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商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方法分析
2024-03-18姚梦菲
姚梦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0)
事业单位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之一,能够有效推进经济的发展,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事业单位工商管理是指事业单位通过合理的商业活动获取最佳效益的实践。不过,在性质层面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差别明显。企业在经营与发展中,主要的目标是盈利,而事业单位更为重视其活动的社会效益。鉴于此,事业单位的工商管理工作不应固步自封,而是应该充分应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全面提升社会效益。
一、事业单位工商管理的概念及实施价值
(一)事业单位工商管理的概念
事业单位工商管理是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对单位内部各项活动进行管理,以确保企业平稳、健康运转。这种管理技能对于事业单位形象塑造、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所有管理人员都应掌握这项技能。事业单位工商管理需要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包括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优化人员配置,完善工作流程等。以此,提高单位内部各项活动效率及质量,确保单位正常运转。事业单位工商管理对于单位形象塑造非常重要。通过科学管理手段,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增强单位的竞争力、影响力。同时,工商管理还可以提升事业单位的声誉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与资源,为单位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事业单位工商管理还对单位文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塑造单位的良好工作氛围与价值观,提升员工积极性及创造力,强化单位凝聚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对单位的发展和长远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事业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工商管理工作,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才能有效保障单位的平稳、健康运转,推动单位的发展。
(二)事业单位工商管理的实施价值
首先,确定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而言,只有确定后续的发展方向,才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更为完善、具体的服务。在具体操作中,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并结合此类合理需求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为人民群众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其次,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相比于其他组织,事业单位具备极为突出的社会属性,且需要承担社会发展所相关的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一系列责任,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在实际工作与发展中的主要内容。在该种前提下,事业单位在运转与发展的进程中,所拥有的社会性资源也更加丰富,如果不能恰当处理,便容易出现浪费资源等问题,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造成损害。开展科学的工商管理工作,事业单位能够更加高效、高质量管理各种资源。最后,能够明确约束与激励制度。事业单位无论开展何种工作,都需要在人力资源的支持下进行。换言之,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进程中,主力军是人才。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落实能够明确良好且高效的约束与激励制度,提高单位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对职工产生激励效果,进一步提升职工完成工作的积极性。
二、事业单位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法人或者其他依法设立的组织,从事公益性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特殊性质,事业单位的工商管理面临着一些独特的问题。
(一)专业的工商管理人才不足
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在工商管理方面较为落后,开展工商管理工作的时间较晚,导致内部工作人员存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对事业单位工商管理工作的整体运行及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专业的工商管理人才不足,会阻碍很多常规活动与事务的开展。因此,如何有效扩建工商管理队伍、强化职工能力,为事业单位培养更多高能力、高素养的人才,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工商管理工作所涵盖的内容较多,涉及的部门广泛,因此需要从业人员了解相关业务,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在面对工作时能以从容的状态,高效处理问题。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下,事业单位工商管理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原本应用的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工作的需求。因此,事业单位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运营方式。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事业单位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化的管理挑战。传统管理模式及运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事业单位需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注重市场导向和创新思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三)工商管理力度不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该监督、管理市场中潜在的不合理行为,并及时有效地处理违规行为。但是,该类处罚行为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原则,以合理的方式逐步加大事业单位工商管理工作力度,最大限度避免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出现,从而保障经济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进程中,部分事业单位的工商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即便已经处罚了违规行为,但后续落实不到位。此外,部分事业单位出台地方性的保护措施,也对工商管理工作的平稳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绩效评估方法科学性不够
事业单位是具备社会性特征的服务组织,存在的意义在于能够为社会公益性价值的实现贡献力量。因此,事业单位在实际发展的进程中,应该以社会效益的提升为前提。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进程中,部分事业单位并未形成标准的量化考核指标,导致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与考核流于形式,既不能将其所具备的社会意义充分发挥,也无法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应该明确事业单位的社会目标和使命,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绩效指标。这些指标应该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社会影响力、公益项目的实施效果等方面。其次,应该建立相应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机制,确保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再次,还应该注重对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运营的评价,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最后,应该将绩效评价结果与激励机制相结合,通过奖惩措施激励事业单位提升绩效,进一步推动其社会效益的提升。
三、事业单位工商管理改进方法分析
事业单位的工商管理是指对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工商管理方法的改进势在必行。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效益和服务质量,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打造科学的工商管理人才队伍
