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与民国闽潮地区粿印兴盛因素及审美溯源

2024-03-18林婧雅廖曦

艺术科技 2024年4期

林婧雅 廖曦

摘要:目的:闽潮地区的粿印在清代、民国时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现存的粿印以清代和民国时期为主,其风格独特、造型多样、纹样丰富,造就了闽潮地区食物器具独特的审美和风格特征并影响至今。文章旨在探究闽潮地区粿印在清代与民国时期发展繁盛的因素及发展过程中的审美历史溯源。方法:文章通过研读与实地走访的方式,综合考虑地理人文、历史语言、民俗信仰、研究對象等因素,从自然条件、人口迁徙历史、地方性饮食文化、宗族观念等角度对粿印进行审美溯源,并分析其造型特征、纹样规律背后的题材来源和民间设计观。结果:研究表明,闽潮地区依山傍海的自然资源、清以后出口转内销的经济贸易、中原和越族文化以及当地宗族和祭祀文化的留存等,都是粿印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东南古越族的原始崇拜、中原自然崇拜、东南沿海海洋文化和闽潮地区的木雕艺术,对粿印审美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有所融合。结论:粿印既是粿品生产工具,又是一方独立的艺术品,蕴含闽潮地区的历史底蕴和民间审美。食物器具的历史发展与艺术审美所承载的传统民间生活美学,透过粿印的创作元素及模具刻印所呈现,对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地域性饮食器具的发展历史和民间审美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粿印;糕饼印;闽潮;闽南文化;潮汕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4-000-03

1 闽潮地区粿印的概念

粿印是制作粿品的模具,是糕饼模具在闽南民系、潮汕民系等地区的名称,作为当地年节婚庆、敬神祭祖等传统民俗礼节制作年糕、糍粿等的工具。粿印尺寸形态各异,模具以长方形带柄及圆形最为常见,最长粿印通长可达50 cm,最宽的粿印宽可达30 cm,最大通径可达20 cm。粿印的材质主要分为木质、瓷质、金属三大类,木粿印以柯木、桃木为主,陶瓷粿印以德化窑、磁灶窑出产为主,而金属粿印主要以锡制为甚,人们会将象征美好寓意的形制和花纹通过粿印印制在祭祀的粿品中。粿印型制一般指整体外观,清代与民国时期的闽潮粿印各具特色,常以单体和复合型、带柄和无柄以及形状划分,有动物纹、植物纹、几何文字纹、人物纹等,涉及的题材广泛,民俗文化寓意深远。

2 闽潮地区粿印的起源

闽潮地区粿印历史悠久,其起源与发展与整体糕饼印发展有一定的共时性。粿印是在宋元时期开始发展的,而在印模上雕刻纹饰并在民间普遍流传则是从明代开始,不同材质的粿印出现的时间略有先后。据学者林明体考证,受明清时期潮州木雕工艺的影响,闽潮地区木粿印最早出现于明代中期的揭西地区。据粿印收藏家林镇财考究,瓷质粿印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宋代正是瓷雕艺术的初始时代。闽潮地区丘陵地带和丰富的瓷土资源催生了东南沿海著名的民间窑口,如德化窑、磁灶窑、漳州窑等,其陶瓷产品以与当地民俗活动相关的粿印等生活用品为主。金属粿印的出现年代较晚,目前已知最早的为清代的金属粿印,多以红铜、青铜制成,之后也有采用铁、锡铝合金进行制作的粿印。无论是何种粿印,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3 清代与民国闽潮地区粿印兴盛的成因

3.1 得天独厚的木材与矿藏

闽潮地区依山傍海,自然资源优渥,为不同材质的粿印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制作粿印的常用果树木有桃木、梨木以及樟木等。闽潮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容易滋生蛀虫和霉菌,而樟木不怕虫蛀,使用年限较长,因此用当地的樟木制作的粿印备受青睐,如今流传下来的木粿印也大都为清代与民国时期用樟木所雕刻而成的。

