街传统建筑大多采用“一”字线性布局,以一种基本形式的重复布置实现节奏与韵律的变化统一,具有可生长的特性。作为上宅下铺的临街建筑,外墙二层连续开窗,一层连续开门。
材质上以木材为主,辅以砖瓦等石材。在建筑样式上,清末民初的建筑多使用小青瓦屋面,呈青灰色;墙体材料基本为土窑烧制的青砖与少量红砖夹砌,展现出一丝浪漫主义情怀。
2.2.3 细部装饰
镇江中西合璧的建筑仍保留着拱券的形态,借助拱券和圆柱立柱的结构形制,大西路民国建筑中产生了拱券样式的门窗,与方形门窗相结合,打破了规律,形成了节奏对比和韵律美。
大西路传统建筑的雕饰多为圆形,所要表现的主题置于中央,增加形状大小以求醒目,能够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2.2.4 传统建筑现状
大西路建筑呈现出传统、仿建并存的发展态势,结构安全隐患大,建筑形态零散,建筑立面肌理被破坏,使传统风貌失去了原有特色,对其文化根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大西路单体建筑保护工作刚刚起步,其相关保护和管理机制尚未健全。目前,除福音堂等部分具有民国风格的建筑完整之外,其他建筑物都须重新整修。
第一,建筑外墙由于自然老化未得到系统修缮。许多立面材料经历时间的洗礼出现构造老化、立面脱落的情况,影响美观。
第二,外立面遭到人为破坏。由于早期缺乏相关条例制度的保护,且街区人口混杂,后迁居民保护意识淡薄,在墙体上喷刷漆料,导致协调的墙面和标志性的装饰失去了原有的风貌。
2.3 建筑需求下的景观环境
2.3.1 路面要素特征
临街台阶是建筑和街道的连接体,使道路界面和建筑界面错落,形成高差,对台阶高度的设置以细微的形式令道路界面参差有序,增强了人们的视觉感受。同时,分割了街道和其他空间,增强了底界面的趣味性。
大西路是江苏省第一条柏油马路,因年久失修,路面结构已无法适应现代生活,因此对路面进行修整改造——将传统的柏油路面替换为砂石路面、水泥路面替换为现在使用率最高的沥青路面。目前,大西路街道材质以沥青、砖材为主,部分空间路面留有颇具氛围感的马牙石和花岗石[12]。
2.3.2 绿化要素特征
西入口有活动广场,方形规则布局,可供老人孩童玩耍活动,四周设有小径,道路畅通,四通八达。广场内绿植丰富多样,大幅提高了大西路的绿地面积和绿化率,有效调节了城市生态环境,减少了环境污染。
3 大西路传统建筑风貌保护设计策略
文化再现蕴含历史真实性,传统建筑保护需要从“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进行考量。在大西路复杂的发展过程中,过去与现实割裂,造成了街区特色的丧失。因此,必须以历史环境、传统建筑、景观环境为切入点,以体验感为出发点,科学引导传统建筑风貌的保护实践。
3.1 保护与传承历史环境
传统建筑风貌保护是居民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在大规模的拆建中,城市商業空间持续更新,老字号日渐消失,业态模式逐步单一,街区人流密度下降,这说明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历史环境因素逐步消亡。保护建筑风貌的关键在于明晰建筑环境和本体呈现的完整性,及其所处地域在体验感知上的独特性。因此,重现建筑特色并不是无差别地更新街区,而是应根据历史保护主体,凸显街区特征。
美国历史建筑保护专家詹姆斯·马斯顿·芬奇(James Marston Fitch)针对建筑风貌保护与功能再生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不同建筑的精准修复措施[13],这为文本提供了指引。
同时,对大西路传统建筑风貌的保护应区别于对历史建筑单体的保护,着眼于街区的传统建筑群,对周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造。例如,通过严格把控建筑高度、新建建筑的开发强度等,保证风貌整体协调性。
3.2 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
保护传统建筑的真实性就是要关注各个时期的建筑、结构、材料等物质真实信息,以达到还原人文历史风貌的目的。大西路以民国风格为主,是一条集历史、商业、旅游于一体的多元街区。
在此基础上,要复原肌理、脉络、建筑及景观空间一体的民国风貌特色,体现出多元化特征。本研究以民国风貌为主导,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两点。
(1)在保留历史资料的前提下,增加建筑的高度,优化后部的美感,从宏观上优化公共节点,以加快构成速度。
(2)在建筑风格协调统一层面,以民国风格为主导。根据实际建筑,结合现有的框架,对违背风貌的建筑进行朝向风格的更新;对无特色的现代建筑,则将建筑立面装饰结构与街区民国风定位相结合,将街区片段建筑风貌、地段差异性属性作为特色化碎片,消除其与民国风建筑外墙风格的差异,形成整体和谐、多元一体的商业街。
3.3 保护与传承景观环境
场地节点的位置影响着街区的整个空间节奏,废弃建筑影响着空间韵律[14],成为一个主要的威胁因素。从空间利用角度来看,这些开放区域应该尽可能更新,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要在保持街区整体风格的同时,为当地居民收集、使用和创造生活艺术活动要素,增强生活的趣味性,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游客的新鲜感。