事业单位在贯彻落实科学的工商管理工作时,应该明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是直接影响工商管理工作开展顺利与否的原因。鉴于此,在后续的发展中,事业单位应该有意识地组建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管理人才队伍,保障该部分职工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专业实践能力,推动事业单位发展。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事业单位的人才建设需要稳步发展,持续强化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提升专业技能、专业素质,定期进行员工培训与学习,加大培养专业人才的力度,促使其综合能力与素质得以不断提高,与现阶段工商管理的相关工作建立紧密的关联,有效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有效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的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
相关责任人员也应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加大建设力度,由上至下重视提升人才素质,并进一步加强系统培训工作,以细节为切入点,充分分析并落实各项工商管理工作,从而不断提升事业单位人员水平与整体素质,促使事业单位在实际工商管理工作中有效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
此外,事业单位工商管理工作还应该针对不同部门的具体岗位实施相应的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建立关联,结合考核的最终结果科学分配奖金、基础薪资等,对于表现优良且绩效较高的职工给予丰厚的额外奖励,从而进一步激发职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考核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该结合工商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加大培训力度,促使全体职工都能够了解考核内容与考核活动,使其能够更加精准、清晰地意识到管理和考核之间的关联。
(二)建立健全的工商管理机制
第一,在实际发展与经营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员应该建立健全且完善的事业单位工商管理机制,了解现阶段发展的各项要求,在接受新理念的同时,以更加积极的状态进行创新发展,以正向的态度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新环境。第二,在现阶段的市场管理形势下,事业单位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沟通,不仅能够促进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动力,通过强化提高职工的专业能力,有效缩减日常的工作压力,还能解决事业单位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保障工商管理部门提高服务质量。第三,建立专业且健全的管理机制。有效的、系统的管理机制能够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遇到问题时,快速找到最恰当的解决办法,对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优化方案,促使问题的解决能够更加高效、高质。而且,健全的制度管理能够有效优化事业单位的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办理公共事务的效率、能力具有提升作用。总之,建立健全的工商管理机制,能够在优化事业单位工商管理整体环境的同时,全面提升工作的综合性效率与工作人员的办事水准,从而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工商管理的水平,对事业单位工商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三)保障工商管理的权威性
为了保障事业单位工商管理的权威性,相关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应该不断强化法律意识,并依据法律法规开展与之相关的工作,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并处理问题,杜绝工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违规问题与现象。工商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遵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管理标准,真正按照规章制度完成事务的处理。
此外,事业单位完善工商管理的相关制度,谨防在职工作人员出现问题。事业单位工商管理部门人员也需要落实部门内部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工作,结合现行的规章制度,完善并规范管理相关工作,最大限度避免违法乱纪等行为。
(四)强化工商管理工作的预测性
部分事业单位不能以更加精准的形式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导致其在实际面对复杂、多元化的环境时,难以精准把握、确定具体需求。事业单位引入工商管理,能够促使内部管理人员的预测水平不断提升,精准判断潜在的风险,并通过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明确内部的各方面情况,并以此为基准,了解不同工作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并让管理层结合具体的数据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
(五)制定管理目标并提升管理水平
首先,制定管理目标。事业单位在实际发展进程中,需要具备清晰且精准的自我认知,明确定位并确定发展目标。第一,事业单位需要针对群众的需求,在短时间内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分析,简化内部工商管理工作的程序,细化其中所能够涉及的所有流程与环节,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第二,事业单位在制定管理目标时,应该用长远的发展眼光看待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能力,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其次,提升工商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在落实该项工作之前,事业单位需要全面提升全体职工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如果所有的职工都拥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便能够推动事业单位平稳、健康运作与发展。在良性循环的机制下,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还会创新先进的管理手段与理念,开展相应的工商管理工作。职工综合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提升,关键在于事业单位管理者的正向影响。鉴于此,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该强化文化方面的建设,全面提升全体职工的文化素养,加强工商管理知识与基层工作技能的学习,有效提升工商管理水平,增强基层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事业单位管理者还可以组织职工学习优秀的文化及工作技能等,并定期在单位内部召开职工成长交流等会议,让职工能够从中强化综合能力与文化素养。
(六)引入市场化机制
事业单位在工商管理方面借鉴市场化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首先,通过设立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给予奖励或惩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员工明确工作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其次,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事业单位之间的竞争,促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通过与其他事业单位的竞争,激发事业单位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推动其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再次,引入激励机制,例如设立奖励制度,给予优秀事业单位一定的奖励和荣誉,以鼓励其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表现。同时,也可以设立惩罚机制,对于表现不佳的事业单位进行惩罚,以促使其改进和提高。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事业单位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四、结语
总之,事业单位工商管理相关工作在具体落实的进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只有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才能推动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事业单位应该意识到工商管理相关工作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正面影响,在思想层面提升对其价值的重视程度,深度剖析工商管理工作现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实际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优化,进而实现推动事业单位发展的目标。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状况,提出打造科学的工商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的工商管理机制、强化工商管理工作的预测性、制定管理目标并强化管理水平等优化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推进事业单位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