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当地的制瓷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燃料资源,当地常烧制有与当地民俗活动相关的特有瓷器,粿印就是其中一种。闽潮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位于南部的闽南地区有大量高岭土、瓷土矿藏,广泛分布在厦漳泉三地,孕育了著名的南方民窑德化窑、磁灶窑等。德化窑始烧于商周时期,发展于宋元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大量白瓷粿印、猪油白粿印便生产于清代的德化。清乾隆版《晋江县志》记,“出磁灶乡,取地土开窑,烧大小钵子、缸、翁之属”,也可见制瓷粿印的原料产地多临近磁灶窑等古窑场,方便就近取用,节省运输成本,这为闽潮地区制瓷粿印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清代与民国时期,金属粿印与闽潮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发达的冶炼业和金属工艺日用品制造业息息相关。战国时代,闽潮地区就已开采并利用了锡,宋至清代间进行了大规模的铅锡矿开采,清代采矿业达到顶峰。清乾隆年间,纂修的《潮州府志》记载本地出产优质锡原料“必以潮阳匠人雕镂镕范乃佳。今取谚语而易之曰:姑苏样,潮阳匠,揭阳之锡居其上”。可见,清代闽潮地区丰富的锡矿藏和繁荣的打锡业为锡制粿印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2 清代以后出口转内销与糕饼经济的繁荣

清代以后,经济政策带动下的产业转向,是促使清代瓷粿印生产增速的关键因素。闽潮地区地处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是东南沿海第一大港口,其出口日用品贸易与当地制瓷工艺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明末清初,当地窑业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其中德化窑已经成为同时期中国四大名窑之一。但受清代海禁政策的影响,此时的贸易多由出口转向内销,闽潮地区的窑口生产也逐渐转向满足周边地区百姓生活的需要,以产出实用民间瓷具为主。为了满足闽潮地区民俗活动和制粿的需要,清以后的瓷粿印产量大幅增加。

清代以来,全国糕饼经济带动了糕饼印行业的飞速发展,也为粿印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民国时期,全国糕饼品牌商户逐渐壮大,品牌意识增强,许多粿印上已有刻印商号、标志等,清末至民国初期的粿印上就已出现协盛、合盛、永盛等店铺商号,逐渐形成延续至现代的地区特色、雕刻风格和模范样式。

3.3 族群的迁徙与战乱稳定后的粿食文化

第一,中原地区向闽潮地区的人口大规模迁移,以及闽潮地区内部的人口流动,从技术和劳动力等方面显著推动闽潮地区粿食文化的兴盛[1],进而促进粿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使得闽地的农业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北方人口南迁的第二次大潮对闽地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闽地的经济和农业进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闽地主要种植稻米,而在这一时期,人口的迅速增加为稻米种植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生存需求。清代,闽地山区已经出现众多的横田梯田。稻米种植业的大规模发展为粿品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从而推动了粿品和粿印种类和数量的增长。

第二,在唐代之前,闽潮地区的发展不均衡。自北宋起,闽南人尤其是泉州和兴化人开始大量迁移至潮汕地区。宋、元、明三朝都出现了移民的高潮,这些移民将他们崇文好学的文化带入潮汕,这种读书文化极大地拓宽了粿印制作的视野,推动了粿印主题的繁荣。同时,潮闽籍的官员也积极推动教育,这也有力地推动了潮汕地区朝崇文好学的方向转变[2]。这种对读书出仕的向往在闽潮地区清代的粿印上得到了体现,如“衣锦还乡”“父子同科”“状元及第”等科举得中或晋升高官后回乡庆贺的场景成为粿印制作的一大特色。民间常在“婴儿满月”“出花园”等生命礼俗中,以得中晋升为主题的粿印制作粿品,以此教育子嗣后代学习努力,以求出人头地。