(1)优化东部入口景观环境,保证街区的整体和谐,有效组织整个街区,满足交叉路口的功能条件。将功能和空间需求相结合,以基础设施与绿植为主体,在营造出一种环境氛围的同时,增强空间的存在感。
(2)以历史为依据,植入典型场景,设计公共节点,包括牌坊构筑、老字号空间,这是大西路鲜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5],以及传统品牌生成的年代记忆,共同延续着大西路细腻又温情的民国史。
(3)基于营造整体历史氛围的诉求,在保护和更新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建筑元素,通过选择、重组、凝练、设计,生成一些典型的建筑结构和装饰元素,紧扣街道民国主题,为街口门牌设计具有地方文化特征的标志,提供所有信息组以及具有建筑艺术属性的街道。
4 结语
街道风格的更新需要在城市文化和历史教育实践中受到尊重。首先,通过更新文化符号和艺术文字来积极应对生活的变化和当下历史文脉传承的需求。在城市人文和历史实践中,构建一个封闭结构的空间和风格系统,提倡尊重历史,关注建筑原真性和价值。其次,必须在营造自然风格和氛围的基础上,关注来自该场域乃至周边的信息文化的对应关系。为了确认城市信息的基本需求,如更新和空间改造等,使用方法论是验证城市信息的基础,包括历史、现实的发展,从而赋予城市文化新的活力。
镇江大西路是我国许多商业街的缩影。这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一种生活体系、一种文化要素,也是对大西路民国风格与人文特色的凝练复写。为了尊重历史,延续地域语境,镇江继承了巨大的文化体系和建筑元素体系,传承和更新了设计语言,吸收了当地的文化遗产,传承了历史故事文脉,以合适的秩序结构和呈现方式打造了一个质朴生动、形象饱满的艺术街区,真正实现了文化传承和永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班春峰,张越.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双碳”目标实施路径探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3,3(8):161-164.
[2] 赵雪芹,于文静,杨一凡.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文本分析与对策研究[J].晋图学刊,2023(1):1-13.
[3] 刘万松.城市修补视角下城市老旧住区街区化更新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22.
[4] 解明镜,向卉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湘西南传统苗侗聚落空间文脉传承策略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5):154-160.
[5] 刘佳.镇江近代建筑形态及其演变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3.
[6] 潘春华.闲说老镇江店招名号[J].寻根,2017(4):68-71.
[7] 顾建国.江苏地方文化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420.
[8] 李晓,朱彦榕.镇江宝盖山铁路遗址绿地景观调查与生态景观重塑[J].林业调查规划,2022,47(3):185-189,195.
[9] 孙京.民国镇江市政建设研究(1929—1937)[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10] 江苏镇江基督教大西路福音堂[J].中国宗教,2021(11):98.
[11] 丁少平,孙明胜.地域文脉传承视角下历史街区建筑风貌更新的类型化策略浅析:以浚县历史文化名城南北大街为例[J].工业建筑,2022,52(6):47-54.
[12] 王丽萍.青岛鱼山历史文化街区景观保护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20.
[13] 胡俊.基于地域文脈传承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7.
[14] 于晓卉.基于城市修补理念的济南泉城路片区公共环境活化设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22.
[15] 刘星滟.传统风貌区景观保护与活化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23.
作者简介:王钦钦(1998—),女,江苏镇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赵心怡(1999—),女,江苏淮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周昊璟(1999—),女,湖北黄冈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共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