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立梅:科普就是在传递生命的意义
2024-03-18孙凌宇
孙凌宇
唐立梅終于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充实生活。起早贪黑成了常态,凌晨4点多起床去机场、忙完当天活动第二天凌晨1点半回到家的情况并非特例。不在外过夜,一方面是为了照顾年幼女儿的情绪,同时也满足她对效率的追求。从2013年开始,她持续不断地奔走于各个年龄段的校园、电视台演播间、活动、讲座、论坛,以及在用来直播和写作的餐桌前,分享她先后随着“蛟龙”号深潜西太平洋科考以及参与第34次南极科考的经历。最初,她只是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的身份作为科学家讲课,10年来,因不辞劳苦的科普和生动诙谐的讲述,逐渐被冠上了科普专家的头衔。这两年,她获得了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巾帼科普专家等重要荣誉。
采访当天,她空出了几个小时,中午随意吃了一个三明治,一结束便奔回家准备下午4点的直播。
经历过从工科到理科的转换(本科勘察技术与工程、研究生地质工程、博士地质学),读博期间偶然听了一场报告便决定把研究领域转向海洋地质学的唐立梅很早就领会到了人生的不设限,充满了意料和规划之外的节点。
凭借10年科普传播的积淀,2023年底她即将携带新书《随“蛟龙”探深海》以科普作家的新面孔示人,书中将介绍海洋的基本知识(比如说什么是海,什么是洋,如何形成)、世界五大洋(2021年新纳入南大洋)的前沿知识以及深海探测的亲身经历、国家载人深潜器的发展历程等。
写书花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她比以往更忙了,每天早上起床后连脸都没时间洗。她说自己现在的日子就剩下工作、运动、看书思考这三件事了。早起跑步雷打不动,如今的体形维持了近20年,采访时她穿着2017年去南极科考时的队服,依旧十分合身。
除此之外已经很少消遣,电影几乎不怎么看,做任何事都要“产生价值和意义”。让她去海边旅行她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只有当这件事变成陪孩子和家人,她才心甘情愿。“我自己出去玩,我是玩不了的,陪别人,我愿意做,这是有价值的。”
她回想起十几年前生活还远没有排得这么满的时候,自己尚有大把时间看《甄嬛传》,加上后来出海去太平洋“与世隔绝”期间,总共断断续续看了近20遍。“那会儿没有这么忙啊,我现在的话肯定会选择去看书。”直到2022年她把电视剧的内容变成了一节课,这才终于对那些耗费的时间释怀。
讲课内容围绕“《甄嬛传》里的科学冷知识”,“比如有一集讲皇上去了安陵容那里给她过生日,吃得很腻,正好给他弄了点清淡的糕点。为什么饭后吃甜点?是因为我们对甜的感知在舌尖,苦是在舌根后,然后中间是其他区域,像是麻辣,所以饭后吃点甜的还能吃下去,是因为我们最早能感受到甜味,舌尖就感受到了。”
“还有就是红烧肉,它是美拉德反应,今年不是流行这个美拉德颜色吗?美拉德其实就焦糖色嘛,就是糖烧焦之后变成那个颜色,它和红烧肉发生的就是美拉德反应。为什么我们要加糖,你做红烧肉的时候就可以给孩子科普了,这些知识点都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还有就是夹竹桃粉为什么有毒?我解释了它的公式,然后它最有毒的是哪里?树干树叶花都是有毒的;最后就是剧里这些女的为什么斗来斗去,这些都是封建社会的落后理念,最后再讲一下我们新时代女性的觉醒,其中就包含了人文方法。”
她认为学科细分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所有知识都是相通的”,在传播知识时往往缺一不可。她喜欢“科学传播人物”这个称号,“还蛮贴切的,这也跟传教一样,科学也是一种认知体系”。南极科考那次的空余时间,唐立梅还看了零星几部电影,其中文艺电影“日落三部曲”系列她同样反复观看。吸引她的并非男女主角的浪漫邂逅,而是二人一路从日落到日出交流、讨论的社会性话题,“它其实最吸引人的是它的话题,并不是两个人在谈恋爱,他们讨论的都是发达国家对社会的破坏、对弱小国家的侵犯,我们现在产生的垃圾、社会的底层逻辑。”
《庆余年》她也看过一些,她喜欢其中的穿越元素,自己接下来也准备动笔写些科幻小说,“比如说两只鱼(因为我们人类是从鱼类进化来的),经过了五次大灭绝、九次进化,然后又穿越了几世的一个纯爱的故事。在这个漫长的进化里,《三体》是以宇宙为背景,我可能以这几亿年的生物进化为背景。”如今光是在构思阶段,她已流露出十分的兴奋。“之后如果写的话应该会特别过瘾。其实这是个创造的过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你在创造热爱的东西时,才会产生愉悦,才会有心流。”
2019年她参加了中央团校的一个培训,之后成为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从那之后开始频繁地进入高校讲课。她留意到新一代的年轻人越来越在意精神层面的价值。“公益一定是未来的趋势,‘00后里从事公益和志愿者服务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因为他或许已经很难从工作中获得经济层面的高速飞跃,因此会寻找别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更多地从事公益、手工工作,就是帮助别人,从服务别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这些产业会越来越多,像我女儿,你说什么能让她感受到快乐呢,并不是说她的妈妈去了自己学校作了个演讲,大家把我当偶像、崇拜我,这对她来说是压力;她的快乐是类似有一次带她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她将自己用扭扭棒做的蝴蝶送给别人之后,因为对方的感谢而由衷感受到快乐。”
第一本书尚未发售,马不停蹄的唐立梅已然开始畅想自己未来的“写作宏图”,“要是每年出一本书,我这辈子大概还能写20本,希望能有一两本是青少年科普类经典作品。”通过这些一次次的话语讲述和书面文字,她致力传播的,绝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是“生命活着的意义”,她希望自己略显曲折却坚韧不拔的经历能鼓舞青少年,令台下那些稚嫩的面孔明白,“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出路,都应该好好活着”。
◎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