第三,闽潮地区沿袭百年的宗族观念和祭祀文化,也使得粿印得以在清代与民国时期存续与传承,成为闽潮地区不可分割的民俗文化。当地人在尊敬和信仰神灵仙人的同时,也用这种方式团结族人,强化宗族意识。除了传统的时年八节之外,闽潮地区还保留了古老的祭祀节日和祭祖文化。在这些特定的节日中,人们会使用不同类型的粿印制作相应的粿品,因此有“时节做时粿”的说法,如春节除夕有红桃粿、中元节有安仔粿等。此外,闽潮地区还保留着“拜神”和“老爷”的传统礼俗,其中“老爷”包括各种神祇,从佛教的释迦牟尼和达摩祖师,到道教的玄天上帝、天地父母,再到关公、妈祖,以及三山国王、村头的“伯公”和家庭的“地主爷”,都被尊奉为“老爷”。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以及各种节日时,人们都会用特定的三牲粿印制作的粿品来祭拜“老爷”,或是用主要的红桃粿印和龟粿印配合其他寓意吉祥的粿印来祭拜祖先和各路神仙[3]91。粿印这种民间工艺与古老的祭祀文化和宗族文化紧密相连,在各种节令制作不同粿品的习俗至今仍在延续。

4 清代与民国闽潮地区粿印的艺术审美来源

作为闽潮地区历史发展和民间审美的“活化石”,清代与民国时期的粿印完整保留了大量中原文化和古越族文化。同时,其艺术审美也受东南沿海的海洋文化影响,并随着闽潮地区在清代以后成熟的木雕艺术而逐渐发展。

4.1 东南古越族原始崇拜

自然物被广泛运用于闽潮地区粿印的纹饰制作中,是原始社会对自然崇拜的一种审美体现。封闭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闽越族人独特的文化特质,如对蛇的崇拜、断发文身的习俗以及巫术的流行等。闽潮地区人们想象出被人格化的自然神灵,对他们进行膜拜,祈求他们为自己禳灾赐福,并用雕刻或翻模有原始崇拜纹样的粿印制作粿品从事祭祀活动,这就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崇拜观念的体现。闽越和东越的人们普遍将蛇视为图腾,认为蛇能保佑平安,粿印上出现的几何纹样如云雷纹、斜线纹、三角纹等,正是吸收了闽越族的蛇神崇拜。尽管图腾崇拜源自原始氏族时期,但这种信仰和观念却在各个时期得以延续,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所体现。

陈文华先生在《几何印纹陶与古越族的蛇图腾崇拜——试论几何印纹陶纹饰的起源》一文中提出,几何纹样中的云雷纹可能是蛇盘曲形状的简化,叶脉(斜线)纹可能是模仿蛇身上的花纹或蛇脊骨,而三角纹、水波纹则可能是模仿蛇爬行动作的简化。可见,粿印上的几何纹样是闽潮土著民族和古越族文化影响和融合的结果[3]90。

4.2 中原自然崇拜文化

桃粿印中包含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的原始信仰,具有驱邪避邪、生育、吉祥和长寿的民俗象征意义,在闽潮地区的祭祀活动中占据特殊的地位。中原人口的大规模迁徙将桃文化带入闽潮地区,“桃”文化是体现中原農耕文化对闽潮地区产生影响的文化之一,被当地人看作保平安、盼吉祥的标志,桃粿印作为相对普遍的粿印装饰纹理流传至今。

“桃”在中国有着生育、吉祥、长寿的民俗象征意义,桃粿印在东南沿海一带较为普及,尤其是在闽潮地区中原陆系文化根深蒂固的区域,如汕头、揭阳等地区,桃粿印上保留着比沿海地区更为原始的中原农耕文化遗留,在桃形纹饰和纹样组合方面更加固定、形制单一,大多为单面薄板方形粿印。在闽潮地区,桃形粿品是仅次于三牲的重要祭品[3]90。

4.3 东南沿海开放文化的融合

闽潮地区依山傍海,粿印的审美除了受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的影响之外,海洋文化也是颇为重要的一部分。闽潮沿海地区气候多变、海况凶险,“龟”在海洋和陆地上都有存在,从事海捕和商业的渔民和商人将其视为吉祥物。他们使用龟粿印制作民俗和祭祀粿食,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崇龟文化。虽然龟在各地都很常见,但以粿祭品的形式出现,却是闽潮地区独有的习俗[4]24。

闽地龟粿印数量甚多,由于受沿海开放文化的影响,因此粿印的纹饰类型和搭配更加自由和丰富。通常见到的龟粿印一面常常雕刻有“寿桃”,另一面则雕刻有“鱼形”,春桃通常还会配上桃花、桃叶或莲花等花纹装饰。大部分龟粿会用于祝寿的场合,因此龟背纹样的中央通常会凸出一个“寿”字或“福禄寿”等字样;而用于年节祭祀的龟粿,则会选择“春”或直接用花纹与龟形结合的普通龟粿印,组合模式多种多样。此外,厚实的木质龟粿印通常在其两侧刻有串钱形、鱼形、水果形、动物形等图案,用于制作小型粿品,这主要是在冬至或春节时祭祀丰年,表达人们祈求“家庭富裕、年年有余”的愿望[4]23。

4.4 闽潮木雕艺术的影响

清代以后是闽潮木雕从发展成熟至全盛的时期,大量有木雕背书的匠人为木粿印的制作提供了更多形式和内容。闽潮地区的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属于“中国四大木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库中的重要瑰宝。潮地木雕艺术以镂雕技法为主,刀法精巧多样、雕刻内容繁杂而精密,层次多不乱。闽地整体上着重仿古、刀法细腻、造型简练,立体感十足。清后全盛时期的木雕技艺可谓炉火纯青,木雕粿印也具有艺术性突出、刀法干净爽利等特点,无论是深雕刻凹纹、印出的阳纹,还是立体浅浮雕,都清晰又美观,是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身的艺术品。

此外,从木雕对木粿印题材的影响上看,闽潮木雕图案纹样的装饰化、地方化反映了当地百姓求生、趋利、避害等意识,是一种以求获本能要求的替代性满足,富有情趣,非常朴实亲切。闽潮地区的木雕装饰题材包含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理念,既有原始文化的再现,又有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产生的各种世俗夙愿和世俗理想。除了人物题材外,木雕还善于表现花鸟虫鱼以及各种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由此表达人们追求家庭美满、健康长寿的愿望。常见的传统吉祥图案有蝙蝠、鹿、桃子,代表“福禄寿”;喜鹊、梅树,代表“喜上眉梢”[5]。木粿印的制作同属传统民间工艺,清代以后盛极一时的闽潮木雕,以纯熟的技艺为基础,在题材拓展和审美经验等方面对木粿印的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结语

作为南方派系的一大分支,闽潮粿印是吴越、中原等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有着深厚的历史气息和审美底蕴。清代与民国粿印的繁荣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制作粿品的效率,同时美化和规范了粿品的形制,人们在追求食物品质的同时对其形色也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图必有意、形必有指、意必吉祥”,传统器物的发展兴盛演变成一种广泛认知与约定俗成的装饰样式,无不体现着人们的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闽潮地区的人们通过对“粿印”这一粿品模具的设计创作和发展延续,结合产出的粿品,充分表现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的动态与审美内涵。

参考文献:

[1] 黄景艺.从“粿”的分布与词义演变看“粿”文化的发展[J].现代语言学,2019,7(4):7.

[2] 谢重光.宋代潮汕地区的福佬化[J].地方文化研究,2015(1):45-51.

[3] 姚婷.潮汕桃粿印的民俗符号特征探究[J].装饰,2018(1):90-92.

[4] 魏雄辉.从闽南龟粿印看崇龟文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6(3):22-25.

[5] 侯玉冰.潮汕木雕装饰题材审美研究[J].艺术品鉴,2019(4Z):3.

作者简介:林婧雅(1997—),女,广东梅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信息设计。

廖曦(1978—),男,江苏无锡人,博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信息设计、品牌形象系统设计、整合创新设计、传统文化艺术的可持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